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香蒲草的记忆 >

第16部分

香蒲草的记忆-第16部分

小说: 香蒲草的记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它是不会叫唤的,更不会去咬你。就是村里的亲戚,它也知道,只要你对它说一句:到你大姑家去。它就会来到村中大姑家,自然大姑全家人也喜欢它,给它吃些东西,它就会朝你摇摇尾巴,然后回到家来。因我常年在外,回家的机会自然要少,但它老人家对我还是非常友好。后来,它得了一场病,走了。时至今日,一提起它,母亲的两只眼睛还是泪汪汪的,尤其是二弟,身边少了一个伙伴,自然悲从心生。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父母还养过二头牛,春天拉肥犁地耕种,秋天又从地里往家里拉运粮食,方便的同时,也给父母带来许多麻烦:每天总得给它割草,要不就是牵着它放牧,然后还得让它喝水,如果有个病病灾灾,还得请兽医看病。

  村里人都说,养牛能让它生下牛黄来,那可就发财了。据说,牛黄是一种药材,极其珍贵,也极其稀罕。我在村里也有许多年了,然而只是听说过这种东西,却没有听说过谁家的牛产下牛黄来,可见其稀奇。

  当我写到这儿,突然想起在村里劳动时,曾亲眼看见过这样一件事情,好像是在村西山梁上劳动,有村里人捉到一条活蛇,然后他用草叶将蛇裹住,让牛吃了。我看后大惊:牛吃蛇,还不将牛给毒死?一位长辈告诉我:没事的,牛吃了蛇,不但没事,反而还给牛治病。

  这是我意料之外的。

  今天,我家院里的牛圈尚在,老黄牛却早已下世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某些专业以其优势,在市场上越发显现出特殊的地位,比如养猪专业户,比如养鸡专业户,比其单家独户饲养牛马要合算,别的不说,单说农闲时放牧这一项,就将一个劳力浪费掉了。试想也是,一个人放牧一头牛,也是那么一天,一个人放牧十头牛,也是那么一天,其结果却是两样:一个是一头牛,能卖九百元;一个是十头牛,能卖九千元。

  况且动物亦有喜群结队的天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娱乐:原始的幸福方式
娱乐:原始的幸福方式

  
  
  村里人除过正常生活劳动之外,业余时间的活动也是很丰富的。

  老年人喜欢坐在街上,夏天坐在树阴底下,一副马扎儿,一壶茶水,一只手里摇着羽毛扇子,一只手里拿着旱烟杆儿,下面掉着一个烟袋儿。谈古论今,回忆过去,一副幸福的样子,真叫人羡慕。冬天,躺在家里,或者是找几位能说到一起的人,围着火炉那么坐着,火炉上坐着爨(音为穿)壶,茶壶里面泡着砖茶,想说话儿,就说说话儿,不想说话,就那么坐着,手里端着茶杯,看着火苗儿。有时候,兴致一来,三二位老人儿,往坑上一坐,让老伴炒几个下酒菜儿,或者是不炒什么菜,有一蝶花生米也行,或者是有一盘酸菜也行,喝两盅青梅酒。

  现在的老年人更是享福,子孙成家的成家,下地干活,是他们年轻人的事情了。有闲情逸致的老年人,还在家看看电视,看的时间长了,他们也会聚在一起玩两把,摸摸纸牌,别别棍子,只是娱乐,不耍钱,不赌博。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位胡老前辈,他老人家系定襄县宏道人,曾经和我在一个单位工作,后来又在一个宿舍院居住,此人性格开朗,爱说个笑话,是个红火热闹人。他老人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起得早,不见得身体好。他老人家的本意是说,玩麻将时,你取的牌再好,可就是不上子儿,起牌叫口,你就是胡不了。姓胡也不行。所以,他老人家说了这么一句格言,也就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道理。此时,我想起这句话来,并把这句话儿放在村里那些玩麻将,或玩纸牌,或玩别棍棍的老年人身上,我想又是一番意义。

  老年人一生勤劳节俭,风里来,雨里去,为的就是老来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但是,也有极个别老人不是这样,子孙不孝,老人就有些受罪,身边有个老伴还好一些,身边没个老伴,真正一个孤家寡人,饭不想吃,电视也看不进去,唯一的快乐,就是到大街上和人们说说话,逗逗乐。子孙要是坏了心,整天和你怄气抬杆钻牛角,就叫你心情紧张,就叫你无可奈何,说不得,更是打不得,你稍微有些放松警惕,他还偷你钱财,叫你睡觉都不能安稳,像本&;#8226;拉登欺负美国总统大小布什一样,叫你防不胜防,今天一个*,明天一个飞弹,就叫你不能安心睡觉,就叫你不能安心吃饭。话说至此,有孝心的子孙还是占大多数。毕竟身为人子,否则和四条腿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人满怀孝心,不孝之人,就显得鹤立鸡群。

