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东汉末 >

第239部分

回到东汉末-第239部分

小说: 回到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卫伯儒突然收起了笑容,面现忧色,长叹了一口气。

    “为何叹气?”冯耀有些好奇起来。

    “因为将军的误解!”卫伯儒道。

    “呃……?”冯耀眼中眼中精光一闪,又扫视了卫伯儒一眼,“你说说看!我误解什么了?”

    卫伯儒苦笑了一下,恭敬的一揖,道:“请将军勿怒,听我把话完!”

    冯耀点点头,不过目光却也变得有些寒冷起来。

    “将军,说此事我不得不提起我的亡弟及曾经的弟媳蔡氏,虽然这几年来我一直不愿再提这两个名字!”卫伯儒的神色变得伤感起来,用手扶着额头平静了一下,又说道:“当年的不幸,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而我故意为难蔡氏,给其冷面孔,一方面是因为只要我一看到她,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的亡弟,心痛难忍,一方面也是想以此来逼其自行离开,莫要年纪轻轻就守一辈子的寡!”

    冯耀的闻言一怔,不想其中竟然是这等原因,眼中寒光不由迅速减少了很多,微微点点头。

    卫伯儒又道:“只是后来,虽然我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却因为此事,让天下人以为是我无情无义,本来此事我也不想再多作解释,误会就误会了,只要这件事能慢慢平静下来,不论是对蔡氏,还是对我卫氏都有好处。”

    “嗯,你说得似是有理,事实的结果确实如你所说,只是那为何你今天又要来解释呢?让他继续平静下去不是更好吗?”冯耀道。

    卫伯儒长出了一口气,道:“听说如今蔡氏已经在将军营中,若真是如此,这件事就关系到了我们整个卫氏家族将来的命运,在下不想因为此事的关系,而和将军之间有了隔阂!”

    冯耀此时算是完全明白卫伯儒的意思了,但是为了试探一下,故意又笑了起来:“伯儒兄,蔡氏是曾经在我营中,不过与我之间只是普通的关系,而且在我来此地之前,她已经随着难民一起迁移走了!”

    冯耀是想与卫氏家族合作,但是绝不想是因为蔡文姬的关系而和卫氏合作,他要的是一个建立在对双方都有利的条件下的合作,只有这个样的合作,才是最可靠的!

    如果卫伯儒只是一只会纸上谈兵的所谓才子,冯耀最多暂时和卫氏合作一下,如果卫伯儒确实是个人才,那就极力的去招揽。

    冯耀笑意中,看似无意,实则两眼已经暗中开始观察卫伯儒了。

    “原来是这样!!呵呵,这样我就放心了,前些日子,她刚离开安邑,外面便传来了南匈奴四处劫掠百姓的事,我一直担心的她遭遇不测,现在能去将军的治下生活,我想这对她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结局了!”卫伯儒脸上露出诚挚的笑容,感叹的点了点头。

    “伯儒兄,那现在……”

    卫伯儒闻言,一咬牙,神色坚定起来,抱拳离席,跪于席下,拜道:“请将军救我卫氏一族!”

    这一举动,倒是让冯耀又是一怔,完全没有料到会是这样,原以为卫伯儒会解释几句,或是从别的方面来引出话题,但是不管卫伯儒如何去说,最终的结果也都会一直处于被动之中。

    而卫伯儒这一跪,不但直接行动回答了冯耀,也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最终的来意!

    冯耀原本就是想找卫氏合作的,至于合作后,那就再说了,可是眼下,卫伯儒直接跪地相求,让冯耀有一种无言以对的感觉。

    按年纪,卫伯儒已经四十岁,而冯耀才十七,差不多可以算是冯耀父一辈的人了,若是按蔡文姬的关系来算,也当得是冯耀的兄长。

    “伯儒,有事起来说话,不管如何,既然你来找我,我决不会袖手旁观的,但是还是请先说一下你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冯耀道。

    这时,一旁的杨武立即上前,代冯耀将卫伯儒扶了起来,请在席上。

    卫伯儒眼中透着感激,拱手道:“若将军能救卫氏于水火,卫氏愿意从现在开始,全族皆效命于将军!”

    冯耀眼中一亮,心中暗喜,不过仍问道:“朝中现在以我的实力最弱,为何你却选择了我?”

