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

第30部分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第30部分

小说: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的中国必须明白,仅以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识和粗放简陋且毫无创新的经济模式来谋求发展,这样的发展只会加速自身的积弱,以一个国家的积弱之势面对全球化,其最终结局就是中国在世界上集体失业(当然这里不包括为先进国家代工或是依靠出卖土地而收取税收或是个体成为全球企业中的一名就业员工或总裁之类)。
  今天的中国领导人看到了这种危机,也看到了全球化中国整体创新的前景。这样,一个创新型的中国,将有望在世界诞生,而这样的国家创新,必将深远地影响到她的每一位国民,更对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的DNA起到一次突变的作用。一百年之后,当中国的后代们回过头来审视这个世纪所发生过的事件时,我相信,2007年,将是一个尤为值得记取的时代转折点。在这里,我们可以套用一下中国式的历史,将此称为“中国创新元年”。
  

裂变:浑沌的能量(1)
寒冷的季节到来了。在漫漫历史之中,还会有季节的变化,而每一天,都包含着那个神妙的时间,在时间里,人类度过着它的生命。人类会有时而尽?还是随着时间而无限延伸?我在写这部历史之书时,就感到很有必要将历史视作为鲜活的世界来描述,众多专业历史书藉,似乎都在依循着一条潜规则:即历史仅仅是历史,结果让今天的人们失去更为重要财富,更使今天和未来的人类失去了对历史的敏感(事实上我们有可能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历史是活的!它过去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唯有如此,人类才会懂得今天是过去的延续,才能明晓明天将以怎样的姿态降临。当中国都懂得了历史的鲜活时,这个国家也就会明白如果在历史中创造了(很遗憾的是:我们在过去绝大多数时间中总是被动地接受新历史而并没能创造出历史)。
  我们知道,人类并不是在这个宇宙甫一诞生就出现了的。宇宙在G点产生大爆炸时,万物还处在虚有之中,这个时间,发生在146亿年之前的某个时刻(在这里我们无法以人类自己的尺度或朝代来测算了)。而空间,似乎也由那时而开始扩张。这种弘大的自然宇宙的历史之中,人类仅仅只占有极其短暂的一瞬,而意义却有着如此之大!这不禁让人类的每一分子都深感身外这一伟大时空历史中的骄傲和光荣。
  依据我们对于人类自身历史的考察和回顾,可以检析出,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中的那些人类思想,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并不与人类自身有关,而更多是依附自然宇宙的结果(这种思想在到了公元前500年的时候拐向了人类自身)。希腊文明的最早产物荷马,对于他的一切都是我们今天的猜测了,而《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两部史诗中我们仍可清晰地看到人类所尊崇的那些最早的神祗,它们是宙斯、阿波罗以及掌司人类各种欲望的神,在古希腊的各个原始部落中,每一个部落都会有自己的神,这些神随着人类文明的整合而相互穿凿并附会,使大多数现代人对这段刚刚兴起的远古的历史往往是一团乱麻。这一点,和我每天都处在许多不同的会议中的情形差不多(有时我不知道这些会议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
  神秘主义并不是人类自己所需要的一种情感,而是自然宇宙传递给人类的某一种信息。这个信息中,人类所能解读到的便是自然的奥秘和它的无穷能量,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神秘能量决定着刚刚蒙昧初开的人类的命运。在那时,人类是极其谦逊而且谨慎的,他们的欲望,也都很小心地流露着,没有太多的人敢出来战天斗地。
  这种谦逊也客观带来了中国远古帝王的贤明与圣行,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后代们给那个时代的溢美之词),历史要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发生一些大的变化。仔细来看,这实际上是自然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结果,人类,在那时还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更没有自我实现的更多条件。在后来中国春秋未期,这种平衡的状况便被一群渐渐雄心勃起的诸侯之国所改变了。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这种人与自然的平衡首次打破之后的结果。