  成年男人也会这样,但他们在家是坐不住的,下午吃过饭,就往街上跑,听人们说笑话,笑话说完了,人们也笑够了,人们就围在一起摔跤,尤其是在冬天。小时候,我就见过村里人在大街上摔跤,一大群人围着,场子中间那两个人,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活活一副牛斗虎。

  这是大人们的事情,有时候,我们这些小家伙,也会在大人们的旁边,摆开架子,学大人们的样子,也摔跤。记得我和同族兄长张全根就摔过,我没有他劲大,也没有他摔跤的技巧,结果是我老输,输了我并不服气,再来!再来还是他把我摔倒了。那时候,输了也不害羞,拍拍身上的土,回到家,照例是母亲一顿臭骂。睡在坑上,心里想得还是摔跤的事情。

  那时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村里人就想方设法活跃他们的业务生活。爱动的人,摔跤是他们锻炼身体的好办法,不爱动的人,蹲在地上,下方:在地上先画一个正方形,然后在里面再画横竖一样多的线,之后就可以下方了,俩人交替着来,你一子,我一子,谁的子儿摆成了正方形,就可以抽走对方的一粒子。或者是摆成了一条线,那么就可以抽走对方二粒子,然后继续,直至有一方举手投降,然后再来一盘。

  还有一种棋叫:老虎吃绵羊,形状和下方的形状不同,先画一个正方形,再在正方形里面横竖各画三条线,之后在这个基础上,以四条边的中心为点,在这个正方形内再画一个小正方形,然后在这个正方形的上下或左右,再画二个小正方形,里面画一个十字,老虎有两个,各放在正方形外面那两个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的连接处,大正方形内的田字里摆八个子,作为绵羊。老虎吃绵羊的方法是,老虎必须跳过绵羊,才能吃掉,如果绵羊围困住老虎不能动,老虎算输。如老虎把绵羊全部吃掉,算老虎赢。绵羊也不是无以数计的,除过先摆好的那八只外,手里应当还有十六只。

  还有一种叫割韭菜,也很有意思。图案是把两个长方形交叉垂直摆下,形成五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双方各执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儿,摆放在交叉处,然后各走一步,跳过对方算吃一子,最后吃完对方子为赢。

  还有一种游戏叫逼茅子,图形好像和“凶”字差不多,只不过是在凶字上面还画着一个圆圈,表示茅房,双方各执两子,每人走一步,如有一人不能走了,只好跳茅子,这就是这个游戏的内容。

  当然,成年人也玩麻将。四个人,一张桌子,四个凳儿,先要风儿,然后依风而坐,从东风开始取牌,每人十三张牌,庄家多取一张牌,过去的玩法,讲究多,名堂也多,什么小连六、大连六、门前清、清一色、十三不挨、缺幺九、一条龙等等。每种名堂背后,算得分也不一样,现在没有这么复杂,人们嫌那麻烦,只有一条龙、对对胡、清一色,别的就没有了。

  小时候,我记得是玩扑克,一副扑克能玩一年,有时候扑克缺角少张了,还玩。那时候的玩法只有升级,打对家,也算分。比我们小的娃娃们,玩得是一种叫脱裤的游戏,两个人玩,一人一半牌,依次出牌,有自己对应数字的牌,就拿回来,最后是谁手里没有牌了,算谁输。还有一种争上游的游戏,类似如今的捉红尖。有炸,有起,有窜,也能出对。谁出完牌了,算谁赢。赢家叫皇帝,输家叫讨吃子,中间还有一人是捞油水的,就是讨吃子进贡皇帝的牌,让捞油水的人随便挑。

游戏:儿童的欢乐
游戏:儿童的欢乐

  
  
  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是很幸福的。别得不用说,就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是非常和谐的。而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反映在我们小时候玩耍的活动上,就是那么明显。当时,村里人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也没有,和外界联系的东西,只有一只木头匣子——有线广播,还有就是学校和大队订得那一张报纸。

  没有娱乐活动,只好自发地组织,同年龄的娃娃挤在一起,女孩子一般玩得是抓子子,也叫抓骨骨,就是把杏核晒干,在它的一面,涂上颜色,先握在手里,根据人的手大小,有五个至十个不等,抛起一子后,赶紧放下手中的其它子儿,然后再去接抛在空中的那个子儿,接不住,就算输。接住了,再抛起手中那个子,然后把地下那些子,根据颜色,或全部抓起来再放,或挑几个有颜色的抓,接住抛在空中的那个子的同时,还必须把地上那些子也抓在手,这样才算赢,然后继续玩儿。会玩的,抛起手中那一个子后,手中那些子会在地下摆出一条线,而且颜色也是随她意摆放的。

