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逐倭 >

第331部分

逐倭-第331部分

小说: 逐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尼看见俞大猷大军前来搦战,也派出几员得力干将出马接战,是为山童、江头羽根、袁舞阳三人,各带八百悍勇,试探官兵虚实。
  胡宗宪不断派出探子侦察眼下贼情。几路探子流水的回来汇报道:“金尼这几日四出攻城掠地,已拔台州江夏邑、永州镇、乌鸡港等多处村镇,各差贼将镇守;又于台州城外东南北三面,各安了三座营盘,第一营是为山童;第二营是为江头羽根;第三营是为袁舞阳;三方策应,使我兵不能攻城;又于东南西北四个城头,排开四路人马,是为倭酋军师卜老实、白成、龙白神奈与河内千里等几个,约有四五千贼众据守。倭寇目前声势甚是猖獗,传言早晚去攻打杭州哩。”
  胡宗宪综合分析情报,暗暗点头,对俞大猷道:“据此看来,这金尼可谓调度有方,非寻常草寇可比。咱们面对这样恐怖的对手,不可轻敌大意。敬畏对手,尊重敌人,这才是保障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好办法”说罢,邀请俞大猷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
  俞大猷、胡宗宪两人带了几个侍卫走到台州城下,在倭寇弓箭手射不到的一处山坡停下。眼见明军遭遇倭寇的先头部队,双方列阵厮杀,枪来剑往,互有杀伤。俞大猷一边关注、观察贼形,一边与胡宗宪计议,不断下达作战命令。
  刘大眼带着五十个兄弟正与倭寇先锋山童打得难解难分。刘大眼排出一个锥形阵,前头二十个是铠甲鲜明的重装枪兵,中间二十个是手持刀斧的盾牌手,最后面十人是弓弩手。前头二十个枪兵手持一丈长枪,横在面前,象只刺猬张开身上肉刺,就算空有尖牙利爪的老虎遇上,也恐怕无从下手,看起来很强悍。枪兵挺枪出阵,长枪抵地一放,对手的骑兵就无能为了。不怕死的放马撞上来,或者被后面同僚挤压不得不撞上来,肯定是毫无例外地人仰马翻。这时中间的刀斧手上前补上一刀,便可将滚落地上的骑兵结果,若是绕路走,后面的弓弩手放箭射杀。对付步兵,这锥形阵也很牛,便是立在一隅不动,你也冲不上去。锥形阵发动的时候,枪兵用枪刺杀步兵,对手的步兵只能步步后退。若是对手用弓箭反击,中间的盾牌手就把盾牌护住枪兵,让弓弩手跟对手对射弓箭。
  俞大猷用这个锥形阵,南征北战,与蒙古俺答骑兵争锋,未遑多让;镇压恩平峒乡少数民族反叛,所向披靡;在安南与不听命天朝的藩王范子仪交战时,把那强横霸道的南蛮兵杀得对手望风而逃。锥形阵帮俞家军屡建奇功,可以说从来没有遇上过突破此阵的真正敌手。
  不过,俞大猷在这台州遇上他生平少见的强敌。倭寇看起来象一伙游兵散勇,队伍几乎不成阵形。但仔细一瞧,这伙乌合之众混乱的阵势却显出一种有序的形式。就是三个倭寇组成一队,迂回穿插,伺机间隙,给站在阵前阵后的明军施予痛击。这三个倭寇组队出战是这样分工的,左右两人保护中间那个倭寇,替中间那个倭寇招架对手攻过来的刀枪、弓箭,他们只负责防御,几乎不主动攻击,把攻击权交给中间那个倭寇,中间那个倭寇疯狂进功,并不防御。这就是倭寇赫赫有名“三才阵”。两个负责防御的倭寇把倭刀舞得密不透风,明军的弓箭也射不进去,更别说枪矛了。左边那个倭寇招架不住明军的刀枪,右边那个倭寇堵塞漏洞,接着格挡,总有一个架住对手的兵刃吧?中间那个不用防御的倭寇,只管拼命杀人。
  当敌我两支队伍人数接近时,明军的锥形阵根本显示不出优势,也不占优势。长枪一旦被倭寇架住或砍断,只能跟倭寇短兵相接,而明军的短兵器又粗劣不堪,基本上跟倭刀一碰就断。这样一来,明军屡破蒙古铁骑的锥形阵可以说被倭寇彻底击破了。明军几乎等于用血肉之躺承接倭寇那削铁如泥的倭刀,输赢不言而喻。
  只见几十个倭寇格挡绞住明军的枪矛,几十个倭寇冲上来杀人;明军的枪矛多是木柄,被倭刀一削便断,失去长枪的枪兵,拿着半截木棍,在锋利无匹的倭刀面前,何异空手掉臂?此时不逃,更待何时?枪兵回头走,失去枪兵保护的刀斧手、弓弩手当然也杠不住了,跟着一齐后退。
  刘大眼看着他的这一支队伍死了十几兄弟,只得掉头跑到俞大猷面前请示道:“倭寇士气高昂,兵器又利害,兄弟们顶不住了,是否让兄弟们撤退一箭之地?”
