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220部分

极品明君-第220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出宫的那群人之中的于谦,心里边,亦与那老王直一般的想法,这样杀伐决断的天子,当可使大明能够更上一层楼。
  而在此刻,那朝鲜王国的局势越发地显得扑朔迷离,石亨按兵不动,而且连句话也没有给朝鲜王国,手握雄兵,据于朔州一带,而那些辽东诸部野人就像是一群打了鸡血的暴徒一般,将那朝鲜半岛北部狠狠地肆虐了一番,不过因为有了石亨这个狠人在那压制着,所以那些野人部落的目标只对准那朝鲜朝王国的官吏和军队,而对于百姓的骚扰虽然不能说没有,可是比起他们过往的不良记录来对比的话,已经相当的和谐了。
  而诸部野人清理干净之后的城镇,就会在最短的时候之内被大明境内所派遣过来的人接手,虽然这些手段都是在底下,可是朝鲜王国终究在北部经营多年,还是得知了大明的暗中手脚。
  可就算是他们愤怒得以头抢地,跳脚大骂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现如今已然四面楚歌,北边近十万诸多部落兵马四处肆虐,而大明的石亨虎视眈眈,面边,原本朝鲜的养马地济州岛已为那大明的舰队所据,而后更是听闻那大明的舰队似乎还不满足,已然扬帆往世宗大王在位期间才拿下来的对马岛直扑而去……
  第三百八十六章 朝鲜宫变
  天顺元年夏至天顺二年春,是辽东诸多野人部落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肆意的烧杀,而朝鲜王国在几经试探,发现那驻军于朔州一带的石亨并没有南下的意图,而是一意的经营起了朝鲜半岛北部。
  于是朝鲜王国决意奋起反击,抗击那些该死的野蛮部落,而那些昔日被朝鲜王国给收拾得怀恨在心的辽东诸部在得到了大明暗里的支持和一些许诺之后,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双方将那清水江一带至平壤一线的朝鲜国土给搅得天翻地覆。
  而在这一年之中,朝鲜王国多次遣使入明,原本提出来的条件是一退再退,一撤再撤,不过,朱祁镇并不动心,或者说朝鲜王国给予自己的条件,实在是不足以让朱祁镇收手。
  虽然在朝在野,仍旧有不少的反战声音,可是当初,朱祁镇以霹雳手段将那七名重臣以里通外国的罪名一撇到底的事情,仍旧让人很是记忆犹新,再加上那朝鲜王国做的事情本来就十分的不地道,至少大明边镇一律站了出来,作为朱祁镇出后朝鲜的铁杆站在后边摇旗呐喊。
  而作为昔日被那些耍笔杆子的文官们压制了很久的勋贵集团自然也不甘寂寞的站在朱祁镇的这一边。而且,文官之中对待此事的看法也并不统一,所以,这些反对之声,并不能够掀起太大的浪花。
  至于那民间的舆论,朱祁镇这个来自未来的人很明白怎么指导,或者说扭曲舆论,而就在天顺元年夏初的时候,借着朝鲜之战开要,朱祁镇就顺便将报纸这玩意给拿了出来。
  而如今,各省都会有自己的报纸,这些,都是朱祁镇手底下的那个宣府商社暗中控股的报纸,自然是手里边养着一票御用文人,站在朱祁镇,或者说站在大明的角度,为朱祁镇说好话。
  总而言之大明对朝鲜忍气吞声近百年,而今,再不好好的拾掇他们一顿,天下人说不定都把咱大明当成那连让狗咬了一块肉都不敢吭上一声的懦夫。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大明只是收拾了一顿朝鲜,如今已然是按兵不动,现如今,那些过去百多年以来受尽了朝鲜王国的压迫和奴役的辽东诸多部落终于站了起来进行了反抗。
  至少,国内的人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如今朝鲜王国在XX地又跟那些野蛮部落掐了一架,明天又在哪又掐了一架,而我大明仍旧保持着客观上的中立。
  真的中立吗?其实现如今朝中的重臣都很清楚也很明白这些根本就是朱祁镇这个无良皇帝弄出来的假面具,就凭那些辽东部落,就想跟那朝鲜王国正面硬抗,那还真不是下饭的菜。
  可现如今大明的数万精锐就在那朔州一带虎视眈眈,而那济州岛和那对马岛皆为大明所取,朝鲜王国四面皆危,而且又担心大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插上一刀子。
  正因为忌惮大明,朝鲜王国实力有所保留,所以那些辽东诸部才堪堪与那朝鲜王国打成平手。
  而那些辽东诸部虽然说打得热火朝天,可实际上他们所收获的利益,更多的只是金银上面的数字罢了。而大明的诸多商团就在那朔州一带呆着。
  可以说,短短不过一年的时间,朔州就从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朝鲜城市,已然变成了大明在朝鲜王国开设的最大规模的贸易集市。
