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盛唐领土争夺战 >

第33部分

盛唐领土争夺战-第33部分

小说: 盛唐领土争夺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宗。为加强这种印象,高力士还多次安排李天郎和天宝皇帝单独面谈。杨贵妃和杨国忠最怕的就是失宠,面对这样扑朔迷离的境况,两人自然极力怂恿玄宗速速处死李天郎。杨国忠甚至伙同一干喽啰,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处死包括李天郎在内的六十三名为倭族效力的“大唐叛逆”。一时间,大殿之上,喊杀之声不绝于耳。这不仅引起玄宗的反感,连朝臣们也觉得杨国忠为个被俘倭人如此大动干戈为难皇上也实在闹过了头。在这个时候,李林甫因势利导,抓住机会上密折与玄宗,一改杀戮成性的狠辣手法,力劝皇帝留李天郎一命,为的是“显盛唐之威仪,皇帝之仁德,宗室之和睦,是为天下所仰之楷模……”。高力士也出言支持,称李天郎虽忤逆之后,但长居海外,无党无助,且事过境迁,谅也翻不起大浪,不如顺水推舟,让天下人看看大唐皇帝的英明和仁慈,以绝三王子被诛后世人对皇室的指摘。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

大明宫,御花园。

大唐天宝皇帝李隆基坐在池塘边,悠闲地往水里抛撒鱼食,各类色彩斑斓的游鱼成群结队而来,争抢可口的美食,无数尾鳍哗哗地拨动着水花。在李隆基身后的石几上,堆放着点心、茶水还有几口装满珍宝特产的小皮箱,那是杨贵妃的干儿子,时任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征伐奚人得胜后送来的。看到优质的皮毛和大若龙眼的北海珍珠,杨贵妃乐得眉开眼笑,看一样拿一样,连称:“胡儿乖巧!甚知吾意!”

“看你乐的,都是你的,慌个什么啊!”玄宗拍拍手,站起身来,一边的高力士赶紧奉上面巾,玄宗接过擦擦手,信步走回凉亭坐下,“有什么稀罕物可以让朕见识见识?”

“三郎(对唐玄宗的昵称),你看这珍珠,呵,比合浦珍珠还大,你看你看……”杨贵妃倚在玄宗胸前撒着娇,手中拈着一串晶莹剔透的硕大珍珠,“据说这珍珠极为难得,胡儿告诉我,这种北珠产于靠近高丽的东海苦寒之洋中,每年八月十五,月白风清之时正值北珠大熟。珠皆藏于珠蚌内,而北方此时已是严寒难当,海水覆以尺冰,不仅坚硬如铁,人无法破冰取珠,就算破冰,但因水寒,入水即僵,也无法得逞……”

“啊,那如何得珠啊?爱妃快讲!”玄宗来了兴致。

看得皇上欢喜,杨贵妃愈发眉飞色舞,晃着满头珠翠,继续说道:“当地产一种天鹅,以蚌为食,吃了蚌后自然将珠藏于嗉内,但是这种天鹅体形庞大,双翅展开有约六尺,强健有力,不仅高飞急速,性情也颇凶猛,能以翅断人双腿,常人难以获取!”

“哎哟!这么说连神箭手都难以射到,那可怎生好?不过俗话讲:一物降一物,既然有珠在此,那必定有降伏之法!爱妃快讲!”

“三郎真是聪明绝伦!猜对了一半!”杨贵妃往玄宗嘴里塞了颗荔枝,又亲手拿丝巾替他擦擦嘴,“那北方有一种猛禽,名叫海东青,是一种专门能击杀天鹅的鹰鹘,只要能捉得此鹰,加以驯养,就能捕捉到天鹅,从其嗉中取得宝珠!”

“呵呵!原来如此!也只有如此稀罕的宝物,方可配得上爱妃的风华绝代!”玄宗开怀大笑,其情甚悦,“力士你看,安禄山可算有心,送来这等好物件,是不是该赏啊?”

