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4部分

兴宋-第24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扔下木槌,松了皮绳,时穿转身向外走,没走几步,发觉大家都没有跟上来。大徒弟二徒弟倒好一点,李石则很殷切的继续向女孩们解释用途,时穿一嗓子把他喊过来,李石恋恋不舍的跑过来,腆着脸说:“师傅也不让俺跟她们多相处一会,多好的机会啊,我正好跟她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与口舌。”
  鲁老大曲老二也露出心有戚戚焉的表情,时穿纳闷了:“这都是些可怜人,你们照顾她们我可以理解,但没事骚扰她们干什么。”
  鲁蕴的脸红了,憋不出话来,屈鑫嘴里喃喃着子曰子曰。李石跳着回答:“师傅,全海州城都知道这些女孩大约六成要慢慢寻找父母,不定能不能回得了家。但海州城人并不知道,师傅每天在教她们识文断字,以及算账的本领,我们三个可是日日看在眼里。
  这样的小娘子,又识字又会算账,如果一时半会寻找不到父母,那恐怕要嫁了人之后慢慢寻找。您这三个徒弟还都没有成亲,这样的小娘子,徒弟们有心娶上一位。
  师傅,小娘子嫁给徒弟们一点也不亏,师傅不是让我们修建房子后,就直接组织匠做班揽生意,按师傅的话说,咱以后也是有事业的人了。师傅对我们知根知底,娶了她们回家,不怕我们亏待她们,这不好吗?“
  时穿扫了一眼沉默不语的老大老二,鲁蕴把身子转了过去,屈鑫不自觉的微微点头。时穿又问:“你们为什么想娶这样的女孩?”
  李石捅了捅屈鑫:“二哥,你来说。”
  屈鑫摇头晃脑的回答:“这样的女子,能管家能理财,良配也。”
  李石又从后面跳上来补充:“师傅,我刚才说我们彼此知根知底,那些女孩嫁给别人,恐怕一辈子提醒吊胆担心把往事泄露出去,但在我们面前不用装,咱不嫌弃她们,咱们知道她们的好,这对她们也是一个好出路,不是吗?”
  时穿学着屈鑫的腔调:“子曰:发乎情止乎礼。我给你们机会,但你们也要守礼。”
  老大鲁蕴赶紧表态:“师傅放心,小娘子们如果找到父母愿意回家,我们绝不拦阻,平常交往也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我绝不会让她们做出出格行为——我自己也一样。”
  时穿点头:“去把她们都叫来,这是帮她们做小炭炉,学会了,对她们今后来说,也是多一项谋生的本领,让她们都看着。”
  小炭炉是李石的兄长、李大郎亲自押运过来的,他是想看看那些零散部件,是如何组装成有用的东西——毕竟今后他要靠这些来挣钱,双方都签了合同的。
  这种小炭炉不需要螺丝,一层一层的铁件,全靠自身重量一件一件叠起,装上一截小烟筒就可以使用,关键是燃烧材料的选择。
  时穿亲手组装了一个小铁炉,然后将后续的活交给徒弟们,并别有意味的提醒徒弟:“你们去帮女孩子组装,谁有特别的要求,记下来,回头想办法解决。”
  三名徒弟得到师傅的暗示,态度顿时殷勤得不像话,连李石的兄长李大郎也忍不住,过来动手帮忙,他隐约从兄弟口中听说这些女孩学了不少本事,也想从中给子侄亲戚挑一个做媳妇,于是,便借助帮忙,李大郎也凑过去与女孩们搭讪着。
  众女孩忙碌着,黄娥牵着环娘站在时穿身边不去凑热闹,这些日子以来,时穿忙着改造房子、编录课本,环娘就照顾不上,全亏黄娥在一旁打下手。
  时穿见到那些女孩子们都很情绪热烈,为自家门口炉子摆放的位置,嘁嘁喳喳的说个不停,欣慰地感觉到,通过这段日子的调养,女孩子们已渐渐忘记了伤痛,变的开朗起来,如今四个男人围着献殷勤,让她们活泼了不少……女人嘛,卖弄风情是天然具备的本领,这是基因作祟。
  时穿笑眯眯地顺手抱过环娘,催促黄娥:“你怎么不过去看看,自己动手演示一番,这可是今后的谋生技巧啊?”
