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62部分

兴宋-第262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的百姓是富足的,安逸的,占城双季稻的引进,使大宋粮产量涨了一倍,于是两宋四百年,百姓没有饥饿的感觉,朝廷优厚的抚恤制度也让许多人不担心未来——即使活不下去了,反正朝廷也要包养。
  在这个追求享受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醉生梦死着,然而从王安石变法时,这个国家清醒的读书人(中产阶级),却逐渐觉得个人发展的道路受阻,言行再也不像仁宗时代那样宽松随意,党争越来越酷烈,且无论多少粮食钱财都填不满官家的胃口——物价不断上涨,夹锡钱、当十钱层出不穷,不间断地掠夺民间财富……
  孙立这些人原本也是体制内的官僚,然而孙立看不出大宋的衰败征兆,这些年来他们四处打劫,老百姓的苦难他们感觉不到——他们也是始造孽者之一。所以时穿的话他们听不懂。他们的感受与时穿完全相反。
  没错,他们曾经纵横南北多年,可是孙立等梁山好汉却一直体会到招兵的困难,这个时代百姓生活太富足了,即使走投无路了,大不了进入厢军,有朝廷养着,不是万般无奈,谁会去打家劫舍?所以他们一路走,越打人越少,三十六位头领每人名下也就几十个帮手,知道覆灭的那一刻,他们的总人数也不曾上千。
  孙立、林冲等人知道,他们之所以能纵横南北,主要是因为朝廷的重兵全部压在边界,内陆里每个县城不过十五名警察,遇到梁山好汉的到来,即使张叔夜这样的能臣,也只能调动“大将”进行征讨,而小县城里,胆子小的官员只能是关闭城门,听人他们抢劫了。
  所以孙立摇着头,不解的反驳:“修武郎过于惊慌了,朝廷这是腾不出手来,河北、杭州,一个是边境重镇;一个是财富来源,朝廷很快会调集军队扑灭他们的,只怕朝廷大军一到,他们长久不了。至于淮西,我看哪地方边穷,恐怕朝廷最后才能顾及到王庆。”
  时穿深深的叹了口气:“算了,我等小民,还是不管这些了吧,且等着朝廷反应过来吧。”
  说罢,时穿转向了史斌,对这个人怎么用,稍稍有点犯难。这个人胆大包天,做起事来从不怕后人啐骂……反正时穿只有两个宗旨:不能让他接触军队;不能让他接触钱财物资。
  “史兄弟,听说你的枪棒武艺传自老种经略,现如今老种经略得罪了使相童贯,若让童贯知道你这个人存在,他一定要使尽手腕折腾你……所以,为了保护你,你还是低调点——我准备办了军校,主要给军官讲授战术以及战场指挥,你就是我崔庄团练的教谕——你的品级与俸禄我从宽发放,钱一个铜板少不了你的,等事情平息一下,你想出来干事,职位任你挑选……”
  史斌脸上难掩失望神情,可是时穿不容反对,直接举起酒杯,邀请大家畅饮……
  接下来都是些琐碎活了,梁山好汉数日平定,然而天下四处烽火,而朝廷接下来的反应……是进行新闻屏蔽。
  在杨戬、童贯严厉维稳之下,全世界人人都知道杭州已经被焚烧成一片废墟,但最高统帅部(枢密院)偏说这是谣言,连带着,张叔夜剿灭梁山水寇这件事也没有大肆招摇,朝廷借口张叔夜私自开启封桩库,对参与的大将进行了过度赏赐,随即下诏贬谪——四月,朝廷紧急诏令:张叔夜再知海州。
  与此同时,朝廷随后对梁山好汉的招降,也进行的三心二意——部分梁山好汉在等待中,瓜分了山寨历年抢劫所获,甘愿回家做一个平凡百姓——其中包括解珍解宝兄弟,当然,也一部分的人还在继续等待。
  因梁山好汉的入侵而耽搁的春耕,在随后也手忙脚乱的发动起来——这一年,时穿终于凑够了足够多的葡萄苗、玫瑰苗,崔庄、白虎山庄的葡萄园、玫瑰园开园了,而黄娥也忙着收拾打理父亲的茶山……
  四月底,春耕结束,腾出手来的官员们开始整治地方。有过一次剿匪叛乱经验的张叔夜,立刻下令各地团练全体动员,沿县境严防死守,防止流民入境,同时,他下令崔庄部分团练移防沭阳,堵住从涟水军边界入境的流民。
  而就在这个时候,方腊起事的消息终于瞒不住了——该上缴春赋了,杭州等地春赋没有缴纳,朝廷收入顿时短了一块,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五月,朝廷罢免王黼,诏令调集各路兵马征剿方腊——童贯被紧急从陕西调回,主持征缴事务。借此机会,童贯再度上书,要求宋金“海上会盟”,宋徽宗顺水推舟,命令使节自登州出海……
  童贯还在慢悠悠从陕西返回京师,梁山好汉借助这股东风,剩下的人基本上得到了安置,除去那些返乡回家的,以及被时穿要走的五位头目,原先朝廷军官、十二指挥使里面剩余的头领最先被安置,他们多被任命为团练副使、地方守将,而那些本身盗匪出身者,约一十三位头领决定继续追寻宋江,其中包括:吴加亮、刘唐、秦明、杜千、李逵、董平、张顺、鲁智深等。
