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50部分

大凤雏-第50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闻言笑骂:“兄长向来懒惰,亮若不面面俱到,届时兄长有所疏漏,受苦的可是长沙百姓!”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为兄还是懂的。”庞山民说罢,伸了个懒腰,见天边泛白,对孔明道:“如今师长皆在长沙,孔明还怕出什么乱子不成?且长沙太守乃黄老将军,为兄如今只一幕僚,需要做的,也仅仅是帮黄老将军出些主意。”

    说到此处,庞山民眉头微皱,对诸葛亮道:“以我观之,如今关乎我荆南前程之事,除孔明此番与蒯氏兄弟为大公子共谋荆襄大位之外,这机要之处还须看那江东何时攻伐江夏!以孔明观之,如今秋末天寒,江东会于此时兴兵么?”

    诸葛亮沉吟许久,对庞山民道:“江东若要兴兵,也当是于来年开春,各家诸侯军马,严冬之际多会休养生息,如今河北那边,袁曹尚且罢战,江东若此时兴兵,有害无利,比之北地那两大诸侯,江东仍弱小了些,若贸然兴兵,引人窥觑,则得不偿失!”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见窗外天色,已渐泛白,摇头笑道:“白天你我皆有要务,这觉怕是睡不成了。”

    “只你我辛苦,总比长沙数万百姓一齐辛苦的好。”诸葛亮说罢,下榻而立,对庞山民道:“亮此番去那襄阳,这长沙民政,全赖兄长操持……”

    二人打起精神,又聊一阵,见窗外天色微明,庞山民推开房门,门外一阵寒气袭来,庞山民打了个冷颤,却也精神了许多。

    正欲转身回屋,添件衣服,庞山民却见黄承彦快步走来,口中喊道:“山民,速带我去看那活字!”

    庞山民摇头失笑,对榻上孔明笑道:“快快洗漱,拜见你岳丈大人!”

    黄承彦进到屋内,见庞山民与诸葛亮俱在,面现异色道:“之前老夫却未发现,你二人感情,如此之好。”

    “亮拜见承彦公!”诸葛亮躬身一礼,对黄承彦道:“亮与兄长,乃志同道合。”

    “孔明且休息,待老夫回来再与你说话!”黄承彦风风火火,拽过庞山民袍袖道,“山民与老夫同行,去那活字作坊!”

    庞山民苦笑连连,辞了孔明,随黄承彦出了屋子,上了马车,二人一路朝城外竹林赶去。

    见黄承彦神色焦急,庞山民对黄承彦笑道:“先生勿要着急,那活字印刷,如今已可印制书册,此去竹林,山民定要先生一观全貌。”

    黄承彦点了点头,不置可否,行至竹林,天已大亮,于活字作坊之前,已有工匠于此劳作。

    黄承彦二话不说,下车便进了作坊之中,看着那陶泥烧成的一排排汉字,口中赞叹不已,庞山民叫来一熟练工匠,引黄承彦细细观之,并在一旁为黄承彦解释这活字印刷,到底该如何操作。

    黄承彦心神完全沉浸在了这泥活字上,对庞山民说话已充耳不闻,庞山民见状,摇头苦笑,于工匠耳边吩咐了几句,便出了作坊,向家中赶去。

    “不知此番归来,会不会给貂蝉一个惊喜。”庞山民口中喃喃,行至竹舍之前,见貂蝉与玲儿祝融于院中用饭,摸了摸干瘪的肚子,轻咳一声。

    “小叔叔!”玲儿听得庞山民的声音,把碗一放,便冲了过来,张开双臂,将庞山民抱了个严实。

    这丫头好大的力气……

    庞山民被玲儿勒的生疼,急忙喊道:“丫头放手!快闷死了……”

    玲儿吐了吐舌头,自知先前逾礼,神情讪讪道:“小叔叔,如今我之陷阵营,已赢了那蛮妞三次,玲儿以为,这蛮人也不过如此,下次征伐蛮人,叔叔切记叫上玲儿,让玲儿也去,立些功勋!”

    “你汉人狡诈,若我非是中计,岂会输你?且你欺我年幼,算不得英雄!”祝融气鼓鼓的瞪着玲儿,连珠炮的解释道:“待两三年后,量你也不敢如现在这般,口出狂言!”

    见两个麻烦丫头又要争吵,庞山民只得摇头苦笑,对貂蝉道:“这两个丫头,倒是让夫人辛苦了。”

    “妾身并未觉得辛苦,自从祝融来了,家中多了许多欢乐……”貂蝉说罢,温婉笑道:“公子也来一同用饭。”

    庞山民点了点头,于桌边坐下,瞪了吕绮玲一眼,道:“如今荆南,蛮汉一家,玲儿之后切不可再提征伐蛮人之事,如今你与祝融相处日久,可有仇恨?”

    玲儿闻言,默然无语,偷偷的看了庞山民一眼,发现庞山民面带薄怒,撅着嘴道:“我也只是说说而已……”

    祝融原本还欲趁火打劫,讥讽玲儿几句,可是见玲儿难过,祝融心中也不是滋味,扭头对庞山民道:“我跟玲儿并无仇恨,之前也只是寻常切磋,这大清早的,你拉着个脸给谁看啊!”

