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东汉末 >

第240部分

回到东汉末-第240部分

小说: 回到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就有了攻击刘备的理由!但是此时攻打张济,会不会影响我们布置在洛阳的兵力?”

    “攻打张济并不用主公动用兵力!”徐庶道。

    “……”冯耀吸一口冷气,知道徐庶必有奇计,顿时眼中闪出精光来。

    “主公,张济与李傕郭汜共同攻击皇帝,杀害百官无数,李傕郭汜已经被定为反贼,但是皇帝对张济的态度却一直含糊,似有想要利用张济牵制白波军及主公的意图,这必定是国丈伏完暗中授意的,如果此时不趁热打铁,趁着此时攻击张济,只怕等张济缓和过来后,将会成为我们的另一大敌人!”徐庶道。

    “啊!!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皇帝是想以此分化西凉军,各个击破,先灭较远的李傕郭汜,再灭张济,你这么一说,我们真的不能大意了,只是若不用我们出兵,这攻打张济的兵力从何而来?”冯耀道。

    张济所屯兵的弘农郡,西接长安,东临洛阳,北面与河东郡隔黄河相望,南面则紧临荆州的南阳郡。

    在弘农郡和长安之间的交界处,就是华阴县,是段煨屯兵的地方,段煨目前算是效忠朝廷的军队,但是目前正在与长安的李傕、郭汜开战,而且处于下风,根本不可能再分兵攻打张济!

    而南方的南阳郡,是刘表的地盘,刘表会出兵攻打张济?这显然也不可能!

    洛阳的杨修、杨忠,是杨彪依靠的根本,现在掌管朝中军权的杨彪也不可能因此而损自己的实力。

    难道要派白波军李乐、胡才等?

    “依靠弘农郡各县令的力量!现在主公身兼司隶校尉,只要以司隶校尉的名义发出命令,弘农各县的县令必会应命而起,只不过单独一个县是不可能对抗张济的,必须要再派一个官员代表主公去监管和联络各县县令!”徐庶道。

    冯耀闻言,眼中一亮,立即想到了一个合适人选,道:“我想卫伯儒正合适这个职位!”

    徐庶点头,道:“主公英明,以卫伯儒的名声,到弘农郡后,必会很快得到各县县令的认可,再依靠他常年经营管理的经验,足以治理好弘农,在弘农郡内部生出一股对抗张济的力量来!最多只有半年时间,张济必败!”

    冯耀大喜,与徐庶详细的商议一番后,徐庶又连夜赶回巩县。

    次日早朝。

    皇帝刘协道:“幸得众卿家努力,朕能安稳来到东垣城,离洛阳也只有一河之隔了,只是东垣城经过了战乱,百姓稀少,朕的后宫极缺宫女,众位爱卿有何建议?”

    百官中一须发皆白的文官应声出列,禀道:“陛下,宫中宫女及大量内侍大多都被西凉军所杀,但是也有很多只是劫掠了去,关押在弘农郡,请陛下赦免张济的罪行,令其归还仍活着的宫女及内侍!”

    冯耀视之,此老者乃是太仆韩融,颖川人,是颖川四大家族之一。

    “看来接下来得好好敲打敲打一下韩氏家族了,颖川四大家族,目前陈、荀两家族已经没落了,原以为韩氏会低调一点,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候竟然和我作对!!”冯耀眼中寒光一闪,已经有了杀意,不过此并没有人注意到冯耀眼神的变化,而是看向皇帝。

    刘协闻言大喜,不待其他人开口,立即抢先应道:“好!!韩爱卿,朕命你前往弘农,与张济谈判!”

    “遵旨!”韩融立即跪下应命。

    “这……?”车骑将军杨奉显然是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过此时既然事已成定局,杨奉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韩暹则是在此时看了冯耀一眼,向冯耀使了一个眼色。

    冯耀会意,也正好要实施下一步的计谋,便出列,奏道:“陛下,弘农郡目前百姓流离,地方官员各自为政,是时候要好好治理一下了,臣身为司隶校尉,此事义不容辞,现保举卫觊卫伯儒代表臣,前往弘农,治理乡县,重振朝廷威势!”。

 第五百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冯耀的这一番话,并不用通过皇帝的任命在这个朝堂上说出,他这样做只是告知一下皇帝及杨奉等敌对势力,给他们一个讯号,表示自己要收拾张济了,若有不怕事的尽管来!

    韩融闻言,正欲辩驳,不过在看到冯耀眼中的杀气后,心中一惊,立即想到了在冯耀地盘上的族人,急忙低下了头。

    杨奉、韩暹等一向与西凉军敌对,冯耀此举是打击西凉军,他们当然更乐意坐山观虎斗,才不会因为这点合情合理的小事得罪冯耀。

    冯耀扫视了一圈,见百官没有反对者,微微一笑,又奏道:“陛下,目前东垣城之所以这样的荒凉,这完全是因为刘备而引起,若不是刘备的暗中支持,刘豹绝不敢如此胆大妄为!所以刘备实为反贼,请撤去刘备的河内太守之职,命原河内太守张杨旧部董昭代之!”