  黄娥望都不望那里一眼,回答:“我不去。”
  第049章 变废为宝
  稍停,黄娥拉着时穿的手,有点撒娇,有点讨好的说:“哥哥亲手帮我装,我才不要跟她们一起动手呢。”
  “好吧,等等我!”时穿走过去,捡起李大郎送来的另一件机器开始组装。这是一台手工压制蜂窝煤的装置,整件装置技术含量很低,不过是运用杠杆原理,将两个模具闭合、开放。这模具一次可以压制四块蜂窝煤——考虑到人体力有限,一次压制再多数量,时穿担心纯用人力,可能压不动杠杆。
  李大郎还在热情地帮姑娘们组装炉子,回头一望,发觉时穿在这里动手组装机器,他赶紧踢一脚兄弟李石,一溜小跑的回到时穿身边,紧紧盯着时穿的手,期望看清时穿的具体操作。
  “把那些煤粉与剩下的粘土混合了,掺上水,再加一点木屑与锯末,比例是……”
  时穿刚要说三者的具体比例,鲁蕴赶紧横身拦在李大郎面前,冲李大郎拱手:“李当家的,多谢你送来这些东西,我师傅开始给我们教东西了,您回避一下。”
  时穿苦笑一下,李大郎不情不愿的挪动着腿:“咱可是签了红契的,那东西能不能用,总得让我亲眼看看……都自家兄弟,还这样见外。”
  时穿眨了一下眼,喊住李大郎:“留一下吧,这活技术含量不高,也无需消耗多少体力,女人都能干,但这活有个弊端,制作出来的煤块难以长途搬运,尤其是在目前这种路况下,所以它就是一个小本生意,糊口而已,做不大的。
  哈哈,海州城足够大了,城的东西南北,可以各开几家煤饼店,就近供应附近的百姓。各自不用担心抢生意……李大郎刚才说得对,得让他看看小炭炉怎么用,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关键是别样的心思,别人一看就能搞懂,没法保密。“
  煤粉锯末,以及盖房子剩余的粘土被混合在一起,众人都在掏出笔记录着三者的比例,她们用的笔是时穿用石墨粉混合粘土制作的石墨笔——不知为什么,这石墨笔中明明不含一点铅粉,但时穿却把这种石墨条制作的笔,称之为铅笔。
  用这种硬笔写字确实速度快,因为它不需要练腕力,大多数人只要知道笔划,就能写出字来,完全不用担心运笔的时候哪一笔轻了,哪一笔重了,让写出来的字成为一个墨团……实在是居家旅行……呸呸,想歪了。不过是想让女孩子们快速学会书写而已。
  手脚很快的李石最先记录完配方,照旧,发问的活儿由他来干:“师傅,为什么要掺锯末?”
  “掺上锯末可以让整块煤饼用一个纸媒就能点燃,省去用劈柴引火。”
  “那为什么要把煤饼做成像蜂窝一样的,有很多孔?”
  “这是为了让煤透气,有了充分的空气供给后,煤饼可以充分燃烧。”
  李石还有问题,他疑惑的问:“师傅,历来人们用煤,都是唯恐煤块不纯而火力不旺,师傅为什么要往煤粉里掺黄土?”
  “这是为了控制它的燃烧。有时候煤块燃烧过于剧烈,因为火力过旺,热力来不及利用,就飘散在空气中了,而掺上粘土,一是为了增加煤饼的粘合力,二是为了控制它的燃烧程度,从而让煤饼一直均匀而持续的散发热量。”
  旁边的铁匠李大郎听到这儿,顿时一个机灵,插嘴说:“师……师傅,如此说来,这个炉子放大了,也可以用到铁匠作坊,我锻打铁块的时候,老是担心火力忽大忽小,要不停的往里头加煤块,每次添炭都要取出铁胚,铁胚不断的取出,白白在空气中降温。如果我把这个小炉子放大,让它……”
  时穿打断对方的话:“没错,这铁炉子放大之后,炉膛内可以添加许多蜂窝煤饼——如果这样嫌它火力不旺盛,那就给炉子再加一个风箱,煤饼上蜂窝状的气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风力通畅,至于火力旺不旺,需要多大的火力,完全可以通过进风口控制。”
  李大郎跳到一边跪下来叩头,口称“师傅”:“师傅,那你可解决了我大问题,历来从铁器坊采购煤炭,都需要上等的精煤,这种精煤平常都销往大户人家,煤庄总是用水把它洗的干干静静,价格贵的要命——那水洗下来的东西,可不就是煤粉吗?
  这些煤粉,以及碎煤炭,煤庄总是当作垃圾处理。如今照师傅教的这种方法,却能够变废为宝。咱自家开个店,这蜂窝煤柄制作出来,就是卖不上精煤的价格,但胜在方便与廉价,且不说别的,光是我们铁匠坊每年省下来的煤炭钱,也足够再开一个作坊了。“
  老大鲁蕴皱着眉头,责备着看着老二屈鑫,屈鑫责备着看着李石,很不情愿的嘟囔:“子曰:‘知易行难’。我们好不容易花大力气拜了师傅,这下子,让你哥哥平白捡了便宜。”
  时穿调侃:“屈二,难怪你这么多年考不上举人呢,子曾经这么曰过吗?”
