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周恩来与他的世纪 >

第20部分

周恩来与他的世纪-第20部分

小说: 周恩来与他的世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每一个团都由红旗引导。这不是败退,不是。已发出战斗宣言:红军北上抗日!它再次提出与中国一切愿意抗日的军队联合!
要是与莫斯科的无线电联系不中断,这可能不会发生。然而,宣言是由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及军事指挥员们起草的,国际路线派中的两人当时在根据地,他们不同意王明和博古的政策,也在这个宣言上签了名。
没有征求李德的意见。
撤退的队伍中,有战士干部、青年队员、挑夫和担架手等共 8。6 万多人,还有些驮运东西的牲畜,走起来,排成长达 10 公里的长阵,朱德称之为蝎子阵。它的右钳是红一军团,指挥员是面色灰黄的林彪,政委是聂荣臻。左钳是由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他被人称为石穿,身材粗壮、讲话直率,深受部下的崇敬。八军团和九军团殿后。中间是领导人、干部、青年队、担架队员和扛着东西的挑夫。带走的东西包括印刷机,其中有一台可以印钞票;制造枪支的机器,其中有需要六个人扛的装箱的钻床和大齿轮:还有傅连暲的宝贝:一台笨重的调光机。这要 20 人分三批轮着抬。走在中间的还有代号为“九十九”的报务员,带着无线电发报机,以及押运金条、银锭的保卫人员。毛主席骑在马上,背着一顶油纸伞,肩上挎着装地图的百宝囊。还有部队的炊事员,扛着 15 公斤重的大铁锅,胸前交叉背着香肠似的干粮袋里装了三公斤分配的粮食。部队裁缝则扛着胜佳牌缝纫机。
在十月的一个寒冷的下午,他们开始撤退,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长征。
**
碉堡封锁线被突破了。军阀陈济棠信守了他的诺言,当蝎了似的队伍经过他的地盘时,他让军队向后撤。但是不久,这支行进中的队伍就遭到了德国人驾驶的飞机的机枪扫射,死了很多人。虽然做出夜间行军的决定,队伍还是越拉越长,从 10 公里到 20 公里、30 公里。分散的单位失去了联系,有些挑夫扔下担子溜走了。
当时很多战士是只经过几个月训练的新兵,他们逃跑了。11 月 27 日,先头部队两个军到达湘江。这条又宽又深的河挡住了队伍通往贺龙根据地的去路。“九十九”试图用电台同贺龙联系,但没有回音。贺龙正遭到进攻,他也正在撤退。
渡湘江是十分可怕的。那是一场残酷的血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领导人中没人愿意谈起它。后来的记述各异。人们在记忆里对这些令人难以忍受的往事已慢慢地淡漠了。然而作为前锋的下团有一半人员伤亡,青年队有三分之一人员牺牲。傅连暲的痛苦从此开始。每次战斗之后他都要作出抉择:去救谁,让谁死。多年之后他还记得那些等死的人的哀号。
妇女们也拼命地干。朱德的妻子、健壮的康克清为三名受伤的战士扛枪。蔡畅把骡子让给了傅连暲大夫,一路上自己几乎一直在步行。


周恩来和博古争吵,也和李德争吵。部队四分工裂。出现逃兵、装备丢失、发生纵火和破坏。在一个叫龙坪的村子里,周亲自指挥扑灭一场大火。这是国民党特务纵的火。在龙坪;部队进行了休整,等着走散的人归队。
12 月 11 日,中央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在那里领导人开了一次会。讨论应该向哪里走?有人建议去四川。“在川北,张国煮同志建立了一个新根据地”。1931 年张国焘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1932 年就把它丢了。他和根据地的军事指挥员徐向前在川北安顿了下来。李德表示不同意,坚持说他们仍应该设法与贺龙会合。周说:“在我们和贺龙的根据地中间有 30 万国民党军队。”而且,贺龙自己也在撤退。这时周不再理会李德。他请仍然失宠的毛泽东发表意见。毛说:现在红军不可能再打仗了。在湘江蒙受巨大损失后,它还没有恢复过来。他建议向西去贵州省。在那里掌权的是三个军阀,他们靠鸦片赚钱。他们的军队被叫做“双枪兵”,因为他们都有一支步枪和一支烟枪,而且更喜欢用烟枪。另外,朱德和刘伯承都是哥老会的成员,哥老会又叫袍哥,那三个军阀也是哥老会成员。这两位共产党指挥员说:“兄弟之间总是好说话。”外号独眼龙的刘泊承和贺龙一样曾在哥老会里有较高的地位。李德十分恼火。“周恩来同志,你开了一次非法会议。在没有召开政治局全会的情况下,你却让一个有农民意识的取消主义者毛泽东发表意见。”周脸无表情地看着这位共产国际的德国顾问。
“李德同志,这是军事指挥员们自发的决定。他们想听听其它意见。无论如何,这里的椅子怎么也不够开全会用的。”
向前、向西,通过苗族居住的地区。战士们说:“好嘛,我们走出中国了。”他们根本不知道苗族是中国 50 几个少数民族之一。在红军到达之前,苗人就逃走了,没留下一点食物,把磨石也砸碎了。某纵队的几名战士在拾田里的稻谷脱壳,正巧让周见到。周便同他们一道用石块把稻粒的壳碾掉。这件事传遍了全军 12。
12 月,无线电台没从莫斯科收到任何电报。“九十九”继续试图与贺龙及张国煮联络。”中间隔的山大多了”。行军途中停下来时,军事指挥员们去找毛泽东聊天。他讲笑话,逗得大家轰堂大笑。聂荣臻踱到周恩来坐的地方。“恩来,我们必须从发生的事情中得出结论。”周点点头。他必须重新设想一整套新战略。
他们抵达了景色旖旎的贵州省边缘小镇黎平。贵州的省会贵阳,贵阳的意思是珍贵的太阳,因为该省日照很少,往往笼罩在沉沉烟雾之中。12 月底,山坡上的梅子树初吐芳华。在黎平,周恩来召集了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长着鹰钩鼻、身材瘦瘦的陈云对他说:“到了算一算帐的时候了。”陈云 13是党内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领导人,后来成为中国的一位重要经济学家。
各位指挥员报告了自己队伍的情况。出发时的 86000 人还剩下不到30000人。周又一次转向毛,“毛泽东同志,你的意见是什么?” 