  “顶住,无论如何也要顶住!”俞大猷杀红了眼,断然拒绝刘刘大眼的撤退要求。
  胡宗宪忽然对俞大猷拱手劝道:“让他们先撤退吧!”他不等俞大猷同意,就信心十足对刘大眼下令道:“你带着你的部下,并通知邻近的部队,故意向倭寇示弱,望后撤,把这一支倭寇部队引入前面那个山坳中,越远越好。如能把这支倭寇引到数十里外的地方,便算你立了大功。”
  刘大眼目不交睫望着俞大猷,直到俞大猷挥手道:“照胡先生吩咐去做!”他才如梦初醒,将信将疑去了。逃跑也可以立大功,何乐不为呢?
  胡宗宪眼见刘大眼执行命令,率部撤退,渐渐退入山坳,隐没在竹林中。一队倭寇疯狂追击,似乎非要把刘大眼这支明军吃掉不可。胡宗宪向探子打听:“刚才过去的倭酋是谁?”探子回复道:“是山童。是个武功很厉害的倭酋,头脑简单,性情凶猛。”胡宗宪又问:“接替山童阵地的倭酋是谁?”探子回复道:“是假倭袁舞阳,一个十分可恶的汉奸分子。”
  “我知道了,你再去打探消息。”胡宗宪胸有成竹地拈须微笑道。探子领命去了。胡宗宪又对俞大猷说:“你派几百弓箭手守着山坳路口,别让山童从原路折回,尽量拖住他,越久越好;命令邹桂芳、汤克宽两支部队包围袁舞阳这支假倭,尽量消耗这家伙的兵马。剩下的就看我安排了,看我支调戏弄这些该死的倭寇。”
  “遵命!”俞大猷毕恭毕敬对胡宗宪抱拳一笑。他也不是白痴,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或者说赌场老手,他押宝的时候,也没有把这一仗战役胜利的希望完全押在胡宗宪神机妙算上。他只是尽量配合胡宗宪调兵遣将,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当时唤来传令兵,下达作战指令。
  胡宗宪也把的部下叫到面前,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众将士领命而去,分头行事。
  第五十章 自相残杀
  胡宗宪也把的部下叫到面前,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众将士领命而去,分头行事。
  山童率领几百个倭寇拼命追击刘大眼等明军。刘大眼的部下都是广西蛮子,土生土长的乡巴佬,惯走山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跑步对于刘大眼等山地兵来说,是小事一桩;而跑步对于山童这些既矮小腿又短的倭寇来说,却是一件苦差事,他们本来是海盗水兵嘛,在水战中可以称霸一方,但上到陆地追击穷寇时,就象海龟漫游沙滩一样,非常吃力。大明官军也许打不过倭寇,但牛高马大的身体条件还是比较适合吃跑步这一行饭的,一旦下定决心逃跑,绝对可以把倭寇远远的抛在屁股后面,让倭寇望尘莫及。
