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219部分

极品明君-第219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祁镇脸上没有一丁点的怒意和阴沉,反倒是一脸的和悦之色,含笑不语,这倒是助长了那些欲替朝鲜王国说话,还有欲站出来,在朱祁镇的面前刷存在感和声望的大臣们踊跃不已。
  当然也有不少的大臣站了出来反驳,可是这些大臣多是武臣和勋贵,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原本就不重,再加上耍嘴皮子的本事哪及得上这些上嘴皮顶着天下嘴皮顶着地的文官,只能悻悻然地败退不已。
  不过,倒是有一些大臣并没有掺和进这场战争,这些大臣的数量并不算多,但是内阁的诸位还有六部尚书,另外还有几名重臣都一副冷眼旁观的状态。
  他们很了解朱祁镇这位眼下看起来很是笑眯眯的主,再说了,昨天他们也就已经知道了这些官员今天想要干嘛,毕竟这些文官可有不少是他们的门生故吏,又或者是同乡之类的,反正只要有事,总是会有有心人把消息传递给这些大佬们。
  而他们要比一般的大臣,更了解朱祁镇的想法,或者说朱祁镇虽然没有完全的向他们明白地透露他的野心,可是隐隐约约的,这些大臣们都总觉得朱祁镇绝对不可能只是向那朝鲜王国讨一个说法那么简单,或者说在这些老谋深算的重臣的眼中,朱祁镇的老奸巨狠,阴狠毒辣绝对是很上档次的,就照朱祁镇踏平了草原之后,就死死拽着草原不放,连搜带刮让那草原数十年都难以恢复元气的作派,不可能轻飘飘的要一个赔罪就让石亨率数万大军在朝鲜王国转一圈就扭屁股闪人。
  所以,虽然收到了那些小同乡或者是旧识传来的消息,他们这些老油子都没有表达,他们也想看一看,如果他们站出来之后,朱祁镇并没有太过激的反应的话,那么他们再跳出来顺水推舟,效果会更不错,何必自己一开始跳出去,万一朱祁镇一恼,自己岂不是成了堵枪眼的倒霉鬼?
  所以,朝堂之上的气氛显得颇为微妙,除了吏部右侍郎陈东,武安侯爷郑能这两位可以算得上是重量级的官员一个站在一边帮腔之外,其他的文武重臣们都很是诡异地保持着沉默,一如朱祁镇那张笑得和谐的令人觉得诡异的脸庞。
  “……看来,以陈卿为首的诸人,希望我大明对那朝鲜王国网开一面,既往不咎,以显我堂堂大明泱泱大国之风度,以璋我大明宗主之仁厚,可是此意?”
  “正是,陛下乃是大明的帝王,天下之宗主,当为我大明之国体着想才是……”吏部右侍郎陈东看到朱祁镇颇为和颜悦色地如此言道,心头不由得暗喜,赶紧上前向朱祁镇进言道。
  “呵呵,陈卿如此为我大明着想,实乃国之栋梁也,只是朕有一疑问,还望陈卿为朕解答。”朱祁镇笑眯眯地冲那陈东点了点头笑道。
  “陛下请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陈东一脸的恭顺。
  “不知两天前的夜晚,那位朝鲜王国所遣的密使,到你府邸上,给你送了多少银两啊?”朱祁镇仍旧在笑,可是那笑声里,却透着磨刀霍霍的冷冽。
  第三百八十四章 就是在叛国!
  原本俯首躬身为礼,脸上带着谦恭笑容的陈东笑容瞬间僵住,而随着那朱祁镇的话语声落,陈东的脸色已然从健康的红润转变成了一片死白。
  “怎么不说话,莫不是陈卿方才没有听到朕的发问吗?”朱祁镇仍旧据案而坐,脸上的笑容依旧,可是那语气越发地冰寒,而原本那些跳出来帮腔的文官们这下子全都懵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原本作为他们这些反战派代表的最中坚的力量型选手吏部右侍郎陈东的身上。
  “陛下,臣,臣惶恐,不知陛下为何如此说。”已然乱了阵脚的陈东拜伏于地,头丝毫不敢抬,心虚胆怯地道,连带那原本浑厚高昂的声音也降低了许多。“前两日的晚间上微臣府邸的乃是一名商贩,他言自己手中有上好的高丽参,微臣的管家也算是识货之人,特地告诉了微臣,而微臣当日在外与友人相聚,归府晚了,所以那位朝鲜商贩晚上才入了微臣府中。”