    说完,冯耀便递上早已备好的任命文书,请刘协盖章。

    刘协亦正恼怒因为南匈奴兵屠杀之事,致使东垣城几乎荒芜,立即同意,捧起玉玺,盖章,命小黄门交还给冯耀,并说道:“冯爱卿,你爱护百姓的事,朕也有所耳闻,朕相信你的忠心,以后这等小事不用上奏了,你直接执行便是!”

    ……

    洛阳城

    董承自从受冯耀所托,前来修缮皇宫,便不停的招募人手,同时又派出亲信四处许下承诺。

    洛阳附近,不管是贼兵,还是豪强,纷纷依附,送钱送粮,甚至为了得到足够的钱粮,很多势力都开始四处劫掠!除了劫钱粮,还劫人口,这些人口大多数被送往皇宫之内作为苦力,进行免费的劳作,其中一些妇人,姿色稍好者则被收为己用,姿色上佳者,则被供养了起来,预备在皇帝回洛阳后,进献给皇帝充实后宫。

    这些消息,冯耀得知后,大为震惊,但是一想以后,又忍了下来,只推不知。

    ……

    随着皇帝移驾东垣城,冯耀参与朝政,司隶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张济正为得到了皇帝的原谅而高兴,刚刚将关押的宫女及内侍送还,很快便发现郡下各县竟然拒绝将秋收的粮食送上!

    一打听之下,才知此事背后竟然是冯耀在操控。

    张济大惊,急唤来其子张绣及大将胡车儿商议,胡车儿建议出兵讨伐不服命令的县城,而张绣则反对。

    犹豫了一天后,张济忽然接到斥候的情报:河东因为缺粮,白波军李乐、胡才在冯耀、杨奉、韩暹、杨彪的默许下,正大举来攻,欲夺弘农的秋粮!

    接到这个消息,张济长叹一声,知道时势已去,急下令,命将士收拾所有粮草及物品,从弘农城南逃,逃往弘农郡南部与南阳郡交接的群山之中。

    河内郡

    刘备得知其太守印被作废后,担心曹操、董昭、黑山军三面来攻,急得头发都多出了几根白丝。

    陈登进言道:“主公,可恨冯耀太狠毒了,这是要置我们于万劫不复!!现在除非一计,否则我们都将会死于此地!!”

    刘备急问计,陈登道:“请主公立即让出河内太守之印,并率军投靠曹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生存下去!以曹操与袁绍的关系,我想一定会得到朝中其他官员的支持的!”

    陈瑀亦道:“主公,元龙说得有理,如今冯耀在朝中权力渐盛,其对手韩暹、杨奉,及皇帝等定会心生忌惮,只要我们投曹操后,再由曹操上表向皇帝表忠心,并加上袁绍的推荐,我相信曹操定能成功当上河内的太守!”

    刘备点头,急令各手下去安排投靠曹操之事。

    ……

    东垣城内

    镇东将军府

    “主公,想不到刘繇的手下太史慈还真的有几分本事,竟然在泾县抵抗了孙策数月之久,只不过可惜最终仍是败给了孙策!”杨武叹道。

    此时冯耀、杨武、赵云、许褚、刘顺等围在一起,议论刚得到的消息。

    冯耀感叹的同时,也更多了一分胜券在握的信心。

    豫章太守之争已经有了结果,而这个结果正是冯耀所希望的,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战胜了刘表任命的诸葛玄,诸葛玄败退回了荆州!

    而刘繇因为帮助了朱皓的原因,也在豫章得到了一处屯兵的地方,留在了豫章。

    守在丹阳郡的太史慈完成了使命,见刘繇弃他在丹阳郡,又感于孙策的真诚,便投靠了孙策,成为了孙策的手下。

    “好了,我相信孙策是不会辜负我的,太史慈在他手下也好,正好可以增长孙策的实力,让他有了以平定扬州南部的实力!!”冯耀道。

    “那刘繇呢?”杨武问。

    “放心,刘繇遭此大败,现在虽然躲到深山之中,得以自保,但是也没有了再次翻身的机会!必然郁闷,已不用我们再担心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曹操!”冯耀道,“想不到曹操能得到这样的造化,竟能同时收降刘备、关羽、张飞!”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刘备既然已被叛定了反罪,为何投靠曹操,曹操不但不被治罪,反而被正式任命为河内太守!!”许褚愤愤不平,恨声道。

    “仲康,稍安勿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事表面上看是我们吃亏了,但是或许对我们更为有利!河内本来就不是我所想要争夺的地方,而此时我忍气吞声,也正好可以消除皇帝对我的戒心,这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计谋,所以你们一定要给我记住了,切不因此而闹事!一切要低调行事!明白吗!”冯耀道。

    “明白,遵命!”许褚大声道。

    杨武、赵云等将亦各点头抱拳,表示遵命。

    天下,在冯耀的影响下,不只朝廷在发生着改变历史的事实,便是远在海外的地方,亦因冯耀的决定而轰然与历史背道而驰!