“回大家,安使君忠勇为国,为社稷重臣,国之栋梁,理应封赏!”

“好!那我就封他为御史大夫,随时可进宫见驾!”

“那我就先替胡儿谢过三郎了!”杨贵妃娇声说道,“明日我叫他进宫来给陛下您谢恩!”

“哈哈!你倒真疼你这个杂胡干儿子!”

“瞧三郎说的,我的干儿子那也不是你也喜欢得很的干儿子么!”

玄宗哈哈大笑,想起安禄山为取悦自己,将自己那近三百斤的肥硕身躯飞旋起来,大跳胡步舞的有趣场景。这个安禄山,如今重兵在手,威震边塞,对大小朝臣一并看不上眼,尤其是和杨贵妃的外戚杨国忠水火不容,互相倾轧。这么一个凶悍狡狯的枭雄,整日里刀里来火里去,自称神鬼不惧的亡命之徒,却居然会对李林甫一介书生怕得要死,听说安禄山在范阳,每次使者从长安回来,先要问:“李林甫说了什么?”使者要是说:“李林甫说,安大夫要小心在意!”安禄山就扑到床上喊:“啊呀,我要死啦!我要死啦!”呵呵!那个鬼精灵的李龟年居然马上就在皇家宴会上加以模仿,惟妙惟肖,让人笑疼肚子!这也算是一物降一物啊!

一名小侍匆匆赶来,在高力士耳边低语几句。高力士点点头,挥手让其退下,自己走到玄宗面前小声说道:“陛下,宰相李林甫求见!”

玄宗皱皱眉,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杨贵妃不高兴地撅起了嘴:“如今天下太平,四夷咸服,百姓安居乐业,乃大唐百年之盛世!此皆陛下‘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之呕心沥血换来,现陛下难得休闲,偏生又有什么事来!”

“陛下!你不是昨日特地叫老奴将火漆密盒交于宰相吗?宰相说今天就来交还……”

“哦?”玄宗想起什么事似的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哥奴(李林甫的号)办事倒真是快……爱妃,先且退下休息,朕即刻就来!力士,宣宰相延英殿候驾!”

五色玉佩,火漆盒里的信笺,静静地躺在书桌上,天宝皇帝端坐龙椅,垂眼看着这两件物品,随手将一大摞折子推在一边,那都是力主斩杀李天郎一干人的奏折。

“李爱卿,书信观否?有何观感?”

当高力士将那封神秘的私信交到李林甫手里时,他就知道,皇帝就是要叫他出面摆平此事,而且不能和皇家扯上干系!信中的内容其实并不叫李林甫感到意外,那是李天郎母亲写给天宝皇帝的,细述了李天郎的身世:玄武门之变,太子建成和齐王一族尽遭诛杀,唯建成妃玳姬受秦王李世民宠而得以留存。当时玳姬已身怀六甲,于武德九年诞龙凤双胎,为太子建成仅存之血脉。登基的太宗皇帝虽心知肚明,但却故作不知,可见有意保之。倒是玄武门之变的得力干将,长孙皇后之弟长孙无忌派人企图灭杀幼子。聪慧的长孙皇后瞧出了端倪,对外佯称二子仅活一人,嘱心腹持金牌连夜将男婴送出宫外,并亲自制作了五色玉佩,以做铭记。

那留在宫中的女婴就是后来备受太宗皇帝恩宠的高阳公主,而男婴取名承恩,乃李天郎之先祖。建成一脉就此延续,虽贵为皇族,但终生隐姓埋名,整日东躲西藏,流落民间。长大成人的承恩发愤图强,钻研文武,四海漂泊,广交天下仁人志士,力图等待时机夺回天子之位,但时过境迁,贞观盛世冲淡了所有的血痕,万民颂扬的太宗皇帝建下了旷世的丰功伟绩,没有人再会记起那惨绝人寰的玄武门。建成之后空有复位之壮志但无回天之时势,奔波一生的李承恩郁郁而死,其子谋成继承了父亲遗志,继续为复仇积蓄力量。他明白要恢复旧日名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力量,因此他决定先从金钱开始,为筹措复位可能用量甚巨的金钱,他选择了经商,几十年间,其足迹遍布高句丽、百济、新罗和日本,在敛聚惊人财富的同时,也和日本、高句丽王室及其贵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李谋成死后,他留下家训,让后世子孙永远勿忘玄武门之仇,务必励精图治,夺回失去的江山和皇族荣誉,但老天再也没有给建成后人一点机会。

