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202部分

超级能源强国-第202部分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用了30分钟,就看到了海沧县的县界牌,比平时快了一半有余。

市县交界的公路照例又宽又平。海沧县的迎接队伍就等在哪里,不像是省里还矜持一番,海沧县是把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的四套班子全给挪移了出来,而且生怕苏城不懂,给打上了牌子。

苏城整了整衣领,准备出去继续应酬,司机看见了笑笑,说道:“我们不用停的。”

果然,市长探头出来说了两句话,县里的头头脑脑们就像是归圈的羊似的,纷纷向苏城这边招招手,算是打过了招呼,一窝蜂的钻回了自己的小车,砰砰乓乓的跟在后面。

车队再次启动,只是前面又加了一辆警车和两辆摩托警车,警笛的声音也更大了。

苏城坐直的身板又垮了下来,望着路边“老板放手放胆,政府撑腰壮胆”的标语,不自在的道:“海沧县增加车辆了?”

此时的普通县城,四套班子能有8辆车的都少,何况海沧县开出来的就有十几辆,而且无一例外是小轿车,比内陆的地级市还豪富一些的样子。

司机不知得到了什么样的指示,紧张的解释道:“海沧县的车辆是特批的,省委命令加强海沧县的班子力量,补充过来的干部都要带人带车带资金,没有例外。”

苏城听的一笑,转而又觉得这个想法有趣。如果让各个地区送海沧县一辆车,他们必然是不肯的,但若是用调派干部陪车的方式,对方就不好拒绝了,无形中分化了基层的抵抗力量。

要说灵活,中国的干部其实是最灵活的。思想解放不解放,其实要怪早期的限制台严格,政治陷阱又太多,聪明人总不会踩着地雷阵往前冲。

车内再无话,直到抵达海沧基地。

以前的红黑色砖墙被砌上了瓷砖,拔高到三层楼高的大门换上了两个有气势的立柱。

中年秃顶的金书记用残存的毛发,从左边盖到右边,勉强遮住中间的枯萎。表面上,这仍然是一个充满自信的男人,他不等车停稳,就从后面奔跑过来,甚至赶得及给市长唐安科拉开车门,并骄傲的介绍:“海沧基地是国家级的工业基地,我们海沧县委班子想来想去,要为投资商做点什么,于是给重修了门面。”

“苏董觉得满意吗?”唐安科将指挥棒交给了苏城。他本人是从团委起来的,最熟悉的就是年轻干部,知道苏城这种年轻人最在乎的是尊重,因此根本不做表态,一副马首是瞻的样子。

人家都这样了,苏城也不能说“你们砸了我的大门又换了一个新的”之类的话,只微微点头,笑道:“令海沧县委破费了,这里面的支出,还是由我们大华出。”

“三通一平都是国家做的,我们海沧县出力,与心不安,请苏董事长一定接受我们的礼物。”

“太贵重了,礼物收下了,支出还是给我们大华来负责。”

“县里是一番好意,苏董不用客气。”

“不是客气,门是我们的,就该由我们掏钱来修。”

见苏城如此坚持,唐安科打了个眼色,金书记才反应了过来,忙笑道:“是是是,我们糊涂了,您说的对,围墙以内的您管好,围墙以外的我管好。您只要提出要求和想法,其余的交给我们来办。”

唐安科“哈哈”笑了两声,颔首道:“金书记的办事能力,在省内也是名列前茅的,苏董您只要安心做生意,搞工业,剩下的杂事,都交给我们好了。政府绝不拖您的后腿。得,现在到了石化基地,就由苏董您做导游了。”

苏城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有了投资商的明悟。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招商引资

海沧县政府在海沧石化基地的大门前,做了一条商业街,街的一头是银行,另一头就是政府的服务大厅。

服务大厅包含了税务、工商、安监、卫生、侨办等二十几个部门,端的是出门好办事。

海沧县早在几天前,就完成了这些工作,县里还特意迁了些商户过来,使得商业街上不仅有吃有喝有购物,而且种类繁多,达到了此时普通县城的水平。

金书记摸着半光的脑袋,笑着说道:“大华实业集团的入驻,拉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啊。想到日后的石化基地将有五六万人的规模,我也心潮澎湃了……”

苏城笑了两声,心想,大华的甲醇工程都做了一年了,也没见你说拉动地区经济的。

市长也笑着赞扬道:“投资就是富地。我们做政府官员的,要全力做好服务,亲商、安商和扶商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无论是职工生活方面,交通安全方面,大华都不用担心。”

