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36部分

兴宋-第36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得,连黄娥也笑起来。唯有环娘没有笑——这时环娘依旧抱着时穿的大腿,时穿就这样腿上挂着一个小女孩,一瘸一拐的走着,走着走着,环娘还以为时穿跟她闹着玩,一路乐不可支。而刚才那位青衫文士只注意到大个的目标,压根没注意到腿边还有一个小女孩,正抱着自己恐惧对象的大腿,像苍蝇一样反复念叨:“哥哥不要走,哥哥不要走……”
  那位青衫男子掉下自己的伴当,单独一人走的快,不久,庄内陆续走出人来,被丢下来的帮闲们只好东张西望,嘴里说着“哎呀,我怎么忘了炉子上烧的猪头肉”,一边悄悄地迈动腿,悄悄四散而去。
  等人走光了,黄娥上前扯动环娘,劝解:“环娘松手,哥哥不走了。”
  环娘放开手:“要梅子露——环娘喊了半天,嗓子渴了,给我买梅子露。”
  时穿一脸懊恼:“你牙都掉了,还喝这样酸酸甜甜的东西……不行,我得赶紧把刷牙的青盐制备出来。”
  说完,时穿上下打量着褚素珍,后者刚开始还跟时穿对视,但时穿的目光实在灼热,他上上下下打量褚素珍的身材,让后者有一种被扒了衣服的感觉。
  “轻薄子,有你这样看人的吗,刚才在屋里与崔姑娘疯言疯语,我怜惜你是个傻子,如今这样目光灼灼,庄门口人来人往的,你不顾惜名声,我可是……”
  “你刚才说东坡先生因为受人敬仰,所以带动了流行时尚,没错吧?名人效益,没什么出奇的。你在海州城名声也不小吧,我借助一下你的名声,不反对吧。”
  褚姑娘脸更红了:“你这话说的暧昧,如果你不是傻子,我早向你丢石块了。”
  “揉碎花打人,果然暧昧……别恼,你刚才说东坡先生发明冠带,我突然想起,那些女娘们做绣活很辛苦,熬坏眼睛不说,每天飞针走线十几个小时,一个月出不了几件活儿,我想找一些更省事的,我记得女人们都喜欢用绳子编制中国结……”
  “用绳子编出来的东西,那叫璎珞。人傻,就不要乱起名字。”
  “好吧,那叫璎珞——我看到很多女孩都拿这东西当休闲,随手一缠,就能缠出一个蝙蝠来……”
  “五福(蝠)璎珞,那是祈福用的,一般用在家祭当中,于宗祠梁上悬挂起来……”
  “我看你穿的女式马甲……”
  “什么叫女式马甲,别乱起名字,这叫褙子。”
  “那马甲上面什么都没有,里面的衣服只有一根绳子扎着……”
  听别人谈论自己的衣服,褚姑娘脸更红了,她想上马车不顾而去,但又想到这些话题,不方便让时穿钻进车厢里跟她交谈,如今还好,庄门口没有人,只有一个迷迷糊糊的看门老汉……褚姑娘皱皱眉头,背过身去纠正:“什么绳子,那叫腰带、衣带。”
  “衣带渐宽终不悔……我知道那叫衣带,但浑身上下只有这一根绳子,身体动作幅度大一点,衣襟便散乱了……”
  黄娥见到褚素珍悄悄向马车挪动脚步,她也觉得一直对一个青春美少女谈论“身体”,十分不雅,似乎还很轻薄,她赶紧掩饰:“所以才有那么多首饰啊,腰带上悬挂的玉器,佩饰,胳膊上带的臂环,不都是固定衣物的吗?”
  时穿没有注意到别人的尴尬,他谈论这些词时自然而然的态度,仿佛他心中没在意世俗的禁忌:“所以我在想,将璎珞绣到衣服上作为装饰会怎么样?比如将五福璎珞绣在一面衣襟上,另一面绣一个空环,两两相扣可以将蝙蝠的头扣住,这样,衣服左右衽不就固定起来了吗?这是不是让衣物更贴身。”
  扣子,好像就是宋代发明的,但应该是南宋时期,后来蒙古人把扣子传入西欧,于是,“时尚”这个词诞生了,从此世界有了“时尚”。西方人因此把“扣子”的发明称之为:改变世界的一百件大事之一。
  仅仅是一种想法,就让褚素珍眼前一亮:“也不一定非是五蝠,我常用线索编出一些蜻蜓璎珞……如果做的手巧一点,将蜻蜓璎珞绣在衣物上,也是一件稀罕事。”
  时穿点头:“没错,我听说这朝代是一个时装业大发展的时代,男人的服装虽然还有品级的规定,但女人的服侍则唯恐不惊人,以至于朝中的大臣都说这是一个‘服妖’的时代——你我就在这上面再添一把火,让服装更加妖异。”
  褚姑娘眼睛亮晶晶:“你刚才说‘要利用我的名声’,原来说的就是这事。”
  时穿点头:“所谓‘形象代表’,大约就是这样吧。”
  褚素珍郑重行一礼:“时大郎,你不用躲,我这一礼是为那些女孩子谢你,但凡心思灵巧的男子,一般都视女人如衣物,唯有你时大郎是真心为那些女孩子的将来着想,身为女人,我替她们谢你。”
  直起身来,褚素珍看着黄娥,不经意的随口说:“也幸亏他被打傻了,所以才有这样的傻气,哼,男人!……如果他当初不傻,怕也没有今日这心思。”
  第075章 多如牛毛
  黄娥眼睛瞪得很大,但她马上闭紧了嘴。环娘没太听懂大家说的什么,但她听到了说着哥哥,她紧着表示赞同:“就是就是……咱们进村子的时候,村口就有卖梅子露的,哥哥姐姐,你们站着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要不要来点梅子露?”
