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51部分

大凤雏-第51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名,忙命下人去准备礼物,且择下月月初,良辰吉日,与黄承彦行师徒之礼。

    同时庞山民亦手书一封,送与江东,邀鲁肃同来观礼,下人刚将书信送走,荆襄三老便联袂而至,庞德公与司马徽二人,看向庞山民的目光,颇为怪异。

    “你这小子,不声不响,居然将承彦劝服,你可知道,若你日后主政荆襄,必无多少时间,去学承彦之‘奇术’?”司马徽说罢,庞山民正欲作答,却听黄承彦接过话茬,出言维护道:“老夫之‘奇术’重在天资,以老夫观之,那士元也未见有多勤奋,于你兵法韬略一脉上,学的也是不差,我若教导山民,占不了他多少时间!”

    司马徽闻言语塞,于庞德公对视一眼,二人尽皆心中明了,看来这黄承彦决意已下,怕是难改了。

    想到此处,庞德公对庞山民道:“既然承彦看重于你,你师从承彦之后,须尊师重道,不可懈怠,若让为父知道你令承彦生气,为父必不饶你。”

    “老夫弟子,需你来聒噪?”黄承彦说罢,庞德公愣了半晌,回过神来,破口骂道:“老夫教导儿子,也要你管!”

    黄承彦回护之情,让庞山民心中无比感动,见老师与父亲又要斗嘴,庞山民忙出言劝说,顺便还说起了欲于下月吉日拜师,届时还要阴谋江东一笔,如今司马徽亦在,庞山民自然希望也得其指点。

    “计虽好计,却不够大气,你这性子,也就适合学承彦那‘奇术’小道了。”司马徽话音刚落,黄承彦又欲争吵,庞山民连忙劝道:“还请水镜先生指教。”

    “你欲佯作蛮汉不合,却只为骗那江东些许钱财,为何不使那江东挥军荆南,与那蛮人,前后夹击?”司马徽说罢,庞山民却摇了摇头,对司马徽道:“江东虽与荆襄乃是世仇,如今却不是我荆南兴兵之际,若我坏了那江东军马,使其仇视荆南,引军攻伐,对我荆南无任何益处,在下以为,临渊而渔不如结网而退,只是算那江东一笔,让其警惕,却不毁双方交情,若使江东伤的狠了,则有悖我荆南欲渔翁得利之形势!”

    司马徽闻言,心中惊讶,对庞山民道:“此计虽非韬略,却甚是长远,小子心中还有何想法,尽数与老夫道来!”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道:“学生以为,那江夏一役,来年开春避无可避,江夏重镇,比之荆南位置,对江东来说要重要许多,所以在下与孔明,皆欲把荆南之力,放在这场大战之上。”

    “黄祖不是那周郎对手,且先前你亦算计使蔡瑁水军与江东江上大战!”司马徽说罢,庞山民笑道:“正是如此,如今蔡氏强势,江东更强,或许日后,那新野刘备也会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学生以为若长久下去,此战规模,可称之南方的‘官渡之战’,若各家势力于此役之上,僵持不下,此消彼长,便是我荆南得利之时。”

    司马徽闻言大惊失色,对庞山民道:“你与孔明,居然是此般打算?你可知,若战事一起,要有多少百姓会遭这兵灾之苦?”

    庞山民闻言,苦笑一声,对司马徽道:“不敢欺瞒先生,这百姓受苦一事,学生心中自然有数,只是学生以为,长痛不如短痛,若能日后使天下安定,付出一些代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PS:感谢哈利路亚784同学的评价,感谢王新亮002同学的评价以及打赏。

    ;

 NO。115 蛮人与我,同心同德

    司马徽闻言倒吸一口冷气,庞德公目光诧异,口中喃喃:“这还是老夫的儿子么?”

    只有黄承彦,面上讶色不似二人那般浓烈,不过看向庞山民的眼神,亦是有些呆滞。

    司马徽沉吟许久,对庞山民道:“若与那官渡相当,此江夏一役需耗时数年,且战场在我荆襄境内,百姓涂炭,此举怕是于荆襄无益,山民,你与孔明,已作决断了么?”

    司马徽还欲再劝,庞山民微微摇头,神情恳切道:“江东三世励精图治,其军势如今已比我荆襄,只强不弱,若不于此时迎头痛击,数年之后,我荆襄危矣!与其届时荆襄九郡被江东鲸吞,倒不如现在以江夏一地,换荆襄数年安宁。”

    司马徽闻言默然,他亦知道,这江东,荆襄世仇已久,如今双方不死不休,且刘表只守土之主,若是长久下去,一味挨打,倒不如一战而定,让江东日后,心存忌惮。

    见司马徽神情黯淡,庞山民叹道:“先生亦无需过于担心,此次江东兴兵,学生只欲借其手,除蔡氏权威,一旦蔡瑁失势,大公子继位之势不可逆转,学生便可以荆南之力,从中斡旋,让那江夏,归于平静。”

    庞山民信誓旦旦,庞德公诧异不已,对庞山民道:“你绕这一大圈儿,只为图谋蔡瑁?”

