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150部分

兴宋-第150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作坊里巡视。”
  时穿仰脸看看天色,问:“我们去年盖厂房的青石板还有剩下吗?……那就全铺上,先铺设从我的宅子到厂房的路面,若有剩余,再铺设通向玫瑰园的路面。你不妨将刚才的意思透露出去,就说我们打算将村中全部铺设石板路,也算为乡亲们出点力。”
  穆顺连声答应着:“这就好,都说春雨绵绵,眼看雨季快来了,咱动手快的话,就能在雨季前铺完路面,等下雨就不用愁了。修桥铺路,也是一件善事,我回头就在村中宣传宣传。”
  时穿沉思片刻,吩咐:“嗯,这座崔庄离海州城如此近,如今又盖了两间大工坊,加上村里原先的小作坊,以及咱家的果园与酿酒坊……我还打算把简易车床向乡人分发一下,咱每月只收取一定租金,然后让乡人在家里帮我们制造箱包的小配饰。嗯,这叫做:把生产力、制作能力藏入民间。
  等乡人把车床操作熟练了,他们可以对外承揽一些小东西制作,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这里就是一片制作中心,也许,全大宋的小制作都出自这里,所以咱们建设这片村落时,眼光不妨放远点,不仅路要修好,还要修建相应的服务设施。
  等路面铺设好了,这里,过不多久就会变成海州城的一座卫星城镇,而且还是利税大户——老穆,你不妨把道路设计的漂亮一点,另外把五乡团练总部也给我建的气派一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能引得来,咱可得把五乡团练攥紧一点,以便镇住那些邪门歪道。“
  “您请放心,这事儿交给我!”穆顺躬身答应着:“东主,这里走,咱该去玫瑰园了,哪里的佃户今早得到消息,也许等急了。”
  玫瑰园中,几名印度仆人,以及本庄农户,还有特地聘请来的花匠都恭候在那里,等时穿一抵达,农户们立刻在印度花匠的安排下开始挖坑,准备栽培植物。玫瑰园选育的玫瑰是一种印度品种,几名印度仆人曾有过栽培经验……好吧,是他们被俘期间,曾在阿拉伯人马哈茂德的后花园打工,所以他们现在成了指导师傅,指引本地花匠进行栽培。
  这种玫瑰稍稍不同于宋代广州海商引进的玫瑰花种,广州海商引进的花种,其实并不适合提炼精油,那是一种印度观赏花种,花开的很艳,香气并不浓郁,且油脂含量不高。所以,虽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绘出了简单的玫瑰花露蒸馏装置,但大宋本身的香精提炼技术,以及香花栽培技术,却并不因为沈括的努力而得到提高。虽然按沈括的方法生产的本土玫瑰香精也是价比黄金,可惜因香味不持久,终究比不上从波斯飘洋过来的原装货。
  时穿借助海公子以前的努力,弄到了稍微好一点的玫瑰品种。但这次在园中栽培下去的,不仅有玫瑰,还有迷迭香、薄荷、莳萝、桂花等香型植物——这座园子虽然是以玫瑰园命名,只是因为园中玫瑰的栽培面积最大,而且这种玫瑰不仅可以提炼精油,花瓣经过特殊手法蜜制之后,还可以食用。这在追求享受的宋代,一定能大受欢迎。
  玫瑰园里,印度花匠已经划好了玫瑰栽植片区,其他的香料植物也是分片区栽培,每种香料将制作成一个景致,一片区域一种香味,这种步移景异的风格,一定会受到喜欢雅致生活的宋人喜欢……当然,这番布置过后,三百亩的园中还有大块空地,这是因为时穿手头的种子数量还是不够,那些空地是留作今后扩大栽培面积的。
  目前,几块空地上正在稀稀落落的修建着院景,还有每隔一段距离,路边有一口深井,这些水井都盖着华丽的亭子,亭子上竖立着漂亮的大风车,风车懒洋洋的转动着,井口边的暗渠看不到水的流淌,但里面涓涓的水声仿佛音乐,让院中景色动静合一。
  在这种景色中,哪怕坐着发呆,也是一种乐趣。
  时穿踏上暗渠的青石板路面,轻轻的跺了跺脚。穆顺殷勤的介绍:“园里的道路已经修建完了,基本上都是一劳永逸的青石板路,时间仓促,只来得及建了几排下人、花匠居住的房子,当然,东家要是想现在搬进来住,也能暂时住人,但要想住得舒服,还得等段时间,再添一些屋舍。
  昨儿,鲁大三人已经递过来话,说他们大队人马因要收拾专用大型工具,五天后才能到院中吊装,如今东家回来了,这几日还是忙着点,赶紧把设计图纸拿出来,方便他们即使动工。“
