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2部分

兴宋-第22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牙侩醒悟过来,生怕时穿抢夺回去……许多大名人对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宁肯毁去也不愿流传出去糟蹋名声。
  没准时大郎也是这么想……此时的时穿正一脸恼怒,嘴里嘟囔:“丫丫的,原创怎么那么难,不就几个字,写的跟……”
  他还怒了……想到传说中时大郎那一击必杀的恐怖传说,刘牙侩一跳八丈远,他卷好了画,隔着老远冲时穿拱手:“大郎,你说的我都记下了,需要三名学徒,还要找瓷匠、铁匠,还需烧炭的,这些活可不少,我这就去替你操劳——明儿见。”
  ……
  第二天正午,刘牙侩才领着三个人赶到,他到院中的时候,发觉时穿正背着手在院子里量步子,院子原先的马棚下,一群姑娘明显分成两组,嘁嘁喳喳的边讨论着,边穿针引线,似乎在做什么筹备工作,刘牙人带来的三名学徒上前,向时穿行礼,三名学徒中,最长者名叫鲁蕴,一看就是个和善人;年纪最小的叫李石,眼珠骨碌碌转个不停;中间那位徒弟名叫屈鑫,是个识字匠人。
  巧的是,这三个人个头也从大往小排列,鲁蕴长得比较粗壮,是个下大力气干活的人。屈鑫为人比较拘谨,时穿问话的时候,他有一答一,多一句话不会说;精精瘦的李石,似乎是坐不住的人,时时刻刻都在移动着,连站在那跟人说话身子都摇来摇去,手还不停地比划着。
  刘牙人拍着手介绍:“时大郎还让我找个瓷匠与铁匠来,巧了,老二家里正好有个瓷窑,老三的哥哥是打铁的。”
  时穿定制东西不想出钱,刘牙人显然没有推销出去,刚好老二老三家里有这项便宜,他便把此两人推出,或许他早已跟两人的兄长谈好了,可以免费给时穿打制需要的东西,纯当作拜师费。
  时穿笑着摇了摇头,随手把自己昨晚拟就的单子递上去,老二屈鑫大声念出了单子中的物品,时穿所需要的物品很古怪,大家听完后都愣了。鲁蕴使劲蠕动着嘴,想问个清楚明白,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屈鑫冲着单子发呆,嘴里唠叨着:“石灰,语出何典?”
  李石两手不停比划,跟着问:“师傅,这石灰啥玩意?”
  时穿解释:“去造纸作坊问问,所谓石灰,就是一种特殊的白石头烧出来的灰面儿,这种灰面儿溶在水里会发出大量的热,使得水桶甚至烫手,造纸作坊都用这种石灰来漂白纸张。”
  李石身子一耸一耸的:“师傅,我记得咱们要盖砖瓦房,又不是造纸,要石灰做什么?”
  时穿回答:“石灰溶于水后,这种水溶液如果刷到墙上,等水分干了,它又会结成像石头一样的硬壳,不过单独由石灰结成硬壳较脆,而且单独的石灰粘合性不好,所以我们要掺一点粘土,增加石灰的粘合性,用这种材料盖出的屋子,坚硬得像石头。”
  李石身子倾过来,继续追问:“师傅又要碎陶瓦粉做什么,还注明越碎越好?”
  “陶瓦为什么不渗水?”时穿反问。
  李石说不出话来,屈鑫放下清单,慢悠悠的说:“陶瓦烧硬了,硬得像石头一样,当然不渗水。”
  时穿再问:“那么为什么石头有了裂缝就渗水,补也没法补,而陶碗瓷碗即使破损了,用铜钉箍起来,照样能用,还一点不漏水?”
  “啊……这个嘛……”屈鑫眼睛四处乱转寻找答案,看到老大鲁蕴已经不再抓耳挠腮,一脸平静,他赶忙说:“大哥见多识广,你来说说这是啥道理。”
  时穿摇着头打断诸位的努力:“你们这群古人,是不可能知道答案的。告诉你们,烧陶烧瓷的材料是高岭土,这种土煅烧之后,土粒紧密的粘合在一起,一层一层排列着,它吸水之后,土粒开始膨胀,等涨的大了,土粒之间留下的空隙就少了。而后第二层土粒继续吸水,继续膨胀,又挡住了第三层土粒获得水的机会——如此下去。
  所以,陶瓷之所以不渗水,是因为陶瓷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让水无法继续渗透。而陶瓷颗粒还具备脱水复原性,又保证了日常使用的方便——我们要盖的房子,就是利用陶瓷颗粒的这种性质。烧好的陶瓷碎片,对于窑厂来说是没用的垃圾,但如果把它粉碎了,掺到我们使用的粘合剂中,用这种灰浆抹屋顶,屋顶根本不用铺瓦,直接就带有防水功能。“
  时穿的这些话还是让人搞不懂,他虽然拼命解释,但可惜他的话里新词汇太多,屈鑫望了望李石,发觉后者已经不再发问,而鲁老大则瞪起牛眼睛,用目光驱赶着刘牙人,屈鑫左顾右看,自语:“师傅说的话太深奥,怎么,这里似乎就我不懂。”
  “不懂才好!”鲁蕴挽起了袖子,瞪着刘牙人说:“俺师傅开始教我们东西,你这牙人站在一边偷听什么?”
