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宋 >

第134部分

千宋-第134部分

小说: 千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逆,他一切都是按照章程办事。李乾顺再追查下去,发现那些告状的根本就不是原土地和物品的拥有者,于是告上节度衙门。李纲则回答,就因为证明这些人不是原产拥有者,所以所有物品造册后将上缴国库。
  李乾顺听了回报愣了好半响,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反应过来。所谓民不告官不究。民告了,官证明这些是贵族们掠夺的财产。按照规定必须还给百姓。但又证明了这些告状百姓并非是财产拥有者,只能上缴国库。一来二去,西夏民间的钱钱成了大宋国库的钱钱,而且还有理有据无法反驳。
  李乾顺而后也明白了欧阳对自己必然也不会客气,忙招呼吴为来皇宫里商量。没想到内侍来报,吴为全家涉嫌侵占他人土地,已经被节度衙门看管起来。任何人不能接近。但即使如此,内侍还是拼死带回了吴为的一封亲笔信。
  吴为信上说,大宋今日不比往日,再加欧阳狠辣,吴为全家必然遭毒手。吴为请李乾顺放心,欧阳敢动谁,也不敢动李乾顺。信最后眼泪鼻涕一起流,说什么奸人当道,君臣缘分已尽,只希望看见欧阳下狱问罪那天,其他不敢奢望。还让李乾顺奋发图强,万不可因为困难而放弃。
  在本次行动中,包括嵬名守全在内的一干人也被软禁起来。和吴为不同的时,这些人软禁带有很明显的保护味道。粮食和日常用品都是钦差行辕直接报批,在派人保护情况下还可以比较自由的外出。当然,不能访友。听闻嵬名守全也被保护起来,李乾顺大骂嵬名守全。他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嵬名守全出卖自己的计划造成的,也难怪宋军在兴庆府稳定后还要大动干戈。就在他咒骂嵬名守全祖宗十八代的时候,钦差行辕传来消息,赵瑚儿将在十日左右到达兴庆府。李乾顺掐指一算,欧阳似乎没经过商量和讨论,直接把赵瑚儿从阳平快马带来。一个公主连銮架没有不说,似乎连轿子都没有。欧阳死地已定。李乾顺派人到钦差行辕传话,十五日后是好日子。
  欧阳死期已到?别说是李乾顺是这么认为,朝内人也是这么认为,甚至赵玉都对欧阳鲁莽担心。全世界唯一纳闷就是宋徽宗了。
  赵瑚儿到了兴庆府,休息整理打扮了一番,而钦差行辕开始和李乾顺商谈结婚细节。欧阳派的人强调,李乾顺新婚三天后必须出发前往开州,雷打不动。
  ……
  没有什么意外事情发生,婚礼如期举行。但这婚结的李乾顺非常忐忑,这新娘子根本就没有豪烈之气,温顺得很。赵瑚儿以前可能不出名,但是在辽和亲一事中成为主角,民间都对这个脾气火爆的公主有所了解。李乾顺就纳闷,难道是因为自己实在太英俊了?但再英俊也是一个落难的皇帝。
  但这婚越结越感觉不对劲,好容易入了洞房,李乾顺第一手揭开赵瑚儿婚罩。而后昏迷不醒。半夜醒过来,二话不说,让侍从备轿子,连带赵瑚儿直接到钦差行辕兴师问罪。
  但没想到欧阳似乎知道他要来一样,和韩世忠和李纲正在煮酒赏月。李乾顺闯进去劈头质问:“欧阳,你给朕出来。”
  欧阳听到喧哗,放下杯子笑道:“来了,一来就称自己朕,是不是嫌死的不够快?”
  李纲是厚道人,苦笑道:“大人,左右是死,还是莫要让他太难堪,好歹也是一国之君。”
  “好说,好说。”欧阳和两人一起迎接出去。到了院子里,只见八名钦差卫队横刀拦下李乾顺一干人,而李乾顺正暴跳如雷。欧阳挥手让大家收刀,自己拱手问道:“国公,春宵一刻值千金,为何有空来我着钦差行辕?”
  李乾顺怒道:“那个可是赵瑚儿?”
  “当然是。”欧阳道。
  “哼你欺我白痴。你自己看看。”李乾顺一拉轿帘喝问:“这就是赵瑚儿?”
  第201章 屠刀
  帘子拉开,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女艳装含羞。欧阳第一次见到如此尤物,险些吐了出来。压制反胃问:“国公怎么就知道他不是赵瑚儿?难道国公见过赵瑚儿?”
  李乾顺反问:“需要见过吗?”
  欧阳问道:“轿子里面的,叫什么?”
  老妇回答:“妾身赵瑚儿。”
  欧阳问:“你真是赵瑚儿?”
  “这位大人看你问得。东京谁不知道赛貂蝉、胜西施两大头牌都是我赵瑚儿的名伶。”
  “原来是老鸨,失敬失敬。”欧阳喝道:“张三!”
  “在!”张三拿这一册子从房间里冲出来。
  欧阳问道:“这个就是你接来的赵瑚儿?”
