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

第350部分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第350部分

小说: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的摇晃着自己手里的酒杯,这是一瓶好红酒,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喝到这好的酒了。虽然自己不喜欢喝大明朝的酒,可是有人喜欢,韦特知道那是非常值钱的。

“怎么样?大明国那里有消息了吗?他们有没有同意我们的通商的请求?”看着走进来的布莱德,韦特有意无意的问道。其实韦特的心里十分的清楚答案。只不过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而已。

“韦特,你明知道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为什么一定要派我去?那个福建总督的态度很坚决,除非我们先退出澎湖,否则不会商谈通商的事情。”布莱德拿起一边的酒瓶,看也不看韦特一眼,为自己倒了一杯。一口便将酒喝掉了。

疼惜的看了一眼剩下的半瓶酒,韦特赶忙拿了过来,颇为舍不得道:“布莱德,这是一瓶好酒,并不适合你!酒柜里面有很多的酒,想喝自己去拿一瓶!”

韦特似乎更看中自己的美酒,至于大明国的答复,似乎并没有多么重要。

布莱德也不生气。走到酒柜前面,给自己拿了一瓶酒,道:“韦特,你明知道事情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非要去尝试呢?依照我说,我们还是直接攻打大明国,将他变成我们的殖民地。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了一眼布莱德,韦特眼中闪过一抹轻视,心里送给了他两个字:白痴!当年无论是强横的西班牙,还是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又或者是那个强大的海盗国家,谁也没有能够将这里变成殖民地。

荷兰就可以?韦特从来不觉得荷兰人比那些人更会打仗。现在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没落了,英国正在忙着内斗,荷兰人才有了这样的机会。韦特很是理智,他没有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

大明国无比的强大,自己没有能力占领一块地方,可是别人却不这么想,包括和自己一样是东印度公司懂事的布莱德。皱着眉头,轻轻的抿了一口酒,脸上闪过一抹舒适的神情,韦特才说道:“布莱恩,让你探听的消息探听到了吗?”

“韦特,大明国是一个不重视海洋的国家,与以前我们见过的国家没有不同。他们没有强大的海军,根本没有实力在海上和我们抗衡。”布莱恩似乎很是不以为然,他对韦特的不作为,其实已经不爽很久了。

“布莱恩,在这里我才是经理,你不过是我的助手!”韦特的脸上闪过一抹不快,盯着布莱恩,声音严肃的说道。

举了举手,布莱恩笑着说道:“好吧!韦特,你赢了!你让我打听的消息我打听到了,大明确实建造了一支舰队。不过这支舰队是什么样子的,我没有见过,也找不到情报。至于战力,我们更不了解!”

见韦特不说话,布莱恩接着说:“韦特,一支没有海军的国家,我们为什么要畏惧他们?他们就算建造了一支舰队,可是那又怎么样呢?他们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我们无所畏惧!”

“布莱恩,最强大的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可是他们现在在哪里?他们已经沉入了大海,我不想因为你的愚蠢,损失了公司的舰队,损失了公司的士兵。”韦特狠狠的瞪了一眼布莱恩,一点也不客气的说道。

“韦特,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的战船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那也叫战船?大明朝的战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有十艘战船,每艘战船配备了三十六门大炮,为什么你就没有信心?”布莱恩很是不能理解,虽然这里只有十五艘战船,可是自己的战船是他们的战船能比的吗?

自己又不是没见过大明国人的战船,那种大肚子的福船,与其说是战船还不如说是货船。船身不够坚固,配备的火炮小的可怜。他们居然还在依靠撞角和跳板来作战,那是海盗都不屑于用的战术。

想要靠近自己的战船,那就是痴心妄想,自己这十五艘战船,绝对是无敌于海上的力量。

一边的韦特却没有被布莱恩的话所鼓舞,他知道布莱恩不了解这个国家,他不然。作为一个早年便呆在澳门的荷兰人,韦特深知这个国家的强大。他们有火器,他们有火炮,而且非常的先进。虽然他们没有战船,可是在陆地上自己是不可能打得过大明国的军队的。

自己不能有损失,整个东印度公司不过有五十艘战船,一万名正是的海军。自己这里有十五艘,那是为了护卫日本的据点,同时想办法开辟大明国的据点。如果据点没有开辟,反而在这里损失了战舰,韦特觉得自己一定会被公司解除职务。