直到武周篡权,大屠李家宗室,先后杀高祖子韩王元嘉、霍王元轨、舒王元名、鲁王灵夔;太宗子越王贞、纪王慎;高宗子泽王上金、许王素节等,并其子孙,又鞭杀章怀太子贤二子,对高祖女常乐公主及其夫君括州刺史赵镶、临海公主子裴承先、太宗女城阳公主及其子薛绍等皇室亲党也毫不手软,杀了个干净。弄得李唐宗室,屠之殆尽,幼弱者流放岭南也不得安生。当时的建成后人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救助了不少同族,也借此结交了唐朝开国元勋英公李世之孙徐敬业以及骆宾王、唐之奇等人。光宅元年,徐敬业等人在扬州举兵,以匡扶唐室、拥护庐陵王为号召,征十余万大军反周。建成后人认为时机以到,因而倾其所有积极响应,不仅出资援助义军,并尽遣族中精锐从军作战。可惜中原承平日久,民心恶战,武周气数未尽,加上徐敬业谋略错误,义军旋即败于李孝逸、黑齿常之所率之周军,敬业兵败被杀,大兴株连之气的武周再次掀起屠杀的血雨腥风。建成后人已有四男战殁军中,家产荡然无存,族亲四散凋零,可谓损失惨重,剩下的寥寥数人为逃避武周追杀,不得已远逃扶桑。在那里,李天郎祖父李秉乾病死,伯父李兴唐夭折,其父数赴中原谋事不成,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无奈留下“百年憾事,无力回天,后世不济,子孙可忘”的遗嘱,等于是放弃了“报仇复位”的祖宗遗训,并将自己的尸骨埋在了日本,由此,建成一脉唯存李天郎。李天郎的母亲乃世袭英公徐敬业之后,她恳请大唐天子看在徐家开国之功,反周扶唐,以及建成太子在天之灵份上,饶李天郎一命。

“陛下,无论做何处置,为臣皆有应对之方,只是杀个被俘倭将还劳陛下亲自过问,朝野必定猜疑,恐对皇家不利,”李林甫不紧不慢地说,打定主意让明皇自己开口,“杨国忠聒噪殿堂,杀机滚滚,确不可长!为臣之见,可先且收押,待事态平定……”

“闹半天你是这么个主意!你不是在奏折里慷慨陈书要彰显盛唐之威仪、皇帝之仁德、宗室之和睦,是为天下所仰之楷模吗?怎么又说三搭四起来!杀就杀,不杀就不杀!什么收押……”玄宗不耐烦地打断李林甫的话头,转头又问高力士:“依你之见呢?”

“陛下,您让老奴观密信时,老奴就曾想,既然为忤逆之后,那太宗皇帝尤为恩宠高阳公主又所为何来?虽有长孙皇后庇护,如若无太宗爷默许,那李承恩会留得小命?建成后人从念念不忘复位到无力回天,并非其才不济,志不坚,而是我大唐欣欣之盛世,百姓顶礼之拜服也!太宗爷早就看到了这点,因此丝毫不惧建成后人复仇,此等胸襟谋略,当真旷古绝世!陛下永徽之治,开元之盛世与贞观之治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陛下才智心胸确可比太宗皇帝。”

“好个老奴才!拐着弯夸朕!又拐着弯劝朕!”李隆基龙颜大悦。

“高公所言极是!”李林甫抓紧时机趁热打铁,既然高力士先说出了口,皇上又有那个意思……做个顺水人情也不错!高力士老谋深算,把准了皇帝的心思,又拿出皇帝历来尊崇的楷模太宗皇帝来恭维,处处挠到皇帝的痒处……厉害!厉害!

