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94部分

秦皇纪-第94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主意既定,我就不多言了。”黄石公深知秦异人的为人,没有成算的事儿,他断不会去做,他既然如此做,必然是有信心。

“嗯。”秦异人点点头,叫来孟昭,要他把司马梗找来。

没过多久,司马梗就赶来,笑呵呵的道:“公子,我们邀请的士子、读书人已经超过千名了呢,这是巨大的成功啊。”

不容秦异人说话,几乎是唱出来的道:“而且,这些士子、读书人务实,目光独到,要是去了秦国,一定是好官好吏员。他们入秦,大秦就是如虎添翼。”

没有人才,一切都难办;有了人才,一切都好办。长平大战后,天下大势已明,秦国即将成就统一大业,正是急需要人才的时候,能招揽这么多人才入秦,是天大的喜事了。

“你很欢喜,是吧?可是,有人为了大秦,付出了天大的代价。”秦异人狠狠打击司马梗,沉声道。

“公子,你这话何意?”司马梗很是惊讶。

“是这样的……”秦异人把黄石公禀报的情形说了。

“可恨!可恼!可恶!”司马梗双拳一握,爆发出一阵指节摩擦声,恼怒异常:“我这就向秦王禀报,秦王一定会发出国书,收拾收拾鲁仲连、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这些小人。”

秦异人挥手阻止他,道:“收拾这些小人,我们有的是机会。眼下把你找来,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儿要你去做。”

“公子尽管吩咐。”这些天的相处,令司马梗对秦异人越来越佩服了。

“你立即邀请荀子入秦。”秦异人道。

“好!什么?邀请荀子入秦?”司马梗没有反应过来,脱口而答。等到他话出口,这才反应过来,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

“没错。就是邀请荀子入秦。”秦异人重重点头,道:“原本这事,我是想等到抡材大典结束再来处置,有了这事,就提前邀请吧,这样更暖人心。”

以秦异人的眼光,当然不会错失荀子和公孙龙子,原本想等到抡材大典结束再来邀请也不迟。有了这事,此事就得立时做了,这样才能给荀子和公孙龙子一个交待,也更能暖人心。

“公子,你莫要擅自作主。”司马梗忙提醒,道:“荀子令人敬佩,可他是儒家,大秦禁儒学,禁《诗》、《书》,若能邀请,昔年荀子入秦时秦王早就邀请了,哪能等到眼下。”

荀子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学者,取得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即使是秦昭王也是佩服有加。问题是,他是儒家,为秦法所不容,要不然的话,秦昭王早就邀请荀子了入秦了。

“儒家多空谈,不务实,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理。可是,你以为儒家就一无是处?”秦异人反问一句。

儒家虽然在后世很牛,不过,在战国时代,不过是一学霸罢了,为人不耻。秦异人这话有些新鲜,司马梗一愣,问道:“公子以为儒家有可贵之处?”

“当然有!”秦异人重重点头,道:“儒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会粉饰,会把自己的目的粉饰得冠冕堂皇,正大光明,仿佛他们就是正义的化身似的。战国百年,诸子百家齐鸣,百花齐放,若论最善粉饰者,莫过于儒家了。”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学派,若单论最善于粉饰者,舍儒家其谁欤?

“你是兵家,你当知一句格言‘师出有名’,若要兴师,必要有籍口,越是正大光明的籍口越是好,儒家最善此道。”秦异人接着剖析,道:“而法家虽然治理秦国成功,却让秦国背上了骂名,被山东之地骂为虎狼,被斥为残暴不仁,你不想想这是为何?”

“为何呀?”司马梗不明白了:“这不都是山东之地的谩骂之词,会有什么道理呢?”

“当然有道理,因为法家赤裸裸的霸术,太吓人了。”秦异人笑道:“商君有言‘大仁不仁’,你说,要是你不明究里,乍一听这话,你会如何想?你一定会骂商君胡言乱语。商君这话很有道理,真正的大仁大义不会拘泥于小仁小义,秦国政治清明,国人安居乐业,吃得饱,穿得暖,这才是大仁大义。而山东之地,天天行仁义,有人没饭吃了,立时给金给粮,也不问问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些是游手好闲的刁民却能不劳而获。这就是小仁小义。”

秦国重农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山东之地,注重小节,这是秦与山东之地的最大区别所在。

“问题在于,商君的话很务实,很实用,却太赤裸裸了,易为人误解。”秦异人的声调略高,道:“若是商君的话再婉转点,让人更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秦国还会有如此重的骂名吗?荀子的学术是儒非儒,是法非法,他力图用儒家的外衣来粉饰法家,若他成功,这对秦国的好处太大了。”