“韦特,你没有在听我说话?”布莱恩在韦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顿时有些生气,将手中的酒瓶子一墩,大声的说道。

看了一眼脸色通红的布莱恩,韦特苦笑着摇了摇头,真不知道董事会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布莱恩派到自己的身边。想了想,韦特开口道:“布莱恩,你觉得花些钱去打点一下,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效果?当初你就说打点,是怎么样?到了现在也没成。我还没有告诉你,这次大明国又换官了,原来那个福建巡抚被罢官了。似乎是参与了造反,被大明国的皇帝杀了,你打点的钱全都白费了。”布莱恩大声的笑着,能够找到一件嘲笑的韦特的事情,当真是不容易。

没有理会布莱恩的嘲讽,他不过是自己的下属,虽然不怎么听话。韦特是一个懂得大局的人,现在根本就不是计较的时候。韦特详细的了解过大明国的历史,这是一个国土十分广大的国家,一个行省就已经相当于荷兰的大小了。

早在两百年前,这个国家便能造出一种大船,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宝船的战船。那是一种能够运载一万骑兵的战船,当初韦特可是当成笑话来听的。一万骑兵,不光有人,还有马啊!

不过后来韦特知道那是真的,那是一种无比强大的战舰!在听说大明国建立了新的舰队,韦特心就沉了下去,难道是那种无敌的战船?韦特一直不甘轻举妄动,想要打听清除消息,可是到了现在也没有消息。

啪!用力的一拍桌子,韦特盯着布莱恩,严肃的说道:“布莱恩,你见到这个大明国新任的福建巡抚了吗?”

见韦特真的发脾气了,布莱恩也有些畏惧,酒也似乎醒了几分,眯缝着眼睛道:“见到了,是一个叫做南居益的家伙,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人。给他的东西全都收下了,可是条件却说什么都不答应,除非我们退出澎湖,否则没得谈。”说道这里,韦特也非常的气氛,又喝了一口酒。

第六百零九章 开台

布莱恩见威韦特静静的坐在那里,显然失去了和自己谈话的兴趣,他也就没在开口,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最近有几个日本女人到了这里,自己还是去和她们在一起吧!呆在韦特的身边,自己全身都不自在。

轻轻的抿了一口酒,韦特的脸上渐渐的露出了笑容,他走到地图的旁边。伸手点指了一下澎湖,又点指了一些厦门,最后他的手落到了台湾!

站在船头,郑一官的脸上带着几分无奈,自己到了日本还是扑空了。真不知道这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李旦那里都没有收到消息。

郑一官原本是在澎湖给荷兰人当翻译的,可是李旦又派自己去了南京,这样一来反倒是日本的消息自己却不了解的。看着战船上的口子,郑一官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自己机警,恐怕自己就死在日本了。真是不知道自己那个义兄是怎么想的,这么大的事情也不通知自己一声!

被郑一官称为义兄的乃是颜思齐,在沿海赫赫有名的大海商,或者说是赫赫有名的大海盗。明万历四十年,颜思齐遭宦家欺辱,怒杀其仆,逃亡日本,以裁缝为业,兼营中日间海上贸易,(其实就是海盗)。数年后积蓄渐富。其间,思齐经常到长崎贸易的泉州晋江船主杨天生结下深交,结识了一批流寓日本,从事海外冒险的闽南志士。由于他广结豪杰,遐迩闻名,日本平户当局任命他为甲螺(头目)。

经过多年的经营,到了天启四年,颜思齐已经是颇有家业了。当时日本政权更迭结束,德川家的第三位将军德川家光登上了大将军的位置。在德川家光看来,这些外来的商人是日本越来越贫穷,对这些商人没有什么好感。

德川家光甚至认为,大明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的对外政策,那就是严厉的海禁。历史上等到德川家光武力统治全国之后,德川家光便下令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在这次闭关所过之后,日本彻底退出了海上贸易,一直到近代的明治维新。1853年,美国佩里率军抵达日本,逼迫幕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激起日本人民的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最终引发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在战争中打败了幕府军,德川庆喜率军开城投降,统治了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彻底垮台。制定日本闭关锁国政策的。便是这位幕府将军德川家光。

