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 >

第650部分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第65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南!你要画下来吗?”贝拉好奇地问道。
“嗯!”方默南郑重地看向曹家两口子道,“尽量详细地叙说一下你的家乡。”
曹家两口子看着方默南严肃地小脸,有些紧张,方默南笑道,“放松,那是你住了半辈子的家,还有什么好紧张的,想想文学作品里,从石头里孕育出来的物什,都带着灵性。比如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而从石头里横空出世的古城,也绝对能算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想想生活在那里的人家,生活在一块大石头上达千年之久,任谁听来都像一个神话。
一花一天堂,一石一世界。”
随着方默南的描述,曹家两口子放松了下来,余庆庆对自己的家乡感情最深,她缓缓道来,“虽然叫石城,却袖珍了一点儿,也就一千来户,还没有有的地方一个村儿大。”
“这倒是真的,我老爸的那个村就有三千多户。”方默南说道。
余庆庆手托着下巴继续说道,“小城的布局却是十分严谨的。三横五纵的街巷设置,使整座城街路畅达,巷道通幽。房屋家什的筑造,都是石头做的。地基是从大石头上开凿出来的,阶石、柱石、房檐石,自然也从大石头中剥离而出。再看看房内那些石床、石枕、石槽、石桌、石凳、石灶、石缸、石穴……一样一样,都是从大石头上雕凿出来的。从‘城’的角度看,我们那里很小;从另一个角度看,那里又……又……怎么形容。”
余庆庆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家乡,曹墨接着说道,“它又是一件巨大无比的雕塑作品。”
“对!就是这样。”余庆庆笑道。“那里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安宁美好。”
“这陶渊明还是跟妹伢子学的。”余庆庆不好意思地笑道。
“接下来当家的你说吧!你见多识广,我怕自己表达的不够好。”余庆庆说道。
曹墨拉着她的手,拍了拍道,“那我说说我印象中的家乡,我记得没当兵的时候,清晨时分,叫上左邻右舍一起扛着锄头下地,拾阶而上,缓步前行。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路上,前后两人之间间隔至少半米以上,因为满地都是动物埋下的地雷。若不当心,一脚踏上去,便会飞溅开来,不小心的话就中奖了。”
“呵呵……”
曹墨接着说道,“沿路会碰到一些跟我们一样的趁着天气不太热下地的村民,和我们擦肩而过的同时,脸上都带着淳朴善良的微笑。”
“山路错综复杂搞不好真的会迷路。”余庆庆笑了起来,“我小时候没少迷路,不过都让村民给抱了回去,阿爸那时候常常捏着我的鼻子道:‘小迷糊鬼儿。’又迷路走丢了。”那笑容满是幸福地怀念。
曹墨接着道,“扛着锄头,走到城门口,一大群老太太和老爷爷提着自家的菜篮子里面装满了刚刚从地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坐在城门口着聊天。东家长李家短的,他们身上的着的蜡染服装,原始且古朴。映衬着身后灰白色的城门,那么好看;他们脸上的皱纹在朝阳里显得深刻,加上那淳朴的笑容,就像一朵朵盛放的菊花。城墙的外面,一大片一大片油菜花长得蓬勃,梯田片片青绿地蔓延在充满层次感的山坡上,山脚下湘水依依,远方山脉绵延,天空高远,世态祥和。”
“当城门失去了防御和安全的功效,却成了居民晾晒人生欢喜的场所。跨入那道城门,似乎也能感染小城的古朴、沧桑和幸福。”熊报春若有所思道。
熊报春的感触良深,尤其从花花世界走出来的他,“都市生活中,忙得跳脚的时候,生活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城市的夜空找不到乡间夜幕上耀眼的星星。在灯光的照耀下,甚至连月亮也迷失了。
如此想来,就更加地怀念起家乡那轮皎洁的明月,以及漆黑夜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大大小小的星星。儿时无比向往城市的繁华和热闹,现在却厌倦了城市的 喧嚣与浮躁。最让人窒息的是城市的灰尘,不仅落满了周身,也蒙蔽了温热的内心。”
林奶奶道,“住在乡间,我们可以轻易地忘了时钟的存在,日子就这样悄然流逝。是的,就在这里,和乡民聊天时、看着猫和狗打架时……一切仿佛静止。”
“庆嫂子,你的想法可行。”熊报春点点头道。
“你们说的可真好!”余庆庆夸赞道。
熊报春接着说道,“如果在乡间,遇到熟人,肯定停了下来,闲扯两句家常。若是在永汉路碰上熟人,第一句如果是‘你好’,第二句必定是‘你去哪呢’,然后第三句肯定是‘那好,你先忙,改天约了见面再聊’。然后匆匆分别,而约定的哪天见面却是再也遥遥无期了。都市的街头相遇,通常都逃不脱这样的结局。”
“噗嗤……爆熊形容地还蛮贴切的。”众人抿嘴偷笑道。