  原来鲁蕴说的是:凭屈鑫的智商都搞不懂的,刘牙人刚才听了,那就危害不大了,但他要想继续听下去,那可不行,三兄弟都给刘牙人交了拜师的中介费,师傅今后教授的,将是他们一生混饭吃的本领,怎能让刘牙人站在旁边听了去。
  刘牙人嘿嘿一笑:“三位兄弟,我只是把你们领进门,刚才你们还没有行拜师了呢,所以我的活儿还没有干完……时大郎,你瞅着这三人行不行,不行我再给你换。”
  屈鑫扭头询问李石:“你刚才听懂了吗?”
  第045章 计件收费
  “不懂。”李石很老实。
  “那你怎么不继续问?”屈鑫又问。
  李石低声回答:“我刚才张嘴询问,是担心受了刘牙人的糊弄,拜了个糊涂师傅,结果咱白花了拜师钱。现在既然知道这师傅肚子里有货,我自当用对待师长的态度对待他——今后,咱们问的机会多的是,何必让刘牙人占了便宜?”
  屈鑫回头看了看鲁蕴,发觉鲁蕴一脸的恭顺,他点点头:“子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向来,师傅只告诉徒弟怎么做,却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眼下这位师傅,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更妙的是:他还愿意明明白白的告诉徒弟……如今我们还没有拜师呢,他就详详细细的解释这么多,这笔拜师钱花的值。”
  稍停,屈鑫又感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平日自诩饱读诗书,刚才我还没想明白这个道理,你们两个却已经想明白了,看来咱三个人当中,最该学习的是我啊。”
  刘牙人见到三个徒弟都露出了驱赶他的姿态,而对面的时穿似乎什么样的徒弟都成,只要能干活儿,对徒弟的智商根本不在意……他赶紧拱手:“大郎,这事就算成了,我还要给你忙其他事,某先告辞了。”
  刘牙人一走,鲁曲李三个人赶紧跪在地上磕头,郑重的行过拜师礼,而面对的时穿仿佛不知道这些礼节的含义,他皱着眉头,不耐烦的催促三人赶紧爬起来,而后张口询问当代砖石的规格尺寸。
  问清楚砖石的规格后,时穿就手在地上列了一行算式,随随便便的给出一个大致的数量,而后交代三人前去采购。
  屈鑫看了时穿列的算式,发觉其中有很多他不懂的符号,他眉头耸动,心里猫爪一样想开口询问,但时穿没给他机会:“既然你们两位兄长有瓷窑与铁匠坊,干脆这事就委托你们两个监管,我回头画两种图样,请你们两位家中的窑厂与铁匠作坊帮忙打制。
  如果以后,你们的兄长愿意按照我所绘制的图样向外销售这些东西,每出产一件货物,我收取两百文的设计费,这两百文当中,留一百文给你们三兄弟,今后你们如果成立什么匠做班子,这笔钱可以让你们添置工具……“
  时穿边吩咐边得意地笑着:好吧,我本来打算把设计图纸买断给两家厂商,结果你们逼的我不得不按件收取专利费,监督计件的是你们自家兄弟,我看你们怎么隐瞒。
  听到有这好处,三人赶紧审视自己手中的图纸——看不懂。
  “子曰:知之为知之……师傅,这图上画的是什么玩意?”
  “屈二,你家是瓷窑吧,这一份是瓷马桶,你奇怪这个‘U’形管,这是封堵臭味的,冲马桶的水总有部分残留在这个‘U’型槽里,那残余的水就封堵了臭气……管子怎么安装,这就是吃饭的本领了。”
  李石拿着分到他手上的图纸,询问:“师傅这里给我的图纸,似乎是一个小炭炉?”
  时穿用手一指马棚下正在做针线的女孩子:“没错,这就是小炭炉,用铸铁打做,也可以用几个铁圈制作出部件来,整体组装。我们这院子里只有一个大厨房,女娘们烧点小灶什么的不方便,这种小炭炉随便在廊下一摆,就能用,烧点水啊什么的,随时都可以。这东西虽然小,但平民百姓百姓家似乎都少不了,工艺也不复杂,回头叫你哥哥来,我告诉他怎么下手制作。”
  鲁蕴看两人还在发呆,上前一脚一个踢倒:“师傅这是替你们谋算安生立命的本事,你们两个老大不小了,兄长摆明了想跟你们分家,现在有师傅发话,牵着你们兄长去衙门里定红契,今后有这份契约在手,不怕没有娶媳妇的钱。”
  屈鑫与李石恍然大悟,赶紧拜谢师傅,拿着图纸准备往家里跑。
  所谓红契就是盖上官府朱红大印,向官府交纳契约税之后,受到法律保护的契约。
  时穿要求他们订立每件商品二百文的“抽头”,这笔专利费一样的收费,其中一半留给三兄弟,似乎是用自己的名义,向两人兄长收钱,变相的支持两兄弟成家立业,原本不知道怎么开口从兄长手里要钱的两名兄弟,现在坐在那里也有钱花,巴不得回头赶紧谈妥这件事。
  时穿最后交代:“你们替我找一种石墨,那东西黑色的,像石头一样,我要用石墨粉做笔……”
  一阵絮叨过后,时穿显示出自己的博闻,三徒弟兴奋地跑出院落,走到巷口的时候,李石突然说:“二哥手里头的马桶图纸,怎么安装是个讲究,我手里这份图纸,我瞅着,似乎烧的是一种特制的炭,师傅做人总留一手啊,几位兄长,你说我们有钱了,是专门负责安装马桶,还是开一个场子,专门制作这种特殊炭炉的特殊炭?”