在他看来各地大名能够反抗自己,多半是因为海上贸易获利,从而壮大了实力。这也是德川家光闭关锁国的另外一个原因,这样的想法直接决定了他的政策。

明天启四年,颜思齐等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参与日本人民的反抗斗争。六月十五日。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郑一官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时”。

众推思齐为盟主。不幸事泄,幕府遣兵搜捕,思齐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驶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岛洲仔尾,陈衷纪建言:“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

原本郑一官也是要参与这次造反的,不过他被李旦派到了南京,反而错过了这次的事情。毕竟还没有到造反的时机,他着急回到日本,自然也有这件事情的原因。不过他也没想到事情居然会被泄漏。自己到了日本差点被抓住。

现在颜思齐到了台湾,郑一官自然也是要去的,毕竟他的家眷也在那里。不过位置最好澎湖现在被荷兰人占领着,想要有好的发展。自己一定要将荷兰人赶走。不知道颜思齐的近况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不过郑一官现在心里有一个很大的谜团,自己的义父李旦为什么不告诉自己这个消息。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的义父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他为什么不告诉自己?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和颜思齐的关系?

忽然想起了李旦在厦门的时候对自己说的话,看来义父还是知道一些,可是不知道自己和颜思齐是拜把子的兄弟。毕竟自己等人是要造反的,自然不会到处张扬。这样想来,自己的义父没有对自己说,也是有情可原。

在为李旦开脱之后,郑一官的思绪又到了台湾,不知道那里怎么样了!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思齐率船队柢海湾,在笨港(今台湾北港)靠岸。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是时,土番以为外敌侵犯,聚族攻击。思齐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今新港),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如今到了天启五年的一月,颜思齐在台湾所做之事已经有了成效。慢慢的他们在台湾站稳了脚跟,要将这里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在这个时候,郑一官坐着船来到了台湾。

听说郑一官来了,颜思齐第一时间便来见郑一官,在这几个拜把子兄弟中,颜思齐最喜欢的就是郑一官。为人豪爽,仗义疏财,武艺也是仅次于自己。不过有一点,颜思齐也十分的佩服,那就是郑一官的智谋。

“一官,你终于来了!为兄我等的你好辛苦,你不在日本,所谋划之事泄漏,全赖为兄啊!当时贤弟走时让为兄提防小人,可是为兄还是让小人暗算,为兄对不起贤弟啊!”一见到郑一官,还没等他说话,颜思齐就拉着他的手,不住的说着。

与郑一官不同,颜思齐的长相更像是一个海盗,黝黑的面庞,手脚满是老茧。走在路上也不穿鞋,裤腿高高的卷起,整个人透着一股海水的咸味。

笑呵呵的听着颜思齐将事情讲述了一片,郑一官才缓缓的开口道:“大哥,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进到了心力,事情不成也没什么。再说如果不是日本失败,大哥会想到台湾来?小弟看来,这是一个开万世基业的好地方!咱们有了这里,那就算是有了根基,以后就是你我兄弟大展拳脚之时了!”

“还是我兄弟会说话,比他们强多了!兄弟,走,咱们今天不醉不归!”颜思齐顿时大笑了起来,对于自己开创的地盘,他的心里也是十分的高兴。只是其余人拍马屁的功夫远不及郑一官,只有郑一官才能让他不厌烦,反而很是欢喜。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向前走,人便越聚越多,听说郑一官回来了,所有人全都到了这里。杀牛宰羊的,酒也是越喝越多。

将喝多了的颜思齐送了回去,郑一官信步的向着自己的住处走了过去。他已经打听好了,自己的家眷就安排在这里,生命无忧。

有一个妇人在院子的门口站着,显然是在等待着郑一官。一身和服让她看上去很是娇媚,脸上没有像日本女子涂的吓死人,反而和大明的女子差不多。这个人就是郑一官的妻子翁氏,这样打扮是因为郑一官喜欢。

在妇人的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正是翁氏所生的儿子,不过几个月了,还没有见过郑一官。

快步的走过去,看着熟睡中的婴孩,郑一官忍不住伸出手指在他的嘴唇上点了点。似乎有多感应,小孩子抿了抿嘴,然后便睁开了眼睛。

看到郑一官的脸,孩子居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