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3部分

兴宋-第23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穿摸起了下巴:“也是啊,近二十个女孩,能有一半被父母接走,已经不错了,父母把她们接回家后,恐怕第一件事就是趁着大家还不知道拐卖的消息,早早的把女孩嫁了。你们能够多一项本领,即使到了丈夫家,丈夫知道了过去的往事,恐怕也不敢小看。
  决定了,我帮你们编三册课本,那些学不完的女孩子,就把书带回家去,慢慢的学习……“
  黄娥赶紧回答:“我识字,编课本的事情我可以帮哥哥干……这本书原本是叫女孩子们学本领的,印的份数不会多,要的时间又急,刻版的木材不需要太好。
  嗯,一般的印书店都是两百册起印,咱们印个三百册,给每个姐姐都发一册,剩下的都收在家里,慢慢送人。只印两百册,松木板就行,木板软了,雕版就省力,所花的时间就少了,哥哥,这事交给我了,你把刘牙人给我寻过来就行了。“
  时穿又说:“我知道一种方法——拼音法,能够让识字摆脱口传心授的局面,像工厂里加工零件一样,批量制造识字的人。如果用这种拼音法,加上你们以前多少有点工夫,一天认十个字,三个月的工夫,可以认识一千字,看《论语》都够了。《论语》不过一千一百一十四个字书写的。”
  黄娥紧着催促:“那哥哥还不快动手,早晨的这段时间,有一个小时的识字课程,哥哥就把这段课程利用起来……”
  黄娥还是年幼,虽然她很有主意,也见过世面,但她还想不到编录课本是何等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古人说话,讲究句句用典,明明说的词语,字词你认识,你如果不知道其中典故出自何方,那么听他的话,就跟听外星人说话——当然,你听不懂不是对方的错,对方会借此嘲笑你学问浅了。
  编书这活儿在古代一般都是学问高深的人干的,他们精通典故,能在一句话里蕴含三四个典故,让普通人根本看不懂……然而,时穿不打算跟别人比赛渊博,编课本这件事对他似乎也没什么难度,他满口答应下来:“书本……不就是印刷吗,原创我不会,但翻翻记忆找出几本书来印刷一下,没问题。
  给我两三天的工夫,我把课本选择好,我口述,你书写,然后让他们立即刻版,大约有一个月的工夫,课本就能印刷出来——那时候,我们的房子也该盖好了。“
  正说着,豆腐西施引领着顾二嫂、贺五走过来,向时穿引荐:“大郎,你修房子的事情,我已经向邻居打过招呼,多亏了这两位邻居周旋,你送的礼物邻居们都收下了,贺小五顾二嫂这次过来给你送回礼,其他邻居送的回礼,奴家已经替你收下了,嗯,奴家想跟你商量一下,这屋子是奴家的,你看这……”
  时穿摆手:“你个贪财的婆娘,那点小礼物都看在眼里,罢了,归你!”
  顾二嫂上前,端端正正的冲时穿行了个礼:“大郎,如今海州城已经传开了,说时大郎空手击毙几位拐子,我原以为时大郎是李三娘新选的……嘿嘿,奴家想岔了,时大郎别怪。我给你送一点茶叶,亲自来给你赔个礼。”
  一旁的贺五也神色尴尬:“都怪我这张嘴,我信口开河,如果不是在餐馆听说时大郎的威风,差点糟蹋了时大郎的名声……咱小门小户,没什么贵重礼物,我给你送一些自家做的签菜,算是赔个礼。”
  顾二嫂是女人,男人不好接触,所以黄娥赶紧迎上前去,接了顾二嫂递上来的茶叶,客气的跟顾二嫂道了谢,贺小五递过来的签菜则由时穿接过去,他很好奇签菜是什么玩意,接过贺小五的篓子,立刻向里面望了一眼。
  贺小七唠叨:“大郎,我家的签菜,在海州城也是鼎鼎大名,每日不到傍晚都能卖光,我特地选了三样最有名的鹅鸭签、锦鸡签、奶房签……嘿嘿,礼物虽轻一片心意,时大郎休要嫌弃。”
  啊,签菜,这玩意在大宋盛行一时,据说是当时最有名的菜种,但宋后,这种菜肴消失,连亚洲国家都未曾保留……嗯,咱看看,神马玩意?
  第047章 推倒的技巧
  篮子掀开了,时穿却望着篓子里几小碟签菜,恍然大悟:“原来……签菜就是蛋卷菜,呀,我明白它为什么叫签菜了,一定是用竹帘子把摊好的蛋卷裹起来,所谓鹅鸭签,就是里面裹了鹅肉鸭肉……其他的签菜,想必也是这样吧——锦鸡签肯定是裹了鸡肉……但奶房签又是什么?难道有奶有房?嘿嘿,那我不是不用做房奴了吗?”