  “是吗?呵呵,可惜,那位你口中的朝鲜商贩,据锦衣卫侦知,乃是那朝鲜王国左参赞李东正,于五月十七日于那胶东半岛入我大明,二十三日至今师,之后先后寻过几位官员,最后,到于前夜入了你府,而这之后,就在昨天……”朱祁镇的语气仍旧是那样的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就好像是讲述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故事一般。
  而除了那陈东之外,还有数名先前也曾经暗中接触过这位朝鲜密使的官员的脸色已然惨白得厉害。
  说到了最后,朱祁镇转过了脸来,朝着那孙继宗颔首示意之后言道:“孙老爱卿给朕说一说,这几位我大明帝国的颜面,而在朕的面前忠心苦谏的忠耿之臣,都收受了那位朝鲜密使所赠予的那些物件。”
  “臣遵旨……”孙继宗越班而出,先是朝着朱祁镇恭敬地一礼之后转过了头来,冲那陈东,还有那几色变的大臣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这才缓缓从那袖中取出了一折书札。
  “……五月二十七日夜戌时三刻,入鸿胪寺少卿常何平府邸,议及我大明与朝鲜之事务,李东正离府之时,留下了玉壁一双,金镶玉狮子一对,高丽参一双,估价合计银两七千八百余……”
  听到了这句话,原本站立着的一位中年大臣双腿一软,径直就跪伏在那大殿之上,而朱祁镇却连眼皮也不抬一下,扶着茶杯,细细品茗。
  “……五月二十九日戌时一刻,入礼部郎中张进府邸……又五月三十日夜,礼部右侍郎陈东府邸,议及我大明与朝鲜之事务,陈大人先是推辞不已,而其后,李东正着人拿出了两万两银子的银票,还奉上了极品高丽参三双,另有珍玩若干……”孙继宗的声音很平常,说出来的话却让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微微色变。
  谁都知道,每一位大臣肯定都会有一些隐私,当然,对于大明而言,大臣们收受贿赂的习惯可以说是习以为常并且不以为然。
  另外,大明有诸多藩属之国,那些藩属国的使节前来大明朝贡或者是办事的时候,总是会给那些相关的大臣们塞点银子,希望这些大臣能够替他们这些藩属之国说些好话,多捞一点大明的赏赐或者是其他的利益。
  而今日,看朱祁镇的样子,分明就是不想要轻易地放过,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个大臣们不由得又愤愤地诅咒陈东等人,泥玛的,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朱祁镇这位瞪呲必报的大明天子瞅那朝鲜王国不顺眼,前不久的朝会之上那副杀气腾腾的样子,仿佛不把那朝鲜王国的国主给抽筋扒皮决不罢休。
  也不想一想那瓦剌是啥下场,现如今,正在京师里边闲得蛋疼没有事情做的天子好容易逮着机会,想要狠狠地拾掇那朝鲜来着。你们在这个时候居然胆敢去收那朝鲜王国密使的贿赂,还替他们说话,这不等于是给当今天子添堵吗?该,真该你们倒霉。
  被点到名字一人全都面色苍白地拜伏于地,而这些人,又恰好是方才叫嚣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友谊不要刀枪的文官集团里边跳骚得最厉害的那几位。
  如今都给提溜了出来,其余的那些家伙缩的比那黄鳝钻洞还快,哪里还敢跳出来再唧唧歪歪国士当死谏之类的屁话。
  “孙老爱卿,这些消息确实吗?”待那孙继宗读完之后,朱祁镇很是慢条斯理地道。
  孙继宗转过了头来朝着朱祁镇恭敬地一礼:“陛下放心,这些东西,都是微臣一个一个进行过核实的,敢以人头担保,这些消息,绝对没有一丝遗漏,也绝对没有一丝虚假。”
  “那你们呢,你们若是觉得不对,可以站出来,跟那孙大人说一说,其实你们没有收那么多的贿赂,或者说,你们根本就没有收。”朱祁镇的嘴角轻快地扬了起来,目光扫过了那几名跪拜于地的官员,目光阴冷如刀。
  “怎么,没有人愿意说话吗?或者说,你们的确是收了。”朱祁镇站起了身来,扫了眼一些站在班中欲言又止的大臣,而看到了他的目光之后,所有原本想要跳出来给这几个家伙求情的大臣们都不由得心头一凛,缩回了念头。
  “你们是我大明的大臣,所拿的,是我大明朝廷给的俸禄,你们的妻儿老小,也皆是大明的子民。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做?难道你们不清楚那朝鲜勾结辽东诸部,侵害过我大明辽东的百姓吗?”
