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

第11部分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第11部分

小说: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身权假方便,生于充满烦恼之尘世,与众生结缘,次第导引众生入佛法。”如果没有这种能力,而是与恶人接触后,容易被恶所污染,那么就要远离恶人。

  2007年7月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54、黑报、白报和无报
54、黑报、白报和无报

  一位朋友留言:老师,对于别人出于感谢送来的物品,如果在尝试退还未果的情况下,或强行退还会使别人感到为难(因为对方感谢的不只一个人),能否通过其他形式再布施出去?比如帮助别人等?老师能再讲讲接受别人物品时,由于心念不同,所得为白业、黑业和无记报吗?

  关于白业、黑业,《中华佛教百科全书》:“【黑业&;#8226;白业】黑业与白业的合称。黑业是指其性不善之业,白业是指其性为善之业。由黑业感得之果报为黑报,由白业感得之果报为白报。”大意是说,黑业是性质不善的身口意行为,白业是性善的身口意行为。黑业招致的果报是黑报,白业招致的果报是白报。

  《中阿含&;#8226;卷二十七&;#8226;达梵行经》:“或有业黑有黑报,或有业白有白报,或有业黑白黑白报,或有业不黑不白无报。”提出了黑业黑报,白业白报。但有些行为既有性善的成分,也有性恶的成分,这就是黑白杂业,其招致的果报是黑白报。而有些性质既不恶也不善(无记),即不黑不白业,其招致的果报为无报。

  所以当我接受别人物品时,要考虑到这种行为是善还是恶的,自然知道是黑业、白业、黑白业还是无记(不黑不白)业了。

  例如:

  1、不应该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自己贪心接受,为黑业黑报。

  2、因礼尚往来送来的饮食,因自己的馋心接受,为黑业黑报。

  3、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自然接受,无不良心态,为不黑不白业无报。

  4、是自然的礼尚往来,自然接受,无不良心态,为不黑不白业无报。

  5、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自然接受,同时想到叫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或送给自己的长辈、老师或其它更需要到的人,为白业白报。

  6、超过了自己的劳动所得,自己贪心接受,为黑白业黑白报。

  7、超过了自己的劳动所得,因礼貌的原因自己暂时接受,之后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回去,为不黑不白业无报。等等。

  2007年7月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5、“我慢”还是“害羞”嫌屈驾
55、“我慢”还是“害羞”嫌屈驾

  在《触只是通过身体的接触吗?》一位朋友问:谢谢您的讲解。我明白了许多。我想补充问一下,比如孔繁森为西藏老妈妈洗脚(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为什么能做到?可为什么我潜意识里总有“屈驾”的感觉呢?是我慢心吗?不能体会佛性平等吗?

  关于我慢心,《三藏法数》:“【我慢重障】谓我慢贡高,邪见执蔽,不能下心敬事诸佛菩萨师僧父母,及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我慢重障。”大体是说,有了我慢心,就抬高了自己,而且邪见也遮蔽了自己谦卑的内心,使自己不能谦卑地尊敬侍奉老师和长辈,因傲慢也不能及时学习真正的佛法,这就是“我慢重障”。

  所以“屈驾”的心态有的可能是“我慢”习气。尊敬师长不仅在于心理上恭敬,还表现在口气、眼色、端茶倒水等等行为的恭敬上。去除“我慢”的方法可以以“忍辱”、“克服傲慢”等作意,帮助去除傲慢的“自我”。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面子”的原因。有时候也很想这样做,但是因为担心“面子”,最后还是没有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本来想做好事,只是因为不好意思,结果没有做。例如有的人想在公交车上为人让座,但担心别人笑话,最后也没有站起来。所以克服的方法是突破心理障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侮辱或羞愧”。要知道,真正令人感到受到侮辱或羞愧的不是“屈驾”去敬奉师长,不是去做好事,而是自己各种不良的道德修养和行为。

  2007年7月3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56、远离泼脏水的八大习气
56、远离泼脏水的八大习气

  请问老师:最近我发觉自己有个毛病,每当看到遇到一件事情,不能从客观的角度“接受”事件本身,然后正确客观按照事件本身的逻辑发展,而是首先抵触事件,然后就从反面寻找证明事件错误或不好的地方,有一种不信任、怀疑的心态,可是我经常上网,在网络上,发现有很多人具有我这种不接受客观的主观的不信任、怀疑、疑惑别人有什么阴谋(发生什么事情都有背后的阴谋),结果很好的事情也要给泼脏水。老师,这在佛法中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心态呢?