  时穿说话时,黄娥在后面直拽时穿的袖子,等时穿说完,贺小五脸色一变,转身就走,连篮子都不顾了。但时穿依旧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提着篮子继续补充:“如果用紫菜片代替蛋卷,似乎就叫做寿司——错了,寿司是‘好酸’这个词的日本发音,现在咱中华还称它为‘鲊(客家话za)’、‘鮨’。”
  豆腐西施跺脚:“时大郎,人家吃饭的本事,你怎么一口就揭穿,这还让人家今后怎么谋生?……咦,你是怎么能做到一眼看穿的?难道……”
  停了停,豆腐西施担心的望了一眼豆腐坊,自问自答:“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吧。你这本领好可怕哟,一眼就能看出人家谋生手段的奥妙……我跟你说,我家豆腐坊你可不准进去。”
  时穿一咧嘴:“制做豆腐有什么稀奇,奥秘就在那一碗卤水上……你请我进磨坊我都不会进,石磨隆隆的响个不停,夜里睡觉都被它吵得睡不着。”
  豆腐西施跟着脸色一变,一转身跑了。
  顾二嫂还不走,她望着时大郎,态度很殷切:“大郎,今早我在后院,听到隔壁这里早晨有读书声,刚才进来的时候,奴家又听到半截话,听说大郎要教女娘们识字与算账的本领,我家小七娘可不可以过来,一起听听大郎讲课?”
  时穿点头:“行啊,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多一个人无所谓。不过,听说你家小七娘点茶的手段很高明,能不能也让她教一教这群小娘子点茶手段?”
  顾二嫂急了:“我家小七花钱学会的本领,凭什么要交给别人?”
  时穿神色古怪的看着顾二嫂,顾二嫂刚开始不明白,但马上察觉了自己的口误——她家小七花钱学的本领,难道时穿学本领不花钱,人家凭什么要免费教顾小七娘?
  顾二嫂讪讪的回答:“教吧教吧,大家都彼此教一下,只怕那些小娘子年纪小学不全,……茶叶可金贵了,练习点茶的手段,每次要消耗大量茶叶的。”
  时穿回答:“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刚才褚素珍姑娘带着黄煜来——伯涛兄许诺,今后我吃的茶叶全由他供给。”
  顾二嫂眼睛一亮:“时老爷认得海州城第一才女褚姑娘呀?哦,还跟海州城第一大茶商黄氏的当家嫡子称兄道弟……好好好,我家小七娘一定过来教导诸位小娘子。”
  顾二嫂满脸喜色的行礼告辞,猛然间,豆腐西施再度闪了出来,这一会儿工夫,大约她已经把自家的的豆腐坊规整好了,该收的都收了,该藏起来的都藏起来了。现在她冲顾二嫂摊开手,快嘴快舌地说:“二嫂,你家小七要来,大郎不收你学费,可大郎他们的伙食都是我管,添一双筷子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架不住天长日久,是吧?二嫂,多少许我几个钱,与我贴补一下。”
  顾二嫂不舍地望着时穿,时穿转过身去吆喝黄娥:“娥娘,找笔墨来,随我录课本。”
  顾二嫂一咬牙:“李三娘,我家小七每日早饭后来,午饭……隔壁邻居的,没几步路,我让她家去吃,不打搅的。”
  豆腐西施咯咯笑了:“二嫂,你说这道理说得通么——你去人家家里附学,走来走去的,虽然束脩不用你出,但主家面前一个大钱也不见,没这个道理呀。”
  屋外还在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争论,黄娥摊开笔,时穿闭了一下眼睛,说:“我尽量用大白话说,你把它翻译成当代语言……哦,或许可以抄袭一下明清时代的课本。”
  “什么,哥哥后一句话声音太低,我没听清楚?”