  “有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甚至于被落到背井离乡。他们才是我大明的子民和百姓,所以朕必须要为他们报仇,让他们知道,大明,是他们的祖国,更是每一位大明子民的后盾,那些胆敢欺辱他们的民族,都将会被我大明愤怒的炮火所淹没。”
  “可是你们做了什么?你们知道不知道那些银两或者是珍玩,说不定就是那些异族从我大明子民的手中掠劫而来的,你们却心安理得的受之无愧,然后还居然胆敢在朕的跟前谈什么泱泱大国,仁义之风。”
  朱祁镇的话一句接着一句,犹如一声声地雷霆在那大殿之内炸响,震耳发懵。所有的人都不由得下意识地垂下了头,仿佛生怕不小心天子之怒就会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
  “不为我大明的利益计算,而仅仅只是因为敌国的人给了你们钱帛,就想要给他们卖命。你们这样的行为,就是在叛国!”朱祁镇伸出了手指,笔直地指向那几位跑在地面的大臣,一句话,将他们钉死在了那沉重的耻辱柱上。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看看,少说话的好
  “想不到陛下居然会如此,七名官员,上至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下至正七吕的给事中,全都拿下了大狱。这可是我大明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至少从太祖之时到如今,就没有过因为与藩属之中往来交谊而牵连成这样的。”散朝之后,这些缓步而行,朝着那宫门走去的诸多大臣忍不住小声地议论纷纷道。
  “说来还不是陈啸洋他们自己倒霉,陛下雄才伟略,去岁之时,把那草原给平定之后,正在大肆建设大明北疆,不料那小小朝鲜却胆敢前来捣乱,更重要的是,昔日陛下北狩之时,那朝鲜就已然露出了狼子野心,而今又再次挑衅,陛下焉能不怒?”
  “是啊,陛下这等人物,可不是宣宗和仁宗那样与人为善的天子,而是跟太宗皇帝一般……”
  “可如此处置是不是太过重了,毕竟像陈啸洋乃是正三品大员,就为了区区两万两银子就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实在是有些不值。”
  “可现如今陛下就在火头上,谁还敢站出来给他们说话?……”
  看着这些面色沉重议论纷纷的大臣们渐渐地离去,一直在后面缓缓而行的那老王直不禁轻叹了一声:“看样子,这些人还是不怎么明白陛下的心思。”
  “还想着钱帛之物,看样子,咱们大明的臣子们,呵呵……”原本脸色铁青得怕人的胡濙这个时候面色总算是稍好了一些,毕竟,那陈东终究是他礼部的下属,而且还是位高权重的礼部右侍郎,原本那位朝鲜密使也曾往自己的府邸投柬,而那胡濙理都没有理会,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自己的得力下属居然会做出这等事情,这让那胡濙的心里边如何能够能够轻松得起来。
  若不是昨天,朱祁镇就已经遣了人来跟他胡濙打了招呼,说不定今日胡濙当庭请辞的心都有了,毕竟自己的左膀右臂居然出了这么档子事,这让胡濙的老脸都快不知道往哪搁了。
  “陈东这等行径,实乃是里通外国,若是在太祖太宗之时,单单是他们所收受的贿赂,呵呵……”那王直说到了这便打住,不过胡濙这位数朝老臣焉能不知洪武年间的旧事,那个时代,朱元璋对于贪腐之事,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别说两万两,就算是二十两,他们也得去见阎王。
  “看样子,当今天子的手段,怕是不比太祖差多少,至少在这方面。”胡濙也不由得谓然轻叹了一声道。“陛下这一次分明就是杀鸡儆猴,想我大明藩属之国数以百计,过往,诸国之使节,欲从我大明获利,都会先做一些准备,倒也肥了不少的官员,可是,损失的,却是我大明的利益。”
  “是啊,所以王某觉得陛下这么做,虽然显得有些手段酷烈,可是,不下点猛药,那些官员,焉能幡然醒悟。”老王直微微颔首言道。
  “只是如此一来,陛下权柄太重,这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胡濙的白眉一皱,声音又低了几分言道。
  老王直听到了这话,步伐略略一顿。“话虽如此,可是如今我大明正处非常之时,若是想要一革过往之弊端,就需要一有强力铁腕的君王不可,不然,怕是要寸步难行啊。”
  “这倒也是,只是,胡某担心长此以往,陛下醉心于权柄,那天下,怕是要多事矣。”胡濙的声音越发低沉。
  老王直停下了脚步,望着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老大臣。他焉能不知道胡濙何以会说这样的话,不过也是,他胡濙在朝数十载,怕是今日,是最丢脸的一回,心里边有些怨愤,这是自然的。
  但是,绝对不能让他把这样念头越养越大,眼光毒辣的老王直绝对相信真惹毛了朱祁镇,他绝对不会顾念什么旧情,所以,还是设法地让自己的老友熄了念头的好:“呵呵,可是当今天子能有手腕,有胆识,更有铮铮铁骨,而我大明立国百年,已然是困顿丛生。非雄主而不能为也,不然,大明,怕是再无兴兴向容的气象了。”
  “再者说,当今天子肖似太宗皇帝,此非虚言也,但是至少他到现在为止,做事非凭喜好,而依法度,所以,咱们这些老家伙,还是多看看,少说话的好。”
  “这倒也是,罢了,老夫这把老骨头,就当是卖给当今天子吧,呵呵,希望陛下不要让咱们失望才是。”胡濙看到了老王直那双清亮的眼睛,略略有些躲闪,不过听到了这番苦口婆心的良言之后,最终还是坦然地面对着老王直笑言道。
  “老夫相信,天子不会让天下人失望的。”老王直转过了头,望向那身后边的宫殿,颇有些感慨地道。
  而在出宫的那群人之中的于谦,心里边,亦与那老王直一般的想法,这样杀伐决断的天子,当可使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