  山童等倭寇在追击刘大眼等明军过程中,累得气喘吁吁。可他们却不见得是越追越近,而是越追越远,直至看不见刘大眼等人的背影方才心服口服偃旗息鼓,停止这场他们毫无优势可言的田径赛,在这个项目上,他们彻底表示认输了。
  一个蔫头蔫脑的倭寇喘着粗气骂道:“丫的,这班孙子,简直是兔子转生的,跑得这么快。累得大爷的脚都起泡了。”
  “这次便宜他们,让他们多活几天,他们肯定能永远年轻,保持小伙子的模样,他们至多活到二十多岁左右。让他们跑吧,净知逃跑的牲畜,你看兔子也好,獐子也罢,命中注定被猛兽逮住吃掉,跑得初一,跑不了十五。让他们先庆贺一下死里逃生的幸福滋味儿吧!反正他们迟早会死在咱们的刀下,只要他们再来招惹我们,我们会让他们彻底歇菜。”
  于是有人向山童建议道:“不要再浪费体力追这帮没有一点武士风度的懦夫、胆小鬼了。”
  山童不免有些纳闷:“追呀,为什么不追?我喜欢狠揍满地乱窜的老鼠,这样也觉得很开心呀。”
  “为什么不追?”向山童建议倭寇解释道:“因为这是一笔赔本生意呀,赚不到钱,还有可能把命搭进去。如果他们怀里揣着许多银子,我们会追上去抢他们的银子;如果他们拖儿带女,我们会追上去抢他们的女人;现在他们什么也没有,咱们干巴巴赶上去干什么?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呀。他们不会引颈就戮,总要挣扎一下嘛,哪我们也难免会有些损失的,穷寇勿追,算了吧!”
  山童一想也是,算了,那就打道回府吧。他们好歹杀了几十个官兵,功劳大大的有。
  这些倭寇从原路返回,刚刚转入一个山坳中。眼看临近台州城下,忽见一队枪兵阵列路上,挡住他们回家的路。山童正要命令手下发动攻击。一阵鼓角齐鸣,山坳两边隐藏的无数明军弓箭手纷纷放箭。箭如雨下,一下子射死几十个倭寇。山童连续发动几次冲锋,都无法突破明军这道坚如磐石的防线。又听得明军不住的劝降:“山童投降吧!你的友军袁舞阳已全员投降了。你不投降,我们就联手消灭你。”
  “袁舞阳,你这奸商,草泥马壁。居然与明军勾勾搭搭,我绝不宽恕你。”山童一听到袁舞阳投降了明军的话就火冒三丈,不假思索就破口大骂。他与袁舞阳这个假倭一向分赃不均,对袁舞阳素有成见,但他的智商又不如袁舞阳,经常被袁舞阳使用阴谋诡计弄得苦不堪言。因为两人素有积怨,山童听到袁舞阳已投降明军的谣言,立即信以为真。
  袁舞阳被邹桂芳、汤克宽两支明军劲旅围堵,夹攻难当,也吃了些苦头。派人向友军山童请求支援,部下领命去了半天,不见回来。明军中间有人起劲地对他劝降:“袁舞阳投降吧!你的友军山童已钻入俞将军伏击圈中,被围歼了。俞将军念你是汉人,准你投降,投降吧!”
  袁舞阳听见这个不幸的消息,也说不清高兴还是郁闷,这个冤家对头死了也不见得是坏事,只是死得不是时候罢了,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他遇上麻烦事的时候死了,也够混帐了。不免好奇也向他的部下问道:“山童这家伙真的死了吗?”