  逆反、泼脏水和刁难人的习气很不好,应该设法改掉。对一个观点,如果是故意否定,那么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报复习气。对说出观点的人有成见,进而对他说的任何观点都有成见,都否定。

  解决办法:就事不就人。用“包容”作意克服成见。

  2、嫉妒习气。嫉妒说出观点的人,故而否定他的观点。

  解决办法:就事不就人。用随喜“作意”克服嫉妒的习气。

  3、我慢习气。我慢心比较重,有意无意地显示自己位置的重要或能力的不一般。

  解决办法:学会谦虚、谦卑。

  4、悲观习气。悲观主义者,凡事都喜欢往坏处想。

  解决办法:学会乐观处事。缜密地思考问题但不是悲观。

  5、懒惰习气。不愿意让自己参与其中,担心自己付出多些或负责任。

  解决办法:学会多做奉献,办事不扯皮拖拉。

  6、古怪习气。性格古怪,以打击别人为乐。

  解决办法:学会换位思考和鼓励别人。

  7、痴呆习气。阅历较浅,思想简单,个人观点总是与整体大相径庭。

  解决办法: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处事能力。

  8、顽固习气。固执地认为自己经历的多而提出非客观的反面观点。

  解决办法:避免经验主义,从实际出发。

  当然了,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对于上述习气,我们应该远离。我们要从大局出发,真正将工作做好,而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气而坑害集体和他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努力寻找漏洞,避免失误是非常应该的,那是对工作真正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不是各种不良习气。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57、人生父母大导师
57、人生父母大导师

  最近发生在自己和周围的朋友身上的事,促我深思:我的孩子以前没有好好学习,现在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可是;由于基础太差,时间又紧张,压力太大,常感到力不从心,学了半天,做题和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为此深深苦恼。同事的孩子整个一个盲目乐观派,贪玩,不懂事,跟大人吵嘴,利用大人对他的疼爱,要挟大人。诸如此类的事件在高中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郭老师,敬请您再讲讲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具备的素质。谢谢。

  作为养儿育儿的父母,应该不仅仅在生理上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还要在心理修养上使其不断成人。所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保护者,还是孩子的人生大导师。

  对于孩子种种不足,做父母的必须要进行教育,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特别是对孩子的种种习气要进行对治和预防,并不断培养他们的好品德,从而使其达到性情的中和和品质的优良。

  例如:心浮气躁的,要帮助或教育他使其学会沉稳;自卑的,要注意鼓励他,帮助或教育他使其学会自信;没有根基的,好大喜功的,要告诉他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其学会扎实;压力大的,引导他,使其学会坚强;烦恼重重的,开导他,使其学会乐观;盲目乐观的,要打击他,使其学会思考;贪玩的,要约束他、教育他,使其学会勤奋;不懂事的,要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和基本的礼节礼貌,使其学会孝敬;跟大人吵嘴的,训斥他,叫他学会尊敬长辈;利用大人对他的疼爱,要挟大人的,又耍又闹的,制服他,或不用理会他,决不可以使其想法得逞;做了好事,行善的,对其行为进行肯定和支持,使其学会善良;自私自利的,要训练他过集体生活,使他学会包容和容忍;犯了错误,要批评,要指出错误所在和必须改正的意义,并要求不可再犯;玩物丧志的,要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生气的,要使其学会柔和、忍耐;自高自大的,要使其学会谦卑;懦弱的,孬气的,娇气的,要对其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使其学会顽强;狡辩说谎的,要使其学会诚恳;疲疲沓沓,丢三落四的,要使其学会讲效率;等等。

  总之,教育孩子要运用各种智慧,恩威并重,切不可宠爱,更不可颠倒角色,否则就是失败的教育。当然了,其中作父母的为人师表也是非常重要的。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58、困难是修养的试金石
58、困难是修养的试金石

