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65部分

兴宋-第65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这趟外出,女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不同了,她们脸上开始有笑容——对于青春少女来说,欢乐就是最好的化妆品,本身相貌不俗的女子再挂上发自内心的笑容,那种美丽,那种风情,连同样身为女人的顾三娘也看痴了。
  紧接着,同样明艳亮丽的沃尔玛进来,也让顾三娘发了一阵呆,大宋朝虽然海贸昌盛,百姓们什么样的洋人都见过,但这样满头火焰般的红头发,眼眸如波斯猫一般绿莹莹的美女,依旧让顾三娘一阵目眩,等看见几名恭顺的黑人女仆与小童也跟着进来,顾三娘冲众女包围中的时穿开口了,这次开口,她自认为语气缓和了许多:“时大将,听说你家屋子有几间空的,我家仆人马上要到了,今夜我需借住你的空房。”
  此时,豆腐西施也站在时穿旁边,正一脸高兴的把玩着一对臂钏,这支臂钏充满拜占庭风格,原来时穿在东海县顺手买来的水手收藏品,这对臂钏纯金打造,头尾部是豹子头造型,镶嵌了无数小宝石,一头是红宝,一头是蓝宝,因为时间匆忙,时穿都没来得及翻新,便转手送给了豆腐西施。
  东西虽然旧了点,但时穿外出还没忘记给自己买礼物,而且这东西毕竟是金子做的,豆腐西施已经乐晕了,她翻来覆去打量着臂钏,顾三娘进来她也没注意,当顾三娘开口时,她犹自喜不自胜的问:“大郎,可不是奇怪,你说,怎么蕃人那里也有臂钏这种首饰,造型还几乎与我们相同?”
  时穿没理睬顾三娘的问话,他顺嘴回答:“也是啊,听说臂钏这东西,不仅咱们有,连天竺,非洲、大食,各处都有,款式基本相同,都是上下吊索子收束衣领衣袖,我还听说,连不毛之地的野人也有同样的首饰,这年头也没有时尚杂志,怎么天南海北的人不约而同制作的同样的首饰?……啊,对了……”
  时穿一指才进来的英迪拉。沃尔玛,向豆腐西施介绍:“这是我新得的女使,负责照顾小娘子们起居,她叫英迪拉,你如果叫不惯,可以叫她英娘……对了,沃尔玛是刹帝利种姓,这个种姓,现在在印度能够称‘王’的只有三家,其余的土邦王都是婆罗门,你是哪家的?”
  时穿的后半句话是用阿拉伯语对英迪拉说的,英迪拉这个名字时穿起的,听说对方姓沃尔玛,相貌又隐约与时穿知道的某个影星极相似,时穿干脆盗用那个影星的名字,给她命名为英迪拉。沃尔玛。
  英迪拉微微弯下腰,行了个类似宋人福礼的礼节,温顺的回答:“主人,我过去属于哪个家庭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我只属于你,我是你的女奴。”
  英迪拉开口的时候,被无视的顾三娘忍住怒火,冲豆腐西施直瞪眼,豆腐西施惹不起顾三娘,感觉到对方咄咄的目光,她躲在时穿身后不敢抬起头来,顾三娘急了,又是咳嗽又是跺脚,可惜交谈中的英迪拉根本不理解,而时穿有意忽视,两人都没理睬,这让顾三娘更是怒了,她两眼瞪得像铜铃,一付随时准备打断时穿交谈的样子。
  豆腐西施看不下去,她抬起脸来,偷偷地指一指时穿的脊背,一副“我听他的”的神情,顾三娘又把目光转向了时穿,恰好这时时穿满意的吩咐英迪拉:“你有这个觉悟就好,这些小娘子交给你了,当然,我并不需要你干端茶倒水的粗活,你就做个类似保姆的生活指导,那就行了。”
  英迪拉鞠躬,感谢时穿的信任,顾三娘乘着空隙,赶紧开口:“时大将,你这里何时搬完行李腾出房间,我好安排仆人过来。”
  时穿的回答就一个字:“滚!”
  顾三娘愣了一下,勃然大怒:“时大将,我好言好语与你商量,你这样恶语伤人为哪般?天大、地大、礼最大,今日你不说出一个道理来,休怪我闹上衙门?”
  时穿板起脸来:“商量,不该是那样的口气,你如果想商量,重新来过,否则我还是那个字:滚。”
  顾三娘浑身哆嗦:“不信没有王法治得了你?”
  时穿最角露出一个讥讽是笑:“王法?哪条王法规定,付了租金的租客需要给别人腾房子?”
  顾三娘颤声说:“你那些房子空着……”
  时穿打断对方的话:“这个院落我已经包了,便是那些空房间,我也付过租金了,现在房子空着,那是我乐意,我高兴,我就喜欢把房间空着欣赏,关你什么事?你跟我谈王法——滚,滚回去查一查《宋刑统》,那上面哪条律法写着:空房间必须租给别家的仆人住?!”
  顾三娘咬牙切齿:“我明日就送帖子去县衙,不信……”
  黄娥赶紧上前准备帮时穿圆场,这时只听到时穿反唇相讥:“送帖子去县衙——你以为你是谁?”