  女孩子们还玩踢毽子,用鸡毛和铜钱做成。男孩儿一般不玩这个,但是,我见过成年男人玩过,比如父亲就踢过,还踢得很好。女孩子还玩一种跳皮筋,这种游戏是从城里流传过来的,一边跳,嘴里还唱着一首歌儿,我记得歌词是这样的:

  马莲花开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

  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

  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

  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

  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八五七,

  八八*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

  九*九一百一。

  一百一之后是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就这样一直往上数,直至有人踩住皮筋或跳错为止。然后让另一位来。

  到了冬天,虽说天气冷,可是玩的东西并不少,学校为了适应农村生活,也由三顿饭变成二顿饭,意思是,早上九点上学,中午不吃饭,一直上课,上至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就放学了,也就没事了,回到家吃过饭,老师当时也不布景家庭作业,家里也没什么活儿,不像夏天,一放学,赶紧提上箩头,到地里给猪或羊或兔挖草。

  吃过饭,赶紧往大街上跑,有时候玩捉迷藏,就是一个人藏起来,让大伙儿找。有时候玩捉特务,每个人还要分工,像电影里面似的,大部分时间是玩一种打尖子,有的是用烟盒折成的三角形,有的是用书纸折成的正方形,然后开始对打,人数在二人以上,赢得方法就是:只要你的尖子把别人尖子翻过来,翻过来的那张就是你的了。

  记得还玩过一种叫打骡子换马的游戏,书上的名称叫跑马城,也叫撞城门。打在这儿是挡的意思,一年四季都玩,男女均可,人数也没有限制,只要有四个人就能玩,二人为一组,一组的人拉起手,双方面对面站着。

  一方唱:

  打骡子换马哩,

  另一方唱:

  要俺的新骡新马哩。

  一方唱:

  新骡新马不在家,

  另一方唱:

  旧骡旧马将就上,

  一方唱:

  要谁呀?

  另一方唱:

  要某某某。

  然后,这个指名要的人就朝对方用力冲,冲破对方的手,就拉走对方一个人。如果他想留在对方,就假装用力的样子,然后有意不把对方冲开,然后他就以一个俘虏的身份,留在对方。然后又开始第二个回合,接着唱,接着冲,冲破了一阵大笑,冲不破,要么垂头丧气,要么自鸣得意。

  小时候还玩过许多,比如,用自行车链条做成的手枪,把火柴棍朝里一插,然后抠动机关,然后听见一声巨响。

  还有抽猴猴,古志书上有其记载:削木寸余,尖其一端,于冰地鞭击,旋转不已,谓之打猴。为使其转的更快,我们还在其顶端鑲一铁珠,并在其上面涂红黄绿等颜色,旋转起来各种颜色相互成圈,真是好看。还有挤暖和,四五个人挤在一起,或五六个人挤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主要是为了取暖避寒。还有打手背,还有猜干起,还有把公道,还弹一种玻璃球,还在冰面上玩滑冰车,可多啦!

  这是冬天玩的。

  夏天也有,但不很多,主要是没时间玩,放学一回到家,赶紧就得给猪挖草,那时家家都养猪、羊、兔,大人们出地干活儿,挣队里那几分工,只有小孩子没事干,那时也不像现在学校,基本上不布置家庭作业,全凭自觉学习,其实,挖草这活儿,也挺有意思,三五个小孩子,来到地里,挖草是一回事,玩耍又是另外一回事。记得有一次,我和大我几岁的邢兰虎到西梁地里挖草,我正挖的起劲,突然听见他说:“赶紧回家。”我问他怎么一回事情?他不说,只是低着头朝村子里猛跑,我只有跟在他身后,也往家跑,刚进家门,外面下起大雨……原来他会看天气。

  事后他对我说:不和你说的原因是怕你害怕。其实我害怕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一次是在火车站对面的小麦地里挖草,当时夕阳西下,把西山顶上的白云染得血红血红,真是好看极了。小麦地的北面是牧马河,牧马河边是一片小树林,树枝上面有小鸟的歌声,树林底下有小青蛙的叫声,树林中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尽头,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可以想象到河水的清澈,也可以想象到河水里游动的鱼儿,还有河边的香蒲草儿……小麦油绿油绿的,有好多人肩挎箩头,散落在小麦地里,顽童的嬉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