毛建议加紧夺取西北 300 公里外的重镇遵义,在那里建立一个新根据地。但是,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在精疲力竭的红军余部中恢复政治动力和信心。毛出其不意地严厉谴责了李德和博古。部队脱离了人民……已经不象一支革命军队了。它已经成了一群没有根的乌合之众。“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们的部队……他们的意见也得不到考虑……。”周默默地听着,虽然每一个字也都是对他本人的批评。关于建立一支职业化军队以及脱离群众,他和其他人一样负有责任……会议多数通过了继续向遵义进发的决定。
这时,李德意识到中国同志已经决定抛弃他了。新的权力中心正在形成。指挥员们围绕在新太阳毛的周围。而他,共产国际的专家则被悄悄地拒之门外。
政委们告诉他们的部队,他们将去遵义,在那里要建立一个新根据地。不会再打自杀性的仗了。部队向前进发,傅连暲大夫也是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到了那个出产有名的茅台酒的镇子。这种烈酒经过 17 道蒸馏,点火就着。” 现在我可以消毒伤口和器械了”。战士们和周恩来都发现了茅台酒的好处。从在贵州的日子起恩来就最爱喝茅台。大概正是这个原因,后来周当了总理的时候,茅台也随之享誉全中国。
通往遵义的路被乌江拦断,江水奔流湍急,两岸峭壁林立。只有一个小滩可以放出本排。当过煤矿工人的红军下级军官耿飙带一队会游泳的战士跳下水去,游过河,夺取对岸的要塞。1984 年耿飙 14 在日内瓦告诉我,“实际上我不会游泳……我身上绑了两条充了气的自行车轮胎。”他们搞到了足以渡河用的船只。遵义驻军不战自降。战士们进入了这个寂静而美丽的市镇,呈现在面前的是带有砖雕门楼的两层楼房,点缀着玉兰、腊梅和连翘。遵义是个富饶的地方。汉、苗两族杂居。粮食充裕,鸦片贸易兴旺。由于恢复了严明纪律,战士们进城后秩序井然。1 月 9 日一切就绪,欢迎等在城外的领导人。楼上的窗子外挂出了红布旗子。墙上写了标语,小学生挥动着纸花。军乐队奏乐。聂荣臻和林彪的第一方面军的战士们打扮整齐站在主要大街两旁,老白姓挤在他们身后。军阀和富裕的商人早已闻风而逃。
博古和朱德,随后是毛泽东骑马进城了。看到毛,战士们高呼“毛主席、毛主席。”他们一遍遍呼喊他的名字。部队已经选择了闩己的领袖。
周恩来而无表情地骑马过去。他小心地走在别人稍后一点。走在所有人的后面。
他不去争夺显赫的权力。他不需要权力,这不是他一生的追求。这时应由他来使毛泽东走上适当的领导位置。党和军队必须再一次强大起来。拥立国王的人知道什么时候选择国王。他让毛走在前头,自己跟在后面。


