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79部分

后汉书-第79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三'家语曰:“密子贱为单父宰,人不忍欺。”
  注'四'部谓所部也。
  注'五'东观记曰:“守令与茂并居,久之,吏人不归往守令。”
  注'六'续汉志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
  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一'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及莽居摄,以病免归郡,常为门下掾祭酒,不肯作职吏。
  注'一'王莽摄政,置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课农桑。今书及东观记并言六部。
  更始立,以茂为侍中祭酒,'一'从至长安,知更始政乱,以年老乞骸骨归。
  注'一'续汉志曰:“侍中,无员,掌侍左右,顾问应对,本有仆射一人,中兴转为祭酒。”
  时光武初即位,先访求茂,茂诣河阳谒见。'一'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故武王诛纣,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二'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食邑二千户,'三'
  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四'复以茂长子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崇为中郎,给事黄门。建武四年,薨,赐棺旘頉地,车驾素服亲临送葬。
  注'一'东观记曰,茂时年七十余矣。
  注'二'王子比干,纣杀之。商容,殷贤臣。武王入殷,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毕公表商容之闾。表,旌显也。闾,里门也。事见史记。
  注'三'东观记、续汉书皆作“宣德侯”。
  注'四'单复具谓之袭。
  子崇嗣,徙封泛乡侯,官至大司农。'一'崇卒,子棽嗣。'二'棽卒,子欣嗣。
  欣卒,子隆嗣。永元十五年,隆卒,无子,国除。
  注'一'泛乡在琅邪郡不其县。
  注'二'棽音丑金反,又所金反。
  初,茂与同县孔休、陈留蔡勋、安觽刘宣、楚国龚胜、上党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时,并名重当时。休字子泉,哀帝初,守新都令。'一'后王莽秉权,休去官归家。及莽篡位,遣使赍玄纁、束帛,请为国师,遂欧血托病,杜门自绝。
  光武即位,求休、勋子孙,赐谷以旌显之。刘宣字子高,安觽侯崇之从弟,知王莽当篡,乃变名姓,抱经书隐避林薮。建武初乃出,光武以宣袭封安觽侯。
  擢龚胜子赐为上谷太守。胜、鲍宣事在前书。勋事在玄孙邕传。
  注'一'新都,县也,属南阳郡。
  论曰:建武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一'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二'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三'时已七十余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四'于是蕴愤归道之宾,'五'越关阻,捐宗族,以排金门者觽矣。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六'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七'
  注'一'虓,虎怒也。诗曰:“阚如虓虎。”婴城,言以城自婴绕。
  注'二'字书曰:“倥偬,穷困也。给,足也。”日促事多,不暇给足也。
  注'三'断断犹专一也。书曰:“断断猗无它伎。”
  注'四'史记燕昭王即位,欲雪齐耻,以招贤者,得郭隗,为筑宫而师事之。
  注'五'蕴,积也。
  注'六'校,报也。邻,近也。曾子曰:“犯而不校。”
  注'七'怨谓为人所怨也。悔,恨也。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倾)**'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世吏二千石,哀平闲,自鲁而徙。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一'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二'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三'闭户讲诵,绝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注'一'匡设六埂ㄒ郧罟ど蹋试蝗ㄊ
  注'二'公羊传曰:“货财曰赙。”
  注'三'高祖时鲁申公诗也。
  太尉赵□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一'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建初初,丕举方正,恭始为郡吏。太傅赵□闻而辟之。肃宗集诸儒于白虎观,恭特以经明得召,与其议。'二'
