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93部分

秦皇纪-第93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要命的是,愿去秦国的读书人、士子都颇具才干,而留在山东之地的却是多空谈之辈。”平原君的脸色也不好看。

“我就纳闷了,为何这些有才具的士子、读书人愿去秦国呢?只有那些空谈之人留在山东。”春申君也是想不明白,很是气闷。

秦异人如此大操大办抡材大典,就是要为秦国聚集人才,秦国派出司马梗前来招揽,收效显著,至少有一半读书人、士子愿去秦国。

这已经够让人震惊的了,然而,还有更让人震惊的,那就是这些读书人、士子几乎全部进入了前一千名,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真正的人才去了秦国。

这对于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和鲁仲连来说,这是天大的威胁。

“我有一策。”鲁仲连,道:“去秦国的士子、读书人几乎都进入了前一千名,这是巨大的威胁,我们只需要让他们不能在接下来的论战中取得好名次就成。我们这么做……”

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

乐毅府上,乐毅坐在亭里饮茶,很是闲适。

“爹,鲁仲连来了。”乐间颠儿颠儿的进来,冲乐毅禀报,大是欢喜,跟吃了蜂蜜似的。

“间儿,你是在为鲁仲连前来见我而欢喜吧?”乐毅眼中精光一闪。

“是呀。”乐间直承其事,道:“鲁仲连名声在外,所交非富即贵,数次前来邯郸,就从未前来拜访过爹呢。这次,他竟然来了,爹担任抡材大典果然是好事,连鲁仲连都上门了。”

乐毅隐居邯郸,慕名前来的人不少,真正有份量的人没几个。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乐毅盘盘大才,功成名就,面对乐毅就是鸭梨山大。鲁仲连多次到过邯郸,就没有前来拜访过乐毅,他今儿来了,这对乐间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你可知他为何前来?”乐毅却是眉头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威势慑人。

“当然是慕名前来啊。”乐间想得很美好。

“你呀,想得太美好了,他是包藏祸心。”乐毅盘盘大才,眼睛雪亮,已经洞察了鲁仲连的用意。

“包藏祸心?”乐间有些诧异,很想问明白,乐毅冲他挥手道:“带他进来吧。”

乐间只得把一句问询的话咽了回去,前去带鲁仲连。

“鲁仲连,世人称你为千里驹,实则一个妄图逆天的愚笨之人罢了。天下大势已明,不知顺势而为,妄图逆天,也不怕身败名裂?”乐毅眼中精光闪烁,冷笑不已。

乐间带着鲁仲连回转,鲁仲连满脸堆笑,快步上前,冲乐毅见礼道:“仲连见过先生。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仲连早想登门拜访,一直琐事缠身,不能如愿。今日得见先生,仲连快慰生平。”

鲁仲连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身段儿放得低,在乐毅面前没有丝毫踞傲之态,跟个好学生似的。

他虽然名声在外,为列国敬重,可是,与乐毅比起来,仍是差得远,就算他想踞傲,也没那底气。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千里驹此番前来,必有要事,还是说事吧。”乐毅并没有请鲁仲连入座,更没有客套,直接叩问来意了。

“乐毅,你真狂妄。”以鲁仲连的名望,他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敬重,就是诸侯也不例外,却是没想到,竟然在乐毅这里碰了钉子,连坐的资格都没有,他心里极是不爽。

然而,他只能在心里不满,不敢表露出来,谁叫这是乐毅呢?面对乐毅,鲁仲连这点名望,很可怜。

“仲连此来是有事相求。”鲁仲连的身段儿放得更低:“先生担任抡材大典的评判,若是能让那些去秦国的士子、读书人的名次排后,仲连感激不尽,山东之地感激不尽。”

他受了冷遇,很不想多呆,直接说事了。

“砰!”乐毅勃然变色,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短案应手而裂,碎成数块。

乐毅的气势散发出来,如同一头远古凶兽,威猛不凡,一双眼睛如同两盏明灯,死盯着鲁仲连。

鲁仲连浑身汗毛倒竖,极为压抑,如同被泰山压住一般,此时,他方知乐毅是如何的了得,大是后悔,早知如此,何必前来。

“鲁仲连,你这是辱我,辱我乐毅!”乐毅的声调转高,大声喝斥,道:“我乐毅做事对得起天地良心,你要乐毅昧着良心打压这些士子、读书人,你把乐毅当作什么了?你以为我乐毅跟你一样是小人 ?'…'”

以乐毅的品行,他只会提携后辈,绝不会做打压后辈之事,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侮辱,由不得他恼怒。

“先生误听,仲连不是这意思,只需要小小的排后就成。”鲁仲连还在嘴硬。

“小小的排后,如此昧良心的话,亏你说得出口。”乐毅冷声道:“这些士子、读书人独具慧眼,洞悉天下大势,已操于秦手,他们这才入秦,欲要建功立业,他们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他们才是华夏的脊梁。你要我对他们下手,你这是侮辱我!是侮辱我!”