  李大郎见到时穿根本没有反对的意思,连连叩头:“师傅,弟子愿再行拜师礼,该交纳的费用一个不少,签什么契约都不成问题,只求师傅将我收于门下。”
  时穿无可无不可,旁边的女孩们,听说这项技艺能变废为宝,随便收集点煤庄的垃圾,用这项技艺制作煤饼,赚点小钱糊口不成问题,便纷纷挽起了袖子,挤开李大郎,上前去按时穿交代的比例,混合煤粉等物,亲手制作起蜂窝煤块。连环娘这样的小人,也嚷嚷着“俺不吃闲饭”,上前搭把手帮忙。
  时穿一把抱起环娘,让她与自己一起在压制煤饼的机器前站定,李大郎讪讪的站在一旁,神情有点恼怒,似乎对自己受到冷落而不甘,时不时恨恨的望向弟弟李石——这位被他赶出家门的浪荡子,原本他也是怕其再来争产,所以给刘牙人几个钱,帮李石寻一条出路。没想到,这破落子居然麻雀变凤凰了……
  此时,姑娘们已把混合煤饼的泥浆,倒置于模具里,时穿顾不上李家兄弟的恩怨,上前压动杠杆,轻轻压制出四块煤饼,然后用火钳子夹住蜂窝的两个孔,松松地取出了煤饼……
  不知什么时候,黄娥悄悄站在时穿身边,这个女孩很奇怪,其余的姑娘都把劳动当作一项娱乐,当然,在时穿这里“劳动”更是关系着今后的谋生手段,所以大家都有点争先恐后,但唯独黄娥,似乎一直难以融入群体当中,她有机会就腻在时穿身边。此时听到时穿的责备,她开口说:“哥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环娘力气小,干不得别的活,常常帮助姐妹们洗衣物,那双手经常泡水,这里又是海边,风本来就大,加上春干物燥,所以手皴出了许多口子。”
  说完。黄娥叹了口气,小大人一样的感慨:“这一个月来,我们光花钱不见收入,有姐妹们开玩笑,说把环娘卖了换食物,环娘更是嚷嚷着不吃闲饭,拦都拦不住。”
  第050章 想嫁人都想疯了
  时穿皱了一下眉头,压住心中的恼怒,哑声说:“都是一群可怜人,她们还有心开玩笑,哼,今后不知有多少人要拿着她们的遭遇开玩笑,她们竟然还有心取笑这么小的环娘?”
  黄娥轻轻摇摇头:“哥哥莫要发怒,环娘素来惹人喜爱,姐妹们这也是无心之语,何必因此责备人。”
  时穿眉头依旧皱着:“你把哥的话告诉她们,让她们改掉这个坏习惯——今后她们如果想过昂起头来过日子,这种玩笑的话,尽量不要说。”
  正说着,李大郎等不及了,他紧着催促:“师傅,这块煤饼似乎干得差不多了,你帮我们演示一下如何点火,哪怕火点不着也没什么,我只想知道这么小的炭炉,怎么用得上这些煤饼。”
  其实时穿定制的小炭炉体积并不小,炉膛内能同时放下四块蜂窝煤饼,但这种小炭炉相对于以家族方式聚居,习惯了大灶的宋人来说,实在过于微小。
  时穿随手用火钳子夹起两块煤饼,放入炉膛中,上面再叠加一块,解释说:“这炉膛很深,可以放两层煤饼,如果只烧个开水,烧个茶,放一块煤饼就够了,但如果要烧火做饭,可以放两层煤饼,总共八块,火头从上层点起,让它烧到下层,这样燃烧的时间久……”
  湿湿的煤饼根本如法点着,时穿也就是给大家演示一下。正说话间,豆腐西施与顾二嫂先后而来。先是豆腐西施,她很有些兴奋,两眼放光,劈头就问:“听说你们已经把茅厕建好了,我过来看一下,你们还要修建什么?”
  时穿点头:“海州雨水多,一下雨,院子里泥水汤汤,我还要把院子用青石板铺设一遍,另外还打算改建一下马棚,安装一个能在地面手动控制的活动天窗。”
  豆腐西施催促:“快领我去看看,一个茅厕你能玩出什么花来?”
  在场的人都在学手艺,没人愿意引豆腐西施去,时穿只好一手抱着环娘,一手牵着黄娥,一边引领着豆腐西施去观看茅厕,一边盯着豆腐西施的脸蛋,问:“李三娘,我看你皮肤总是水嫩嫩的,有什么秘诀?”
  豆腐西施脸一红,啐骂:“时大郎,我看你这些日子教导这些小娘子,以为你是个守礼君子,今日怎么问出这样没羞没臊的浑话来,难道你以为老娘好惹,告诉你,老娘想嫁人都想疯了,你要惹了我,还想记不得往事,把我抛在脑后,休怪我用棒槌打醒你。”
  还是环娘伶俐,她赶紧解释:“李三娘,你误会了,环娘的小手都皴了,哥哥是看你皮肤好,想问问你怎么治手上的裂口,西施姐姐,每天磨豆腐,不也是在水里来回搅和吗,为什么你的手不皴?”
  李三娘得意的回答:“这大约就是‘小宰羊’的好处吧……别叫我西施姐姐,这豆腐西施是城中的浮浪子给我起的绰号,我本姓李,行三。”
  时穿低声嘟囔:“豆浆水似乎没有这个可能,总不能每天打一碗豆浆来让孩子洗手吧,一碗豆浆洗过手后,她要接触好几盆水,能有什么效果……要是有点雪花膏就好了。”
  李三娘赞不绝口的参观完马桶的设备,急急忙忙的跑出院子询问鲁蕴:“鲁老大,你们的匠做班子在官府登记了吗?”
  鲁蕴点点头,屈鑫帮忙解释:“前几天我们已经在官府上了红契,只是现在班子只有我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