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133部分

千宋-第133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先告知赵玉征求同意呢?”
  “没用的,赵玉得位本不正,又是自以为功比汉武,仁比唐宗之人,对太上皇哪敢赶尽杀绝。她绝对不会答应,但和约已签,这失名的的黑锅谁去扛?是欧阳还是赵玉?”
  第199章 平略
  李乾顺问:“那如果欧阳一不做二不休,做个无耻之人,也不去请赵瑚儿,直接把没了兵权的朕给杀了呢?”
  “哈哈,陛下多滤。欧阳虽然是钦差,但是本次宋跟随那么多官员也不是吃素的,怎么会任凭欧阳坏了皇上的名声。说难听点,欧阳一意孤行杀了我们的话,我们最少也拉了欧阳来陪葬。”
  “高!”李乾顺喜道:“只要和约一签,无论欧阳失信与否,必然是个死局。欧阳一死,大宋必然有所内耗,到时候赵玉如果还要惦记征辽伐金的话,就是我党项人卷土从来之时。”
  “是的,陛下,传闻那宋江万余人马,横行宋一年之久,所到之处,皆望风披靡。陛下如果在宋内开花,再联合辽或金,不仅可能东山再起,还可能为中原之主。”
  “好好,哼要死也要拉上这个姓欧的。”
  在各国当权人眼中,只有辽上位者看欧阳备爽。为什么呢?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李乾顺、完颜阿骨打都是有为之主,而天祚帝和宋徽宗则都是属于亡国之君。下场都一样悲哀,坏人看坏人,贼眉对上鼠眼,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中国从不缺少吴为这样阴险的政治家,吴为看得清楚,宋这边也有人看得清楚。这些老派玩政治的人虽然也搞不懂欧阳心理在想什么,但看欧阳签定和约签字时候,只有一个文官忍不住稍微提醒一句:“欧大人您在代表陛下,如此国家大事,最好能先考虑几日再做决定。”
  欧阳边签字边道:“和约一签,可以少死非常多人,我欧阳算什么东西。再说,晚一日签定和约,就多一日耗费兵帛。我可不想当这个罪人。”
  有心提醒的大臣们见欧阳如此说,也不再坚持什么。于是和约就这么签订下来。
  回到中军账,韩世仲按照和约,将派出士兵几天后接管兴庆府。不过这些都是吩咐下面人做好计划的,韩世仲则是很紧张了拉了欧阳密谈。韩世仲指了和约上和亲那条说:“欧大人,我知道前些年闹得很凶的和辽和亲之事。据我所知太上皇已经准备将赵瑚儿许配给他最得意的学生。您这和约一签,必然会惹下大祸。”
  欧阳笑问:“韩将军从假传圣旨中看出我有什么高贵品质了吗?”
  “这个……”韩世忠欲言又止。
  “如果韩将军认为没有什么品质,也可以直说嘛。”
  “老实说,我感觉大人挺不要脸的。刘将军书信给我也说,如果打仗不要脸能赢的话,他也可以不要脸。”韩世忠看看欧阳表情补充:“但是大人这次是不要命。”
  “哈哈!”欧阳笑这站起来拍拍韩世忠肩膀:“一个连脸都不要的人,怎么可能会没命呢?韩将军还是尽快安排接管兴庆府事宜。对了,如果有些人这两天要聚敛金钱,为将来当安乐公准备,都由他们去。但是吴为那边给我盯死了,时机成熟我也不另行通知,翰将军应该知道怎么做。”
  “当然!”韩世忠站起来抱拳道:“韩某早想手刃此匹夫。宋和西夏近百年战火可以说都是此人挑起。生为汉人,却为汉奸。虽然其丢官才导致对朝廷不满,但试问这天下谁有全满之事。如果一不如意就怨天尤人,那事何以堪?再者吴为担任知县期间,官声并不好。其丢官是因为对其钟爱的上司下狱不满,对新上司又口出狂言,表对旧主的忠心。”
  “恩。”欧阳点头:“此人投靠西夏,挑起战火,深得西夏历代君主器重。其子孙由于其反叛行为荣华富贵,该还的终究要还。”身为一个现代司法人员,欧阳其实对某些法律还是很不理解。比如说贪污,某官员贪污二十年后被抓,但是却只追究此官员的罪行,却忽视了二十年来享受贪污带来好处的妻子和子女。按照欧阳的逻辑,享受犯罪成果判处从犯并不为过。毕竟也是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需要,而导致罪犯贪污。
  韩世忠明白欧阳的意思,点下头道:“明白!”