  此外,水军头领阮通此刻重伤仍未清醒,被留在崔庄继续养伤。
  按照朝廷命令:宋江等一十三位头领编入临淮军,归于婺州观察使,步军统制王禀名下,调往江宁府听用——前去镇压方腊。
  王禀自己也还是个统制,宋江等人到一名统制手下做官,撑死了也就是给个副统制官衔。如此一来,这次连宋江本人获得的官职还不如孙立,甚至不如在时穿学堂教书的史斌——好歹人家也是文官:武学谕。
  等待了许久等来这个结果,宋江满腹怨气,无奈这时,他手下基干老兵,基本上都被时穿大鱼大肉诱惑着,闲极无聊投入了崔庄团练,等宋江终于得到官职后,手下只剩一百多个喽啰兵了。
  临动身时,宋江有心想找孙立抱怨几句,谁知道等他赶到崔庄才得知:时穿昨晚相应州衙征召,连夜带着孙立与林冲出发赶往沭阳,而张横……这厮自投了时穿之后就特勤奋,整日不着家,领着拔头水军新添置的战船泡在海上操练队形。至于史斌嘛,据说平常也看不到他人,这厮心灰意冷之下,天天泡在勾栏瓦舍里。
  好吧,管事的人都不在,宋江有心去团练宿舍寻找旧日伙伴,却发觉时穿做得很绝——绝大多数崔庄团练已被他带走,留在崔庄的,基本上都是些伤势至今尚未痊愈的重伤员。宋江虽有心想拉走几个人手,无奈这些人的后续治疗还要依靠崔庄的郎中——即使他们想走,也无法离开。
  万般无奈的宋江只好怎么来怎么回,等他来到海州后,张叔夜催着紧——如今各地情况不稳,大将们已经派往乡下去安抚百姓、堵截流民,海州显得很空虚,张叔夜不敢留着宋江这头饿虎,所以急着催宋江离开。
  宋江迟迟疑疑,好不容易多留了几日,但还是没有见到昔日兄弟赶回来送行,只好在海州团练使曹熙的带领下,启程前往江宁府。
  跨国沭阳河的时候,宋江见到河边立了一座小军营,军营上方飘荡着孙字旗号,那军旗是三角形,不像是朝廷官军所用的四方旗,他急忙问过来送行的沭阳官吏:“前面那座小寨,里面可是崔庄团练?”
  沭阳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瞥了一眼那座小寨,回答:“那是沭阳团练——不过也可以说是崔庄团练,因为士卒都是崔庄团练训练的,那座寨子寨子是崔庄帮助建的,统制官也是崔庄团练派来的——这是沭阳刘半城家的团练。”
  宋江急忙问:“那位统制官可是姓孙,可是我那兄弟孙立?”
  沭阳小吏回答:“确实,是原先的梁山寇孙立。”
  宋江急忙要求停船,并吩咐手下准备良马、一匹丝绸、钱帛若干,登门拜访孙立。
  战马这玩意,在古代就相当于现在的汽车,而良马基本上属于奔驰、宝马、凯迪拉克之类的东西,梁山好汉纵横南北,依靠的就是快马,可惜海州一战,当他们被缴械后,战马基本上被大将当做战利品瓜分,而张叔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梁山好汉被招安后,他们的武器虽然被还回来一批,但归还的战马寥寥无几,所以宋江如今只能拿出一匹战马送礼。
  这座小寨形状很怪异,它外形像一个五角形的海星。而临河这一边,仿佛海星的一只触角断了,从而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城堡与一座四触手、不完整海星,组成的双堡。但一大一小两座堡面积都不大,估摸着,也就只够三五百驻军。
  正面大城堡的正门开在三角形小城堡的后面,宋江等人跨上河岸,向寨子里通报了一声,而后在军汉的引领下,从三角堡的侧面进入后面的大堡,一路走来,只见城墙上,以及三角堡墙上,放哨的人并不多,可是宋江走得很艰难——总在生死边缘度日的人对危险有一种天生的个敏感,宋江感觉走入这条夹道后,生死便不由自己掌握,两边墙上守卫的士兵哪怕不是射出弓箭,仅仅扔过几块石头,他也会死在左右夹击之下。
  孙立并没有迎出堡门,宋江引着人穿过大堡那巨石修建的拱形大门后,才看到孙立带着两名随从站在门内迎候,那两名随从并不是从梁山泊出来的,这使得宋江有些话不好出口,不过宋江是位情商很高的人,见到这番情景,他抢上前一步,拉着孙立两眼垂泪,只谈感情:“海州一别,兄弟们各自一方,不意今天又见到了孙兄弟。”
  孙立也有点感动,他眼眶逐渐湿润,拉起宋江的手说:“哥哥不要怪我不出寨迎接,我们有一支小队出寨巡逻去了,至今仍任未归寨中,军规规定:这种情况下,守寨主将不准出寨。”
  军规啊,宋江听到这个词,心都要碎了——这军规不是梁山军规,也不是由宋江规定,并监督大家执行的规矩。
  宋江心情苦涩,但他脸上丝毫未显露出来,只是拉着孙立的手,温情劝解:“孙兄弟,如今既然归了官军,正该好好遵守军规。休得因为哥哥耽误前程。”
  旁边的摸着天杜迁抱怨说:“如此不自由,哪有我们当初在梁山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样快活……哥哥,不如咱们再反了吧?”