  想来这赚钱,行,不管你丫的屁股后边站的是谁,都得交税。然后在这里,你可以售买各种各样的物资给那些辽东诸部,从他们的手中购得那些辽东和朝鲜的物产和大量的钱帛。然后回到了大明内陆又再转手发卖。
  甚至连武器都会跟那些辽东诸部进行交易,只不过,进行武器贸易的,只有宣府商团才有这个资格。用武器从那些辽东诸部的手中,换取了大量的由辽东诸部劫掠来的物资甚至是人口。
  而这些人口,经过鉴别之后,大部分都会释放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乡,当然,这些家乡已然归属于大明的统治之下,而那些被俘获的朝鲜士卒们,将和他们之前被俘的同袍们一块,赶往辽东边镇一带,大肆的修筑道路和码头。
  而就是这样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拉锯战,让朝鲜王国上上下下倍受煎熬,朝鲜半岛的平壤以北的地区,几乎是处处有烽烟,过百万人流离失所。
  而同样,辽东诸多部落也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消耗战,实力大大受损,而这个时候,石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朔州发兵,短短七日,便跨过了大宁江,清水江,攻陷了那位于清水江南的朝鲜重镇新安州。
  而新安州一陷入大明之手,那朝鲜王国王都平壤,与那石亨所率的明军精锐之间,直线距离不过是两日的路途,而这中间,仅仅只有两座城垣相隔。
  当然,石亨自然也是有理由的,当初我们大明给了你们朝鲜王国一个月的期限,可到了如今,居然已经过去了足足一年的时间,你们居然还没有拿定主意,拿出一个章程来。
  我大明要是再没有点动作,那岂不是让你等小邦小瞧了,说不定天下诸藩都还以为我大明是言而无信的。
  这下,朝鲜朝鲜上下,可真是乱了手脚了,幼主李弘暐仍旧是小屁孩子一个,少有决断,而那些大臣们却已然不再像过去一般,或者说,现如今朝鲜的局势已然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不少的大臣们已然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了。
  而就在朝堂之下争争吵吵没能够拿出个主意的时候,首阳大君的府邸,迎来了几位少见的客人……
  自那文宗大王李珦去世之后被禁足于府中大半年,这才被解除了禁令的李瑈坐在正厅之内,而厅中的无关人等已然全被逐到了房外,就连端茶送水的,都换成了李瑈心爱的小妾。
  而在这正厅之内,坐着理权擥、韩明浍、郑麟趾、金曹瑞等七名官员,此刻所有人的表情都显得十分的严肃,甚至是阴森。
  而李瑈眯着眼睛,抚着那颔下的短须,两眼时不时闪过的寒光透着一股子阴枭与狠绝。
  而作为那李瑈的首席心腹朝明浍扫了一些场内的诸人,沉声喝道:“诸位,今日我朝鲜已然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切切不可再加犹豫了,当今大王年幼,身边皆是奸妄之臣,使得我朝鲜如今社稷将亡。而大君您才有这才挽狂澜的能力和威望,还望大君看在我朝鲜数百万黎民的分上,请大君无论如何,担起这份重任。”
  “对,只有大君您才能担当得起,当今大王,在那皇甫仁、金宗瑞等人手中,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大王您再不出手,朝鲜大权必定旁落……”
  场内的七人纷纷朝着那首阳大君李瑈拜下痛陈厉害,仿佛如今李瑈如果不出山的话,朝鲜的百年江山将会就此分崩瓦解一般。
  “诸卿的好意,孤心领了,可是,孤如今无兵无板,如何成得了事,你们可都莫要忘记了,兵权可就在金宗瑞的手中,孤稍有异动,城内的大军焉能旁观?”李瑈装模作样地叹息了一声言道:“眼看着我朝鲜的江山烽烟四起,百姓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我身为世宗大王的儿子,却被近袖手旁观,着实痛哉。”
  “大君,臣有一计,可除金宗瑞……”作为被那首阳大君最为器重,依为子房的韩明浍最终凑到了李瑈的耳边,细细一番耳语之后,原本就已然意动的李瑈不禁扬起了眉头。略带错愕地转过了头来望向那韩明浍。
  “大君,此刻正当其时,若不取之,日后,大君就再难有机会了。”韩明浍伏地恳切地请求道。
  “既然如此,为了我朝鲜王国的生存,那孤就行险一搏。”李瑈站起了身来,握紧了拳头,凝目扫过这几名心腹。“孤决意今夜去见那金宗瑞。”
  “大君!”听到了这话,屋中数人全都抬起了头,一双双满是热切的眼里,流露出来的是对于权势与荣华地贪婪与渴望。而此刻,首阳大君府邸之内,数百名首阳大君豢养的死士私兵已然整装待发。
  当天夜里首阳大群李瑈佯装拜会金宗瑞,闲话家常,逗留至夜幕降临方才起身离开。金宗瑞亲自送客,行至家门,冰冷的铁锤迎面袭来,金宗瑞应声倒下,当场脑浆迸裂。
