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放啸大汉 >

第68部分

放啸大汉-第68部分

小说: 放啸大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骏躲在幺弟的盾后,不时探出头去,寻找射杀的机会。相比起来,宗巴可就老到多了,他也是从头尾紧紧黏住石牛,弯腰弓背,亦步亦趋,根本不抬头,连弓箭都仍负于背上。

  “阿舍,少抬头,别拉弓,那是白费力,距离还远着哩。”宗巴大声提醒。

  “我知道,就是紧张,忍不住……”

  韩骏扭头回答,一不留神,踩了一截半焦的圆木,身体向一侧倾倒,幸而及时用手撑住,一跃而起。

  “咻——笃!”

  就在韩骏跃起的瞬间,一支弩矢从下方穿梭而过,射入焦木,把韩氏兄弟惊出一身冷汗。

  “二兄,我看到了,是个娘们射你。”韩重大声喊道。

  “没事,方才公子射了那群娘们一脸,咱们就当是为公子承受一波怨气吧。”逃过一劫的韩骏,心理素质看涨,居然能在战场上轻松说笑了。

  宗巴向他挑起大拇指,既是赞他反应敏捷,也是赞他心态过硬。

  事实上,经过东庚烽燧一战后,当日所有的幸存者,对生死与战争都不再陌生,心理承受力也越新兵,否则张放又怎会把他们扔进这场混战里?

  身旁不断有胡卒倒下,挣扎着看着体内不停流出的鲜血痛哭咒骂,直到声音渐渐弱下去……

  韩氏兄弟紧紧呡着嘴,踩着一具具渐冷的尸体,一步步向前推进。此刻,他们的脑海里只回荡着公子所说的话:“这场战斗,我们必胜,而且会很快。这是你们提升自己地位的最好机会。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不希望你们冒这种险,但从你们自己的利益出,这是一个以小博大的绝好机会,不容错过。选择权在诸位,我不会耽误你们。”

  自从相识以来,公子的神奇,他们亲眼目睹,他们绝对相信公子的判断。所以,这个险,一定要冒,也值得冒。

  “二兄,那娘们被人射杀了,帮你出气了。”

  听到兄弟的叫唤,韩骏从其肩膀后探出半个头,果然看见一妇人扔掉手里的弓,尖叫着从城头摔下。可怜这妇人在今日之前,还是令匈奴贵人不敢仰视的侧阏氏,如今却如同普通一兵,坠城殒命。

  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攻城军队的逼近,不断射箭还击,属于女性的特有尖叫,越来越多……

  当韩氏兄弟等人终于随大部队推进到城下,盾牌上已插满箭矢,甚至被石块砸裂了一条缝,幸好人没事。

  郅支城没有护城河,只有鹿砦拒马等障碍,不过已被先前的攻击队伍清除,后续梯队只要保持不间断攻击就好。由于这一段城墙正是郅支与他的后宫们坚守所在,所以也是联军攻击的主要目标。

  陈汤集结了白虎、扬威两个主力校,以郭习为前敌指挥,向郅支城东门南段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整个战场,就数这里最为激烈,死伤也最惨重。

  “噢,你们来得正好,我的小队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正愁没人顶上。快快快!”一个胡人将领用沙哑的胡语大声叫唤,伸出粗砺的大手,将士兵一个个推上登城梯。

  韩重也被抓了差。

  联军没来得及做攻城器具,就只有临时赶制的登城梯而已。梯子以两到三截木梯连接,顶端有两根粗大的铁质钩刃,钩住城墙后,咬得很紧,轻易推不倒。

  韩重在二兄“幺郎小心”的叮嘱声中,踩着吱呀作响的梯子,口衔利刃,一手举盾过顶,一手扒扶梯子,顶着前方的士兵屁股,奋力向上攀登。

  咻!一箭射下,梯子最顶的士兵身体后仰,惨叫摔下。出于本能,摔下时双手乱抓,连带身后之人也被他拽下。

  梯子上第三人手里有盾,连续挡开几支箭矢,奋身扒上垛沿——冷不防寒光一闪,一截锋利的戟尖扎入脖子。鲜血狂飙中,一个全身玄甲的身影出现眼前吼声入耳:“死在单于戟下,算你福大。”

  韩重是第五个,当他头顶那人被石块砸得脑浆四溅时,韩重以猎人的敏锐,察觉不妙,一边把盾压低,一边侧身做好跳跃准备。

  刚刚做势欲跳,嘭地一下重击,韩重脑子一晕,手臂一麻,摔下梯子。

  韩骏在下面放箭掩护,清楚看到幺弟被一块大石砸在盾牌上,盾牌碎裂,人也从梯子摔下。

  韩骏一收弓箭,从盾牌的掩护下冲出去,冒着矢石扶起幺弟,紧紧贴住土墙,形成打击死角,以避矢石。

  “幺郎,你怎样了?”