金书记连忙接上,道:“是的是的,我们县委在听说了大华实业接手海沧计划的消息以后,立刻组织班子成员开会。对各项工作都做了具体的安排。对了,我们准备在石化基地建一个派出所,这里也有100多平方公里呢,人口又超过了五万,完全符合规定,过几天,我叫几个候选人来和苏董见一面。您也给些意见。”

苏城听的头顶冒汗。他在胜利油田工作的那段时间,也算是见识到了一些基层工作的风格,但还没有见识过地方基层的行事风格。金书记请候选人来见苏城,摆明了是让他来挑选派出所所长。这样一来,岂不是等于派出所就是企业开的了。

如果让他选人,日后若有不满,是不是也能再调换人手?苏城顿时想到了国企里的保卫科,那些牛气哄哄的大国企,保卫科向来是支使着派出所团团转。尤其是80年代早期的时候,派出所连油料都得计划着用,国企的资源丰富,随便手指缝里露一点,就够派出所吃饱喝足了,结果是派出所穷的叮当响,只有跟着保卫科才能好过些。

现在招商引资的环境不也是如此。金书记是一门心思的要讨好苏城,对派出所之类的机构,那是完全顾不上了。

旁边的县长终于找到了话题,也在那里说道:“我们县最新购置了灭火车,也准备在大华实业放置一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苏董要是没什么忌讳的话,我们就安排下去了。”

“大华的厂区内,灭火装置会统一安装的。当然,县里要是有多余的,安排给石化基地,那就太谢谢了。”苏城知道,消防车是个大价钱的东西,县里不可能有多余的。不过,他们的好意也有意义,至少有经验的消防员比大华自己招募的好,也正规的多。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华实业捐款给县里和石化基地各几台消防车,以及相关设备。

霍昌听着他们说话,轻轻的咳嗽一声,道:“海沧石化基地在初期没有5万人,如果是大华的员工的话,估计连1万人都没有。”

“怎么会?我们见到的文件上说,基地估计超过5万人,最终也许要达到10万人……”金书记惊讶坏了,他们还是比较在乎人数的,这是个容易吸引人的数据,虽然并不真的重要。

霍昌看看苏城,然后低声解释道:“你看到的文件,也许是根据中石化的扬子乙烯工程分析的,他们用的设备是60年代的先进设备,安装的太晚了。我们用的德国巴斯夫的最新产品,3年前定型的乙烯设备,降低了人工的使用,相应的维修和配套的要求也降低了。”

“从5万降到1万?”

“从3万到1万以下吧。具体的人数要安装了设备以后才知道,每次设备安装以后,都会有不同的问题。”霍昌接着又道:“配套工厂的人数估计也会有所浮动。他们如果使用先进的机器人的话,人数要求会很低,如果全部采用人的话,人数就会增加的很多。”

金书记眼睛睁大,问:“能采用人吗?我的意思是,才用人不是会更便宜?”

苏城和霍昌都做沉吟状。

张超是海外留学回来的,在大华做了两年,仍然没有完全国产化,笑呵呵的解释道:“像是大乙烯设备,必须要7*24小时的连续生产,让工人也三班倒的话,人力成本会比较高,医疗保险的价格也会增加,再加上管理成本,不如尽量采用机器。”

“我们的人力成本很低的,你们如果觉得贵,我们可以出面帮你们降低。你们觉得一个月多少钱的工资能接受,150块行不行?”县长非常积极。

由于90年代初期的恶性通货膨胀,职工工资已经大大落后于物价水平,即使如此,1991年的普通工人工资也在150元以上。县长提出的可以说是最低工资标准了。

张超没想到政府官员竟会帮着工人压价,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毕竟,工人的工资降低,对公司是有好处的。

见他不说话,县长咬咬牙,道:“如果150元太多的话,我们能想办法降低到120元,刚进厂的工人可以是100元。这样的话,你们是不是可以大量采用人来操作机器?”

金书记看着大华诸人的表情,解释道:“咱们县历史上是个农业县,侍弄土地赚的钱太少了,县里以前还有几个工厂,最近一些年全破产了,下岗的工人把财政险些吃穷。我们等石化基地都等了三四年了,现在好了,你们来了,我们就想,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工人,让大家都有班上,有工资拿,大华也可以降低成本,多赚钱,多不对?”