  锤死左相金宗瑞之后,首阳大君私兵直扑王宫,在所有人都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之前一举胁持了端宗。
  控制了瑞宗之后,李瑈借着端宗的名义连下数道旨意,杀了数名端宗的铁杆大臣和武将,完全地将那王都平壤的兵权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
  此至,原本把心思都放在了战事上边的朝鲜文武这边回过了神来,不过如今大势已定,而不过数日,那李弘暐被迫禅位于李瑈,被尊为恭懿温文太上王。
  而那迫不及待登上了王位的李瑈于登基的当日便上书向大明请罪求和,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或者说他这样的行为,让原本这两年来就一直在关注着朝鲜局势的大明朝野一片哗然。
  第三百八十七章 给自己的属国当一当家,作一作主
  “陛下,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卫铭童这位朱祁镇身边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谋士近臣,如今也激动得两眼发红,一个劲地直摩拳擦掌。而旁边,不论是于谦、杨洪,又或者是那几位内阁成员,也都是一脸的喜色。
  嗯,经过了一年多来的相处,这些官员们逐渐地了解了朱祁镇的能力和手腕,而在朱祁镇的潜移默化之下,至少这些重臣可都不是那种读书读成了书呆子的货色,所以,当把那内心仁义礼智信的遮羞布撕扯掉之后,露出来的一张张为了利益而变形的狰狞嘴脸,比起朱祁镇来也好不到哪儿。
  甚至于陈循那个首辅,在月前都曾经有想要朱祁镇封禅泰山的提议,说什么元蒙余孽,在朱祁镇所率领的大明铁蹄之下已然是灰飞烟灭,再无撼我大明根基之力,而那小小朝鲜,更是为我天威所摄,栗栗而服……
  而那位徐有贞,嗯,没错,就是历史上帮助朱祁镇登基发达之后权势渲天,最后又让那曹吉祥和石亨给扳倒的徐有贞,这位如今身为朱祁镇的阁员之一。
  而原本只有五六个人的内阁已然膨胀到了将近十人,新近加入的除了徐有贞之外,更有李贤、年富等几名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大臣进入了内阁。
  虽然陈循与那徐有贞这两个家伙虽然喜欢逢迎拍马,但是论起才能来,还是相当不错的,陈循擅长于处理人际关系,内阁成员,都能够笑脸迎人,而且很懂得调解相互之间的矛盾。而那徐有贞却在干实事方面很是兢兢业业,另外徐有贞还写得一手很是漂亮的毛笔字,实在是令朱祁镇这位来自未来的,对于书法的战斗力是五的废菜份外地妒忌。
  嗯,那日那陈循与那徐有贞二人一唱一喝,就算是身为未来人士的朱祁镇,也禁不住有些老脸发烧,这老家伙吹捧起人来太没皮没脸,当然没有答应这样的举动,至少朱祁镇觉得,除非老子哪天把太平洋当成了我大明帝国自家的后花园了,才有那样的资格去封禅。
  嗯,先不扯这些没用的,重要的是现如今重臣齐聚一堂,所为的,正是那朝鲜突然发起的这一起变乱。这让已经让朱祁镇给熏陶得都快变成殖民主义者的这些大臣们嗅到了一股子香味,或者说就像是一群饿极眼的猎狗,嗅到了一股子肉骨头的诱人味道。
  “消息虽好,可也要能够善加利用,才算是好啊。毕竟我大明如今的动作,可是天下瞩目,稍有不慎行差踏错,必受非议。重要的是,天下的读书人,对于陛下的心思还是不太了解,若遇阻碍,必然惹起波澜,那时想要再进一步,可就真是举步维艰了。”老杨洪抚着长须呵呵一笑,虽然经过了去年的那场重病,让原本健壮如牛的老杨洪显得有些清廋,但是,精神头却一直都不错,虽然上不了战场了,可是在宫禁之中,给朱祁镇支点战略或者战术上的东西,也确实让朱祁镇和不少的文武大臣都受益匪浅,毕竟是久负盛名数十载的名将,身经大小数百战,光是经验,就足以让那些京中的勋臣和武臣汗颜和敬仰。
  “老将军教训得是,是卫某孟浪了。”听到了杨洪开口说话,那卫铭童不禁脸色一肃,朝着杨洪恭敬地一礼答道。
  看到了这一幕,朱祁镇笑了笑扫了一眼殿中诸人扬声言道:“如今朝鲜有变,的确是我大明的机会,只不过,这的确需要谨慎行事。朕倒是有一个想法,欲与诸卿详参一二。”
  “朝鲜据我大明之疆域已俞百年,而这数十年来,更是明抢暗夺,又从我大明的手中夺走了不少的土地,这样的羞辱,我大明当不可置之不理……”
  “而今我大明正要拿朝鲜来作个榜样,让天下诸国都看清楚得罪我大明的后果。”朱祁镇鹰目扫过厅中的诸人,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朝廷重臣们眼里边闪烁着灼热的光芒。
  “朕准备,着石亨率我大明王师,直逼朝鲜王都,替那位朝鲜国主平定叛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