  宋江眼睛盯着孙立,脸上不露声色。
  第384章 兄弟是用来诱骗的
  孙立被这话吓了一跳,赶紧望了一眼身边的两位伴当,强笑着掩饰说:“杜兄弟说笑了……我往年出逃在外,家眷被丢在乡中受苦,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前几日已派人去取家眷来团聚,林兄弟、张兄弟也都派人回乡探望去了……咳咳,哥哥,请寨里叙话。军中虽有军规不得畅酒,但哥哥这里才得了好肉——昨日拔头水军送来几只新鲜的海豹,火头军才杀了不久,新鲜,来,兄弟们一起尝尝。”
  得了吧,既然当初决定投降,就不要出尔反尔,行走江湖要讲信义的,我们都已经派人回去接家眷了,咱说什么反不反的话,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杜迁被堵的直翻白眼,便用一声怪叫给自己解围:“好啊好啊,今日跟了孙兄弟,某也算享福了,居然能吃到海豹肉……哈哈,早听说海州各类海鲜滋味超过山珍海味,海中豹、海中牛、海中鲲……啊,我想起来了,昔日我曾抢过一只海豹牙做的袖刀(裁纸刀),听说也是海州出产的,孙兄弟,那只海豹牙还在吗?予我如何?待我找高明的匠师,也雕一个漂亮的压衣刀(袖刀的而另一种称呼)。”
  孙立显出很为难的模样,回答:“杜兄弟,海豹珍贵就在于它的皮与牙,肉不值钱,商人出售海豹肉,一般都要提前去除皮与牙,咱们弄到手这条海豹,那是因为捕捞的渔船是一位团练出的股份。按约定……罢了,我去问问,与杜兄弟一个交代。”
  杜迁脸色极不好看,作为宋江的心腹与狗腿子,昔日他在梁山狐假虎威的,欺负惯了别的兄弟,何曾受过别人的冷眼。如今真是世道变了,连孙立都给他脸色看了……杜迁转首望向李逵,这个兄弟一向是兄弟们的打手,这时候应该跳出来咆哮的……
  此时却见宋江急忙站出来岔话:“杜兄弟,孙兄弟也不容易啊……休要责怪他了,哥哥在这里替孙兄弟向你赔礼了。”
  宋江这番话说的深情厚谊,令人热泪盈眶,话语间对兄弟情义的爱护,以及……但实际上,这话是在挑拨离间。
  朝廷招降梁山好汉后,对昔日的军官还算照顾,如今大多数军官都得到了安置,而且还略有升迁,像孙立这样、当初十二指挥使之一的军官,是先于宋江获与任命的,所以杜迁才说——“跟孙立吃上肉是享福了!”。
  杜迁这话儿,暗中埋怨孙立不顾兄弟情义,看着其他兄弟苦苦等待,自己先去接受官职独自快活;而宋江的话中,全是体谅孙立委屈处境的大度胸怀——这样一来,即使孙立没有委屈,也会觉得朝廷对其他兄弟刻薄了一点,从而产生一点点抱怨心理。
  可是孙立真的没有半点委屈呀。
  他们五人,再加上重伤痊愈的阮进,自从被崔庄团练接纳以后,时穿当即按团练军官的标准发放了安家费。虽然朝廷上大多数团练的薪水待遇比厢军差,但崔庄团练却与大多数团练不同,人家有两座大作坊支撑着,再加上崔庄附近比较富裕,富裕的人为了自己的安全更肯花钱,所以崔庄团练的总体薪水待遇上比禁军高出很多。因而虽然身在团练,除了史斌外,其余人对现在的待遇都很满意——因为他们睡梦中再也不用担心被人袭击了。
  安定下来之后,这五人已先后跟自己家乡联系,孙立、林冲、张横等三名军官出身的人,期望自己改邪归正后能重新写入族谱,顺便把家眷或者亲友接来海州安置,而水匪出身的张岑、阮进,则想着能在海州当地娶一个妻子,让漂泊半生的心安定下来。眼前的安逸与富足,以及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已让他们再也兴不起流浪的念头,说实话他们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任何委屈。
  宋代,军中对于军饷的克扣很严重,这已经成了行业潜规则——所以淮西才反了排军王庆。而身为宋代军官,出身于这种环境下,你不坐上这趟公交汽车,至少不能挡着公车前进。所以林冲等人,之前没有机会还则罢了,只要有机会,也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