  人类历史渐渐向自己的世界靠扰,是公元前500年之后开始渐渐明确的。孔子是一个代表,而墨子则是另外一个主张自由平等的代表。孔子强调了人伦邦交之道(个体与邦国),而墨子则强调了人治之外的社会整体和平与兼爱的思想(人类社会理想与个人归乎之中的信仰),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即使今天观之,仍然大放光芒。两相比较,小大之辩便可以一目了然了。而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孔子儒学之盛而墨家思想之不传,与中国君王们小家国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以今天的趋势来看,就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弘扬,我个人更赞成对墨学思想的发掘与推崇。
  从人文的角度来观看历史,会发现人类思想的运动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裂变的过程。这种思想裂变越活跃,反映在人类文化上也就越具其思想价值的光芒。而一旦这种裂变被人为抑制住,那么裂变就会人旁的方式来予以表达。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因为文化思想的抑制而导致的社会急剧变化和国家的###是屡见不鲜的。自秦开始的文化禁锢和国家专制,于是有了陈涉的起义,使秦二世而亡,自汉而兴的百家罢黜,于是便有了群雄蜂起而演义三国,然后有隋,炀帝再弄专权,于是人民再起,将秦末之景重演于当前。到唐朝,文化昌盛而人民富足,于是有万国来朝,然而我很遗憾中国历史中这样的好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而乱国之帝们又是如此惊人的一致。许多史书都记载,唐朝未期的皇帝们都是纨绔之流,而且一个赛过一个昏庸荒迷,俨然隋炀帝当世之风,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宦官执掌军事和国家机要,也是由唐朝首开中国国家政治历史之先河,到了这一时期,皇帝之废立已均由朝中宦官主持人,可见国政之混乱程度,其亡国也,必有其征。从以民为本的固本扶元为治国之道,到鱼肉人民而加重赋税盘剥,这样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历史也给出了不同的结果。所以,到唐僖宗时,山东冤句的黄巢聚众起义并攻入长安建立大齐,可以说,让唐朝的历史走向了它的反面。
  

裂变:浑沌的能量(2)
裂变这种力量,在中国先哲圣人思想中已经有过颇富中国式的智慧提示,这就是《周易》中的革卦,解说了社会与客观自然变易革新的道理。卦辞这样说: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享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里的“革之时大矣哉”,就是中国先哲圣人对裂变的价值观,关乎个人、社会和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大命。
  裂变与变易,是客观的,然而也是极难以把握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处在人类自身变化的历史中是恍恍惚惚而不知所措的。唐朝由盛而衰的变易,始于安史之乱,而亡于黄巢义军,而对于当时代的人来说,更多是###和灾难,而难以将社会的演进机遇考虑进去。在中国国内的历史学态度中,普遍的观点也是如此。事实上,这种看似A实质B的客观变迁之中所含的道理是人类远远未能企及的。中国圣人所说的“革之时大矣哉”,是一个很值得尊重的睿智之见。在我看来,裂变是自然社会演进和人文社会思想历史发展的规律表现,与生命体繁殖过程中的细胞裂变几乎相同,只是人类社会这个细胞更大而已(可能是)。君子观变,大人求变。革卦之中,面对变易有大人虎变而君子豹变之称,便是对识时务者通晓客观事物规则而主动适应变化的能力嘉赏,而普通人往往在社会变革之初以不变或渐变来应对,最后才不得不顺从变化,这种姿态,自然是处于历史规律的下下了。
  在历史态度面前保持一种宽容是一个现代人所应有的伦理态度,而拥有一种面对客观变化的科学观则更加重要,直到今天,这种科学历史观仍然是中国人面前的一道巨大命题。西方历史上,人们面对变化的态度主动与否也决定了历史的走向。罗马的衰亡和中世纪的黑暗,都是不变而至的结果,而宗教改革以及思想启蒙则是主动求变的另一证明。进入现代文明时代以来,这种主动求变似乎已经成为西方社会几乎一致认同的社会发展价值观并深远影响到了社会的各领域,在工商业、金融、贸易以及科技发明和创造以及文化艺术等五花八门的各个领域,而网络与全球化的率先和迅速普及,则更以近乎实证的方式将这种变化直接展示在整个世界面前,这种引动客观变化之能量,今天已经在改变今天同样巨大的中国了。“创新型国家”在这个新年交替之际的提出,可以理解为中国主动求变的“虎变”决心。
  唐末的这场社会裂变发生在公元875年,距626年唐太宗玄武门兵变而登基并开始贞观之治正好过去了250年。而在当时,唐朝早已成为一座空巢,皇帝骄奢无能,无所作为,继安史之乱后,大权旁落,藩镇割据已成格局,一个不创新而保守的朝廷已完全停滞在历史的潮流中而形成了一条堤坝,危险就是这样造成的。