  注'一'问,遗也。
  注'二'与音豫也。
  □复举恭直言,待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从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史泣涕共留之,'一'亭长乃臱悔,还牛,诣狱受罪,恭贳不问。'二'于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三'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四'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夡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
  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五'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会诏百官举贤良方正,恭荐中牟名士王方,帝即征方诣公车,礼之与公卿所举同,方致位侍中。恭在事三年,州举尤异,会遭母丧去官,吏人思之。
  注'一'续汉志曰:“县置掾史如郡。”
  注'二'贳,宽贷也,音时夜反。
  注'三'仁恕掾,主狱,属河南尹,见汉官仪。廉,察也。
  注'四'瞿音久住反。
  注'五'便坐,于便侧之处,非正室也。续汉书云:“恭谦不矜功,封以言府,府即奏上。尹以檄劳曰:‘君以名德,久屈中牟,物产之化流行,天降休瑞,应行而生,尹甚嘉之。’”后拜侍御史。和帝初立,议遣车骑将军窦宪与征西将军耿秉击匈奴,恭上疏谏曰:
  陛下亲劳圣思,日□不食,忧在军役,诚欲以安定北垂,为人除患,定万世之计也。臣伏独思之,未见其便。社稷之计,万人之命,在于一举。数年以来,秋稼不熟,人食不足,仓库空虚,国无畜积。会新遭大忧,人怀恐惧。'一'陛下躬大圣之德,履至孝之行,尽谅阴三年,听于頉宰。百姓阙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二'莫不怀思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三'今乃以盛春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夷,诚非所以垂恩中国,改元正时,由内及外也。
  注'一'章帝崩也。
  注'二'三时,秋、夏、冬也。天子出警入跸。和帝章和二年二月即位,明年春,议击匈奴。帝在谅阴不出,故百姓三时不闻警跸。
  注'三'礼记□弓曰:“鲁人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不得。”言百姓思帝,故恭引之。
  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父母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人者必有天报。昔太王重人命而去邠,故获上天之佑。'一'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二'若杂居中国,则错乱天气,污辱善人,是以圣王之制,羁縻不绝而已。'三'
  注'一'史记,古公修后稷、公刘之业,国人皆戴之。戎翟攻之,人人皆怒欲战,古公曰:“人以我故战,杀人父子,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尽去邠,止于岐下。
  邠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于岐下。旁国闻之,亦多归附。古公乃营筑城郭室屋而邑之,人皆歌颂其德。武王即位,追尊古公为大王。
  注'二'夷,平也。肆,放也。言平坐踞傲,肆放无礼也。
  注'三'字书曰:“羁,马络头也。”苍颉篇曰:“縻,牛蹹也。”
  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于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夫人道乂于下,则阴阳和于上,祥风时雨,覆被远方,夷狄重译而至矣。易曰:‘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一'言甘雨满我之缶,诚来有我而吉已。'二'夫以德胜人者昌,以力胜人者亡。今匈奴为鲜卑所杀,远臧于史侯河西,去塞数千里,而欲乘其虚耗,利其微弱,是非义之所出也。前太仆祭肜远出塞外,卒不见一胡而兵已困矣。'三'
  白山之难,不绝如綖,'四'都护陷没,士卒死者如积,'五'迄今被其辜毒。孤寡哀思之心未弭,仁者念之,以为累息,柰何复欲袭其夡,不顾患难乎?今始征发,而大司农调度不足,'六'使者在道,分部督趣,'七'上下相迫,民闲之急亦已甚矣。三辅、并、凉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甚,此其不合天心之效也。
  髃僚百姓,咸曰不可,陛下独柰何以一人之计,□万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观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事之得失。臣恐中国不为中国,岂徒匈奴而已哉!