    东海

    海面上晴空万里,海风徐徐,六月份,正是最为炎热的时侯!但是在海面上却要凉爽了许多。

    这正是出征的最佳时候!!

    在靠近百济国南部的海域,几条渔船正相互合作在海面上拉网捕鱼。

    其中一名渔民目光一呆,望着远方水平现突然出现的密密麻麻的黑点,似是有些不解,这名渔民的异样很快引起了其他渔民的注意,纷纷望去。

    很快,那点黑点全部露了出来,快速变大!

    “不好!是倭寇!!倭寇来了!!”一名年老的渔民惊恐的大叫起来。

 第五百零一章 八万儿郎征海外

    “快逃!”

    “不!倭寇的船比我们的渔船快,跟他们拼了,杀一个保本,杀两个赚一个!”一名年约三十岁的中年渔民大吼道。

    其他渔民闻声一震,几名慌张的渔民顿时冷静了下来,知道若真的逃,是绝不可能逃掉的!

    “反正是一死!不如就听老崔的!”那名年老渔民眼神猛的坚定,操起一把渔叉高声喝道。

    “跟倭寇拼了!!”渔民们顿时双眼血红,开始低声吼叫。

    这些渔民的服装打扮与汉人有些相似,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不过,他们的相貌与汉人却十分的相像,说的话也是汉人的语言,不过口音却与中原的汉语口音存在了很大的差异。

    若不服装的不同,看起来很容易将他们误认为汉人,但是他们却是来自百济国的渔民。

    那名三十岁的中年渔民正是其他渔民口中的老崔。

    在外围的几条渔船此时向着老崔所在渔船靠拢了过来,似乎只要跟着老崔,一切皆有可能!

    “老崔!我们该怎么办?”年老的渔民早已冷静了下来,因为年纪大,经历的事毕竟要多一些,也有了一定的经验。

    崔姓中年渔民迅速看了一眼四周,见十数名渔民都各自提起了刀或渔叉,作好了准备,便点了点头,喝道:“快将所有船都连接起来,这样可以避免还没有接战便被倭寇的船撞翻!”

    吼!!

    各船上的渔民立即行动,各取绳索,钩子,熟练的将船连在了一起,这是他们以往遇到大风浪时,曾采取过的保命的措施!

    渔船一共有六条,每船上皆有两到三个渔民,一共是十五人。

    就在他们刚刚将渔船连接好,前方的倭寇船来得更近了,也看得更清了,大量的倭寇在船上奔走呼喊。

    倭寇船约有三百余只,清一色的漆黑颜色,每船上约有十名倭寇,这三百余船,共有三千余倭寇!

    十五名渔民对抗三千名倭寇,这无异就是一种自杀,但是他们此时别无选择!

    “天!!那,那是什么!”

    “我看到了什么!”

    突然间,包括老崔在内,十五名渔民面色震惊,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的看着前方。

    那些倭寇之所以在船上奔走呼喊,并不是来对付这几条小小的渔船的,而在是逃窜!

    此时,在三百倭寇船的后方,突然从海平面上冒出了无数庞然大物船的战船!

    战船足有二十丈大小,风帐密布,旌旗招展,相比倭寇的数丈大小的船,大了数倍不止!其数量更是远在倭寇船之上,此时正排列成一个大大的弧形阵列,远远看去,就如同一头巨大无比的海兽,正张口欲将所有倭寇一口吞下!

    “哈哈哈哈!!原来倭寇是在逃命!”

    “好!太好了!杀光这些可恨的倭寇!”

    众渔民欢呼了起来,但是领头的老崔却眉头拧得更紧了,眼中的惊骇之色更甚!

    “这是什么船?……,竟然……!”老崔找不到语言来形容所看到一切,口中喃喃自语,他不敢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以他的认知,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树可以做出这么大的战船来!!

    “杀…………!”

    很快那如巨兽的庞大战船很快追上倭寇船,瞬间撞沉了大量倭寇船,并将整个倭寇船队吞没,震天的喊杀声,既使相隔了数百丈仍然如海潮般,汹涌而来!!

    十五名百济国的渔民,脸上满是兴奋与惊骇之情,握着武器的手,指甲几乎掐到了肉中都毫不知觉。

    亲眼看着不可一世的倭寇就眨眼间就灰飞烟灭,除了那些仍然漂着的倭寇船能证明他们曾经存在,似乎这一切就如同梦境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