    “因为在下认为,将军一位真正的是明主,将来能改变这个天下的,必是将军!”卫伯儒道。

    “好!就冲你这句话,卫氏我保定了!”冯耀大声承诺道。

    卫伯儒大喜,再拜而谢。

    “将军,关于卫氏的困难,在下就直接言明了,这困难是粮食!!……,在外人看来,河东的粮食足够支持到来年,但是就算上马上就要收割的粮食,卫氏一族能到手中的最多只能再供应三个月!!!”卫伯儒道。

    “怎么会这样?以卫氏现在的田地,应该足够可以再供应半年的啊?”冯耀吃惊的问道。

    若真的只能再支持三个月,不难想像,皇帝撤走之后,卫氏的族人到了冬天必会大量的冻饿而死。

    “将军只知道表面的情报,若往年的产量,确实是可以渡过难关,但是只从白波军掌控朝政以来,现在大部分田地,虽然是卫氏所有,但是却不能再去收割了,而且在下更为担心的是,只要皇帝一离开此地,只怕白波军立即就会对我卫氏动手!!杀我族人,夺我财产!”卫伯儒道。

    〃

    〃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东迁

    “你是说韩暹?”冯耀惊道。

    “不只是韩暹!包括杨奉、李乐、胡才等在内,我正是因为打探到了消息,所以才一直隐忍的!若今天将军不答应帮助,下一步,我就立即将族中族人,分散到外地去!”卫伯儒眼中忽的闪出了精光,双眼深遂而明亮。

    冯耀亦是暗暗心惊,“想不到安邑的形势这么复杂,作为安吧最有实力的世家卫氏,竟然也到了要外出避难的地步!……,我必须尽快将皇帝迁到东垣去,以免夜长梦多!”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冯耀与卫伯儒达成了详细的计划。

    卫伯儒满脸喜色离去。

    吕布早在冯耀与卫伯儒密谈时,就已经回来了,不过却没有打扰冯耀二人。

    晚饭后,吕布与冯耀也相互交流一下白天拜访百官的结果,与冯耀不相同的是,吕布大多拜访的是朝中的一些元老旧臣,他们曾一起共事互相认识。

    次日

    夏六月初四

    安邑城临时的行宫。

    早朝上,皇帝刘协一身龙袍黑色红相间,上黑下红,代表火德顶替水德之意,也象征着皇帝坐北朝南,北水,南火。

    这是冯耀第一次与皇帝见面,当然也是这第一次见到龙袍的真实样子。

    刘协此时的脸色十分的喜悦,待百官山呼万岁之后,急令平身。

    “冯将军!”刘协热切的目光停在冯耀的身上。

    “陛下!”冯耀拱手道,并没有下跪。

    而皇帝也根本不在意,对这样的举动已经习以为常了。

    后帝现在才十四岁,早朝只不过是应个景而已,最多只是拿起玉玺盖个章,其它事全部交给掌权的韩暹、杨奉、杨彪,而冯耀现在也正式成为其中一的员!若是冯耀下跪,反而让皇帝认为冯耀没有实力,不是能依靠的对像。

    刘协此时一点皇帝的样子都没有,看着冯耀,笑问道:“冯将军,朕听说昨日你与杨车骑打赌,你一下子赢了一百匹良马?可有此事?”

    冯耀亦笑了起来,拱手道:“陛下,确有此事!而且昨天已经收到了杨车骑的良马了!”

    “哈哈!此事太有意思了,以后若有这样好玩的事,一定记得通知一下朕!”刘协笑道。

    “是!陛下!”冯耀道。

    刘协笑了一会,又问道:“朕还听说了冯将军在东垣城英雄救美的事迹,听说是蔡中郎之女蔡琰,冯将军,你且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冯耀见刘协一脸认真的样子,差点哭笑不得,不过还是绘声绘色的将如何杀刘豹,如何从黑暗中将蔡文姬救出的事详细的说了一遍,当然有一些重要的事并没有说,并且在说的时候,刻意的丑化刘豹,将刘豹描绘成了一个十分变态的淫贼以及杀人的魔王。

    皇帝刘协听得时而紧张,时而大喜过望,当冯耀谈到刘豹的恶行时,刘协更是怒发冲冠,拍案大骂,完全没有一丝皇帝的样子,这倒让冯耀对刘协生出一些好感来,两人又相差只有三岁,相比一堂的满脸须发的百官,无形之中,更是拉近两的的关系。

    冯耀在这里给皇帝讲自己的英雄事迹时,朝堂上一些官员已经坐不住了,不过杨奉、韩暹、杨彪三人都没有出声,其他百官也不敢出声,只能耐心忍受。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官员都不喜欢听冯耀的吹嘘,吕布一直都是笑意盈盈的,冯耀在讲故事时,特意的着重的描绘了吕布的忠心!

    好不容易,差不多有近半个时辰了,百官终于等到皇帝听完了故事,以为结束了时,皇帝又笑着问冯耀:“冯将军,听说董国舅去修洛阳宫殿了,你是怎么想起派他去修的?”

    冯耀心中一喜,正欲借此引出请皇帝移驾的事,不料台下一将大声道:“陛下,朝堂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岂能儿戏!”

    说话的正是国丈伏完。

    刘协闻言,脸色一变,不悦道:“难道朕说的事就不是国家大事了?哼!!再说了,这国家大事,有几件是朕作得了主的?”

    伏完大惊,急跪下请罪,并奏道:“陛下,国家大事当然由陛下作主!”