  时穿打量着周围,想象着建设好后的园林情景,漫不经心的说:“盖房子其实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我希望鲁大等三人从我这里学会的是方法,所以我不要求他们日日在工程上盯着——只要学会其中的关键技术就行,不用亲手将一块块砖石砌起来。
  所以,在我们这座园林建筑期间,鲁大他们的匠作班,依旧可以在外面承揽小工程……哈哈,我们这座园林,鲁大真要把建筑盖全了,大约要花两三年的工夫,这两三年之内,这院子里就是一片工地,人来人往,乱糟糟的,我看,还是不搬了,就在原来的屋子里住着。“
  这样的日子如同流水,二月眨眼过去了,春耕紧接着开始,忙完了春耕,三月中的时候,黄娥父亲上任了,这厮拿了时穿的钱,果然活动到了沭阳县,算是得偿所愿。
  古代官员有个口头禅,说是一生不幸,做知县做到了府城的知县,这种县官不仅啥都不敢管,还要时时受到知州的训斥……而三生不幸,做到了京城里的知县,这样的知县,连个过路的小翰林也敢指着鼻子痛骂。当官当成这样,简直没法活了。
  黄爸因为有时穿的钱财支持,避过了“一生不幸”的命运,从此在时穿面前说话都不响。与此同时,顶替黄爸的倒霉蛋,一位屡试不第、最后靠恩赏得了“同进士出身”的六十余岁的老举人瞿植凤,赢得了这个倒霉位置,他算是“此生得偿所愿”,做官了。
  一朝得志的瞿老头一上任便发出召集令,下令召集辖下所有属官都去文庙,祭奠孔夫子,上演全套祭祀典礼迎接上官……实际上,这是索要一笔上任钱。这是官场潜规则了,手脚不干净,账目不清楚的衙役与吏员,这时候要送上一笔祭祀费用,新官心领神会后,跟道士、祭酒一起瓜分这笔钱,然后封存以往账簿,表示“既往不咎”。
  可是这份召集令也发到时穿这位闲官手里,五乡团练总教头并没有俸禄,没有薪水还要送份子钱,这都啥事……时穿盯着这份召集令发呆,黄娥接待完舅舅林翔的家眷,赶过来给时穿解释:“哥哥不用去的,哥哥的任命是从府里走的,县里嘛……
  我刚才打听了一下,其他乡的教头也多数不打算赴宴,他们怕那老寒酸会提出什么难堪的要求,进而让知州大人发怒——这寒酸不通人情世故,不知道附郭知县有多大权力,不消理睬他的。“
  时穿晃着这张请帖,把纸抖得哗啦哗啦响:“潜规则啊,不去合适吗?”
  黄娥一声轻笑:“若是我父亲来当这个官,我或许会劝你去,但这位知县一来就生事,恐怕不是个消停人。这老头,或许想着自己反正就是这一任官做到头了,也不怕别人议论。哥哥,你们这些教头任命都来自府城,海州知县想免职,怕是府城不肯同意——教匪作乱,毕竟是你们平息下去的。
  这寒酸就是个不知轻重的货儿,我怕哥哥真要去了,没准去的只有哥哥一人,被那老头逮住了,他以为哥哥是个软柿子,今后索求不断……与其将来哥哥不耐烦,惹恼了瞿老头,不如现在随大流的好。“
  时穿再次抖了抖请帖,沉吟着说:“娥娘,不是这样考虑的,方举人的事情,施衙内前几天通知我,说是去铜溪的人这几天就要回来了……张知州太精明了,我怕这案子到了张知州手里,反而弄巧成拙。
  这老头好啊,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案子到了这样不安分、执拗,一根筋的糊涂老头手里,正符合我的心意,我打算借这机会,过去混个脸熟。“
  黄娥想了想:“既然这样,哥哥就带我回去吧,让墨芍领着大家继续学习,我正好回城安顿舅母。”
  时穿把帖子撩到桌子上:“你那舅母也是一个爱折腾的人,牙长的一段距离,走了整整一年……对了,二月二十五,科举该发榜了吧,有京城的消息吗?黄煜、罗望京,你舅舅,登科了吗?”
  “没那么快,京城里怕是早已经放榜了,但消息要传到海州,至少也要一个月,若是运河通畅了,大约二十多天能到,那也要到三月底了。”
  第260章 有关暧昧的对话
  说完这话,黄娥想了想,小心的补充:“褚家姐姐传来消息,说她父亲担心罗望京上榜之后,也有人来个‘榜下捉婿’,所以打算近日完婚——嗯,就在三月三女儿节吧,朝廷会举行新科进士的琼林宴,没准现在榜单已经发了,也不知京城是怎样一个情形?”
  时穿双手紧握,恨恨的长叹一口气:“我……不甘心啊,我就是不甘心向命运低头,才走到这一步。我想着此生终于能庇护自己在意的人了,我改变了你们的命运,却改变不了素珍姑娘的命运。”
  黄娥愣了一下,许久,才轻声说:“哥哥既然记挂着,不如回城去看看吧,我这就让人收拾马车。”
  时穿想了想:“也好!”