长平大战后,天下大势已经很清楚了,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能看得明白,天下大势操于秦手,入秦可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人所不能的功业,是以,才有这么多读书人、士子入秦。

他们是热血志士,追求的是统一大业,是为了结束数百年的乱战,这是莫大的志向,莫大的胸怀,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鲁仲连要乐毅打压,这对乐毅来说,是莫大的侮辱,绝不能接受!

“你不过一妄图逆天而为的愚笨之人罢了,却想天下人与你一般愚笨,你妄想!你给我走!”乐毅朝门口一指,大喝一声,如同雷霆。

此番前来,鲁仲连准备了很多说词,满以为能说动乐毅,却是没想到是如此的倒霉,竟然惹得乐毅动怒。他还想再说,却是不知从何说起,只得灰溜溜的离去。

“山乐之地如此不堪!不知革新、励精图治、整军经武,只知耍这点儿小伎俩!如此小人,竟然贵为一国之君座上佳宾,山东之地没救了!没救了!”乐毅痛心疾首。

鲁仲连所言极为卑鄙,上不得台面。要想抗秦,最好的办法就是革除弊政,整军经武,厚筑国力,然后再在战场上秦国争雄,而不是耍这种小聪明。

乐毅之言太有见地了!

……

胡风酒肆,春申君正与荀子饮宴,把酒言欢,气氛甚为融洽。

“春申君,你此番前来,不知有何要事?”荀子放下酒爵,问道。

“是有一件重要之事,这与先生干系极大。”春申君满面笑容,道:“先生本是稷下学宫祭酒,奈何稷下学宫早已不复昔年盛况了,先生不得不离开稷下学宫,居无定所,四处飘泊。先生一心授徒,却是没有一安生地,实是不便。”

荀子是稷下学宫的祭酒。祭酒,相当于后世高等学府的院长,主持稷下学宫的日常事务,教授之事。

稷下学宫在战国时代非常有名,天下名士多出自稷下学宫,并且以出身稷下学宫而自豪,是当时的学术圣地。只是因为乐毅伐齐,齐国差点被灭了,稷下学宫遭受战火之灾,差点覆灭。田单复齐后,齐国重建稷下学宫,可惜的是,人员四散,师生流落他乡,已经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盛况。

荀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辞去了稷下学宫的祭酒职务,带着一干学生,四处漂泊,日子过得很艰难。

“春申君的意思是……”荀子眼中光芒闪动,很是热切。

自从离开稷下学宫后,荀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立足之地,潜心授徒。

“兰陵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若先生愿去兰陵授徒,黄歇愿全力资助。”春申君忙抛出诱饵。

这个诱饵太富有诱饵力了,荀子大为心动。春申君是楚国令尹,也就是丞相,他全力资助的话,这前景还用想吗?荀子若是答应,就会得到立足之地,不用再为没法安心授徒而烦恼了。

“只是,春申君如此厚礼为哪般?”荀子绝顶聪明的人物,深知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春申君以如此厚利相诱,必是有天大的事儿。

“先生言重了,哪有什么大事,只是一件小事需要先生帮忙。”春申君把荀子心动的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满意,笑道:“抡材大典进入前一千名者,大多为入秦士子、读书人,若先生把他们的名次朝后挪挪,兰陵就是先生的了。”

“啪!”荀子勃然变色,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沉声道:“春申君,况敬你是个人物,你竟然如此侮辱我,你安的何心?”

“先生言重了,言重了,黄歇绝无此心。”春申君忙辩解道:“这对先生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你走,你走!”荀子右手朝门口一指,声若雷霆,极是气愤。

“先生,你这是何苦呢?”春申君迟疑不决。

“荀况以授徒为务,一见人才,恨不得倾囊相授,岂能做出此等误人前途之事?”荀子一脸的气愤,吼得山响:“你这是侮辱我,是侮辱我!”

