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乱清 >

第403部分

乱清-第403部分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禧举手致意,欢呼声愈加响亮,怒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



  阅兵场上那种无比美妙的感觉。又回来了!



  旁边的关卓凡,心中亦微微震动:这次的欢呼,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舷梯已经放了下来,慈禧“搀”着关卓凡的手,拾阶而上。前边。海军提督丁汝昌和“冠军号”管带大爱德华引路;后边,中美联合舰队司令官杜立德、海军中总教习乔百伦等一干中、美、英高级海军将领“随侍”。



  不过,除了前边的两个“向导”,所有的洋鬼子们,事先都得到了郑重的提醒:必须和圣母皇太后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示尊重。



  嗯,言下之意,是只有关爵帅一人,才可以“亲近圣泽”。



  *(未完待续……)



  。



  ,



  



  ;
第一一四章 橡树之心
  登上巨舰,气象万千。



  强烈的震撼,四面八方,接二连三,应接不暇。



  不过,这个时候的慈禧,已经从最初的恍惚状态中走了出来,心情虽然激越,但已经能够用相对冷静的眼光审视眼前所见了。



  她首先深以为异的,是几根巨大的桅杆。



  这般粗大的木材,在中国,只有紫禁城最大的宫殿,比如太和殿一类地方,才可能见到——都是用来做最主要的承重柱的。慈禧晓得,这种尺寸的木材,都是采之于南方的深山老林,砍伐、出山、回京,千山万水,花费无数人力物力,一根大柱,就要耗银十数万乃至数十万两。



  慈禧低声问道:“这个……柱子,用的是什么木头?”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用的是‘橡木’。世上最好的‘橡树’,产于欧罗巴和美利坚。嗯,咱们中国也是产此物的——咱们叫做‘柞树’。不过,数量不多,品质、粗细,也比不得欧、美的‘橡树’。”



  慈禧说道:“我记得,这个‘冠军号’,是花了一百一十六万两银子买的?”



  “是,正是一百一十六万两白银——太后的记性好极了!”



  慈禧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关卓凡知道御姐为什么要叹这一口气:整只船不过花了一百一十万两银子——这笔钱,如果放到中国,大约只够买这几根大“柱子”的!



  冠军号一共四根大“柱子”——一根斜桅,三根主桅——上面的横桅也非常粗大。



  他心中微微一动:这是向御姐灌输“正确观念”的好机会啊——“视察”神马的,可不能走马看花、仅仅瞅个热闹!



  关卓凡轻轻咳了一声,说道:“凡事都在圣明洞鉴之中!英吉利能够造出这般大船。专擅海洋之利,以坚船利炮,东征西讨,终成举世第一强国,其实是和英国朝廷。自英王以下,大力鼓吹种植‘橡树’,持久不懈,大有关系的!”



  “哦?”



  “回太后,造好船、大船、坚船,必用橡木。嗯。臣给太后回一件典故。大约是嘉庆十年左右的时候,英国和法国,打了一场大海战。这场仗,法国方面,还有西班牙帮手。算是以二打一,结果却是英国大获全胜。法、西联军三十三条船,被击沉了八条,又有十二条做了英国人的俘虏;而英国二十七条船,却没有一条损失。”



  “哦,英国和法国,原来也是打过仗的?”



  “是,英法两家。都想领袖西洋各国,又要争海外的地盘,来来回回的。很打过些仗的。”



  慈禧心思非常灵光,既如此,我在英、法之间,是否“有机可乘”?



  不过,这个问题,不必在这个场合讨论。



  “嗯。你的意思,英国人打赢了这场仗。是因为英国的船好;英国的船好,是因为……造船用的是‘橡木’?”



  关卓凡暗赞御姐反应迅速。说道:“太后圣明!拿英国舰队的旗舰‘胜利号’来说——哦,‘旗舰’就是舰队主帅乘用的舰只。嗯,这个‘胜利号’,全用树龄一百年以上的橡木制造,而且,这些橡树,采伐以后,先经过了整整十四年的浸晒打磨,才用于制造舰只——这样的木材,不开裂,不变形,坚固无比。”



  “‘胜利号’一共用了整整五千株这样的橡树,前后耗时十九年,方才完工。”



  慈禧轻轻地倒吸了一口冷气,面纱之后,神色凝重,点点头,说道:“怪不得。”



  怪不得,英吉利纵横世上,天下无敌;怪不得,英人两次进犯,偌大天朝,全然无力与抗。



  关卓凡说道:“这个‘胜利号’,现在虽已不再参与作战,但依然坚固如初,依旧在英国海军服役,嗯,是充作‘工作船’。臣记得,‘胜利号’大约是乾隆四十三年开始入役的,迄今可是已将近九十年了。”



