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111部分

后汉书-第111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四'操犹曲也。刘向别录曰:“君子因雅琴之适,故从容以致思焉。其道闭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灾害不失其操也。”
  曪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充业,博雅簄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一'以礼理人,以德化俗。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之,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风县杀之。曪□吏曰:“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嚱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二'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遂不为杀。严奏曪耎弱,免官归郡,为功曹。
  注'一'圉,县,属陈留,故城在今汴州雍丘县南也。
  注'二'礼杂记云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注云:“此人但居恶人之中,使犯法耳。”
  征拜博士。会肃宗欲制定礼乐,元和二年下诏曰:“河图称‘赤九会昌,十世以光,十一以兴’。'一'尚书琁机钤曰:‘述尧理世,平制礼乐,放唐之文。’'二'
  予末小子,托于数终,曷以缵兴,崇弘祖宗,仁济元元?帝命验曰:‘顺尧考德,题期立象。’'三'且三五步骤,优劣殊轨,'四'况予顽陋,无以克堪,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每见图书,中心恧焉。”曪知帝旨欲有兴作,乃上疏曰:“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着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于言语。'五'宜定文制,着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曪所定,不可许。帝知髃僚拘挛,难与图始,'六'朝廷礼宪,宜时刊立,明年复下诏曰:“朕以不德,膺祖宗弘烈。乃者鸾凤仍集,麟龙并臻,甘露宵降,嘉谷滋生,赤草之类,纪于史官。'七'朕夙夜祗畏,上无以彰于先功,下无以克称灵物。汉遭秦余,礼坏乐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观省,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曪省诏,乃叹息谓诸生曰:“昔奚斯颂鲁,'八'考甫咏殷。'九'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
  拜曪侍中,从驾南巡,既还,以事下三公,未及奏,诏召玄武司马班固,'一0'
  问改定礼制之宜。固曰:“京师诸儒,多能说礼,宜广招集,共议得失。”帝曰:
  “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一一'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一二'章和元年正月,乃召曪诣嘉德门,令小黄门持班固所上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曪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一三'
  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于南宫、东观尽心集作。”曪既受命,乃次序礼事,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以为百五十篇,写以二尺四寸简。其年十二月奏上。帝以觽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会帝崩,和帝即位,曪乃为作章句,帝遂以新礼二篇冠。擢曪监羽林左骑。'一四'永元四年,迁射声校尉。后太尉张酺、尚书张敏等奏曪□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帝虽寝其奏,而汉礼遂不行。
  注'一'九谓光武,十谓明帝,十一谓章帝也。
  注'二'纬本文云:“使帝王受命,用吾道述尧理代,平制礼放唐之文,化洽作乐名斯在。”宋均注云:“述,修也。”
  注'三'宋均注曰:“尧巡省于河、洛,得龟龙之图书。舜受禅后习尧礼,得之演以为考河命,题五德之期,立将起之象,凡三篇,在中候也。”
  注'四'孝经钩命决曰:“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宋均注云:“步谓德隆道用,日月为步。时事弥顺,日月亦骤。勤思不已,日月乃驰,”是优劣也。
  注'五'言明白也。
  注'六'拘挛犹拘束也。前书邹阳曰“能越拘挛之语”也。
  注'七'赤草即朱草也。大戴礼曰“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十六日落一叶,周而复始”也。
  注'八'韩诗曰:“新庙奕奕,奚斯所作。”薛君传云:“是诗公子奚斯所作也。”
  注'九'正考甫,孔子之先也,作商颂十二篇。
  注'一0'玄武司马主玄武门。续汉志云“宫掖门,每门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也。
  注'一一'言相争不定也。
  注'一二'夔,尧乐官也。吕氏春秋曰,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矣。
  注'一三'散略犹簄略也。
  注'一四'汉官仪曰“羽林左骑秩六百石,领羽林,属光禄勋”也。
  曪在射声,营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曪亲自履行,问其意故。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不得埋掩。”曪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曪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
  七年,出为河内太守。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曪到,乃省吏并职,退去奸残,澍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皆还。后坐上灾害不实免。有顷征,再迁,复为侍中。
  曪博物识古,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作通义十二篇,演经杂论百二十篇,又传礼记四十九篇,教授诸生千余人,庆氏学遂行于世。
  论曰:汉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叔孙通颇采经礼,参酌秦法,虽适物观时,有救崩敝,然先王之容典盖多阙矣,'一'是以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怀愤叹息所不能已也。'二'资文、宣之远图明懿*(美)*,而终莫或用,'三'故知自燕而观,有不尽矣。'四'孝章永言前王,明发兴作,'五'专命礼臣,撰定国宪,洋洋乎盛德之事焉。'六'而业绝天筭,议黜异端,斯道竟复坠矣。'七'