    “既如此,那为叔倒想看看,玲儿如何用计了……”庞山民闻言,促狭一笑,玲儿顿时明白,这庞山民适才只是故作怒容,当下便扯过庞山民胳膊,不依不饶道:“小叔叔,你什么时候学的跟我二娘一般,也会演戏骗人啦?”

    PS:感谢遠野様同学的打赏。

    ;

 NO。113 终得师承

    貂蝉风华绝代,一颦一笑皆可乱人心神,玲儿说庞山民与貂蝉一般,擅演戏骗人,倒是让庞山民不禁莞尔,促狭的看了貂蝉一眼,貂蝉面色羞红,对庞山民道:“休要听那丫头乱说!”

    庞山民闻言大笑,对貂蝉道:“前些时日,江东欲收买五溪蛮人,祸乱桂阳,令人心中恼怒,玲儿这话倒是提点了我,是不是给那江东也来一招演戏骗人。”

    “收买五溪蛮啊……”祝融闻言笑道:“五溪蛮已于你歃血为盟,就不会反悔,出尔反尔,会遭报应的,想必沙摩柯哥哥,已经重惩那江东使节了吧。”

    庞山民点了点头,对祝融道:“如今却未和你南蛮歃血为盟,你若放那信使归去,倒也不算毁坏约定。”

    “你让我放走江东使节?”祝融瞪大眼睛,一脸奇怪道:“我又不认识江东的人,凭什么给他们帮忙?”

    “演戏骗人呗。”庞山民闻言笑道:“此事待会儿再与你解释,只是此计能否应验,关键就在你的身上了!”

    貂蝉玲儿闻言,面面相觑,庞山民用过早饭,便叫祝融回屋换回南蛮服饰,于三女面前,将心中所想尽数道来,貂蝉掩嘴轻笑,玲儿吵嚷着也要参与,只有祝融一脸惊讶之色,指着庞山民道:“你这人怎么一肚子坏水儿啊!”

    “那江东欲坏我汉蛮和谐,我又怎能让他们好过?”庞山民眼中闪过一抹戾气,对祝融道:“江东之人,以为些许钱财,便可使蛮人卖命,此番我必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情,总要付些代价!”

    又和三女合计了一会儿,庞山民便带上祝融,同去寻黄承彦了,黄承彦如今已见过印刷之术,再见庞山民时,一脸赞许,对庞山民道:“此活字印刷,于文教大兴,有大功德!”

    “先生谬赞。”庞山民微微一笑,对黄承彦道:“若先生欲于家父重建书院,这活字印刷,也能起些作用,在我荆南,寒门士子欲求一书而不得的事情,今后必不再发生。”

    黄承彦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却听庞山民又道:“学生知先生此来长沙,已将家中书册尽数带来,学生以为,若先生欲使这‘奇术’一技,流传于世,则应多刊印一些书册,以免此学,于后世断了传承。”

    庞山民短短一语,却令黄承彦大为惊讶,黄承彦对庞山民道:“你是说,让老夫刊印府中墨家孤本?”

    “就算是兵书战策,亦可印制……”庞山民闻言笑道。

    “若奸邪之人学了老夫之技,祸乱世间,又当如何?”黄承彦闻言,摇了摇头道:“老夫择徒严谨,宁可这一门学术断了传承,也不欲使其为祸世间!”

    庞山民闻言肃然起敬,对黄承彦道:“先生说的虽然在理,只是先生所掌之兵书战策若是失传,实在可惜,且学生以为,若先生之道大行于世,就算世间有奸邪之人,学了此道,亦有正义之人,与之制衡,且兵书战策皆是死物,若无先生教授,亦难大成,如今《孙子兵法》,《尉缭子》皆流传世间,却未见那学成之人,各个都是孙武,尉缭。”

    庞山民的一番话令黄承彦大为意动,沉吟许久,黄承彦长叹道:“此事还需与德公,德操二人商议一番,只是老夫奇怪的是,你年龄尚浅,却为何如此在意这般传承之事?”

    庞山民闻言叹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何其璀璨,如今这大汉却独尊儒术,令学生心中不解。昔日商鞅变法可使秦强,留侯得《太公兵法》,助高祖立汉,在下以为,这无论是法家,兵家,儒家,墨家……皆于国有大用,学生虽不知此想法是否正确,但学生以为,若将各门学派,流传后世,让后人评说孰优孰劣,最为公道。”

    黄承彦闻言大惊,没想到庞山民心中,还有此志向,呆呆的看了庞山民许久,黄承彦叹道:“先前汝父还说,你这性子不似人主,如今看来,那是他没看清楚啊,你这小子,果然如司马德操所言,藏得很深!”

    庞山民闻言讪笑,对黄承彦道:“学生只是怜如今许多古籍,已断了传承,心中才有此想法,时光荏苒,数百年后,这天下损失之各家学说,怕是还要甚于当年秦皇焚书坑儒了,所以学生才创了这印刷之术,欲使各家学说,从此开始,流传后世。”

    黄承彦点了点头,对庞山民笑道:“若不印书,我与汝父,德操岂不成了焚书之人?既然你已有决断,便与我一同回去,与他们细说一番你之想法,想必二人也会如老夫这般,被你说服吧!”