  惟陛下留圣恩,休罢士卒,以顺天心。
  注'一'易比卦辞也。孚,诚信也。缶,土器也。王弼注云:“亲乎天下,着信盈缶,应者岂一道而来,故必有它吉也。”
  注'二'比卦坤下坎上。坤为土,缶之象也。坎为水,雨之象也。坎在坤上,故曰甘雨满我之缶。有诚信,则它人来附而吉也。
  注'三'永平十六年,窦固、祭肜、耿秉、来苗等四道出击匈奴。固至天山,击走呼衍王,肜坐不至涿邪山,无所见而还,下狱免为庶人也。
  注'四'白山即天山也。言肜、固俱击匈奴,固至天山,肜还下狱,同历艰危,故曰如綖。公羊传曰“中国不绝若綖”也。
  注'五'永平末年,焉耆、龟兹共攻没都护陈睦,杀吏士二千余人。
  注'六'度音大各反。
  注'七'趣音促。
  书奏,不从。每政事有益于人,恭辄言其便,无所隐讳。
  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侍中,数召燕见,问以得失,赏赐恩礼宠异焉。迁乐安相。'一'是时东州多盗贼,髃辈攻劫,诸郡患之。恭到,重购赏,开恩信,'二'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尉,'三'其余遂自相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注'一'章帝孙千乘王宠相也。和帝改千乘国为乐安国,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县北。
  注'二'说文曰:“以财相赇曰购。”
  注'三'博昌,县,属千乘国,今青州县也。
  永元九年,征拜议郎。八月,饮酎,斋会章台,诏使小黄门特引恭前。其夜拜侍中,□使陪乘,劳问甚渥。冬,迁光禄勋,选举清平,京师贵戚莫能枉其正。
  十*(二)**'三'*年,代吕盖为司徒。'一'十五年,从巡狩南阳,除子抚为郎中,赐驸马从驾。'二'时弟丕亦为侍中。兄弟父子并列朝廷。后坐事策免。'三'殇帝即位,以恭为长乐恚尽S莱踉辏创忽畚就健#模
  注'一'汉官仪曰:“吕盖字君*(上)**'玉'*,苑陵人。”
  注'二'驸,副也。非正所乘,皆为副。说文曰:“驸马,副马也。”
  注'三'续汉书曰“坐族弟弘农都尉炳事免官”也。
  注'四'汉官仪曰“鲔字伯元,河东平阳人”也。
  初,和帝末,下令麦秋得案验薄刑,而州郡好以苛察为政,因此遂盛夏断狱。
  恭上疏谏曰:
  臣伏见诏书,敬若天时,'一'忧念万民,为崇和气,罪非殊死,且勿案验。进柔良,退贪残,奉时令。'二'所以助仁德,顺昊天,致和气,利黎民者也。
  注'一'若,顺也。尚书尧典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敬授人时。”
  注'二'言顺月令以行事也。
  旧制至立秋乃行薄刑,自永元十五年以来,改用孟夏,而刺吏、太守不深惟忧民息事之原,进良退残之化,'一'因以盛夏征召农人,拘对考验,连滞无已,司隶典司京师,四方是则,'二'而近于春月分行诸部,托言劳来贫人,而无隐恻之实,烦扰郡县,廉考非急,逮捕一人,罪延十数,'三'上逆时气,下伤农业。案易五月姤用事。'四'经曰:“后以施令诰四方。”'五'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阴也。'六'行者尚止之,况于逮召考掠,夺其时哉!
  注'一'月令曰:“孟夏,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注'二'汉官仪曰:“司隶校尉董领京师及三辅、三河、弘农。”
  注'三'逮,及也。辞所连及,即追捕之。
  注'四'东观记曰:“五月姤卦用事。”姤卦巽下干上,初六,一阴爻生,五月之卦也。本多作“后”,古字通。
  注'五'诰,理也。易姤卦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令诰四方。”干为天,君之象也;巽为风,号令之象也;后,君也;故以喻人君施令也。
  注'六'易复卦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故夏至宜止行也。五月阴气始生,故曰微阴。
  比年水旱伤稼,人饥流□。'一'今始夏,百谷权舆,阳气胎养之时。'二'自三月以来,阴寒不暖,物当化变而不被和气。月令:“孟夏断薄刑,出轻系。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熟。”'三'又曰:“仲夏挺重囚,益其食。'四'行秋令则草木零落,'五'人伤于疫。”'六'夫断薄刑者,谓其轻罪已正,不欲令久系,故时断之也。臣愚以为今孟夏之制,可从此令,其决狱案考,皆以立秋为断,以顺时节,育成万物,则天地以和,刑罚以清矣。
  注'一'□,散也。
  注'二'尔雅曰:“权舆,始也。”万物皆含胎长养之时。
  注'三'郑玄注礼记云:“申之气乘之也。苦雨,白露之类也,时物得而伤也。”
  注'四'挺犹宽也。
  注'五'西之气乘之也。八月宿直昴,为狱主杀。
  注'六'大陵之气为害也。大陵,星名。春秋合诚图曰“大陵主死丧”也。
  初,肃宗时,断狱皆以冬至之前,自后论者互多驳异。邓太后诏公卿以下会议,恭议奏曰:
  夫阴阳之气,相扶而行,发动用事,各有时节。若不当其时,则物随而伤。王者虽质文不同,而兹道无变,四时之政,行之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