  “没事,就是……手脚麻,缓一会就好。”韩重也算机灵,事先做准备,被石块砸落时是双脚着地,并无大碍。这在先后登城的十几个士兵中,算是运气最好的一个。

  韩骏看着幺弟蜷缩着不能动弹的双腿,很是担心会不会折了,这年头腿若折了,很容易就要了命,或者像六叔那样跛了脚。

  担心、愤怒,焦虑,各种负面情绪涌上心头。蓦闻头顶一声惨叫,又有一登梯士兵被守军刺落。

  韩骏仰头,正看到那俯身刺杀得手的胡将得意狂笑的大饼脸:“死在单于……”

  “去死!”正没处泄的韩骏,愤然举弓一箭射去。

  咻——这来自墙根,角度诡异,令人防不胜防的一箭,从胡将面门擦过,血光迸溅,胡将捂鼻而倒。

  一箭中的,攻城的联军将士齐声惊呼:“我……操!这小子,射中了郅支!”8



第一百二十九章 【张放的构想】

   

  ~~~~~~~~~~~~~~~~~~~~~~~~~~~~~~~~~~~~~~~~

  “……单于乃被甲在楼上,诸阏氏夫人数十皆以弓射外人。外人射中单于鼻,诸夫人颇死。单于下骑,传战大内。时,康居兵万余骑分为十余处,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

  以上是建昭三年八月底,西征军录事掾许某的征战记录。做为一个普通的、连正卒都算不上的“辅卒”,韩骏的名字无法记录在册,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他这含愤一箭,削掉了郅支半边鼻子,改写了战争进程,加速了郅支的灭亡。

  历史,常常会因某些佚名的小人物而改变。

  当郅支负伤而退的消息传到大本营,一直在望楼紧张地关注战局的西征军将官无不喜动颜色,于是纷纷向陈汤提出各种建议。其中占主流的一项建议就是,将城外散落的诸多未燃尽的木料收集收来,堆放到土城下,以草引燃,熏烧城上守军,并且以火箭射入城内,焚尽郅支城。

  这是尝到了火攻的甜头,再接再厉的节奏。

  陈汤听到这些建议,也颇为意动,正要下令执行,蓦然有一种锋芒在背的感觉。下意识回首一看,却见张放正向自己打眼色。

  于是陈汤以时至午间,先进食再决议为由,暂不表态。

  回到营帐,陈汤干脆唤扈从将食物端来,与张放对案而食。边吃边聊,本就是国人传统。

  张放也不着急,从容吃了五分饱后,用清水漱了口,再以丝巾拭嘴,举止优雅从容。若不是渐渐突起的喉结,以及鲜明的棱角,确实像个……对比方才在望楼上当众以尿为矢,****单于与阏氏,简直判若两人,令陈汤很无语。

  让人撤下浆食,收拾干净之后,张放这才整衣正容,对陈汤道:“对于下一步攻战之策,我认为无须如此兴师动众。交给我,我助你把东门打开,并且清空东门守军,让大军长驱直入。嗯,若顺利的话,一个时辰应当足够了。”

  陈汤看看张放,再看看食案上的酪浆,暗自庆幸张放没在吃食时说这话,否则他非噎住不可。陈汤长吸口气,问道:“议曹需要多少人?”

  张放伸出两根手指。

  “二百?”

  “两个。”

  “两……个?咳咳咳咳……”陈汤终于噎住了,换谁都会噎住。

  张放自顾说下去:“一个是我的随从渠良,还是一个是女子……校尉大概也猜到了,是我的侍婢青琰。”

  因为是战时,而且谈的是公事,故此二人以官职相称。

  陈汤只有一个感觉,太不靠谱了!倒不是因为青琰之故,反正郅支连老婆都亮相并全搭上了,本军有样学样也不是不可以。不靠谱的,是张放所说的只需两个人!只需一个时辰!攻入东门!

  要是这样都行,那东门城下的五千将士,浴血奋战一天一夜,尸首枕藉,血流遍地……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张放仿佛听到陈汤心声,诚挚道:“我之所以敢说只凭数人破东门,正是建立在我军浴血奋战,击伤郅支,压制土墙守军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取得这样的优势,我就算带二百人过去,也会在第一时间被乱箭礌石干掉,无所能为。”

  陈汤这回能确认这位张公子确实不是开玩笑,而且他也听出了一点门道:“议曹之意,莫非是要借助雷炮之威?”

  张放伸出大拇指,给陈汤点了个赞:“就是这样。给郅支、匈奴人、康居人,或者还包括西域诸国的盟友们,点个大炮仗。该受惊的受惊,该提醒的提醒,是不是很不错?”

  陈汤会意而笑,但还是有些担心:“那雷炮,当真能炸开城门?”

  “一枚当然不行,百千枚就可以。”

  “好。”陈汤也想见识一下,究竟这种东西能在战场上起到什么作用,“但我不能让议曹只与两个扈从前往,我会把议曹所有扈从调回来,再让军侯假丞杜勋率一屯步卒接应。”

  陈汤说完,也不给张放说话的机会,立即唤来护卫传令下去。

  张放无可无不可,他也是知道,陈汤必需要这样做,否则一旦出意外,他承担不起。

  刚从战场奉命归来,满身血渍,满脸烟尘的邓展、陶晟,顾不上清理,找到少主噗嗵给跪了:“兵凶战危,请少主勿立于危墙之下。”

  张放早习惯了每做一件事,此二卫必加以劝阻的流程,只淡淡道:“我要去炸城门,这件事,你们觉得有谁可以代替?”

  邓、陶二卫面面相觑,玩雷炮,他们都很在行,但使用炸药包,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只见过它令人色变的威力。那样的威力,确实足以炸开城门。

  “炸药包的使用,并不像雷炮那样简单,尤其炸建筑物,在安放位置,药量使用,掘进深度方面都有要求。虽然我也不太懂,但至少见过猪跑,总比你们一无所知的好。”张放拍拍二人肩膀,“有你们照应,后面还有杜勋及百名精锐步卒。再看看城头匈奴人已萎下去的士气与有气无力的反击,你们还有何可担心的?”

  邓展、陶晟不说话了。不担心?当然不可能,但他们都知道,这位爷是说到做到的人。劝阻无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全力相助,把事件做好。

  在告退下去准备时,陶晟犹豫一下,还是说出自己的疑惑:“让士卒火攻破城不是很好么,为何少主一定要冒险炸城门?”

  邓展也停下脚步,回望少主。他知道绝不是因为少主贪功,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张放的回答,令二人当场懵逼:“因为我要保留郅支城,而不是让它毁于战火。”

  没错,张放就是要保留郅支城。历史上的郅支城,基本毁于这场战役。当然,郅支城建造不过数年,压根算不上什么古建筑,更谈不上什么艺术,若放在别处,毁了也就毁了,没啥保留价值。

  张放之所以要保留,看中了两点:一是郅支城内城是石筑城堡,这要西域很少有,整个中亚也不多见。可以于战后在此基础上扩展,建造一座真正的大型城堡。第二点,就涉及到他与康居左骑君开牟,及其背后势力康居辅国侯贝色,所达成的贸易意向了。

  从地理位置上看,郅支城地处丝路要冲,无论东去还是西来,这里都是必经之地。如果能把郅支城开发成一个商品集散地,让东西方的货物在此进行第一次分销,然后再分流,绝对大有赚头,可谓前景无量。

  张放当初向开牟提出这个构想时,立刻就把这颇具商人头脑的将领吸引住了,双方越谈越投机。

  要实现这样的构想,必须满足以下三条:一是要有一座在商人心目中比较安全的城池;二要有辖地所在国的支持与庇护;三是必须有强势后台撑腰,能吓得住本国眼红的贵族,以及别国的觊觎。

  拿下并保全郅支城,代表大汉贵族的张放与代表本地贵族的贝色父子联手,就能打造出这样一座万里丝路上独一无二的商贸中心城。

  这,就是张放不惜冒险,也要尽力保留郅支城的原因。  

第一百三十章 【天 罚】


  