    韩暹因为冯耀有协议,于是立即奏道:“陛下,臣一直站在支持陛下这一方的!”

    杨奉见韩暹这样说,也上前表态,杨彪是冯耀一派的,当然更要支持冯耀了,所以此时支持皇帝就是支持冯耀,同样表态。

    刘协点头,道:“既然我说的还算,那么现在根据冯耀平定刘豹叛乱的功劳,升其为镇东将军!”

    冯耀大喜,立即拱手谢恩。

    刘协见百官无语,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被伏完这一打断,也没了心思,便令小黄门宣道:“有事早报,无事退朝!”

    冯耀立即奏道:“臣有事启奏!”

    刘协见是冯耀,脸上露出笑容,点头道:“冯将军,你所奏何事!”

    “陛下,安邑现在严重缺粮,若大军再驻守在安邑,只怕安邑很快就会发饥荒,请陛下移驾东垣,既可以缓解安邑缺粮的危机,也可以方便的从豫州运粮。”冯耀拱手奏道。

    刘协闻言,沉吟不语,看向杨彪等。

    “陛下,臣认为冯将军的话极为有道理!军中还好,听说效外的百姓有的已经待不了麦子成熟,便开如打着吃了!”杨彪道。

    “陛下,臣也同意冯将军的捑议!”韩暹很快接上首。

    杨奉本来想反对的,但是一看,四个执政大臣,已经有三个表示同意了,他再说不,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于是微微点点头,算是卖给冯耀一个顺水人情吧。

    刘协见状,兴奋的看向冯耀,鼓励的点了点头,大声道:“既然如此,准奏!!”

    接着又笑呵呵的看着冯耀道:“冯将军,一切看你的了,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

    兴平二年,六月二十日

    在冯耀的各方面努力下,皇帝刘协移驾东垣城。

    韩暹、杨奉俱率兵前往东垣城。

    白波谷,李乐、胡才虽有意劝阻,但是此时韩暹根本不再听李乐的话。

    李乐、胡才只能愤而留在白波谷。

    在这段时间内,冯耀不但命在华阴城的段煨起兵开始进攻长安了,更是与贾诩取得了联系,在冯耀的邀请下,贾诩的语气中已经露出了准备来投的意思。

 第四百九十九章 掌权

    东垣城原来的县府改成了皇帝临时的行宫,冯耀从中搬了出来,镇守东门,不过这对冯耀来说无所谓,也所幸他早有先见之明,将蔡文姬等民女全部转移走了,少了很多麻烦。

    而现在的皇后、贵妃则住进了县府的后院。

    除了冯耀镇守东门外,杨奉军守西门,韩暹军守北门,吕布军守南门。

    吕布此时的兵力已经不止两千五百并州铁骑了,自从升为骠骑将军后,重新得势,再加上吕布在黑山军、并州的名声,每日慕名来投效者不络绎不绝,回到东垣城时,步兵已经多了近两千之数,零散的骑兵也多了数百。

    冯耀的兵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中,但是相比吕布,还是差了一点,步骑共有一千有余来投。

    不过,令冯耀意外的是,因为戴陵领步兵在黄河北岸的主寨长期驻扎,以及杨伯等难民的宣传,前去投靠的百姓非常的多,这些百姓大部分都欢喜的前往豫州了,但是也有少数百姓在主寨留了下来,在主寨和河岸之间搭起了帐篷。

    有的百姓捕鱼,有的百姓则种起了菜,收获之后将所得卖给军营,获得收入。

    戴陵见状,干脆让一些杂辅兵利用空闲的时间,运来山石,砍伐树木,加固了寨墙,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不然想象,若大军真的在此驻守一年半载的,还真可以造出一座小城来。

    太尉杨彪与执金吾伏完等在城内护卫皇帝,朝廷的势力暂时形成了韩暹杨奉、冯耀吕布的两两平衡。

    冯耀见第一步的目标初步形成,而第二步极为关键,如果走好了,就可进一步扩大权力,所以在情况基本稳定后,便给徐庶写了一封信,请徐庶暂时到东垣城来商议。

    徐庶接到信后,立即赶来。

    “恭喜主公高升!”徐庶一见冯耀立即祝贺。

    “元直,快谈谈你的看法!”冯耀高兴的说道。

    徐庶点头,在来之前,他已经细细的将整个司隶州的形势分析过了,所以也没有犹豫,立即开口建议道:“请主公立即着手两件事,第一件事,揭露刘备勾结刘豹的罪行,并命曹操率军攻打刘备!第二件事,攻打张济!”

    冯耀点头,说道:“元直,第一件事我明白,刘备勾结刘豹屠杀汉民的事,虽然他没有直接动手,但是也逃脱不了罪责,而曹操立功心切,只要我们给刘备定下了罪,曹操就有了攻击刘备的理由!但是此时攻打张济,会不会影响我们布置在洛阳的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