  褚素珍摸摸环娘的脑袋:“村口还有家包子店,要不要来几个包子。”
  环娘用力点头:“更好。”
  时穿站门口想了想,吩咐:“且等一会,我还要进庄一趟。”
  不一会,时穿又回来了,他手里举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巨大假山石,这石头太高,时穿只好把它横着,小心穿过院门,而后他顺手一丢,将假山石立了起来,摆放在崔姑娘的庄子大门口。
  时穿这么做的时候,他身后一片女人的嗓门,似乎在责备时穿不该未经主人许可,便把这样的巨石搬出门外,但那些声音都停留在院子里,没人追出庄门。
  时穿把假山石立好,他上下打量一番,满意的拍拍手上的尘土,对那位不言不语、像一尊佛一样坐在门口的看门老汉说:“回头再有人骚扰,你就告诉他,时大郎来过了,把这尊花石纲立在门口,有想闹事的,不妨一个人把花石纲搬回花园中,放置在原处,而后再来找我时大郎较量。”
  一直闭目养神的看门老汉睁开了眼,上下打量假山石一通,慢悠悠的开口:“这尊假山石大约与桃花观丢失的神像高低相同,也不知到底谁更分量重?”
  时穿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村口的包子店里,因为有男女不同席的风俗,所以三位女人倒是进到店里,坐在桌子上吃饭,时穿只能一个人坐店门口,面前放了满满一盘包子,翘着二郎腿大吃起来。不一会儿,店老板出来,愁眉苦脸的望着时穿——有这尊佛坐在店门口,进来的客人猛一看见,都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似的,转身折返。而店中的客人也匆匆结账离开,弄得店里如今只剩下褚素珍这一桌客人了。
  褚素珍坐在桌上,一边啃着包子,一边还在为刚才的话题激动:“也不一定非要用蜻蜓,还可以用桃花,我常常想,将桃花整个枝条缝在衣服上,会是怎样的别致。现在好了,用粗索编制出桃花枝条,用细索编桃花细茎,再用一些布做出桃花的叶子,而后用一些桃红色的丝绸做出桃花花瓣来,缝在衣襟上做扣子……
  扣子,我怎么想到这个词?没错,我们这样做出的东西,不该称为璎珞,应该叫扣子。“
  黄娥眼睛闪亮:“没错,桃花花瓣太大,做出的活络扣不住整支花朵,但可以扣住绿叶,用小布条,或者干脆用细索仿制出枝条上的嫩芽幼叶,然后用活络扣住它们——这不就是‘扣子’吗?”
  坐门口的时穿闲闲的插了一句话:“那又是另一项活了——仿生花,可以用铜丝编制出花瓣或者叶子的形状,上面蒙上相同颜色的绢纱,只要手巧一点,做的像真花也不一定。”
  “没错啊,我怎么没想到,如今人们厅堂里常常用花瓶装饰,鲜花插到上面,伺候起来既麻烦还不长久,做个仿生花,一年四季活灵活现,没准还真是一个出路手艺。”
  门口吃包子的时穿插嘴:“那需要制作一些模具,纯粹手工编织,一是需要技术,二是需要艺术灵感,做出的花还因为手艺的差异,大大小小不一致,如果找巧手匠人做出一些木模具,或者铁制模具,铜丝向模具上一套,干干脆脆就是个叶子的形状……”
  “这样啊,我刚才还在担心,那些女孩子时间短,这种活儿没有三五年的训练,做出不了什么好样子,你这种方法倒是投机取巧,可惜做出来的东西未免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怕什么,这叫工业化大生产,能保证短期训练就熟练上手——每天只做一片叶子,一天做一百多件,就是训练一百次,第二天就成了熟练工。就让一些人专门负责做各种部件,每人只做一样,心灵手巧的则负责最后组装总成,花不了多长时间,咱就能大批量生产,而且不需要多少成本。”
  正说着,一旁焦灼不堪的包子铺老板,脸上猛的露出高兴的神情,他站起身来,做出一个迎客的动作,但马上又颓然坐下。
  远处确实来了一伙人,不过这伙人显然知道有文化的流氓如今吃不开,居然来了个本色出演。只见为首的大汉满身肥膘,光着膀子,连衣服都不穿,胸膛上刺满锦绣般的纹身,他也没有提着折扇,但提了根劈柴,那劈柴足有鸡蛋粗细。尾随他身后的帮闲们,也一个个一身样,手里拿着哨棍,边走边骂骂咧咧的。
  那满身肥肉的壮汉,粗声粗气的吩咐:“都看好了,我发声号令,你们上前见人只管打,抢着人就走,等我把生米做成熟饭,嘿嘿,有你们的好处。”
  时穿听到这话,收起翘着的二郎腿,随手拿起盘中仅剩的一个包子,上上下下抛着玩,嘴里随意的嚷着:“嘿,你——说你呢,停一下。”
  壮汉站住脚,难以置信的打量下周围,指着鼻尖反问:“你这厮在喊我吗?”