  黄娥扭了扭身子,轻声说:“既然哥哥要走,不如去跟崔姑娘告个别……有些事,总需计划一番的。”
  “什么?哦,也对,我们这一走,乡下的事情顾不上了,现在玫瑰园正进行到关键时刻,作坊里还要稳住,确实需要跟小清姑娘说道说道……你等着,我去告辞,你收拾行李。”
  “嗯哪!”黄娥哼了一声,默默看着时穿走向崔姑娘的小院。
  崔姑娘这几天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命运的宣判,听到仆人通报,立刻长长松了口气,稍倾,崔小清又赶忙求证:“你说,是时教头一个人来的?你确信?”
  等到确认了这消息,崔小清喜上眉梢,一叠声吩咐:“快,把我秘藏的小龙团取出来……呀,我忘了,大郎不喜欢小龙团的味道,上清茶,把大郎上次捎来的清茶沏上,上次大郎总说这茶好……不对,椅子摆哪里不顺眼,歪着点才随意,嗯,就这样。再拿那副吉贝布蜡染的椅套,大郎不喜欢锦缎的,快换了去……”
  时穿进门的时候,屋里整个一副雅致的闲适:桌上,钧窑白玉壶冒出渺渺的白烟,清淡的茶香飘满了屋子,一张琴、一炉香,崔小清正在抚琴吟哦;空余的那张椅子斜斜的摆在桌前,椅套是清爽的淡蓝色棉布。屋里除了崔小清没别人,时穿随意的走到空座上,端起茶碗嗅了嗅,满意的酌了一口,浅浅的一声呻吟。
  “郎君怎么今日有空?”崔小清闲闲的一拨琴弦,轻描淡写的问。
  “哦,我刚收到新任知县瞿植凤的信件,他招呼我去文庙接官、祭祀,正好我在城中也有点事……”
  崔小清马上打断了时穿的话,追问:“娥娘姑娘,你打算也带走吗?”
  时穿想了想:“娥娘暂时在乡下待几天,等鲁大的建筑队进驻玫瑰园了,再离开不妨。至于其他女娘嘛,她们还要学习,就不让她们跑来跑去了。”
  崔小清失望的叹了口气,她张了张嘴,但马上闭住嘴,低头扪心自问:我有什么?我凭什么张口?别家女娘十七八就嫁了,我现在二十多了,虽然现在满大街都是二十未嫁的女娘,但我能跟李清照相比吗?我能跟那些榜下捉婿的大姐比吗?
  人二十未嫁,图的是个好夫婿,她们有资本啊或者娘家有权有钱,自己擅长管家擅长经营。而我体弱多病,多年来一直躲在道观里念经颂神,别家女孩受的痛爱我没有,别家女子的嫁资……我虽然有点小钱,可这点小钱,在白手起家的郎君眼里算什么?
  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这时代,平常人家养女都教人一身生活本领,我下不得厨房、进不得账房,我无依无靠,连母家崔氏只想着我的财产不得外流,我甚至比不上桃花观那群女孩受宠,要是我悍然开口,被拒绝了会怎样?我还要不要活了?
  郎君是什么人?嘉兴时氏的外支子弟。就是不论门第,光是他白手起家的本领,那个女娘不想家这样的人?错过了这样的人,我在去哪里找这样温柔,如此体贴的本事人拒绝的话一旦开口……呀呀呀,需要讲究技巧,语气婉转!
  “我听说,崔庄女学的课,很受欢迎。郑氏两位瑞姑娘回到家中,曾问过我书上的新词,那些新词……呀呀呀,真是说到人心坎中。这样的实用课程,可是不能落下。不过,说到鲁大的匠做班……这玫瑰园的图纸我也看了,真是花团锦簇,让人眼花缭乱……”
  “哈哈哈哈……”时穿大笑起来:“你语无伦次的,想说什么?”
  崔小清抿了抿嘴,一抹羞红浮上脸颊,她咬了咬红唇,忍住羞意继续说:“我想着,既然姑娘们要求学,顾不上照管生意,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我出面吧,不论怎么说,我也是个股东呀……你别瞎想,我不是不信你,只是想替你分忧而已。”
  “哦,也是啊各处作坊都有职业经理人……哦,就是职业掌柜的,由他们管理运作;至于鲁大那头,按图施工就行了,他们不懂的,别人也不懂,只能来问我,所以,我其实需要的只是一个‘监管’,监督施工,催促工程进展,而后,有那么一个人镇着,让作坊不敢乱来而已。
  好吧,反正大事有我,小事有管家穆顺,这乡下,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你——你也是股东,还是村中首户,今后村里的事你多管点,我忙起来,可能顾不上村里,今后我村里的产业,哦,是‘我们’村里的产业,都交给你了!“
  崔小清脸上的晕红逐渐平息,她再度咬了咬红唇,进一步试探:“我看图纸上,玫瑰园盖得很大,楼阁也很高,等它建起来,如今的崔园与时园,建筑格局就老了,落伍了。你是要搬进玫瑰园的……那园子,我可以住一间屋吗?”
  “当然!”时穿觉得这是多大一点事,值得如此郑重相问:“这玫瑰园是你我二人的产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