他们的理由,苏城是很不喜欢的。解决失业问题,却用降低工人的工资的方式,等于又是吃大锅饭的一套,到最后,拿着最低工资的工人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要么放弃工厂的工作离开,要么就混吃等死,很难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的。

对于技术工种,二十岁可以吃青春饭,30岁以后再做普攻,不止不能养家糊口,而且也是身体很难支持的。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以降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来解决就业问题,根本是本末倒置。

如果只是让人有一口饭吃,国家又何必搞国企下岗的措施呢。

不过,金书记他们的理由,总归是一个理由,苏城也没有立场义正严词的去驳斥。

因此,短暂的沉默后,苏城开口道:“我们在招商的时候,会特意向台商说明,请他们考虑多雇佣工人。而不是采购机器。”

“太好了。”县长高兴的不知所以,又道:“大华能不能也增加一些雇工?比如说,2万人 ?'…'”

“大华的人力资源体系,有不同的标准。”苏城话止于此,不想多言。

县长不依不饶的,笑道:“苏董有什么标准,我们尽量达成。您看这样如何,如果大华能保证从海沧雇佣1万人工人……”

“老泸……”市长唐安科用手掩着嘴,咳嗽了一声。

县长好像明白了,忙道:“对,如果大华能保证从咱们厦门雇佣1万多人,我们就想办法,给你们把工资降到100元。这样如何?现在的下岗工人确实不少,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也不能不管……”

“大华现在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超过600元了。”苏城打断了县长的话,免得他越说越离谱。

县长惊讶坏了,道:“最低600的意思是,进到大华的工厂,就有600的工资?”

张超早就忍不住了,噼里啪啦的道:“600元是我们一级工的工资,做到四级工有1000元了,加班期间的工资翻倍,另外还有各种奖励补贴,一个普通的四级技术工,一个月拿2000元不稀奇。”

“那不是比铁路职工还高了。”1991年的中国,薪酬最高的行业是铁路。年均工资超过了3000元,几乎人人都有月薪300的标准。相比之下,国家机关的年均工资只有2380元,月均不到200元。而且,90年代正是铁路开始施行工效挂钩和“百含量”工资包干的开始阶段,效果极好,一线职工甚至有拿薪超过4000元的,等于是公务员系统的两倍,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

在这个时间段,削尖脑袋往铁路里钻的人,根本是不计成本的投入。

这下听到大华的工资标准,就连唐安科也淡定不能了,道:“这么高的工资,肯定有较高的要求吧。”

苏城微微一笑,道:“我们对职工的技能,态度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大华每年都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本地的下岗工人,如果有技能有活力,可以尝试向大华应聘,我们今年的招聘计划,也会向本地倾斜。但是,增加工人人数,恐怕不能满足了,我们的设备已经在德国开始制造了,一些设备甚至装船起运了,不能随意更改。”

县长再不好意思说话了,他现在算是听明白了,大华在乎的并不是工资问题,而是工人水平的问题。

气氛突然间有些僵硬。李琳适时的跳出来笑道:“我是大华公关事业部的负责人李琳,有些人可能认识我。我们部门是隶属于大华集团总部的,薪资标准比照一线,平时工资稍微低一些,但经常有发奖金的机会,而且是坐办公室的。各位家里要是有亲戚朋友,欢迎推荐到我们部门来。”

果然有位官员关心的问:“公关事业部,具体是做什么的?”

李琳狐狸似的一笑,说道:“企业公关形象就是在社会上竖立大华的良好形象,主要就是三个方面,和大众打好关系,和媒体打好关系,和政府打好关系。这是我的名片。”

众人恍然大悟。大家要是把亲戚朋友送到了大华的公关事业部,日后估计就是这些亲戚朋友来公关自己了。

苏城微笑的看着。大华的公关事业部是大华内的一个独立部门,有自己的文化和特殊的制度,它们同化亲戚朋友的速度,远比被亲戚朋友同化的速度快多了。

由于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也没少有玩腻了的中大级衙内加入大华公关事业部,而且是正正经经的上班。

当然,只要能够实现企业公关的目标,他们是在晚宴上正正经经的上班,还是回家吃晚饭当正正经经的上班,李琳都是不管的。这也是大多数跨国企业做政府公关的方式,要是随便招募一个大学刚毕业,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做公关,妄想用诚恳来打动人心,那要么是恐怖片,要么就是日本电视剧,绝不会是现实。

相反,招募这些衙内们,只要给予恰当的管理和诱导,他们就能创造难以想象的价值。

在欧美国家,很多富二代官二代,富八代官八代经常会选择做公关起家。他们在目标人群中的信任度高,接触面广,配合公司的资源和战略,完全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企业公关做成政治公关,政治公关做成白宫幕僚的人并不罕见。

还有更高级的企业公关,干脆是高薪聘请退休的政府高官。例如军火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