  时穿犹豫着该怎么称呼对方,他继续像杂耍一样抛着包子,目光盯着包子上上下下,嘴里说:“你是去找妙泰吧?”
  胖子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厮守在这儿,也是准备下手的吧,放心,爷只吃头道汤,残羹归你了。”
  时穿抛着包子,转过身来:“如今追妙泰的多如牛毛,哥照顾你一下——九千九百九十九号,后边排队去吧。”
  胖子懵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海州城有那么多男丁吗?未婚的?……排在前面的都是谁?”
  时穿笑眯眯的回答:“哥排在九千九百九十八,在我前面的人嘛,……”
  时穿把包子送到口中,大大的咬了一口,继续说:“……全是包子。”
  第076章 救救急
  壮汉仰天大笑,浑身的肥肉都在颤动,他纹在胸口的一只虎头,随着肥膘的颤动,影影绰绰仿佛活了过来,正红着眼珠,准备寻找包子充饥:“知道我是谁吗,爷是海州虎,爷拳头上能够立住马,胳膊上能跑开船,爷打人跟家常便饭一般,进出衙门仿佛吃茶喝饭,打你个神志不清不过是‘街头斗殴,致伤人命,脊仗十五’而已。爷从小到大吃的板子,比你吃的盐还多,全海州城通没有奈何我的——我是老虎耶!”
  时穿笑眯眯的听对方讲完话,他细嚼慢咽的将包子咽下去,还用茶润了润喉咙,嘴里嘟囔:“这包子太小,真是不经吃啊。”
  学着黄煜的温文尔雅,时穿轻轻的放下茶盅,斯文的回答:“我姓时名穿,字长卿,邻里都叫我‘时大郎’。”
  那壮汉正抖动着浑身肥膘,似乎对一只蚂蚁挑战大象很不可思议,笑的正欢的时候,听到时穿通名报姓,他一下噎住了,笑声嘎然而止,脸憋得通红,上下打量时穿一番后,他把手一背,转身,折返来路……
  “噗哧!”包子铺内的褚素珍憋不住,将一口茶猛烈的喷出去,旁边的黄娥波澜不惊,仿佛天经地义一般,继续文雅的用手撕着包子,小口小口的吃着。
  那群尾随壮汉而来的帮闲,望了望店门口,而后一言不发的准备尾随肥壮汉而去。但随后他们眼睛一花,陡然发觉时穿出现在肥壮汉身边,他的手搭在对方的肩头上,温柔的笑着:“老兄,你妈贵姓……同船过渡就是三生有缘,你我巧遇在此,缘分啊缘分啊——兄弟今天出门急,身上没带钱包,借两个小钱救救急。”
  紧接着,时穿笑的更和蔼了:“我记得你,海州虎嘛,我时大郎记得了……现在把两腿张开,双手举高,高点,再高点,好了,我瞧瞧你把钱袋子藏哪了,不是这儿,不是这儿……”
  时穿以一个职业保安的严谨,双手快速的拍打着海州虎身上各个部位,从对方指尖一路拍到脚后跟,动作麻利的。简直像一辈子都在从事搜身这项很有前途的职业。
  海州城著名的“时大郎巴掌”,拍打在壮汉身上,每次时大郎手抬起的时候,壮汉脸上的肥肉绷紧,当巴掌落下来的时候,除了巴掌落处的肌肉在颤动,壮汉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也在控制不住的痉挛。等时穿拍打完后,地上已经堆了一堆小零碎,有小峨眉刺、绣花针、皮鞭、蜡烛……当然还有钱袋。
  时穿干完活,轻柔的将对方伸展的双臂拨拉下来:“好了,结束了。”
  这时的海州虎,已经忘了地上的钱包,他像一个宋代范进一样,先是难以置信的浑身上下摸索一遍,而后一转身,一路狂奔,一边发疯似的喊:“我活着,嘻嘻,我活着……”
  时穿眼睛扫过那群帮闲,时光似乎凝固了一下,紧接着,众帮闲仿佛炸了窝的麻雀,漫天飞舞,没有两个人是同方向的,尤其是他们当中最聪明的,临跑路之前还把身上的钱袋啊、哨棍啊等沉重之物丢下,以便减轻负担,让自己健步如飞。
  独自留在原地的时穿懊恼的摸摸后脑勺:“其实我还想打欠条的。”
  褚素珍已经笑软了,连一直神色郁郁的包子铺老板也憋不住的笑,时不时的把身子转过去,脸冲着墙壁,肩膀抖动个不停,过一会,他扭过脸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