  张三保拳道:“回大人,卑职生怕有误,特意带来了其户籍名册。证实此人自一出生到现在都是叫赵瑚儿,如假包换。”
  老鸨手绢半遮面抛个媚眼:“什么此人,奴家昨日还是姑娘。”
  欧阳挥手,张三立刻过去拉上轿帘。欧阳对李乾顺道:“国公,欧某拿人头担保,这人真是国公慕名已久的赵瑚儿。”
  李乾顺阴着脸道:“哼没想到大宋太上皇的爱女竟然是老鸨……”
  欧阳打断问:“谁和你说此人是太上皇的爱女?”
  “你……”李乾顺大怒。
  “我?”欧阳指下自己笑道:“不好意思,本钦差从未答应你要找哪个赵瑚儿。连和约也没有写明。国公爱好特殊,其实我也感觉很为难,但本这少死人的原则,特意去东京请了赵瑚儿前来。顺便提醒一句,本次婚事是钦差主婚,乃是和约的重要一节,如果国公要乱来。可别怪本钦差不客气。国公,夜深人静,春宵一刻值千金,还请国公早早洞房。”
  老鸨自己掀帘子伸头很是期盼道:“甚为有理。”
  “呕……”韩世忠险些吐了出来。尸体什么见多了,但想到要和这样的老妖怪圆房,韩世忠不能不感觉反胃。
  李乾顺算明白了,此人又一次不要脸,睁着眼睛说瞎话,虽然是瞎话,但却无从反驳。欧阳不仅在和约,即使是在口头上也从没有答应要嫁哪个赵瑚儿。不嫁宋徽宗爱女,宋徽宗自然不会找麻烦。而朝廷的重臣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上表弹劾。莫名其妙的用一个老鸨签订了一份和约。当然,这也要欧阳皮厚。据李乾顺所知,读圣贤书的就不说了,即使是市井小民,也没有达到如此无耻的境界。
  欧阳在心里道:大哥,宁可不要脸,也不能不要命。即使是遗臭万年,总比英年早逝的好。再说按照现代合同法精神,但凡非欺诈不平等合同,都受到法律的保护。甲方李乾顺并没有在和约注明要娶哪个赵瑚儿。只要乙方欧阳能证明产品真实可靠,并且在没有口头协议非欺诈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属于真实合同,和约签订后,双方必须忠实履行合同所承当的义务。
  李乾顺并不是商人,当然不会逐条去找漏洞。换了订立过合同的商人,就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其实到了现代,一些公司条款中也隐藏这各种动手脚小动作的可能。只不过连欧阳也没想到,张玄明从户籍中找出这么一个犯罪在狱的怪物来。最少也要找个年轻漂亮的,最最少要能搭配上这么漂亮的名字……当然,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漂亮与否和名字关系真的不大。
  非专业人氏和欧阳玩契约合同,吃哑巴亏实在是情理之中。身为反千高手,不动点小动作,也感觉对不起自己曾经的职业。于是乎,这件事就成了这样。李纲观察欧阳,其脸不红心不跳,说话字字义正词严,连半分心虚都看不出来。这叫什么,这叫专业人才,宋朝就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要么说无商不奸。李纲这厚道人悲叹一声,同时佩服赵玉的眼光,要处理这事,确实不能派个君子来。
  李乾顺被这场戏憋出一口血,而后倒地昏迷。侍从们急忙扶住。韩世忠忙道:“快送回去疗养。”他不是欧阳,越看那老鸨,良心就越不安。这可是钦差代替皇帝赐婚,还写到和约国书中,不是李乾顺想休就能休掉的。
  拉走李乾顺,欧阳道:“韩将军,现在其实已经撕破脸了,千万注意莫让此人龙入大海。如果潜逃,西夏将来恐怕还会有麻烦。”
  韩世忠点头:“大人放心。”
  “报!”一名护卫进院子报告:“枢密院张玄明张大人派人送来密信。”
  欧阳接过书信看完后把信放蜡烛上点燃道:“下刀的来了。”
  李纲叹口气:“如果李乾顺是阿斗人物,倒还能善终。可惜着李乾顺却是有一名有为之君。在党项人中声望颇高,对民也多有恩惠,他不死,终究是心腹之患。不知用什么名义?”