余庆庆道,“在乡下则不同,遇见熟人,放下手中的柴火,或者篮子、或者锄头,能聊一个多小时。”
“在城市中,人们努力装着维持一个文明人的形象,而在这里,我们回归了最原始的环境,以及自己。一种不错的奇妙的体验。这是农家乐的精髓。”林老爷子笑道。
“走在小城里,能看见四处悠闲溜达瞎转的黑猪、目光温和迷离的白马、站在路当中上演母子亲情的母驴和小驴、勇猛冲下来击退调戏自家母鸡的大白公鸡、顽皮又好动的山中小狗、在大太阳里眯着眼睛享受生活的花猫……入住在农家小院里,吃着山核桃,看小院里的狗和猫半真半假地打架,小鸡跟着母鸡扑腾着玩耍……还能听见织布机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方默南说道。
“呀!你怎么知道?”曹家两口子好奇地问道。
“纸上写着呢!”方默南头也不抬地笑道。
余庆庆把自己写的纸拿了过来,左看右看,也没有那么形象啊!上面只写着,织布、和蓄养家禽,而方医生直接把它变成了热闹好玩儿的农家乐的画面了。

第1001章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乡民淳朴善良,不管认识不认识,相逢都会一笑,便会坐下闲聊城内外之事,如家人一般。整座城内房屋井然,巷道纵横,宅院相邻,往来祥和。人们顺势就地建城,地面不平坦,却是天然石路。就连各种动物也会忽然出现在视线里,与你同行。”曹墨回味道,“哎呀!总之是越想越好,有些我无法形容的,你们得自己体会。”
“很美!”
众人心里说道,想象着那副自然和谐地画面。
“噗……”熊报春调侃道,“曹哥现在就懂得如何推销留悬念了。”
“呵呵……”曹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臭小子!”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上。
“当那个抽着一袋烟的老人坐在古老的城门前,安静地和他的邻居聊着家常时;当那个被老祖母背着的小孩刚刚哭过之后又笑开了花时;当袅袅的炊烟在小城清晨的朝阳里缓缓上升时,生活,能这样真实地过着,就是现实安稳,岁月静好了。”方默南疾笔,伏案又润色一番,洒脱地扔掉手中的笔,“好了!”
众人围了过来,曹家两口子目瞪口呆地看着铺在石桌上的素描,“除了细节上有些出入,简直太像了,方医生你去过我们家。”余庆庆惊讶地说道。
“说什么傻话。”曹墨好笑地摇头道。
“就像是刑事模拟画像似的。”熊报春笑道,“只不过方医生画的有点儿大。”
余庆庆他们不可能像模拟画像似的,把人的品貌特征描述的特别详细。其实方默南还是有作弊的,在他们陷入回忆时,她的神识探入他们的脑海,进一步感知,他们记忆最为深刻影像,所以才会这么的逼真。
“真美!大自然的杰作加上人类智慧,成就了人间美景。”贝拉食指轻刮着脸颊笑道。“听你们说了半天农家乐,农家乐,原来就是我们说的乡村旅游。”
方默南坐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笑道,“曹叔、曹婶,这可是专家。让她给你讲讲,必定会受益匪浅。咱们贝拉小姐可是有绝对的发言权的。”
“那是!我可走过不少国家,每年寒暑假,都去度假的。”贝拉摸摸自己娇俏地鼻子,傲娇地说道。
曹家两口子,眼神灼灼地望着贝拉。
贝拉起身清清嗓子,“咳咳……”
“还拿起乔来了。”方默南心里腹诽道,好笑地看着她。
大家都齐齐地看着贝拉,“快说!”熊报春催促道。
“乡村旅游,就是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重点突出的是乡土二字,如果和城市一样就没有意思了。游人看的就是不一样的。”贝拉说道。“具体点儿说。”她指着石桌上的画道,“就是要保持原样,原汁原味。当然内部要舒服一点儿,器具要统一,卫生要干净整洁,这可是最基本的。”
方默南和林老爷子相视一笑,贝拉说出了他们要说的。
曹墨和余庆庆若有所思地望着石桌上的画,他们还想着再整饬一下,更符合城里人的审美观念,听贝拉一说,顿时歇了心思。得好好再合计一下,果然是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贝拉说的不错,游客用餐讲究的是协调与舒适。但许多农家乐餐馆使用餐桌、餐椅、餐具并不统一,往往在一家可以看见颜色式样各异的桌子和椅子,一个餐桌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盘子、高高低低的碗,塑料的、搪瓷的、铁质的一起上,给人以不整洁之感。如果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具效果会更好。”林老爷子笑道,“具体到你们来说,要用……”
“石桌、石凳、石碗或者粗陶碗!”余庆庆笑着说道。
“小余进入角色很快嘛!”林奶奶戏谑地说道。
“另外就是卫生问题,自然的家庭氛围,质朴的生活方式,文明的休闲内容,是农家乐吸引城里人的特色。用餐环境必须干净整洁,最好是有专门的餐厅,条件不好的也可以将自家庭院开辟出来,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做好灭蝇、灭蚊、 防尘、防风沙的工作。”林老爷子说道。