  “我也不知道呀,营里营外,谣言四起,有人说明军已斩得山童首级,挂在辕门示众哩,路远看不清,不知是真是假。”
  “你再派个得力助手去打听实落消息,再向我回复。”他部下领命走了。
  邹桂芳、汤克宽用几重锥形阵围着袁舞阳往死里打,杀得袁舞阳这支假倭尸横遍野。袁舞阳这支假倭装备不如山童这些真倭,几乎没有几个人装备、拥有倭刀。即使有装备倭刀的家伙,大多数人的武艺只有半桶水,基本上不懂得倭刀术,无法把倭刀的优势发挥出来。邹桂芳、汤克宽的锥形阵对付袁舞阳这些假倭可谓十分有效,重创袁舞阳这支假倭,就差点儿没有把袁舞阳他们吃掉。
  袁舞阳派出去求援的部将在一个山旮旯儿找到山童,看见山童居然还活着,见鬼似的恐怖,惊叫道:“大王,你还活着啊?大家都说你死了哩!”
  “你敢咒我死,你大大的坏,我劈你。”山童气坏了,举刀作势欲劈。
  “不要哇,大王;饶命呀,大王;你没死就好,不过我们的兄弟却快死了,我们被明军包了饺子啦,求求你快救我们。”
  山童对袁舞阳部下的话置若罔闻,大吼道:“你们狡猾狡猾的,我不信,我不上你的当。你们已投降了明军,想诱我上道。哼,没门。”
  袁舞阳那个部下眼见山童不可理喻,转头就跑,被山童赶上,一刀杀了。
  胡宗宪坐镇在山坡上的中军营帐,听着探子流水的汇报军情。当探子给他汇报山童杀了袁舞阳那个部下时,他眉飞色舞大笑道:“是时候了,俞将军,撤下山坳的弓箭手。让山童这支真倭寇跟袁舞阳这支假倭会合吧!他们会狗咬狗的。”俞大猷依言撤兵。
  袁舞阳这些假倭被邹桂芳、汤克宽等人堵住入城的去路,只得往山坳哪边退却,劈头撞上山童。山童戒备森严,发疯似的阻止袁舞阳他们靠拢过来。山童反复进攻明军这道防线,始终拿不下来。袁舞阳说到就到,难道不可疑吗?他本来不信任袁舞阳,加上诸多因素误导,使他对袁舞阳充满敌意。也是袁舞阳合该晦气,他居然还想作梦跟山童会合,指望跟山童联手突破明军的铁壁包围圈。
  山童待袁舞阳走近他身边,也不等袁舞阳开口解释误会,分辨青红皂白。突然袭击,一刀砍下袁舞阳脑袋。袁舞阳的手下都被山童这不近情理的举动吓得魄散魂飞,立即倒戈,投入明军营中,使山童更加坚信自己英明正确:“丫的,果然如此,想算计老子呀。幸好我聪明伶俐,识破你的阴谋诡计。哼,哼,想再骗我,没门。”
  俞大猷这一仗虽然算不上大捷,但也算有些斩获,杀了一百多倭寇,并俘虏五六百个假倭。尽管这些假倭是自愿投诚的,并不是他们用实力去迫使对手屈服。自倭寇播乱海滨以来,官军一直被倭寇打得象丧家之狗一样满路乱跑,可说是从来没有人建立如此辉煌的武功。
  几日之后,巡抚王忬大人带着张经、曹邦辅等几个江南大员,各级将士五六千人,增援台州。俞大猷、胡宗宪等地方官员不免三三两两参见王忬,礼毕,便列坐一旁,听候上司训话。
  王忬道:“本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家大事,关系士卒生死存亡,某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事事筹划,不容有遗珠之憾。在路上,本院连日打听,知道金尼足智多谋,手下多有能征善战的悍将,兵势甚是凶勇,贼众不下数千之多。且海外还有强援,确实是个劲敌。地方卫所久享太平,战士缺少训练,无力守土,被这些凶徒贼子不断蚕食海疆,实在可恨。上辜负皇恩,下失民望。令我朝多少能人志士扼腕悲叹呀,尔等枉食君禄的人,宁不自愧?”一番训斥,骂得俞大猷、胡宗宪等地方官员个个垂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