  顿了一顿,又说道:“以‘胜利号’的船况,再服役个九十年,大约也是做得到的。”



  御姐发出了轻微的惊叹声。



  关卓凡不算在忽悠御姐。原时空,直到1922年,“胜利号”才完全退役,成为文物;关卓凡穿越的时候,“胜利号”还好好地泊在朴兹茅斯港。



  关卓凡继续说道:“还有,英法打的那场大海战,法、西联军不是被俘虏了十二条船么?就在战事结束的当晚,海上生起了大风暴,前后一连刮了四天,这十二条船,又沉了八条;英国人的船,在大风暴中,却一条也没有沉没。”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英国人造的船,确实比法国人的好。”



  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英国境内遍生巨橡,这……唉,真叫得天独厚了!”



  关卓凡微笑说道:“回太后,这英国,初初的时候,境内的橡树其实是很少的,造船用的橡木,大多是要从欧洲大陆进口的。”



  慈禧颇为意外,想了一想,说道:“你方才说,‘英国朝廷,自英王以下,大力鼓吹种植橡树’,又什么‘持久不懈’——难道,这些大树,都是英国人后来自个儿种出来的?”



  关卓凡说道:“太后圣明,正是如此!西洋诸强,大多以商贸立国,通商即通洋,橡木既为造船之关键,便为关乎国运之要紧物资。英人兴起之际,隔海与欧陆诸强交恶,欧陆诸国都不肯将橡木出口英国。英人别无他途,唯有自种。”



  “太后明鉴,英伦三岛,地况狭窄,有多少多余的地方是可以拿来种大树的?何况这橡树成材,又费时极长?本钱既大,回报又慢,普通农人是断不肯做这门生意的。因此,这件事情,非朝廷自上而下,大力鼓吹推动不能办!”



  御姐微微皱起眉头,心里想:要是我的话,该怎么办?



  “西历1503年,英人制定法例,曰‘植树法’,鼓励橡树种植。嗯,那是前明弘治十五年的事情,距今已经三百六十余年了。”



  御姐动容:为了一种树,居然专门拟定了一部法例?



  关卓凡继续说道:“英王定橡树为‘国树’,称‘皇家橡树’。英国海军的军歌,就叫做‘橡树之心’。”



  “还有,英法大海战,英国舰队的正、副主帅,都是鼓吹种植橡树之最力者。英国的正帅叫做纳尔逊,多次考察橡树种植地区,并上书朝廷,要求机枢重视其事;副帅叫做柯林伍德,更有一个习惯:舰只靠岸,他必带上装满橡树种子的布袋,人到哪里,便把橡树种子撒到哪里。”



  面纱之后,目光炯炯,御姐轻声说道:“你是说,咱们也应该大力种植这个橡树?”



  关卓凡微微摇头,说道:“回太后,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军舰,已经开始披覆铁甲了。西洋造船技艺,日新月异,现下的铁甲舰,还是‘铁骨、木肌、铁甲’,但臣估计,用不了多久,便会变成真正的‘铁骨、铁肌、铁甲’了!因此……”



  “你等等——嗯,你是说,现在……将来造舰,橡木已经没有那么紧要了,真正紧要的,是——钢铁?”



  “圣明不过太后!臣拜服!将来决胜海疆——其实不止海上,陆上亦然——拼的就是钢铁!谁的铁多,谁能炼出好钢,谁就能造出坚船利炮,谁就赢了!就如当年,谁的橡树多,谁有足够多的好船材,谁就能造出坚固的舰只,谁就是海上霸主!”



  慈禧略一深思,不由心潮澎湃,觉得血都微微热了!关卓凡这番话,和她初睹“冠军号”时,关于钢铁的那番激烈的思想波动,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共鸣。



  她说道:“造这么大一只船,要费多少铁啊?咱们……有这么多铁吗?”



  关卓凡斩钉截铁地说道:“回太后,有的!这些铁,都埋在地底下!咱们中国,地大物博,地底下什么宝贝没有?只是咱们以前用不着,没有花心思去找罢了!这探矿也是一门大学问,但只要咱们拿出英国人种橡树的那股劲头,下足功夫,多少铁找不到、挖不出、炼不来?”



  “找到铁矿,办起铁厂,炼出好钢,到那个时候,这样的大船,咱们自己终究也能造的出来!比这个更大、更好,也说不准!”