    “若蔡瑁不除,荆襄不可图……”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景升公大权旁落,荆襄军权,全在蔡氏,如今蒯氏在内,江东在外,这两方合力,蔡瑁即便不战死于沙场,亦会被襄阳二蒯阴谋与朝堂,蔡氏失势,山民便可借大公子之手,一扫荆襄九郡之颓态,以卧龙凤雏之谋,汉升兴霸之勇,使江东区区六郡军马,焉敢犯我荆襄之境?”

    “山民是说,那江东此役,毫无建树?”司马徽闻言,皱眉问道:“即便是两败俱伤,以那江东周郎之能,亦可攻城略地……”

    “新野还有个刘皇叔。”

    庞山民叹道:“以学生观之,此人虽是面善,却也如那枭雄曹操一般,乃鹰视狼顾之辈,有此机会,得江夏重镇,刘备必不会放过!先生可知,如今那汝南一郡,已在那刘备掌控之中?”

    “竟有此事?”司马徽闻言,大惊失色,庞德公与黄承彦二人,亦面面相觑,刘备来襄阳投奔刘表之时,完全是一副势单力孤之相,可庞山民却说,刘备如今掌控汝南,若真是如此,刘备言行,则表里不一。

    “罢了……这天下大势,已不是老夫能够看清的了,到底如何决断,还是由你与孔明,士元来做吧。”司马徽看了一眼,庞德公,黄承彦二人,对二人道:“昔日我三人年少之时,也与这三人一般,指点江山,纵论天下大势,如今倒好,这年轻一辈,比之你我,毫不逊色了。”

    庞德公,黄承彦二人闻言,尽皆一扫颓色,大笑起来,庞山民却是心中一阵急切,对三老道:“比之老师,学生大有不如,学生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还望父亲与二位师长,不以我等愚鲁,予以教诲。”

    “休要过谦。”黄承彦闻言笑道:“你既拜师,便是我弟子,教诲于你,理所当然!”

    四人又聊了一会儿,门口侍卫前来禀报,言一蛮人,自称桂阳军校,欲与庞山民一见,庞德公三人本欲离开,却被庞山民劝住,庞山民对三老道:“此必是小蛮王挟江东信使归来,三位老师,与学生一起见见这小蛮王如何?”

    三老点了点头,重新落座,不多时,沙摩柯便抗着一瘦弱之人,行至堂上,见庞山民居于堂中,沙摩柯索性把肩上之人随手掷于地上,对庞山民大笑道:“可算逃出来了,山民,你能否把俺调来长沙,在那丑鬼手下当差,忒遭罪了!”

    丑鬼?是指士元?

    庞山民闻言,不禁莞尔,看着穿戴一身虎豹皮毛的沙摩柯,庞山民道:“你于桂阳之时,士元不予你甲胄么?”

    “那繁琐玩意儿,蛮人皆穿不惯,后来丑鬼军师便不再要求蛮人,与汉人一般打扮了,倒是有不少汉人觉得有趣,来借我蛮人兽皮衣甲,穿在身上,倒也有些蛮人样子。”沙摩柯说罢,庞山民脑海中却想到了魏延兽皮裹身的模样,不禁失笑。回过神儿来,庞山民对沙摩柯道:“你五溪蛮与我汉人,如今亲如一家,此番捉了江东信使,当记你一功!”

    沙摩柯闻言,大笑起来,对庞山民道:“还是山民兄弟实惠,说给我功劳就给我功劳……”说罢,沙摩柯将一封信笺递给庞山民道:“这是那江东开出来的条件,说是拿万石粮草,予我部落,让我部落,滋扰桂阳……我部落中人,如今多居于桂阳城外山庄,滋扰桂阳,岂不是坏自己家园?”

    沙摩柯冷笑着瞪了那信使一眼,对信使道:“教你知道,如今的五溪蛮寨,住的多是南蛮之人……”

    沙摩柯还欲再言,却被庞山民急忙阻住,庞山民对沙摩柯道:“如今五溪蛮的兄弟们,在桂阳外,过的可否习惯,这严冬将至,还有什么物资,需要置办?”

    “石太守皆已安排妥当,如今城外各庄内蛮人,家中皆有余粮,且贩卖皮毛,钱财不缺,我爹临行之际,还让我来告诉你,说这个冬天,再也不会有蛮人冻死,五溪蛮人,皆感汉家恩德。”沙摩柯说罢,一阵感慨,对地上跪伏信使骂道:“区区万石粮草,换我五溪蛮前程!你江东,倒是打得好主意!”

    “小的不敢!此皆是大都督之谋,与小的无半点关系……”阶下信使抖的如同筛糠一般,跪伏于地,连连告饶,庞山民看也不看,对门口侍卫道:“如今与沙校尉重聚,庞某见不得这碍眼之人,将其投入大牢,择日处斩!”

    见信使被侍卫拖走,庞山民对沙摩柯道:“沙摩柯兄弟,如今你对那江东,可否记恨?”