  “散兵游勇聚集成匪,袭击国公,国公一家无一幸免。皇上唏嘘不已,传命国葬。”欧阳道:“而恰巧有些部族面服心不服,私下有小动作,借这个机会杀鸡给猴看。”
  李纲沉默一会道:“大人,此事还是有专人去办的好。大人就不要搅进此事。”
  “当然,酷吏一人就够。多了迟早会拿去杀鸡的。”欧阳笑道:“张大人也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
  ……
  张玄明用欧阳钦差手令,调动了东京一千禁军来到西凉城内待命。篡位时候,张玄明眼睛都不眨杀了十几名朝廷重臣后,他也知道自己和酷吏是脱不了关系。一个国家存在一个酷吏,如同是一个公司存在一名刽子手一般。这人在公司职责就是裁员,对合情不合利益的条案进行反对,最大可能保障股东们的利益。这样人很遭员工们的讨厌,很多员工不能理解为什么有这样人存在的需要。但事实上有一个这样的人在公司,老板是很开心的,高层也是很开心的,因为老板和高层都是正面人物,深受员工们的爱戴。而欧阳和赵玉这样的人也会给他们方便之门,当然,聪明如张玄明这样,不会承认受人指使或者有人给予方便的事实。
  一千禁军驻扎在城外的兵营,也没出欧阳手令,驻扎主官就撤走自己的人,让出军营。
  ……
  在兴庆府,按照和约,婚后三天,李乾顺前往开州日期已经到了。但临行前原皇宫却传来消息,说李乾顺身染重病,无法起行。欧阳派出的太医也证实李乾顺害的是伤风,病的比较严重。
  人吓人会吓死人。但欧阳不相信李乾顺真会和老鸨圆房。所以受惊吓的程度也非常有限。再经过秘密调查,发现李乾顺使诈了。李乾顺先洗个非常热的热水澡,而后突然跳进冷水之中。反复两次,所以就伤风了。
  伤风就有理由不上路,而这个时间李乾顺让人联系到宋某些大臣的话,李乾顺是死是活就很难说了。迟则生变……
  欧阳去探视,稍微和李乾顺聊了几句后,李乾顺明言还有一个目的。如果欧阳能放过他的几个儿子,他可以死在这里。欧阳却装糊涂告辞。临走看李乾顺掉泪,欧阳也起了恻隐之心。但这事已经不是欧阳能说的算。密报张玄明李乾顺生病的卫兵已经出发,怎么解决这事已经是张玄明的事。赵玉虽然没明说,甚至都没说。但张玄明了解杀死这一家人对宋统治此地的重要性。
  欧阳探视十天后,也不知道张玄明用什么手段,李乾顺乘坐马车带病出发。李四接内侍密报转告欧阳:“大人,少了一人。”
  “恩?”欧阳疑惑问:“李大人来报,都齐了啊!”
  李四道:“大人收买的眼线说,李乾顺的原配皇后是梁太后选的,天生嫉妒。李乾顺和一个宫女其实生过一女孩。而今年十七,一直都没有造册在皇籍,转养在民家。李乾顺每年会去看望几次。”
  欧阳问:“那女孩知道自己身份吗?”
  “听内侍说,女孩母亲并没有告诉她,生怕惹来无妄之灾难。好容易皇后死了,但西夏已经和宋打在一起,战事后果难料,李乾顺暂时也不相认。”
  “恩,这样吧,你和那女孩的母亲交代一声,如果想自己女孩百年富贵的话,就闭嘴一百年。”
  李四点头:“我这就去办。”
  “等等!”欧阳拿出几张银票道:“这五百贯拿给她们!”虽然当地暂时无法流通,但是不过是迟早的事。
  “是!”
  ……
  李乾顺离开后,就不是大家的事。但欧阳公务还没有结束。现在原西夏地盘到处是军队管理,只有过渡到文官管理,欧阳才能离开。朝廷是不会让韩世忠军政一起抓。这么一来,欧阳这钦差有一个很重要职能就是委任官员,中央派一群人来让欧阳调配。欧阳将战争期间暂任代理知县的士兵转成朝廷正九品文吏。分配人手后如果有知县空缺就任命补报。
  而欧阳也没兴趣和官员们拉伙交好关系。因为欧阳知道不交好关系其实就是交好关系。你见了一名待委任的官员,就要接见其他的,否则未接见的官员对自己就会心生怨恨,认为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反之,一个待任官员都不接待的话,大家反倒觉这公平。即使没有好差事派到,只能怪自己运气不佳,怨不得他人。
  第202章 杂篇
  一起来西夏的御使台的御使对欧阳这作风很是赞赏。欧阳采取能力分配,了解民俗,宽仁有知县经验者优先。如果都差不多,就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采取抽签制度。抽到好县还是坏县那就各安天命。
  而赵玉的褒奖圣旨也到了,给欧阳加了个虚衔,而李纲和韩世忠虚衔就高了,一个是大学士,一个是太子少保。欧阳一直以为太子太保和少保是侍候太子的,后来才知道只是一种身份尊贵的表示。比如现在的常任副市长,副厅级。副厅级就是官职,副市长就是差遣,常任就是表示在副市长中身份比较尊贵。比如开会时候说,XX副市长还会加挂号,排在XX人之前。
  很复杂的官员任命,因为欧阳不追求好处变得非常简单。李乾顺出发一个月,待任官员到达半个月后,人事全部已经分派下去。这其中吏部还是做了很大贡献,由于他们忠实记录着每个官员应该记录的事,有考评,操作起来自然简单。
  再有半个月,欧阳就会离开。韩主力也会按照战略慢慢朝北面移动。欧阳当夜给韩世忠饯行。为避免私下接触,欧阳还拉上几个帮忙的吏部和礼部官员一起陪席。几方入座,酒才过一巡,李四就进来,和各位大人点头招呼一下,而后到欧阳耳边道:“那女孩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