  屈鑫捻着下巴上几根稀疏的胡子,沉思的回答:“我瞧师傅为人很大气,刚一见面就告诉我们灰泥的成分,没准师傅压根就没想着把这些东西藏着掖着,只是这种特殊的东西没准有特殊的功效而已。”
  说完,屈鑫转问老大鲁蕴:“大哥,你怎么说?”
  鲁蕴低着头走路,许久之后才回答:“进门的时候师傅对我们一点都不挑剔,我们还没拜师呢,问什么师傅随口回答——依我看,这些本领在师傅眼中不算什么,没准师傅压根没想利用这些技艺谋生,所以才不在意。
  不说别的,光是灰泥的配方,为什么要在里面加入各种配料,师傅说的头头是道,仅凭这种配方,咱三兄弟今后盖的屋子不用铺瓦也不漏水,不知道省多少工夫,凭这个本领,我看临海地区,怕都要用上我们盖的房子了——每年台风季节,不知道要毁坏多少房瓦,事后要花费多少工夫修缮。如果有一劳永逸解决房瓦问题的手段,天下的富人谁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说到这里,我倒情愿师傅做人留一手——刚才刘牙人听了配方,回头我们生意红火起来,他要随口把秘方泄露给别人,那可真坏事了。“
  屈鑫一听急了,他转身向李石责骂:“都怪你,叩头拜师都不爽利,刘牙人还在场,你张口就问,一点不知道轻重。现在可怎么办?”
  第046章 口传心授
  李石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图纸:“恰好我们要写契约,那就再去找刘牙人,听刘牙人说,这件活是蒙都头介绍的,蒙都头快升县尉了,刘牙人岂敢怠慢我们师傅?”
  ……
  不提三名徒弟的苦恼,三人走后,时穿继续在院子里转圈,不一会,黄娥凑上来,看着地上时穿比划,计算数据,皱着眉头问:“哥哥都写的什么鬼画符,环娘怎么看不懂?”
  时穿走过去,指点着那些数字解释:“这是天竺数字,全是一些代码,这个数字是一……”
  黄娥仔细地听时穿解释了一遍,从一到九的数字代码,马上回答:“这法子好,这码子曲里拐弯,没人解释的话,根本看不懂。用这些码子记录账本,就是有人偷走了账本,他也看不懂。”
  “账本?女人学记账做什么,你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发愁将来的职业了……你总不会想做会计吧?”
  黄娥摇摇头:“量入为出,原本是主妇必备的本领,咱们这些女孩子,将来如果不想做妾,女红、算账,那是必须学的,一大家子吃穿用度,好主妇自然会规划的井井有条,若是主妇没有这个本领,男人们不免以此为借口,娶个会算账的小妾回来。这样的小妾手里掌管着一家的财产,撵都撵不走了。”
  “也对,春秋时代,希腊提出女人必须具备的本领,第一项是必须会做护士以及心理医生,知道男人在疲惫的时候,如何安慰他,在受伤的时候如何包扎,以及在火灾地震等危害面前如何保护孩子,脱离险境。
  第二项要求就是,能管理好家庭资产,并擅长进行投资——为此,希腊人还专门研究出一门学问,叫家庭经济学,这经济学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黄娥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她黏在哥哥身边,一方面是女人大难临头那种寻求保护的心理,另一方面是一种依恋。但哥哥现在让她当组长,管理一群女孩子,她才不耐烦跟女伴打交道,能有机会重新腻在哥哥身边,黄娥两眼发亮的问:“哥哥也懂这种学问……教教我。”
  时穿扬起了眉毛:“你也知道希腊,知道经济学……现如今不是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
  黄娥翘起了嘴:“我才不管那个叫什么希什么的破烂国家,不过,听哥哥说的这门本事很了得,我听豆腐西施都已经嫁了七次了,但有一笔钱财在手,男人还不是上赶着想要娶她,可见这当家理财的工夫很了得,哥哥教我吧。”
  时穿摸起了下巴:“也是啊,近二十个女孩,能有一半被父母接走,已经不错了,父母把她们接回家后,恐怕第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