“这点有样板的。”余庆庆指着不远处的小饭馆儿道。
“咳咳……”贝拉清清嗓子道,“又该我了吧!”
“OK!贝拉你说。”方默南打了个请的手势。
“乡村旅游,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也许刚开始以观光为目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就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贝拉碧眸内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比满天繁星还来的迷人,严肃且认真,不再是天真不谙世事的娇娇女。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大部分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
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去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30亿美元。美国有1000多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仅在美国东部便有1000多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能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众人咋舌,方默南好笑地摇头,这丫头,画的饼可真够大的,这下余庆庆想不干都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
贝拉看着曹家两口子道,“这确实是个朝阳产业,随着你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必然爆炸式的发展。而你们就是依托现有的,整合资源推出,绝对的有潜力。”
方默南摇头轻笑,别说贝拉这眼光很准嘛!
林老爷子笑道,“就拿农场来说,春天来观桃花,夏天尝鲜果的花果观光旅游,卖果不如卖花,让人先饱眼福,后饱口福。”
方默南说道,“得在这三个字上做足了文章,以农为根,以家为形,以乐为魂。”
曹家两口子陷入了沉默,受的启发很大。
“这个可以给我吗?”余庆庆不好意思地问道。
“当然!”方默南笑着递给了她。
“我的呢?大家有什么意见。”曹墨虚心求教道。
“如果小曹真想干的话!去培训班里听听课。”林老爷子说道,“让胖子安排人带带你。”
“这名字起的不错,至于启动资金,有老兵创业基金,小曹考察一下,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林老爷子说道,“现在只是个想法,要想变为现实,还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咱们边学,边发展。”
“嗯!谢谢大家帮忙。”夫妻俩起身朝大家鞠躬道。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万事开头难,能跨出第一步,以后即使再难,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走下去。”方默南说道。
“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余庆庆感慨道,再苦再难,他们还有什么坚持不去的,这日子还能比以前更差了。
“对了,曹婶,既然要做农家乐,那么久好好的在湘菜上做做文章,地道的农家乡土菜。”方默南说道。
“这倒是,都市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到乡村旅游多为寻求绿色自然。因此农家餐馆并不是越高档越好、菜的品质并不是越贵越好。”林奶奶笑着说道,“菜肴菜肴应以民间菜和农家菜为主,一定要突出自己民间、农家的特色,并且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菜肴要立足农村,就地取材,尽量采用农家特有的、城里难以见到的烹饪原料。除了农村特有的土鸡、土鸭、老腊肉、黄腊丁以及各种时令鲜蔬外,还应广泛采用各种当地土特产。 ”
“一说到吃,问南南就对了。”林老爷子指着方默南笑道,“那可是个百事通。”
“爷爷,你不如直接说我是个吃货。”方默南笑道。
“不过爷爷说的不错,你们米饭应该是主食,那么米饭就不应该是纯粹的大米饭,而应该做成诸如玉米粒焖饭(俗称金裹银) 、腊肉豌豆焖饭、南瓜 焖饭、豇豆(或萝卜丝)焖饭等等。其实,这些饭既有农家特色,又好吃,而且成本不高。小吃和面点也不能搞得和城里一样,而是应当突出农家特色,搞一些诸如凉粉、凉面、薄煎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