  黄娥乘机上前挡在顾三娘与时穿之间,她也不冲对方行礼,反手牵上时穿的衣襟,冷淡的插嘴说:“顾氏,你要送帖子去县衙?奴家父亲也是小小官员,奴家自小听过递名帖的规矩,凡是帖子,都要标注品级的,没有品级也至少该是个廪贡生,那帖子才能入得了衙门——不知道顾氏你是什么品级,在何处入学舍,参加过省试还是殿试?”
  顾三娘一跺脚,但她还没开口,旁边窜出顾大来,将她拦腰抱起,转头就往自家院子奔。顾五紧跟着出现,直冲时穿与黄娥拱手:“大郎,我家三姐刚回家,什么事都不懂,得罪了,街坊邻居,还请多多体谅。”
  黄娥福了一礼,平静的回答:“我等独居小院,原本图个清静,刚才哥哥不愿借房,也不是不与人方便,实在是——不能容忍别人欺人太甚。”
  这阵子争吵让姑娘们的谈话中断下来,素馨放下手中的东西,也插嘴帮黄娥助长声势:“我家哥哥拒绝此事,其实源于顾家姐姐的态度,顾家姐姐如此盛气凌人,她的仆妇真要住进来,万一有个争执,反而伤了和气,还不如彼此离得远远的,互不招惹。”
  顾五连连鞠躬:“小娘子们勿怒,实在是家里地方太小,住不下十几口人,所以才想……”
  第129章 只做床上活儿的
  时穿插嘴打断顾五的话:“什么也别想——你家住不下那是你家的问题,大家彼此关起门来过日子,你家别想我的空房子,我也不关心你家人该怎么住……顾五,看你是邻居,提醒你一句,你三姐现在是平民了,别老拿自己当个人物。”
  黄娥静静补充:“不过是一个归家妾当家主母发一声话,她赶紧收拾东西走路。回到家中,居然还妄说什么送名帖——妾有名帖吗?这话要是传到御史耳中,恐怕你三姐原先的夫主也要丢官。
  回去劝劝你姐,有些事情,做得说不得。刚才的话就当我们没听见,以后住在这巷子,还请你姐姐收起爪牙,平平淡淡的,做个寻常人。“
  顾五一头冷汗的拱手。巷子外,顾大一直抱着妹妹回到自家院落才松开手。他刚一松手,顾三娘跳着脚训斥:“大哥,你怎么那么软弱?你说时大将凶恶,自己怕了他还可原谅,但刚才一个丁点大的小姑娘,胎毛还没褪尽,也敢仗着时大将的威风来训斥我,你怎么就不容我回嘴?”
  顾大低着头,许久,回了一句嘴:“数落你的那位小娘子,是下一任县尊之女,你不是要往县衙送名帖么,有那位小姑娘在,恐怕如今的县尊不会收你的帖子。”
  顾三娘愣了一下,回忆起她见过的满院艳丽,嘟囔:“县尊之女,怎么跟一个大将混在一起?哥哥你莫要哄骗我……哼,县尊算什么,过去,有多少县尊巴结我……”
  正说着,顾五一溜小跑进门,压低了嗓门劝解:“三姐,可别说了,刚才你出去后,那小姑娘还说:如果再有人提起名帖一事,她非要把这事捅出去,让御史弹劾你原先的夫主。”
  顾三娘声音低了下来:“御史?这关御史什么事?一个牙都没长齐的小姑娘,也敢教训我?”
  顾五忍了忍,憋不住说:“三姐,她说了:如果妾也敢随便递名帖,御史听到了绝不会轻饶。别说你夫主有‘闺门不谨’之罪,就是接名帖的官员,也免不了一个‘巴结上官,有失官体’……她还说:看在邻居的份上且饶你一次,若明天你去递名帖,知县大人不把你的名帖甩到大街上,她今后改姓顾。”
  顾五说这番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看着姐姐,但当他把话说完后,并没有意料中的勃然大怒,以及要死要活。顾三娘听了这话愣住了,她愣在那里若有所思,许久过后,自言自语的说:“‘横惯眉头对朱紫’,却也有‘低眉弯腰做白衣’的时候……罢了,我虽然不怕给檀郎惹麻烦,但我那一双儿女,终还要在檀郎那里讨生活,不能给他们带去麻烦啊。
  来人,取十九件绸缎……不,二十一件,加上时大将与豆腐西施那份,秋红,来跟我过去道歉。“
  顾大劝解:“天色已晚了,妹妹不如明天吧。”
  顾三娘咬牙:“今日事,今日了,决不能等到明天。”
  这时,豆腐西施的院中,三星班留守的几名徒弟接到消息,跑的满身是汗的从外面赶回来,提心吊胆的拜见自己的师祖,其中一名青年看时穿脸色不错,赶紧打岔:“师祖,你走后不久,三位师傅揽下了王相公后花园的改造工程,于是,这院子每天只能开几个小时工,白日里人来人往,所以我们都是点着火把挖洞的……嗯,师祖有什么吩咐?”