  ~~~~~~~~~~~~~~~~~~~~~~~~~~~~~~~~~~~~~~~~~~~~~~~~~~~~~

  “公子,我射伤了匈奴单于!我削掉他半个鼻子!是我干的!”

  韩骏一见张放,激动地叫嚷不休,平日的沉静全然不见。'〈〈 也难怪,击伤匈奴单于,有史以来有几个人能做到?他一介草民居然干成了这事,简直比做梦还像做梦。

  张放惊讶不已:“真是你干的?”

  “就是,我亲眼看到的,还有好多攻城的士卒也看到了。”韩重比兄长还兴奋开心。

  张放也替兄弟俩高兴:“好,等战役结束后,你们去找目击者,也就是看到你射伤郅支的士卒,越多越好。等你们所在队什的长官向上报功时,上头必定会派人下来核实,目击者越多越有利。只要功劳证实,我再帮你们敲敲边鼓,这功劳与重赏就跑不了了。”

  韩氏兄弟乐得合不拢嘴,人都晕乎了,以至于青琰在他们面前出现时,哥俩半天没回过神来,一旦反应过来,顿时跳得老高:“青琰!你、你怎地来了?”

  “当然是来助我大军破城。”青琰没好气道,“你要不是射伤而是射死那狗单于,不就省事了么?还累得公子要前去冒险。”

  韩氏兄弟直搔头苦笑,得,一桩百年不遇的功劳,在她嘴里,变成吃灯心草那般轻巧。真当单于是毛贼么,想伤就伤,想杀就杀?

  重新聚拢自己的扈从之后,张放开始向众人交待任务:“火药罐装在一辆长辕车里,总共六罐,三百斤。由邓展、陶晟及府卫们负责运送到东城门前预定地点。石牛、韩骏、韩重,你们负责卷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