    “你想让我五溪蛮征讨江东?”沙摩柯闻言一愣,对庞山民道:“非是我不愿帮你,而是江东势大,若于山中林战,我也应下,可是这过江打仗……”

    “你想哪儿去了,如今蛮人与我,同心同德,我又岂会让五溪蛮人送死?”庞山民十分佩服沙摩柯这跳脱的想象力,白了沙摩柯一眼道:“我欲使那江东,先赔上些钱财,让寨中的南蛮兄弟,冬天也好过一些!”

    PS:感谢净水风歌同学的打赏。

    ;

 NO。116 祝融作戏

    沙摩柯闻言,大感有趣,连连追问,庞山民却不欲与沙摩柯多说,转身对堂上三老道:“父亲,二位老师,你们观这小蛮王如何?”

    “倒也淳朴。”庞德公说罢,三老相视一笑,对庞山民道:“你欲使我三人,教导蛮人?”

    “当然不用父亲与二位师长出马,学生以为,如今荆南蛮汉已亲如一家,这蛮人之中,或也有天资聪颖之辈,若书院重建,可否允蛮人学子,入汉家学堂?”庞山民话音刚落,沙摩柯却是一脸不愿,对庞山民道:“你欲要这三个老头儿教我蛮人念书?”

    “休要无礼。”庞山民轻喝一声,对沙摩柯道:“你如今亦知道,蛮人学了汉家技艺,民生大有改观,三位长者皆为大贤,若肯教导于蛮人,是你蛮人福分!”

    “若是我于书院求学,就能不被那丑鬼军师算计?”沙摩柯说罢,身后三老皆是大笑,庞山民啼笑皆非的看了沙摩柯一眼,心中暗道:不知在那桂阳发生何事,这小蛮王怎么会对庞统如此忌惮……

    “你天资不足,这事儿怕是没什么希望了,不过你蛮人中,或有天资聪颖之辈,学成之后,亦如那士元一般,智计百出……”庞山民说完,沙摩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看了三老一眼,伏身于地,对三老拜倒:“还请三位先生,允我蛮人读书,虽我不知,读书何用,但山民说是好事儿,便对我蛮人,当是有利!”

    “不想我儿于蛮人之中,竟有此声望。”庞德公微微一叹,对沙摩柯道:“小蛮王请起,如今荆南既已汉蛮一家,便不需如此客套,且子曰:有教无类,便是蛮人,若倾慕汉家文化,我等亦当教之。”

    沙摩柯闻言,大喜拜谢,从地上爬了起来,咧嘴傻笑。

    送走三位老师,又问过沙摩柯桂阳之事,待天色暗淡,庞山民便叫来祝融,授其如何行事,祝融对“演戏骗人”一事颇为热衷,庞山民说过之后,祝融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对庞山民道:“虽比不得玲儿二娘,但是骗个寻常信使,我必手到擒来!”

    夜深人静,长沙大牢之中,灯火黯淡。

    江东信使于牢中万念俱灰,此番前往五溪蛮,不但没说得蛮人作乱,如今把自己也陷在这里,且明日即将处斩,想到此处,江东信使双目泛红……

    只是嘴巴被布帛塞的严严实实,想要咬舌自尽却也不能,江东信使心中暗叹:这接大都督军令之时,为什么就那么傻的应了下来?

    患得患失之间,江东信使忽闻大牢之外,一阵噪杂,又见窗外隐约有火光闪烁,心中惊疑之时,牢门却被一刀劈开,一蛮族少女,割开其身上绳索,于信使耳边道:“你且速速离去,于南城客栈后,与我相会。”

    江东信使脱得大难,不疑有他,当下与蛮女同出牢房,各自而去,狱卒正忙于救火,长沙大牢乱作一团,信使一路逃遁,却也无人追袭。

    行至客栈,信使再见蛮女,见这蛮女年幼,心中疑惑,对蛮女道:“多谢小姐相救之恩,在下感激不尽!小姐何人,还请告知,在下必厚报之……”

    “救你性命非为报答,而是我与那沙摩柯素来不睦,你既是他要杀之人,我便随手救了……”祝融故作豪气,正欲大笑,却被江东信使一把掩住口鼻,对祝融道:“夜深人静,小姐休要引人注意!”

    倒是忘记了这茬。

    祝融神情讪讪,心中暗骂庞山民之前却未提点于她,如今在江东信使面前丢了丑,拍开信使之手,祝融轻咳一声,对信使道:“但凡五溪蛮予杀之人,便是我南蛮必救之人,如今五溪蛮寨,多是我南蛮居住,如今正欲图了他的寨子,可那老少蛮王皆是可恨,与汉人混在一起,这隆冬将至,如今寨中……已粮草不多,此番尾随沙摩柯前来此处,本欲坏了他性命,再占其蛮寨,可惜这一路来,却没什么太好机会。”

    江东信使闻言,心中微动,却见祝融眉头紧皱,信使心中暗道:大都督只欲使桂阳蛮人作乱,若五溪蛮不肯作乱,这南蛮肯乱也行,想到此处,信使对祝融道:“观小姐衣着,于部落中应地位不低,小姐于南蛮之中,是何身份?”

    “我乃南蛮火部公主。”祝融说罢,信使心中大喜,对祝融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处,公主可否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