  黄巢这个人在此值得一书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起义者(类似者在中国农民与流民起义的历史中一直都很多),而在于他在朝廷无为之下率先而变的能量以及他颇具历史故事性的特质,从875年到884年虎狼谷战败身亡的十年,这个人征战了唐朝所辖的几乎所有核心城市和大半个中国,880年攻入首都长安,自立皇帝,国号大齐,在这一点上,他个人的故事堪比1000年前那位西楚霸王项羽(他们都在最后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黄巢出身于山东冤句的一个盐商家庭子弟,性格豪放不羁。少年时候的梦想,也与所有经过正统道学的子弟们一样,期望以科举而获得进士之身,然后为官谋仕,直致功成名就(这是贯延至今的中国式功名思想)。黄巢少年读书时,迷恋骑射武艺,后来多次赴长安参加考试不中,心中不免生出一些怨恨。据说是最后一次落榜,他观望长安京都的奢华与皇廷不为,加之自己的屡试不中,所以忿恨交加,忽儿产生出一个大丈夫勇当自立的天大想法来。有两首咏菊花的诗,都流露了这个后来率兵反唐者当时的心迹。第一首是: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裂变:浑沌的能量(3)
这首咏菊之诗,看来诗者已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气魄了,“他年我若为青帝”一句,显示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大丈夫之志,而“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心意,却又流露出作者的一丝柔曼诗情。桃花之诗,早有诗经的夭夭华彩,一直都是自然生命贲张的代表,黄巢在这里,同样显示出生命中锐不可挡的那种力量。在当时众多手无缚鸡之力的科举应试者之间,这个喜好骑射而充满天下大志很不安份的人自然是一个异数。这两首诗,从次序上来看,很有可能是在最后的那一次应试前后的时间里写就的,先是应试,居留于驿馆客栈,秋风萧瑟之中,黄巢放下那些科学应试的经文功课,独自踱到院子里,满院秋色,已是万物凋零,忽儿想到了那灼灼的桃花,漫山遍野的勃勃生机,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成为掌管这一片江山的一代帝王?这是一种漫想,带有一些虚幻成份,只能让自己知道。后来张榜,人群之中发现自己科举未中,这分落寞可想而知,于是将过去所有的积怨与曾经的大胆幻想都迸发出来,诉诸笔端,以解心怀,如此便有了再写不第后赋菊以咏心志的诗。这首诗,来得就更加干脆直白了: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一如第一首,尽管现在看来已是反诗,被朝廷闻知是要灭九族的。但从诗境来看,却是一个颇有意韵的通假之法。青帝也好,桃花也好,可以解释为对春日生机烂漫的渴盼,而冲天香阵与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诗人以微而著巨的想像力,将菊花遍栽长安,香透京城,满城皆金甲,如若诗人并非黄巢,也无后来的兴兵举事,这样雄奇瑰丽的诗,仍然是一首难得的大意境和大气魄之作。结合黄巢的当时当下,此诗既出,看得出已是心意已决了。这个人在后来果然做到了。亲带甲兵六十万众,旌旗蔽空,潼关唐朝守军望风而走,唐僖宗奔逃四川成都。黄巢亲率大军进入长安,其浩浩荡荡之势,确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诗句,今天看来也颇有一部大片的镜头画面感,就连张艺谋也忍不住拿它作了2007年贺岁片的名字。
  黄巢虽是布衣,然而也是一个未能进士的科举考生,他的故事,比起历史上单纯起兵兴义的那些人更多了一些可以讲述的文章故事。黄巢作诗留下不多,且多为传说,而作为一位通晓文理的统帅,在成为义军领袖后他没有忘记在战斗间隙借诗歌以抒怀。他的另一首自题像,现在看来可能是他做了大齐皇帝之后所作的,从黄巢从起兵到进入长安做自己的皇帝,他用了六年时间,在长安呆了二年半,这中间,一定会有从一个落榜儒生而至天下之君的波澜感受,更有金戈铁马身经百战而犹生的生命感慨,这样的体验与经历集于一身,是一般人所不能解知的。所以,这首诗中,黄巢表达了这种曾经沧海的个人情怀: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读到此诗,便是一笑,忽然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生动而存志高远的男子,曾经当年,栉风沐雨,号令千万,气吞万里如虎,天下皆为之震惊。而今却是僧衣一袭,将自己纳入到平常人之中,行走无迹,四目相对时而无人相识,只得独倚栏杆看落日余霞,那份寂然之中回归自己的感受是如此的深刻,令人感叹!人生这等,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蓦然回首的至臻意境已是十分的近似了。
  黄巢入长安,未能乘胜而击退却至川的唐朝廷,结果留下后患,数十万大军流动作战,并没有做好得天下之后的战略准备,没有开思想会,也没有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