  夫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乐,所以咸、茎异调,中都殊绝。'八'况物运迁回,情数万化,制则不能随其流变,品度未足定其滋章,'九'斯固世主所当损益者也。且乐非夔、襄,而新音代起,律谢嚱、苏,而制令亟易,'一0'修补旧文,独何猜焉?'一一'礼云礼云,曷其然哉!'一二'
  注'一'容,礼容也,典,法则也,谓行礼威仪俯仰之容貌也。文帝时,鲁徐生以容为礼官,孙襄亦善为容。“容”或作“宏”,义亦通也。
  注'二'贾谊等以叔孙通礼制簄略,并上书对策,请更改作,皆不从,所以叹息也。班固曰:“今大汉久旷大义,此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所为发愤而增叹也。”见前书。
  注'三'资,用也。言用文帝、宣帝美略远谋,而终不能用贾谊等言。谊,文帝时人。王吉,宣帝时人。
  注'四'礼记曰:“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有不尽矣言未备也。
  注'五'明发谓发夕至明也。诗曰:“明发不寐。”
  注'六'洋洋,美也。
  注'七'业绝天筭谓章帝晏驾也。议黜异端谓张酺等奏曪□制礼,遂不行也。
  注'八'咸,咸池,黄帝乐也。茎,六茎,颛顼乐也。见前书。异调言古今不同处。中都,鲁邑名也。家语曰:“孔子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殊绝犹断绝也。言古乐不同,旧礼亦绝也。
  注'九'言时代迁移,繁省不定也。
  注'一0'夔,舜乐官。襄,鲁乐官也。嚱繇,虞士官。苏忿生,周武王之司寇也。
  注'一一'言刑乐数改,而修礼则疑之。
  注'一二'叹其不能定也。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时尚书仆射。玄少为乡啬夫,'一'
  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二'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筭术。'三'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注'一'前书曰“乡有啬夫,掌听讼收赋税”也。
  注'二'郑玄别传曰“玄年十一二,随母还家,正腊会同列十数人,皆美服盛饰,语言闲通,玄独漠然如不及,母私督数之,乃曰‘此非我志,不在所愿’”也。
  注'三'三统历,刘歆所撰也。九章筭术,周公作也,凡有九篇,方田一,粟米二,差分三,少广四,均输五,方程六,傍要七,盈不足八,钩股九。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筭,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一'
  注'一'前书曰:“田何授易于丁宽,学成,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一'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二'左氏膏肓、'三'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荅北地太守刘绬及玄荅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注'一'嵩字宾石,见赵岐传。
  注'二'言公羊义理深远,不可驳难,如墨翟之守城也。
  注'三'说文曰:“肓,隔也。”心下为膏,喻左氏之疾不可为也。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
  时年六十,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一'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二'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三'郑君好学,实怀明德。昔太史公、廷尉吴公、谒者仆射邓公,皆汉之名臣。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四'然则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
  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五'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注'一'屣谓纳履未正,曳之而行,言趋贤急也。
  注'二'管仲相桓公,制国为二十一乡,工商乡六,士乡十五,以居工商士也。
  事见国语也。
  注'三'吴越相攻,越王句践乃中分其师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注云:“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见国语。
  注'四'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守。邓公,景帝时为谒者仆射。太史公司马谈,武帝时。四皓,高帝时也,有园公、夏黄公、角里先生、绮里季也。须眉皓白,故言皓。秦末隐于商雒南山,以待天下之定,汉兴,迎而致之也。
  注'五'一节谓决狱也。昭帝时,东海于公为县狱吏,决狱平,郡为生立祠,号曰于公祠。先是于公闾门坏,父老方共修之。于公曰“少高大其门,令容驷马车。我决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兴者”也。
  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玄为赵相,道断不至。'一'会黄巾寇青部,乃避地徐州,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玄后尝疾笃,自虑,以书戒子益恩曰:“吾家旧贫,*'不'*为父母髃弟所容,去厮役之吏,'二'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三'遂博稽六蓺,粗览传记,时鷪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埶,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四'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五'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
  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六'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杀杀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七'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八'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髃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九'日西方暮,其可图乎!
  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注'一'赵王干之相也。
  注'二'厮,贱也。
  注'三'处逸谓处士隐逸之大儒。
  注'四'比牒犹连牒也,并名谓齐名也,言连牒齐名被召者并为宰相也。并音步鼎反。
  注'五'式,用也。序,列也。
  注'六'传家谓家事任子孙也。曲礼曰:“七十老而传。”
  注'七'诗大雅人劳篇之言也。
  注'八'谓频被辟不就也。
  注'九'其人谓好学者也。前书司马迁曰“仆诚已着此书,传之其人”也。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