儒家虽然多空谈,不务实,不过,这层外衣却是特别漂亮。法家虽然务实,能治国,却是赤裸裸的霸术,让人害怕。若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融为一炉,那就太好了,既避免了儒家的空谈,又有了法家的实用性。

荀子是第一个看到,力图完成这种融合的学者,却是没有成功,真正完成的是汉朝的董仲舒。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所说的儒术已非孔孟之道,而是经过他改造的儒术。

“公子所言有理,我这就去邀请荀子!”秦异人这话很是新颖,听所未听,闻所未闻,司马梗如同醍醐灌顶,大是振奋。

第一百零七章 冤家路窄

秦异人命人把公孙龙子请来,摆下宴席,两人对饮。

酒酣耳热之际,秦异人笑道:“先生游学一生,最需要一座学馆,为了大秦断然拒绝,异人对先生的傲岸风骨佩服万分。”

“公子言重了。”公孙龙子把青铜酒爵重重一放,气哼哼的道:“赵胜辱我!辱我之甚!我公孙龙虽为世人不容,以为公孙龙多虚妄之言,然我公孙龙却是自有风骨,绝不能做这种卑鄙之事!”

言来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置疑。

“好!采!”秦异人眼中异采闪烁,大声赞好。

“先生,可愿入秦?”秦异人立时问道。

“入秦?”公孙龙子好一阵诧异,眼睛瞪得滚圆,死死打量着秦异人,一脸的难以置信:“公子说笑吧?”

“非也!”秦异人肯定一句道:“我邀请先生入秦授徒。”

“公子美意,公孙龙谢过。可是,公子你是知道的,秦国务实,不尚空谈,就连荀子都不能入秦,若我入秦,就是授人口实,会有人攻讦公子。”公孙龙子婉拒。

他是名辩家,以名实之辩而成名,自己却是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是当时空谈家的典型代表,这与秦国的务实国策截然相反,若他入秦的话,这对秦异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会被人指责。

“先生不必多虑。”秦异人摆手阻止他再说下去,道:“我不仅邀请先生入秦,还赞助先生一座学馆。”

“真的?”对于学馆,公孙龙子做梦都在想,乍闻此言,大是心动,迟疑着道:“可是,这对公子不利呀,还请公子三思。”

学馆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厚利当前,他却能提醒秦异人,难能可贵了。

“这事,我想过了,先生不必挂虑。”秦异人笑道:“世人皆言先生之言为空谈、怪诞不经,然而,在本公子眼里,未必如此,先生之言亦是有理。”

“哦。”公孙龙子的学术引人发笑,古人认为他是空谈,不当一回事,秦异人这般赞赏者少之又少,公孙龙子身子前倾,笑道:“公子此言甚是!甚是!”

这辈子,好不容易遇到秦异人这个知己,公孙龙子不住击掌,很是兴奋。

“不过,先生之言亦有一短。”秦异人开始切入主题了。

“何短?”公孙龙子的兴趣更浓了。

他以名实之辩而成名,名动天下,虽然指责他的人遍地都是,如秦异人这般以善意的口吻揭他之短的人却不多,由不得他不感兴趣。

“说得多,做得少,这就是先生的短处。”名家有不少涉及物理学的论断,非常正确,只是他们没有证明,说得多做得少,是他们最大的短处。

“墨子的‘小孔成像’为世人共知,然而,若墨子不能证明,只是如先生这般说说,先生以为还会有人信服么?”秦异人盯着公孙龙子问道。

墨子的“小孔成像”千古有名,为战国时的古人信服,原因在于墨子证明了他的推断,而不是口头说说。名家在物理学上的推断很多是正确的,不过,他们只是说说,并没有去证明,这是他们最大的短处。

“公子的意思是要我证明,如墨子这般证明?”公孙龙子绝顶聪明人一个,一点就透。

“没错。”秦异人重重点头,道:“先生切箸之论非常正确,然而,先生应当向世人证明这是正确的。”

秦异人拿起箸,指点着箸,道:“这箸一刀一刀的切下去,切到后来,眼睛再也看不见。眼睛不能看见,未必就不存在,这些眼睛不能看见的东西,我们可以命名为分子、原子、电子……先生要做的就是证明分子、原子、电子这些为人看不见的东西仍然存在。”

若是秦异人直接说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电子组成,公孙龙子一定不信,秦异人用假设来说事,公孙龙子就能更好的接受了。

“有理!有理!”公孙龙子沉吟一阵,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要的就是公孙龙子的认同,接下来,秦异人开始给公孙龙子灌输现代物理学知识,公孙龙子听得如痴如醉,两人竟然谈了一天一夜,不知疲倦。