“朕历来感慨李家宗室血腥太重,弄得现世人丁不旺,手足之间,杀戮过重,恐遭天谴……朕之三子,怕也是天理循环……罢了,饶了李天郎一命吧!但不得外泄其身份,李爱卿心思缜密,我就将李天郎交与你管治,哼,算起来爱卿还是他的叔爷呢!权当是长辈收留一个流落在外的晚辈吧!”

“遵旨!”

就这样,还被关在牢里的李天郎稀里糊涂地保住了一条命,还被放送弘文馆“教中华之文,习天朝之理”,和数十位皇孙贵族子弟一起学五经,阅四书,整天生活在监视和苦读之中。尽管获得了有限的自由,但是忤逆的罪名依旧阴魂不散地萦绕着他,浩瀚的中土文明如狂风恶浪,将他的思想搅得天翻地覆。深宫大院关住了李天郎的人,也关住了他的心,对大唐辉煌文化的仰慕和渴求使他甚至彻底打消了逃亡的念头。这其中也包括对“叔爷”李林甫的承诺——在放出天牢的第三天,神通广大的方天敬就在高力士协助下潜入内宫,和李天郎见了面,详告了他的身世和活命的缘由。在安排专人监视李天郎的同时,李林甫也数次以考教之名诘问李天郎学业,要他立誓永忠大唐,以自己的一生来洗刷忤逆之后的耻辱。整整两年,李天郎在周围人的冷漠和白眼中饱读诗书,出色的学业令人刮目相看。偶尔展露的高强武艺不仅使周围诸人不敢轻易寻衅,也让他交到了像荣王李琮、丰王李珙那样一帮尚武的宫中密友。四年,四年的时间就这样度过了,直到来自日本的遣唐使重新打破了这种宁静。

天宝元年,日本遣唐使团赴中原朝贺,庐原武直同样作为副使陪同。这次日本使节的到来,不仅给李天郎带来了苦命母亲和大眼睛庐原美香的消息,更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居然以其王室名义恳请唐王朝释放李天郎东归。通过方天敬的努力,李天郎接到了庐原武直转交来的信件,信是由母亲口述,庐原美香执笔。展开信纸,看着那娟秀的熟悉笔迹,李天郎百感交集,母亲啊!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相见!还有那美丽的大眼睛!是否为盼君归的海风吹得不再明媚?家书的到来,使李天郎内心深处的伤痛终于被狠狠地捅破了!

信中说母亲原以为李天郎已经战死沙场,悲痛之余,一病不起,无法提笔作书,得知李天郎侥幸活命,欣喜万分,加上美香悉心照料,身体有所恢复,日日望眼欲穿,盼儿子早日得释回家。庐原美香苦苦等了他三年多,拒绝了无数王公贵族的求婚,快要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这次为使权倾日本朝廷的平野家族劝说天皇施救于李天郎,庐原美香忍痛答应了平野家小儿子的求婚,加上庐原家族也向天皇鼎力上书,终于说服天皇在国书里提出以赎金和进献宝物让大唐释放李天郎……最后,庐原美香泪眼婆娑地说自己迫于家族压力,将在不久后出嫁平野家族。“秋津君,请原谅我不能兑现我等你回来的誓言了,让你我之间的一切,犹如灿烂覆灭的樱花,成为心中最美丽永久的记忆吧!”

眼泪滚滚而下,重重地砸在信笺上,最亲爱的母亲,最心爱的女人……啊!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这样的牺牲和期望,叫我如何有脸再见你们,叫我如何再称自己为七尺男儿!天哪!难道这一切就因为我是玄武门的恶果吗?

将亲人的信笺紧紧捧在心间,李天郎张嘴咬住桌角,无声地号啕大哭,这是他两年来的第一次,也是今后若干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