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61部分

兴宋-第261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拱着手招呼说:“正要请张兄弟去我家中做客……说实话,拔头水军本来就不堪,这次交战,拔头水军有数的战船都已经损坏——我们几乎要重建这支队伍。
  好吧,这些都是后话了,咱们慢慢商议,张兄先去我家坐坐,带上水军弟兄,咱们有很多话需要好好聊一聊……林兄、孙兄、史兄,同去同去?“
  林冲拱手拒绝:“防御(使),我还是留在这里照顾弟兄们吧,他们是我招引来的,不能丢下兄弟们。”
  孙立也顺势推脱,史斌正在犹豫,时穿马上接着说:“那你们就先待一会儿,等这些伤兵都安置好了,我家酒席摆好,我再来招呼你们——这是你们的接风宴,可不能不去哦?”
  明显的,这是时穿跟张横有私密话要说,于是,另外三名梁山将领拱手:“防御只管去,我等先看着兄弟们安置了,必是要到府上拜望的?”
  时穿拜别了三位梁山头领,背后史斌犹豫着,问:“初次上任,拜望上官,我们该拿什么礼物?我们走得急,历年来积存的财物还留在哥哥那里,不如乘此机会取回来?”
  林冲孙立想了想,答:“财物取回来倒是不着急……算了,张横也空着手去了,咱们随便在街上选包点心,咱们这种处境,瓜田李下,想必时修武也不会怪我们。”
  ……
  早先张横谈到去时穿家,是因为他是梁山探路人,不免要打听一下海州的底细,他听说时穿家里地盘很大,拥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玫瑰园,而像他这样刚刚招降的人,直接进入军队管理士卒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管怎么说,惯例,守将对他这样的降匪都要敲山震虎做出一番敲打。这个敏感时候,作为曾经的叛匪,他不愿与昔日同伴显得过密切,害怕被当官的嫉恨……况且他挑选的全是水军精锐,行动显得与林冲、孙立、史斌格格不入,所以那处伤员聚居的大宅他不想多呆。
  但张横万万没有想到,他指着拜望时穿宅院的借口,随口这么一说,居然获得了邀请——入室邀请,在古代是很郑重的一件事,意味着对方将你看做自己人,自己的心腹。
  跟着时穿走上滨海大道时,张横心中五味聚杂,曾经,他也是一名官场中人,迫不得已投降梁山好汉后,他从来没有成为梁山的核心领导层,那段日子他活的提心吊胆,更不要说像如今这样,能自如的在阳光下呼吸。
  这一行人穿过卖包子的吆喝,买花的嚷叫声,以及勾栏瓦舍阵阵的丝竹声,伎乐咿咿呀呀的唱腔,相扑手大声的呐喊……走进了东城门下,东城门下锦绣街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客人显得很文静,伙计没有大声的吆喝揽客,走在街上的客人也是斯斯文文的,当然,他们的服饰也极尽奢华。
  来海州之前,张横做过一点功课,知道锦绣街如今是现货交易中心,对日贸易货物流转中心,而且据说是天底下最奢华的场所,百姓们口口相传,说这里的土地都是用金砖铺成,窗子上镶着大块水晶,屋内的饮食也是山珍海味,平常人见了都不认识……
  如今走在锦绣街上,金砖张横没有见到,但举目望过去,水晶窗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是用大块的水晶镶嵌在窗户上,水晶的颜色五彩缤纷,有淡蓝色,淡红色,淡绿色,更多的是澄清透明的无色水晶。
  透过硕大的玻璃窗,可以望见店铺里面流光溢彩,那里面卖的全是各色锦绣珠宝——大多数玻璃有点花纹,或者有点浑浊,在窗外看东西,里面的颜色混为一坛,显得很光怪陆离。偶尔,店内有人凑到窗前向外张望,他们的脸庞像映在哈哈镜一样,让随行的梁山水军们一阵子狂笑。听到他们发出的狂笑,擦肩而过的路人却是一副看土豹子的神态,就差没有招呼人围观了。
  张横略略有点羞愧,时穿却依然一副婆婆嘴,他指点着路两边的街铺,笑着解说:“这是锦绣街,大多数店铺是卖丝绸的,故而得名锦绣。这条街长约三里,拥有店铺一千三百余间,每间店铺每月至少一百文的‘净街钱’,这条街归我管,每月至少给我带来一百贯的收入。
  以前这条街,街面比较混乱,而且因为来往码头的,都是拉货的重车,路面坑洼不平,一下雨简直无法走路,后来我动用了一千花膀子,加上三千多流民,花了三年时间整修这条街道,这些人手当中,还不包括替我们采集石料的厢军。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把街面整修了一下,而后挤出土地,我自己买下,按自己设想的风格装修了一下,后来跟风的越来越多……以前这条街上,大多数人铺子跟库房混在一起,后来这条街地价越来越高,加上左斜街填海造地,整修出一大片库房来,这里的店铺就纷纷卖掉多余的地盘,把库房设在左斜街,腾挪出空地来,专门设置店面。