  “我是说:古人从不断句、分行,我们录的课本既然是启蒙教育,给女人用的,干脆浅白一点,加上标点符号,分行分段……嗯,竖版的文字怎么分行?不管了,我说你写,每段抬头空两个字……”
  门外的讨价还价已经谈到了三个铜板、每日;门内,时穿开始慢慢背诵。
  黄娥识字也不多,录了几页便满头大汗,赶忙叫同伴中识字多的过来帮忙,但……时穿似乎只是需要一个黄娥录字的名头,因为自己知道自己录了多少,每次她夜里整理好当天录的笔记,第二天,整理好的书稿上总是多出很多内容,那些书稿上的字迹居然跟她的字迹很像,连黄娥本人都无法分辨……对此,黄娥心中有数嘴上不说。
  这种奇怪的录书记录保持了三天,三天后,黄娥自己都不信她竟然把厚厚三大系列教材完全录毕,并开始付印……
  当然,在这几天里,时穿名义上的三名徒弟也来来往往,一边请教时穿如何做工程预算,一边按照时穿的交代开始备工备料、并制作时穿需要的物品,而顾小七娘也每天跟着过来,先是帮忙录书,紧跟着,她连小娘子们早晨的锻炼也一个不落,每日不到傍晚不回家。
  三天后,马桶工程开始有序的进行,时穿领着三名徒弟拆毁了临街的那间耳房,重新盖起了三间石屋子,顺便把临街的墙壁也拆了,让徒弟们练手……不过,石墙砌好后,时穿却非要在墙上再糊一层黄泥,以掩盖石墙的真面目。
  三间新改造的屋子,其中一间屋子算作厕所,这间厕所茅坑方向开了一个小后门,以方便收夜香的人随时出入。
  因为要保护后院的甜水井,时穿制作的茅房不能完全埋在地下,他只是浅浅的挖了个小坑,而后用自己配置的“三合土”将坑边修的四四方方,再在坑中摆放了几口大翁,翁上有盖子阻挡臭气,翁上有陶罐通向厕位。
  看来时穿成心想把茅厕做成宋代的样板工程——稍后,他又沿着茅坑埋设了陶瓷管道,管道通向各个屋子。这样,每个屋子的卧室都能安装马桶。但因为要保护水源,马桶的管道只是浅浅的埋设在地面。这样,为了抬高马桶的水位落差,让水冲刷得更快一点,时穿又不得不在室内建了一个三层台阶的小台,将马桶安装在一定高度上……
  工程完工,时穿向众人演示如何冲马桶,他伸手拽起一段皮绳,这皮绳通过一组滑轮,提升起侧面一个奇形怪状的盛水壶,水壶升到高台附近,壶口恰好悬于马桶边缘。时穿伸出两个指头,向壶中插去,手指进入水中,壶中的水位抬高,壶口突然倾斜,哗啦一声,水倾入了马桶。
  “看到了吗,整件事情,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把两个指头弄湿。”时穿伸出两个指头向三名徒弟展示。
  鲁蕴回答:“是方便,如果旁边有个丫鬟,在地下给壶里加水,台子上方便的人,自己提升这壶水又不费力,果然是方便啊。”
  屋子里,女孩子列于东侧,三名男徒自觉的站在西侧。李石偷偷打量着女孩的脸色,好奇的问:“师傅怎么做到的,我是说,这个壶为什么手指一伸进去,它就自动倾倒?”
  第048章 卖弄风情
  时穿一手还拽着皮绳,壶还悬在半空中。他用湿了的两跟手指敲敲脑门:“我记不得哪本书中提到过这种壶,这种壶啊,水倒满了就会自动的倾倒,大半满的时候却站得很稳,书中用这种壶说明‘谦虚’的道理,告诉人们不要自满、自大。
  其实这种壶不包含任何‘谦虚’的成分,它就是一种不平衡形状,它的不均衡形状决定了,一旦壶水灌满,壶的重心就会上移,而后,它自身的重心就会让壶自己倾倒。
  ‘重心’,你们记得吗,上房梁的时候,我给你们讲过‘重心’的道理,只要重心搭配好了,整间屋子不用一根柱子,就能拥有开阔的室内空间。这盖房子的过程,就是一个计算的过程:要计算重心,计算工料物料,计算怎么方便施工……“
  屈鑫赶紧问:“师傅能把这项本领教给我们吗?”
  时穿回答:“东侧院的马棚我还要改建,我准备在屋顶装上百叶窗,以便姑娘们做活时,能随时调整光线,还不被风吹雨淋,你们将通过这一工程,学会百叶窗的制作,以及如何运用重心让整间棚子没有一根柱子。
  另外,我还要在马棚旁边盖一间厨房。原本我想把厨房盖在耳房那一侧,但厨房跟厕所连在一起,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只能借助改建马棚的由头,我们再建一座厨房……李三,你家的小炭炉制作好了吗。“
  三名徒弟原先在家族里有各自的排行,但既然拜了师傅,在师傅这里重新论排行,李石年纪最小,自然被称为李三。听到师傅问起,他赶紧回答:“今天中午就送到,还有师傅要的古怪铁架、煤粉。”
  说来巧了,话音刚落,负责值日的那组过来汇报,李三的兄长赶过来送货。时穿拔脚就走,李石见到女孩子们都用手帕捂着嘴,脸色很尴尬的盯着时穿那两根湿了的的手指,知道女孩子们不方便问这样不洁的问题,他赶紧凑去:“师傅,这件事,有不湿手的办法吗?”
  时穿举起手来,想敲打一下李石,但李石对这个动作极其敏感,他一个翻滚,从木台上跳下来,扯着嗓子喊:“师傅,别动手,全全海船州城都知道,你的手挨上就是个死。”
  时穿松开了皮绳,水壶落在地上,时穿招呼:“倒上水。”
  李石赶紧过去,给那壶重新加了水,时穿站在木台上命令:“把敲木鱼的那个小木槌递给我。”
  接过木槌,时穿痛心疾首的继续说:“笨啊,跟你说过重心问题,又说过提升水位会导致平衡打破,用什么法子提升水位,纯属个人爱好——这还要问。”
  说完,时穿重新拉动皮绳,水壶提升起来,他将木槌往壶里一塞——壶果然应声倾倒。
  扔下木槌,松了皮绳,时穿转身向外走,没走几步,发觉大家都没有跟上来。大徒弟二徒弟倒好一点,李石则很殷切的继续向女孩们解释用途,时穿一嗓子把他喊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