“公子放心,公孙龙一定向世人证明我的论断!”在结束谈话之前,公孙龙子拍着胸脯保证。

这番深谈,让公孙龙子受益非浅,让他的眼界更加开阔,更有信心证明他的论断。

在诸子百家中,墨家在物理上取得的成就最大,不过,墨家已经衰败了,更没有沿着物理学这条道路走下去。而名家,在物理上的论断非常不错,若是让公孙龙子接受现代物理学的洗礼,让他集中精力来证明他的物理学论断,说不定会极大的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真要如此的话,那就太美妙了。

秦异人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就是要把公孙龙子向这个方向引导,要让公孙龙子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学,摒弃那些空谈。

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时不时的向公孙龙子灌输现代物理学知识,这番谈话仅仅是开始,以后还要花很多功夫。

开局不错,秦异人很是欣慰。

……

司马梗回转,大是欢喜,冲秦异人道:“公子,荀子答应入秦了。”

“那就好!”荀子是当时学术界的一面旗帜,是泰斗级人物,他入秦的话,影响非常大。

“呵呵!”司马梗发出一阵畅笑声,道:“公子,荀子入秦一事不胫而走,士子、读书人奔走相告,欢喜难言,纷纷表示,他们愿意入秦。公子,你眼光真的很深远啊。”

荀子这样的泰斗入秦,自然会让秦国加分,形象大为改变,读书人、士子岂能不入秦?

“现在你明白邀请荀子入秦的好处了吧?”秦异人笑着问道。

“知道了,知道了。”司马梗重重点头,笑得很是欢畅。

“这还不够。”秦异人眉头一挑,道:“荀子入秦后,大秦应当为荀子建一所学馆,由荀子授徒。这学馆要建大些,尽可能多的收徒。”

荀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趁他入秦授徒之际,最好是把学校办起来,开启民智,这绝对是个好机会。

“公子放心,我一定促成此事。”司马梗拍着胸脯保证。

他对秦异人是佩服万分。

……

在孙兴和徐夫人的努力下,王车修好了。

秦异人站在王车前,打量着王车,只见王车焕然一新,很是气派、霸气,不愧是“天子之车”。更重要的是,这车很结实,耐用。

周穆王西行,路上要禁受的颠簸不需要想的,而且路途遥远,若是这车不结实的话,岂能保留到现在?

“太好了。”秦异人大是满意。

“公子,这装饰如何处置?”孟昭他们打量着王车,一脸的艳慕。

王车本就让人艳慕,更别说周穆西行用车了,谁能不艳慕?

“老秦人质朴、简约,不尚奢华,本公子不能坏了老秦人的规矩,还是一切从简吧。”秦异人笑道。

“公子英明!”孟昭、马盖、范通、鲁句践他们大是感奋。

“公子不凡呐!”徐夫人眼中精光闪烁,打量着秦异人,赞叹不已道:“如此好车,谁个不想装饰得金碧辉煌?公子不尚奢华,一切从简,在下佩服!”冲秦异人抱拳一礼,身子躬成了九十度。

山东之地的王侯用车,哪个不是装饰得极为奢华,金碧辉煌?若这车落在山东之人手里的话,必定是无比奢华,哪会象秦异人这般简朴的。

“先生过奖了。”秦异人冲徐夫人笑道:“先生,我们进屋里谈。”

秦异人把徐夫人请进屋里,命人送上茶水,道:“先生想拥有精钢,其实这法子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此物锻烧就成。”一挥手,孟昭捧着一个盒子过来,递给徐夫人。

徐夫人忙接在手里,手忙脚乱打开,只见盒里黑乎乎一团物事,眼睛瞪得滚圆,大是惊奇:“这真能成?”

“一定成。”秦异人重重点头,非常肯定。

秦异人给徐夫人的不是别的,是优质煤。在战国时代,炼钢用的不是煤,而是木炭,用煤炼钢要到汉朝去了。煤比起木炭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渗炭,二是热值大、温度高。

春秋战国时代,流传了很多关于神兵利器的传说,最有名的莫过于干将莫邪了。为了铸剑,莫邪投炉,“金铁之精”即融化,方才铸成干将莫邪这样的神兵利器。

“金铁之精”是什么?是优质铁矿石,并不是志怪、玄幻小说中富有神奇功效的神物。

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技术条件所限,使用木炭炼钢,达不到优质铁矿石需要的熔点,所以不会融化。

煤的热值大,温度高,炼出的钢品质自然要好些。

秦异人当然不会开炉炼钢,那太麻烦了,他只是收购了几块不错的钢,用煤作燃料来锻打。战国时代的精钢都是千锤百炼,有了煤的帮助,他锻打出来的精钢当然比徐夫人用木炭为燃料锻打出的钢要好些。

“公子,告辞。”徐夫人眼睛瞪得滚圆,如同九天之上的骄阳。站起身,风风火火的跑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