  韩世忠离开,欧阳拿出写给张玄明的书信,将一张写满字的的纸放在信中,而后道:“张三,调两百钦差卫队火速前往东京,亲手将这书信交给张玄明张大人。他会安排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如果他不安排你做事,而是看完信就打发你回来,或者是让你原地等消息,立刻前往皇家报,把第二封信交给李逸风。”
  “是!”张三一口答应。
  欧阳点头道:“张三,此事事关我身家性命,千万小心。”
  “大人放心,张三即使是死,也把这事办周全了。”
  “恩,如果张大人要强留你,你就开第三封信,用我钦差名义斩了他。”
  张三听出欧阳话中有话,他不太明白为什么欧阳开始不信任张玄明。但是他明白欧阳所说的三封信重要性,抱拳道:“大人放心,我这就起程。”
  “恩,去吧!”
  帐内就剩余李四和欧阳,李四关切道:“大人既然知道不妥,也知道并无多少可信之人,为何还要冒险答应吴为那老家伙的条件?”
  “你也知道这人是老狐狸,他是看准我不会不答应。”欧阳道:“其实我已经屡次干坏事,如果要追究,砍脑袋未必,但是丢官流放是肯定的。以前都是靠皇上罩着,即使大家对我手段有意见,但毕竟是从公事出发,也不会为难我来着。吴为很了解我,他知道我不可能看几万人死在这,而不敢担当一点风险。换句话说,这次我真载了,我觉得也值。”
  李四俯首抱拳:“所以即使大人有事,李四遭难,李四也一定不会后悔追随大人。”
  “其实我觉这对不起你们。你们能力很强,武功好不说,还了解时局、懂实务、体恤民生,正直刚强。但担任职位却是下九流,被人看不起的衙役。”
  李四笑道:“阳平的衙役地位并不低。再说大人毕竟是三任钦差、一任监军、一任路查使,恐怕大宋没有几个人能有这般荣耀。我等追随大人之人,也已经沾光不少。看大人布置起来很有分寸,李四虽然不知道大人的具体计划,但是李四知道,大人不仅会没事,而且还能办了想办的事。”
  “办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也要看天意。不过似乎我一向运气都不算太坏。”
  如欧阳猜想那般,党项拓拔氏的贵族开始转运隐藏财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今西夏这棵大树倒了,能不能过上好生活就看手头有多少财产,并非每个时代都有英明的极端民族领袖。不过兴庆府的李乾顺却在秘密接见一些人,包括软禁的李欢和嵬名守全。李乾顺不知道的是,在目前的悲剧情况下,他所接见绝对忠诚的某些人,已经成为欧阳的人。在欧阳财大气粗,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下,西夏还有多少对李乾顺死忠的人呢?
  接管的前一天晚上,欧阳叫来了韩世忠还有十几名有接收职守的正将等人。欧阳办公事不喜欢边吃边谈,而是看茶说事。虽然欧阳不品茶,但手头都是好货色,一巡过后,有识货的将领都对茶叶赞不绝口。
  军队毕竟是军队,大家一看欧阳放下杯子,立刻挺直坐整齐。欧阳道:“大家手头上的事其实已经安排好了。谁管辖什么区域,谁负责细节都很明白。但是这边我要加上一条。一旦控制住城内士兵后,把这张纸上写的人全部杀掉。对外说就是流兵抢掠,误杀。其中有部分人藏了大量地契、黄金等物,全部上缴。朱达”
  “末将在!”朱达出位置抱拳。
  欧阳道:“所有物资上缴到你这,而后按照三成的回扣发回各将领手中,就算是本钦差对各位将官的一点奖赏。至于地契等不能估量的物品,我这边有统一的价格表,由我私人直接购买。”
  朱达犹豫一下略为担心道:“大人,如果此令一出,恐怕回祸及平民。”
  “平民早跑了。再说拓拔氏早带人搜刮一次,名单上有的都是大鱼,名单上没有的连油水都刮不下来。”欧阳再拿出一张纸:“韩将军!”
  “在!”
  “这纸上写的都是对宋友好人氏,派人保护他们家院的安全。”
  “是!”韩世忠接过纸稍微一浏览惊讶道:“嵬名守全?这个……据末将所知,嵬名将军似乎不太可能降宋。”
  “这个老将军在西夏军中威望很高,很多将领,甚至是部族私兵都是他训练的。他是不会投降,但只要西夏人认为他也投降的话,军队没有领头羊就不会造反。”
  “恩!”一干将领皆点头。对方不是没有军队,目前还未解散,还具备一定的凝聚力。另外还听说嵬名守全最近悄悄联系一些青壮将军,虽然不肯定目的十什么,但对大宋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一旦进入城内,变相软禁嵬名守全,他所联系的将领必然生疑,生疑必变。控制一人,把可能出现的有计划哗变等流血事件彻底扼制。相反,如果杀了嵬名守全,那些被联系的将领会因为其被杀,私下联系。即使反叛不成,也会对宋军造成很大麻烦。软禁他,就能平稳过渡最危险的前十天。
  第200章 偷龙转凤
  一名将领担心道:“大人,按照和约,我们要保证西夏文武重臣的身家性命,如果大人这么公开的……分赃,我等也不敢不报。恐怕到时候朝廷对大人的弹劾能堆如小山一般。”
  “不会,我知道各位将军都是为我欧阳着想,只不过是多滤了。”欧阳道:“我已经将李乾顺给一些臣子手书密传皇上,所以这些人都是密谋造反之人,按照手书所说,李乾顺让他们等我大宋有变,就举旗起兵,呼应辽金割据一方。”
  “这个……”一名六品武官道:“大人,不至于名单上的人都有吧?”