  刚才没注意到,院里的地面上已经开了一个小口,不过它位于门房边缘,如今,那里已经挖成一个深深的大坑,坑左右砌上了简单的石墙遮挡,其中一面石墙还留了个口子,附近堆起了高高的土堆。这几位徒孙正在执行时穿临走时的交代:掏空院落底部。
  时穿回头望了一下,院里的屋舍还是原样,没来得及推倒重建,看来,工程进度慢了。他想了想,吩咐:“罢了,人都回来了,屋子就照原样吧——这里终究要做骡马店的,房子修得过于精致了,客人担心房价高,不敢上门来,那就惨了。”
  一旁的豆腐西施正在摆弄手上的臂钏,她心不在焉的盯着英迪拉,英迪拉感觉到那双目光里的嫉恨,以及警惕,她神色不变的尾随在时穿身后亦步亦趋,装作什么也没察觉。稍倾,豆腐西施反应过来,赶紧挺了挺饱满的胸膛满脸媚笑表忠心:“大郎,看你说的,见外了吧。咱俩什么关系,这屋子你只管放心拆,想怎么折腾,凭你!”
  其实这个院子不太适合做骡马店,这或许是骡马店终究没有开起来,或者开了生意也不好的原因——甜水巷巷道太窄,虽然院落里有足够的场地让骡马调头,但经历过现代“城市拥堵”的时穿知道,在这种狭窄的巷道内,绝不适合开车往来,光是寻找一个停车的地方,都能令人抓狂。
  嗯嗯,有了海公子那份馈赠后,时穿现在已有了新打算,咱现在有钱了,与其对旧房子修修补补的,还要顾忌这儿顾忌那儿,不如从一张白纸画起——这里只是他的临时居所,没必要大动干戈。
  “留守的衙役呢?”时穿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询问徒孙。
  几名徒孙还没有搭话,豆腐西施赶紧插嘴:“那两名衙役守了几天,因为都是年轻人,加上街上热闹的很,便耐不住性子回家了。端午节最后几日,他们也就是早晨过来探望一下,一听说时大郎还没有回来,转身就走,从不做片刻耽搁。”
  时穿哈哈一笑,并不介怀,又问:“我走这几天,海州城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吧?”
  豆腐西施想了想:“特别——哦,城外某家族坐化了一个高僧,端午节这几天,最大的事就是它了,据说城中的士绅都赶过去上香,很是热闹。”
  豆腐西施随即描述起那场热闹,时穿心不在焉的听着,姑娘们听说坐化的就是来他们院中算过命的“大师”,也低声谈论着当日大师的预言……正说着话,顾三娘赶过来了,她也不看时穿阴沉的脸色,只管盈盈拜下:“大将,三娘我也是急得没法子,不合言语冲撞了大将,如今,三娘知错了,请大将务必原谅……”
  时穿皱着眉头,看豆腐西施快手快脚的接过顾三娘赔礼的绸缎,并一边抚摸绸缎,感受绸缎的柔滑,一边抢着替时穿应答:“三娘,什么得罪不得罪,都乡里乡亲的,平常过日子难免磕碰,倒是三娘客气了,这绸缎一送二十多份,奴家实在担当不起。”
  时穿不耐烦这样虚情假意的寒暄,看到黄娥也收下了绸缎,还装模作样的跟顾三娘寒暄,他指了指英迪拉:“这里你照顾。”说罢,他抬脚向屋里走。
  豆腐西施赶紧低声向顾三娘解释:“他呀,脑子被拐子打坏了,不懂人情世故,三娘心里别有疙瘩,这赔礼的绸缎,我觉得留三份足够了,一份给时大郎,一份给黄姑娘,剩下那份我就不客气了,其余的,请顾三娘拿回去。
  三娘,你这次回娘家,大约是要寻个小郎嫁了,我是嫁过的人,知道女人的苦处,你如今没了出息(进项),还如此大手大脚,将来万一花光了手里的钱,可怎么得了?“
  顾三娘郑重向豆腐西施行礼:“原是小妹无知,冒犯了李家姐姐,今后还望李家姐姐不计前嫌,多多提醒我……时大将那里……?”
  豆腐西施摆手:“瞧你这称呼,都是左右邻舍,不见外的话你喊一声‘大郎’。大郎他脑子虽然不灵光,可也是个直爽人,你如果老是用官名称呼他,那就见外了。”
  豆腐西施唠叨着,黄娥那头早不耐烦了,她频频张望时穿的去向,这时实在忍不下去,微微福了一礼,领着英迪拉告退。等她赶到时穿屋里时,时穿正在收拾床铺,黄娥赶紧上前,挤开时穿,快手快脚地铺上新床单,收拾被褥等等,英迪拉只好在一旁站着,吐着口水泡看着黄娥唠叨:“一个归门的妾,也如此张扬。平常这样的妾,都巴不得人忘了她的过去,以便全心全意对待新丈夫,她倒好,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过去,还说给知县送名帖。
  嘿嘿,每年这样归门的妾不知道有多少,各地知县如果每个都尊重,他还要不要当官了?再说,知县凭什么尊重她,难道她现在还能找自己的夫主沟通?“
  环娘兴冲冲地跑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