  渐渐的,这片地方店面越来越多,铺子越来越专业,如今共计一千三百余家绸缎铺,大约,天底下所有款式的绸缎,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张横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坦白:“早些我曾经听说,海州西门虽然是天下六大茶市之一,可是自那年洞庭湖结冰,茶叶交易反而不兴旺了,随之而来的是‘天下丝绸交易中心’,据说这里,每单交易都在百万上下。我等兄弟突击到海州城下,原本想顺路往锦绣街望一眼,但军师担心先到锦绣街,万一码头上船只都跑了,那么我等只好困在这里了……”
  稍停,张横叹了口气:“没想到我们先去码头区,船虽然抢到了,如今我等却是以这种身份踏上锦绣街。”
  时穿一指前方:“你们所说的‘每笔交易百万贯上下’的地方就是那里:锦绣会馆。”
  这是一栋很高大巍峨的建筑,巨大的门脸儿立在一处台阶上,这处台阶有三层小平台,每处平台上竖立了几尊生肖石像,石像下坐着几个魁梧的花膀子,看似闲坐,但神态很警惕。
  宽大的台阶上人流并不多,时穿指着那处大门随意说:“那院子里有一处楼阁,一楼是现货交易中心,二楼是期货交易中心,现货交易的量少,期货采用会员制,一百万贯以上的身家才允许进场交易,交易手续费千分之三——这是我的主要收入来源。”
  时穿说的话里有很多张横不明白的名词,当时他听了这话,并没有呈现过多的惊愕——但等若干年以后,当他明白了锦绣街交易的内情,不禁深深为自己当时表现出的镇定,感到无比的钦佩……当然,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什么是“期货”,不知道就在这处小小的场馆里,一个府甚至一个路、几个州的生丝,蚕蛹还没有生出来,所产的丝已经这里完成了交易。
  东门的守城士兵见到时穿,显得很熟络,明明他身边随行的三十多人,都是一副梁山贼寇的打扮,但守城的军官完全没有盘查的意思,他热情的出声与时穿打着招呼,说着一些茄子、瓜果之类的家常话题,抄着手看着三十多位梁山水手们从面前走过……这一行人从东门进入东大街,走过了城中心的鼓楼,擦着州衙大门进入西大街,而后进入甜水巷,随后,三十位水手安排进了豆腐西施的骡马店,张横则尾随时穿进入时宅。
  一顿纯属联络感情的宴席摆上后,今后属于时穿的武装人员基本上到齐了——孙立、林冲与史斌不久也被叫来,张岑自然也赶到了。宴席进行到一半,管家穆顺盘点了人数后,开始忙碌着给士兵分发个人物品以及军装等等……武器先不要想了,但发给士兵的随身物品,实在丰富的让五位梁山头领难以想象——鞋子袜子也发?水壶、饭盒,餐具,还有梳头的梳子,这也太……
  时穿手上的兵是有名的装备齐全,三位梁山头领在感受到不断的冲击后,时穿开始安排五位新头领的职务。
  “张招讨发给我十一万贯赏金,除了必要的抚恤与赏金外,我还剩下十万出头,我打算给拔头水军添置二十艘炮船,当然,这些钱远远不够,剩下的我个人添一点,几位水军指挥使也让他们各自出自一部分,条件是他们今后不参与水军的经营与管理。
  这支水军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护航,当然,因为我们的新式战船吨位大,每次出航约有四百料(两百吨)的空余舱位,可以顺便搭载一些货物与商人——拔头水军重建之后,不允许水军将领自己招揽客商,所有的载货项目都有锦绣会馆负责,今后我要让水军制度化并且严格执行制度。
  张横头领,水军方面,日常自东海县与海州间的巡逻由你负责,海船定时拉出去,在海面上操练,也由你专管;张岑头领,你年纪大了,今后就坐镇锦绣会馆,主管水军货物的运输以及相应账目……“
  张横急忙站起来拱手:“败军之将,如今恭为防御使手下小卒,防御使莫再提‘头领’这个称呼,直接喊我名姓就行。”!
  张横这一站起来,林冲孙立史斌张岑也赶忙站起来,说着同样的话,时穿笑着打断了四位的谦虚:“在朝廷正式的封赏下来之前,恐怕我们还要延续‘头领’这个称呼。”
  说着,时穿话题一转,从桌上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林冲:“我听说林头领过去担任过教头,我崔庄团练虽然操练整齐,但毕竟是一支团练武装,军队的血性不够,这次梁山伤兵痊愈后,我希望把他们全部编入团练,你按这个册子上的练兵,我期望能够连出一支敢于战斗的军队来。”
  第383章 再反了,又如何?