注释
① 指蒋介石政府与日本人签订的淤沪停战协定。
② 见《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义献出版社,1988 年出版。
③ 项英(1898—1941)。撤离根据地时,他与陈毅一起留下。见克莱茵和克拉克:《名人传记辞典》。关于他遇难的情况见第一部分第十章。
④ 当时周恩来的情报机构依靠在上海的一些欧美人士和其他人士。详见第一部第九章及韩素音与路易艾黎谈话记录。那些谈话对此事有不少说明。
⑤ 邓小平结过三次婚。他的第二位妻子 1933 年在瑞金与他离婚,当时他止挨斗。1939 年他再次结婚。
⑥ 见方钜成和姜桂侬著《周恩来传略》。外文出版让 1986 年出版。另见《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年出版。
⑦ 傅连暲(1894—1968)“文革”期间受迫害而死。见克莱茵和克拉克:《名人传记词典》。
⑧ 见 1988 年 10 月在天津召开的周恩来研讨会上,中外学者的论文。另见《周恩来年谱》、《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年出版。
⑨ 宁都会议。见《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年出版。
⑩ 中国王朝曾用控制盐、铁的政策来镇压农民起义。1933—1931 年蒋介石再次采用这一政策。
(11)贺龙的根据地建在湘鄂西地区,其中包括武汉附近一个叫洪湖的地方。
(12)周的工兵写了周在长征路上热情关怀战土的情况和轶事,本书从略。
(13)陈云,1905 年生,本书写成时他仍在世。陈云虽已年近 90,仍是中国首要经济计划者之一。见克莱茵和克拉克:《名人传记词典》。
(14)耿飙(1909—1984 年 9 月作者待忧此事采访了他。见克莱茵和克拉克:《名人传记词典》。


第八章  同毛泽东结终生之盟
——海岸和海洋(1935—1936)
——1935 年 1 月 15 日—17 日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红军总政委的职务被保因
——继续长征
——1935 年 4 月周恩来支持毛泽东批评一些军事指挥员
——5 月上旬红军渡过全沙江,5 月 27 日—6 月 2 日渡过大渡河
——6 月 16日同张国焘的部队在懋功会师
——周恩来与张国焘在两河口会见
——会议继续进行,张国焘反对毛泽东北上抗日的计划
——周思来将红军总政委职务让给张国焘
——8 月在毛尔盖附近召开沙窝会议
——7 月至 8 月周恩来患肝脓肿
——8 周下旬周恩来带病过草地
—1935 年 9 月张国焘拒绝合作
—1935 年 10 月周恩来、毛泽东到达陕北
—1935 年 10 月在陕甘宁根据地驻扎下来
—1935 年 10 月张国焘自立中央,并开除周恩来党籍 1936 年 10 月贺龙带领部队到达新根据地
—1936 年 10 月张国焘也到达根据地 

遵义城的一月,是一个气候温暖鲜花盛开的宜人季节,红军就在这里驻扎、休整和补充给养。毛泽东为战士们制订了新的纪律,这些纪律在清晨、傍晚和中午在战士中传唱:“不调戏妇女,一切缴获要归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说话和气。”它产主了极好的影响。部队保持驻地清洁,打扫厕所。政委与商店老板进行了友好的座谈。这些商店都座落在如画一般地铺着石板的街道两旁。文艺宣传队几乎、每晚都举行义务演出,招待平民百姓。新来的红军所收的捐税大大少于当地军阀的横征暴敛。豪绅们的空闲房屋被征用;供领导人使用或作为伤员的医院。在军阀公馆中搜出的钱钞、衣物和首饰拿出五分之一分发给城镇的贫苦群众。
周恩来发出通知:政治局扩大会议将在遵义举行。这件事使李德很恼火,他对长期受气的翻译伍修权①说:”周同志应当亲自来通知我。”小伍回答说:“他有点忙。”伍修权当时是一个精通俄语的青年学生,后来他成了中国著名的外交家之一。
会议在一个逃跑了的军阀漂亮住宅的楼上举行。10 名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出席,缺席者有的在其他根据地,王明在莫斯科。出席会议的还有 7 名红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中央秘书长、红星报编辑邓小平坐在一个角落手执毛笔在作记录。长着鹰钩鼻子的冻云坐在桌子尽头不显眼的地方,也在作记录。所谓“28 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的王稼祥双腿严重受伤,靠着椅垫支撑着坐在倚子上,张闻天也是所谓“28 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他也坐在那里。这时他们两人都相信王明的路线是错误的。李德同翻译伍修权坐在长长的会议桌旁边,大家对他都很客气。
会议从 1 月 15 日持续到 1 月 17 比每次会议都在晚上进行。最初的气氛是平静的,这种表面上的平静表明了与会者对这次会议的严重关注。毛泽东关切地询问了李德的健康状况。毛说他发现遵义的烟草极好,李德同志是不是愿意尝一尝他找到的香烟?李德不是中国人,他并不了解这是在讨论严肃问题之前的一种通常的寒暄。他表现出孩子般的执拗。他问道,邓小平在这里于什么?“做记录”,伍修权冷静地回答道。召开这次会议并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任何指示,没有同他李德商量,也没征得他的同意。但是没有人答理他。代号“九十九”的报务员用他的电台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