  欧阳道:“和约签订之日,兴庆府就是宋土。按照大宋商业法规定,任何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物资和资金,官府有权没收非法所得。并且将事主问罪。这些抢夺地契,囤积粮食、黄金……本钦差有权怀疑他们财产来源不明。本来是全部上缴国库,但念在大家和士兵们都劳苦功高,所以拿出三成做为奖励。于情于法,都说得过去。”
  一干将领这才明白什么叫做官字两张口,说你圆你就扁不了。大家劝说当然都是为欧阳好,担心欧阳会因为某些原因遭遇麻烦。在武将中,欧阳的威望是比较高的。现在见欧阳都细想完毕,如果再劝下去就不是好心,而是不识好歹,即使是欧阳不怪罪,那些有可能拿花红的将士们也会心生不满。而欧阳也不小气,三成的抽成就是防止将官夹带的有效手段。朝廷赚钱了,将官将士赚钱了,欧阳也不赔本,收购来的地契将来可以转卖给商人们,大家发财,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天,一切都很稳定。西夏士兵缴械,然后由宋军统一安排,或发给路费,或充进宋军。不仅有这些,还有一些商人开启的招聘会,招募卸甲的士兵到场子里上班,并且负责在本地落户。由于资本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发达,对劳动力一直处在劳力市场状态。有劳动力就有商品,有商品就可以赚钱。宋内饱和可以输送到只会打仗的近辽,还可以通过丝绸之路贩卖。还能走海路对各国贩卖侵略各国的市场。
  两天下来,还是很稳定。西夏士兵们都很规矩各自选择自己的去向。宋军也很客气,粮食供应都很齐备。两天后,除了一些贵族私兵之外,兴庆府已经全部是宋朝禁军。文官们开始办事,交接户口,清点户籍,丈量土地。但欧阳暂时拒绝商业进入兴庆府内。
  兴庆府施行一个月的军事管制,直到李乾顺成亲之后,才会由地方官接手。而同时李乾顺也会前往开州,担任世袭开州公。李乾坤选择开州也是选了好久。寿州虽然是最富裕的,但是商人势力非常大,又有欧阳在寿州,去那当公,等于羊入虎口。杭、扬、洪三角也不用说了。周安不是省油的灯。而看开州就不错,商业略为繁荣,知州胆小怕事。
  但李乾顺没有想到,在兵权失去后的第三天,欧阳出手了。
  事情起因是身为节度使武职,主理一切民政的李纲接到三十几张诉状,说是原西夏高官皇族抢夺地契、珍宝、黄金。李纲立刻开堂审理。在目击者和各种铁证前,完全可以证明状纸的可信。于是李纲发出抓捕令,抓事主到堂。先前有事主还规矩前来,但没想到,这堂是剥皮堂,一轮交还加赔偿还有罚款,让这些人全部破产,没收所有财产,甚至是祖宅都充公。
  这样一来,这些人就不满了,纷纷到欧阳的钦差行辕去告状。但是欧阳派李四说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兴庆府是宋土,自然一切按照宋律法执行。虽然这样让这些人无话可说,但这些人开始抱成团,以法不责众的想法明暗对抗节度衙门。甚至是已经被判决的贵族们也坚决不交非法所得,更不用说是罚款。李纲也不理会,只管审案。派出去衙役收不到钱就收不到。
  就在大家都觉李钢是在搞面子工程时候,节度使本部三千禁军同时发难。按照节度衙门所批公文,这些人无理对抗节度衙门,视律法为无物,所以派出兵丁强行收缴。并且派出文吏将所得财务造册交给钦差行辕裁决。
  于是乎,刚平静的兴庆府翻天了。士兵如同事先演练一般,非常准确的控制这名单上的每家每户。除了三名缴纳罚款,退地吐钱的官员之外,所有人皆聚众对抗官差,欧阳马上传见李纲传达精神,聚众对抗官差,行同造反。下公文给安抚司韩世忠,命令军队平叛。一切程序都做足后,韩世忠接公文,立刻派出大军。
  是夜,兴庆府内血流成河。欧阳一点都不同情这些坑害平民的人。在钦差行辕这种态度下,兴庆府被洗了一遍。
  李乾顺得知之后又惊又怒,立刻派人到钦差行辕责问。欧阳出示节度衙门的公文,表示事情起因是节度衙门认为这些人造反。节度衙门则解释,按照宋律法聚众抗法,行同谋逆,他一切都是按照章程办事。李乾顺再追查下去,发现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