    说罢,黄承彦嗟叹不已,与庞山民和祝融一同踏上归程,一路上黄承彦久久不语,心中暗道:这庞家长子胸中沟壑,怕是已不逊孔明,且一些寻常之事,都能被这小子看出道理所在,若以此子天赋,肯学“奇术”一道,必事半功倍。

    想到此处,黄承彦横下心来,对庞山民道:“山民,我且问你,你愿得老夫传承否?”

    庞山民闻言一愣,心中大喜,对庞山民道:“当然愿意!若先生肯传道于我,学生幸甚!”

    “如此以来,却拂了德公,德操之意了……”黄承彦微微一叹,对庞山民道:“老夫虽知你天资过人,于‘奇术’一道亦颇有涉猎,只是如今你为荆南隐主,日后还欲图谋天下,这‘奇术’之道,对你未必有用,但是你若肯学老夫之技,老夫必倾囊相授。”

    “先生切勿妄自菲薄,于学生看来,任何学术,于国皆有大用,先生之‘奇术’于学生心中,乃是大道,且学生无天赋去学水镜先生之韬略,又与家父政道不同,学生可拜之师,唯有先生一人,还望先生不弃,收我为徒!”庞山民面色焦急,言辞恳切,黄承彦闻言,点了点头,双目泛红道:“好徒儿!老夫应你,回到长沙,你便拜师!若是那俩老头敢来阻我,老夫必要他们好看!”

    PS:感谢天上的板凳同学的评价,感谢jolifa,永恒破碎的回忆同学的打赏。

    另,本书已收藏过万,推荐票过万,点击已过50万……非常感谢各位书友近两月以来的支持,在下无以为报,唯有更加努力,希望能够写出让各位看的爽快的作品。

    ;

 NO。114 江夏之大战略

    马车入了城中,一路向太守府驶去,黄承彦下车之后,径自寻庞德公与司马徽而去,见老师风风火火的样子,庞山民心中感动不已。

    带着祝融,于厅堂之中见到诸葛亮后,庞山民把心中谋划尽数道来,诸葛亮与庞山民商议片刻,便定下计策,见庞山民自进屋时就面上笑容不止,诸葛亮问其缘由,得知黄承彦欲传庞山民衣钵之后,心中大惊。

    “恭喜兄长,得偿所愿。”诸葛亮说罢,心中颇为感慨,口中喃喃道:“兄长真叫人好生羡慕。”

    “你与士元,皆是老师学生,又何必羡慕为兄?”庞山民心中不解,见诸葛亮长嘘短叹,一脸奇怪。

    诸葛亮闻言苦笑一声,收拾心情,与庞山民解释起来。

    黄承彦虽学生众多,但亲传弟子如今只庞山民一人,即便是卧龙凤雏,也无法如庞山民这般,得其传承,黄承彦于“奇术”一道,学究天人,若庞山民得其真传,受益无穷。

    见诸葛亮一脸艳羡之色,庞山民摇头笑道:“孔明何必如此,日后你为先生女婿,亦可得其传承,若先生不允,为兄便收了你为弟子便是!”

    诸葛亮闻言笑道:“亮可不敢拜兄长为师,只是兄长切记,师从承彦公后切勿懒惰,这‘奇术’虽于治国并无大用,却对民生,军务之上,颇有裨益,且承彦公于荆襄名望素隆,师承承彦公,对兄长日后于这荆襄官场之中立足,亦有大用。”

    庞山民点了点头,对诸葛亮道:“正是如此,虽说为兄拜黄老先生为师,乃是为这‘奇术’传承,但这份师徒之谊,亦帮为兄于这荆襄之地,提升了许多声望,这拜师一事,为兄当选良辰吉日,备份厚礼,且届时也让那江东鲁肃,来做个见证!”

    “兄长拜师,还不忘记算计江东……怕是那周瑜也不会想到,得罪兄长会有如此结果吧。”诸葛亮闻言失笑,看了一眼庞山民身旁的祝融,道:“只是这蛮人公主,行事稳妥么?”

    “你这书生,少瞧不起人!”先前庞山民与诸葛亮商议之事,祝融皆未听懂,诸葛亮这句发问,倒是让她听的明白,祝融气呼呼的对诸葛亮道:“跟玲儿二娘一起住了那么久的时间,我又不傻,演戏骗人,自然也学会一些!”

    庞山民没想到自己一句戏谑之言,居然被祝融记得清楚,见诸葛亮莫名其妙,庞山民只得又与诸葛亮解释起了“演戏骗人”的由来。

    诸葛亮闻言,不禁笑道:“兄长与这貂蝉,生活倒也有趣的紧,只是不知亮娶了月英之后,会是如何?”

    只是半日时间,黄承彦欲收庞山民为徒的事情,便在长沙城中传扬开来,庞山民心知这是老师为他日后执掌荆襄,提前造势,感动莫名,忙命下人去准备礼物,且择下月月初,良辰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