  最近刚发生一件事。在遇到困难时,处理不好,就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觉得自己太愚笨了,当然这是恶性作意,是放逸心行,为此也苦恼。郭老师,请教您,产生这些不好的想法的根子是什么?恭请老师指导。

  注意学习沉稳、冷静和有意志力,而不可浮躁、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和情绪化。

  在佛家,面对世俗的困难,是提倡冷静面对和具有坚韧的意志力去解决的。释迦牟尼佛宣称,他承认古代真正婆罗门的理想。古代的婆罗门和当时的婆罗门是不一样的。他说:“一个能抛开喜怒哀乐,冷静而无固执的人,一个勇敢而征服俗世的人,这样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巴利文《经集》*二经)可见,佛家提倡的是冷静地面对困难,而不是情绪化。

  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以精进度作意。《起信论疏》:“修行进门,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是名修行进门。”所谓修习精进,就是做世间的各种善事,心不懈怠、退却,要立大志向,并坚持到底,勤苦修习一切功德,自利利他,才能真正度过难关,离开众苦,走向解脱之路。

  由上可知,遇到困难一时处理不好,不要自暴自弃,也不要觉得自己愚笨,因为在处理困难的过程可以产生智慧。而且,这正是我们提高修养的机会,困难是我们修养的试金石。此时更应该保持心态的沉稳,更应该精进。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9、黑报、白报和无报(续)
59、黑报、白报和无报(续)

  一位朋友在博文《黑报、白报和无报》中留言:谢谢老师的解答。但还有一点不是很清楚:对于例如中的第7条,“7、超过了自己的劳动所得,因礼貌的原因自己暂时接受,之后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回去,为不黑不白业无报。等等。”如果没有贪着的心,又不能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给对方,随缘布施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结果是一样的吗?

  那要看是否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如果违背了国家法律法规,尽管没有贪着的心,又不能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给对方,随缘布施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也是黑业黑报或黑白业黑白报。因为我们生活在因缘中,现实的因缘是否善良,还要看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是否违背法律法规。例如有的人拿受贿的钱去帮助别人,违背了法律法规,仍然不可以。当然,通过良心发现,拿受贿的钱去帮助别人,虽然违背了法律法规,但道德上最起码提高了境界。

  如果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但是违背了道德的,例如引起赠送人的不满,为黑白业黑白报,如果赠送人也高兴这样做,为白业白报。如果是合法接受的捐赠,而且按照捐赠协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实际性质是不善不恶的,为不黑不白业无报,实际性质是善的,为白业白报。

  当你接受工资的报酬时,要想到是否心安理得,如若不然,要加倍努力工作,对得起这份工资,为白业白报。超过了自己的劳动所得,因礼貌的原因自己暂时接受,之后不能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回去,但随缘将这些财物用于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的过程中,合法而且赠送人也高兴,为白业白报,等等。

  当然,实际情况不一定是这样,我们还要从客观出发,去真正地利益他人。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0、敢作不请之友的行善
60、敢作不请之友的行善

  一位朋友在博文《一道无为心》中留言:连善心都没有的人,刚开始学习行善是要有为的吧?

  供参考。应该是这样,应该是有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过程。如果没有从有为到无为的修持过程,无为就是空谈、放任和没有根基。有为是无为的基础。《道德经》:“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大意是说,修持有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过程。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随缘自自然然地做“为道”有为的善行。随缘不是怯懦和等待,而是有了机缘,敢作“诸众生不请之友”(《无量寿经&;#8226;卷上》、《维摩经&;#8226;卷上&;#8226;佛国品》),前去帮助,敢为天下先地行善。根据因缘和合原则,行善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所谓“随顺众生”。另外敢于和肯于作红花作绿叶也是行善的行为。还有,做好六和敬,包括家庭的和睦,也是善行。在善行中逐渐达到自利利他的自在解脱。

  但是我们经过一定时间的修持与体悟后,应该逐渐意识和分清什么是有为的,应该不断地进步。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1、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
61、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

  一位朋友问:我想问一个问题,您在讲课当中提到过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