“你……”把荀子即将暴走的样儿看在眼里,春申君一脸的难以置信。

原本以为,邀请荀子去兰陵授徒,是天大的诱惑,荀子断难拒绝,却是没有想到,荀子是如此果断的拒绝,他跟做梦似的。

“你不走,是吧?那我走!”荀子一甩袍袖,快步而去,留下春申君一个人发呆。

……

平原君府上,平原君与公孙龙子对饮,把酒言欢,气氛不错。

“此次请先生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与先生商议。”平原君笑得很是亲切,怎么看怎么象狡猾的狐狸,道:“先生可愿留在大赵?大赵愿为先生修一学馆,任由先生授徒。”

公孙龙子是名辩家,多空谈之言,为世人所不理解,他虽然名动天下,却是难有安身之地,若是拥有一座学馆的话,这是他的梦想。

“当真?”公孙龙子怦然心动。

“千真万确!”平原君重重点头。

“不知我能为大赵做什么呢?”公孙龙子虽然心动,却是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

“先生只需要……”平原君把事儿一说,笑道:“举手之劳而已,先生一定能行。”

“砰!”公孙龙子把青铜酒爵重重砸在短案上,霍然起身,冲平原君吼道:“你这是侮辱我!是侮辱我!我公孙龙悔来赴宴。”

转过身,快步而去。

“先生,且住。”平原君忙追出来。

然而,公孙龙子却是去得更快了,留下一个后脑勺给平原君。

第一百零六章 邀请荀子

秦异人府上,黄石公脸色阴沉,快步而来。

“你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秦异人颇为诧异。

“公子,我刚刚得到消息,鲁仲连去了乐毅府上,春申君与荀子饮宴,平原君与公孙龙子饮宴……”黄石公把打听到的消息一说,沉声道:“这是威逼利诱!威逼利诱!”

“鲁仲连,春申君,平原君,真够卑鄙的!”秦异人也是好一通诧异。

“这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秦异人问道。

“刚刚。”黄石公答道:“我们的秘兵虽然还未完全组建好,却也可以使用了。事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这就赶来禀报公子。”

“好!你干得不错。”秦异人大声赞赏,道:“短短时间就组建得如此之好,能以最快时间打听出如此大事,了得,了得!”

黄石公双手一摊,道:“公子,金不够用啊,若是再有几万金,会更加了得呢。公子,你什么时间给我金呢?”

“这个……会有的。”秦异人很是烦恼,抚着额头,暗自叹息。

表面上看,秦异人是日进斗金,身家巨富,实际上,他的金不够用,远远不够用。训练护卫要花很多金,这事攸关性命,秦异人不得不花费重金。组建秘兵,需要重金。消息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没有消息,一切都是空,这也不能拖。

问题是,秦异人的金真的不够用,他恨不得卖屁股,若是可能的话。

“对了,公子,你打算如何处置?”黄石公了解秦异人,他眼下拿不出更多的金给他,不好为难秦异人,转移话题。

“乐毅、荀子、公孙龙子,风骨凛然,让人佩服!”秦异人重重点头,大为激赏。

“是啊。”黄石公大声附和,道:“荀子和公孙龙子一心授徒,最想拥有的便是学馆,安心授徒。为了入秦士子、读书人,他们断然拒绝了如此美事,无论怎样赞誉都不过。”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学术界的两面旗帜,是两座丰碑,若能安心授徒的话,他们的成就会更大,春申君和平原君开出的条件极为诱人,为了入秦士子,他们断然拒绝,风骨凛然,让人佩服,万分佩分!

“他们为大秦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我当然不能让他们吃亏,就邀请他们入秦吧。”秦异人语出惊人。

“公子,你可要想好了?”黄石公大是震惊,忙提醒秦异人道:“秦国务实,不尚空谈,若是可以的话,秦王早就邀请他们入秦了。荀子昔年更是游于秦,见到秦王,相谈甚欢,秦王之所以没有邀请他入秦,就是因为他是儒家,秦国禁儒学、禁《诗》、《书》。”

荀子曾经游历秦国,对秦国赞赏有加,曾断言统一中国的将是秦国,后来,他的预言被证实了,秦国真的统一了中国。

儒家不得入秦,这是儒家的教条。荀子因为入秦,曾经一度不被列入儒家,儒家不承认他是儒宗。由此可见,儒家对秦国的痛恨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了。

究其原因,在于秦国务实,痛恨空谈,明令禁止《诗》、《书》,明令禁止传播儒学。儒家在秦国寸步难行,能不恨秦吗?

“更不用说,公孙龙子虽是名动天下的名士,其空谈比起儒家更甚,更加不着边际,奇谈怪论罢了,若是他入秦,公子祸事不小。”黄石公颇有些急切。

荀子虽是儒家,毕竟要好些,他入秦还能勉强接受。公孙龙子是空谈的最典型代表,他入秦,还不被人指责?作为公孙龙子入秦的邀请人,秦异人就会成为活靶子。

“这事你无须担心。”秦异人笑道:“公孙龙子是多奇谈怪论,他的言论并非一无是处,有些见解极为宝贵,只不过不为人理解罢了。”

名家在物理学上的一些见解极为惊人,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细想,也是让人无比震憾。

比如,公孙龙子那个切箸的设想,就是无比的正确。在两千年前就在物理学上走得如此之远,弥足惊人了。

“公子主意既定,我就不多言了。”黄石公深知秦异人的为人,没有成算的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