  慈禧热血沸腾,一时之间,不晓得该说什么好。下意识中,她做了一个从未做过的动作:抓住关卓凡的手,紧紧握住了。



  *(未完待续)R655
第一一五章 巨兽的巢穴
  除了桅杆本身,桅杆上的帆、索,也给了慈禧相当的震撼。



  桅杆上的帆都卷了起来,但慈禧大致能够想象,它们张开之时,是如何之遮云蔽日?



  桅杆之上,桅杆和桅杆之间,极粗极长的缆索,你来我往,纵横交错,另有一番惊人气势。



  御姐对这两样物事留有深刻印象,首先当然是因为其体量之巨,紧接着,她也意识到了:这两样东西,现下的中国,都造不出来。



  “冠军号”所用帆、索,都是近代纺织业、化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彼时的中国,确实尚无能力为之。



  还有那两根巨大的烟囱——那是御姐见过的最大的烟囱——怕是十个人也合抱不来吧?这只船,到底要吃掉多少煤,才需要这么大的烟囱?



  但最为“触目惊心”者,还是那一门门黑色的大炮。



  “冠军号”上,没有青铜炮,全部都是铸铁炮,所以,全部都是黑得发亮的模样。



  对于圣母皇太后来说,颜色不是重点,青铜、铸铁分别在哪里,一时也不甚了了,女人在意的,是——怎么这么粗?这么大?



  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关卓凡告诉御姐,是“一百一十磅”。御姐已经晓得了,这是指炮子的重量。之前演炮用的什么“拿破仑”炮,则是“十二磅”。就是说,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几乎十倍于那个“拿破仑”炮。



  御姐还知道,“十二磅”的炮,在步兵,已经算是“重炮”了,下面还有“八磅”、“六磅”、“四磅”的炮。



  真是小巫见了大巫!大巫见了——唉,不知该如何形容?!



  那个“拿破仑”炮发射,御姐已经有“惊天动地”之感;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发射,又是何等样的威势?真是无法想象!



  关卓凡说,一“磅”和咱们的一斤,约略相等。圣母皇太后迅速在脑中换算:“一百一十磅”——那不是刚刚好和我一般重吗?



  女人略一想象,不自禁地脑中微眩,脚下发虚。



  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把一个成年人,以那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抛射到数里之外的地方?!



  还有,圣母皇太后虽然“军盲”,也是能够看出,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和那个“拿破仑”炮,在结构上是有明显差异的:“拿破仑”炮,尾巴光秃秃的;“阿姆斯特朗”炮,尾巴开了一个大洞,周围有许多看起来很复杂、很“高大上”的部件。



  关卓凡说,这个大洞,是用来装填炮子的——这个“阿姆斯特朗”炮,叫“后膛炮”;那个“拿破仑”炮,叫做“前膛炮”。顾名思义,“前膛炮”的炮子,从炮口装填——圣母皇太后是见过的;“后膛炮”,炮子则是从炮尾装填的。



  关卓凡强调,“拿破仑”已经是一等一的军国利器,但“后膛炮”更加了得,炮子装填更加方便,射程更远,更加精准,较“前膛炮”,更加“先进”——是现下世上最“先进”的。



  “‘先进’?”



  “呃,就是……更新款、更犀利之意。”



  圣母皇太后点了点头,说道:“我看也是。你瞧,船侧的大炮,炮口都从船舷的开口处伸了出去,若从炮口装填炮子,不是太不方便了吗?一不小心,失手将炮子掉到海里,可就不好了。”



  “呃,太后……圣明。”



  御姐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可圣母皇太后这句话,哪个通译敢翻译给洋鬼子听,老子立马就炒了他。



  无论如何,“军事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的印象,已经在慈禧脑中刻了下来,她已经隐隐有了“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模糊意识了。



  接着请圣母皇太后移驾火炮甲板。



  火炮甲板在上层甲板之下,从舰艏一口气通到舰艉。空间方面,上下低矮,左右宽阔,两侧各布设了一长溜的大炮,炮口前方,各开有一个炮窗。从火炮甲板的舰艏入口向舰艉出口看去,几有“一眼望不到边”之感,着实“气势磅礴”。



  最后,请圣母皇太后“视察”轮机舱。



  大半个上午,经过一连串各种震撼、各种冲击,慈禧已经对“新鲜事物”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她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一入轮机舱,圣母皇太后立即目眩神摇,心儿重新怦怦的跳了起来。



  这条船上,还是有她想象能力之外的景象和物事的。



  这个地方,真是……巨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