  林冲恭敬的接过册子,展开望了一眼,册子上画了很多图形……对于习惯了摆弄阵型的宋代军官来说,册子上的鱼鳞阵、空心方阵等等更简单——宋人创造了上千种阵法,其中兵种搭配要比时穿递过来的小册子复杂得多,林冲一看就懂,只是不知道这种阵法实用性怎么样。
  林冲闭眼想了片刻,而后翻弄着小册子思索——简单、实用,远程火力有火枪、火炮,这种武器相当于远程火力的极致了,它们威力比床弩大,移动装填都比床弩快,如果再加上长枪手……怎么只有长枪手,刀盾兵哪去了?
  不对,只有两支兵种,似乎更容易操练……林冲本身枪术不俗,他将册子上描述的长枪直刺技术在脑海中稍稍模拟了一下……此兵一旦练成,世上再无关张之将。
  嗯,只是不知道对付骑兵怎样?册子上反复强调要训练火枪手的装填速度、射击频率……这,这应该是对付骑兵的战术?
  林冲疑惑的抬起头来,只听时穿调笑说:“说实话,我也就是纸上谈兵的嘴上功夫。这次你们梁山大队人马过来,我一直不敢把崔庄团练拉上来,就是担心被你们打掉了锐气。这支队伍呀,操练了两年多,演练队形起来显得中规中矩,但一遇到正式上阵,他们底气不足,常常手忙脚乱。至今,他们只是在乡下剿一剿小股土匪,从来不曾跟强军硬碰,现在我把这支队伍交给你,期望你操练成了以后,它能当作军队一用,而不是收藏品。”
  “当作军队,拉出来一用?”,林冲听懂了,他好奇的反问:“如今四方安定,防御(使)你下这么大力气,把这支团练训练的……嗯,这支军队训练起来,光是日常火药消耗,就是一笔大钱,再加上士兵个人装备……防御,如此强悍的军队,用来做什么?”
  我们都投降一次了,你把我们招来练军——一支团练要那么厉害做什么?咱经过一次反叛,可不想在经历一次。
  对于未来将发生的个事情,时穿不想过多解释,以免吓着林冲,他只微笑,摇头不语。孙立适时插话:“大人,我以前学的是马军,新官职似乎也是马军统制,刚才大人安排了两位张兄弟以及林兄弟,我想知道:在下可有机会校以微力。”
  时穿招招手,穆顺连忙递上一个匣子,时穿示意孙立接过并将其打开,孙立稍稍迟疑片刻,打开了匣子——匣子里是一个短柄双管手铳。这武器孙立虽然没见过,但他早先听说:陕西方面,有禁军遇到西夏军官使用的青铜制作、可以放在掌心的身管武器……但当时军官们只是把它当做一个传奇来谈论,孙立隐约听在耳朵里,对于此事他并没有当真。
  没想到这种武器真的存在,此刻就在他掌心里,他亲眼目睹了这种神奇武器。
  孙立拿着手铳左右端详,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时穿从孙立手中取过手铳,演示了一遍弹药装填,又做出射击状态,嘴里说:“就这样用这玩意,三十步之内可以击穿重甲,并让人完全失去行动能力。”
  收回手铳,时穿笑着说:“战马我也不多,顶多我能收集到五十匹战马,装备五十名骑兵,但我可以给骑兵都装备这样的手铳,每个人配上五六柄,想要多少有多少。”
  “足够多了!”孙立狂喜着回答:“咱大宋战马不多,左厢铁骑军总共才一万多人,全大宋不过三万骑军,我以前也就指挥十五个人……唉唉,咱大宋的骑兵珍贵着呢,一般都是用来哨探的,有五十个人,配上这等武器,远近皆可攻击,简直够打一场小型战斗了。”
  “乱世,就要开始了!”时穿随口回答:“早先你们进入海州时,苏南方面白莲教的方腊起事了,前几日纵火焚烧杭州……唉,他也真能下的去手,杭州市舶司加上杭州的市易税,每年有两千万贯,他就这样一把火烧了。
  加上前不久淮西反了王庆、河北反了张迪(田虎)……如今的大宋朝,可算是四处冒烟。“
  不过,如今的大宋朝虽然是四处冒烟,可是平民百姓因为消息的闭塞,无法站在战略的高度纵观整个局势,在平民百姓看来,大宋是繁荣的,市面上什么都有供应——阿拉伯的刀剑、铠甲、香料;印度的象牙犀牛角、佛逝的玳瑁、锡兰的宝石……这一切一切奇珍异宝,大宋只用了丝绸、茶叶与瓷器,便换来如流水般涌进的宝贝。
  这一年大宋的税收超过了一亿贯(两白银),这个收入大约是明代的五倍,是清代的三倍。
  大宋的百姓是富足的,安逸的,占城双季稻的引进,使大宋粮产量涨了一倍,于是两宋四百年,百姓没有饥饿的感觉,朝廷优厚的抚恤制度也让许多人不担心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